✔ 最佳答案
有三個漢朝,五個漢國。
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首都在長安。漢朝延續了許多秦朝的管理體制,但削弱了中央集權。儒家的治國之道被漢朝作為治國安邦的信條。沿續了200年後,漢朝的統制曾經短暫地終止了(公元9-24年,名叫王莽奪位),爾後重新光復又延續了200年的時間。到公元220年,漢朝滅亡。
(1) 西漢:
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於漢高祖劉邦,終於孺子嬰,共12帝。
西漢是我國第一個統一強盛的帝國。在西漢統治的二百多年的歷史中,統治者把其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農業發展上,歷代一直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故而漢王朝的政治一直比較穩定。在武帝年間,大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武帝採納之,自此,儒教、儒學形成了漢朝以後中國歷朝歷代一貫遵從的治國方略。由於政治經濟的穩定,使得手工業、商業、人文藝術以及自然科學都得到長足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使得以冶金、紡織為主的西漢手工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以紡織為例,西漢已有接近成型的繡花機器,足以見得當時生產已有一部分脫離了單純的手工勞作,使得生產率提高。手工業的發展促使商業繁榮起來,以長安為中心形成了許多商業城市,並通過絲綢之路開闢了與西亞諸國的外交與商貿等諸方面的交流。在漢朝的人文藝術領域,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大史學家——司馬遷。他以太史令之職,完成了我國第一部通史《史記》,這部著作被後人讚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另外,漢朝的藝術水平也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從近年來漢墓出土的一些文物看來,其做工之精細,工藝之考究,並不亞於今日。如四川廣漢出土的執鋤陶俑及廣州出土的漢代木船模型都是做工精細,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西漢自高祖劉邦創建以來,使中國一度成為強盛、富饒的大帝國。因此,西漢王朝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中興。
(2) 東漢:
東漢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復由劉氏統治的漢王朝,史家稱此漢朝為東漢。
東漢王朝在統治上沿用了許多西漢的方針與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調整與改革,使之更加適於當時的社會狀況。在東漢前期,政權進一步加強與地方勢力的融和,使國家趨於穩定,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制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學方面,以張衡為代表的東漢學術界,有著很高的成就;張衡則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至盡仍被廣泛使用。另外,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他創造的「五禽戲」是我國第一套體操性質的健身活動。
到東漢時期,書法、繪畫已不單純作為文字圖形符號使用,它們的藝術地位逐漸顯露出來,雖然今日東漢流傳下來的藝術品數量不多,但從其中依然能窺得漢文化的風貌。東漢王朝前後歷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
(3) 後漢:
五代之一。劉知遠(即後漢高祖劉知遠)所建。都開封。盛時疆域約為今山東、河南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湖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歷二帝,前後約四年。
劉知遠是沙陀部人,後晉天福六年(941)七月,任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 開運三年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 11日), 契丹陷開封,後晉亡。劉知遠亦曾向契丹納貢, 但當時人民堅決反抗契丹, 有的方鎮也拒絕投降。劉知遠對契丹的南下先採取觀望態度。次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稱帝於開封,國號遼。二月,劉知遠亦在太原稱帝。他下詔諸道禁止為遼搜括錢帛,並詔慰抗擊遼之民眾,人心歸附。三月,遼兵北撤。五月,劉知遠出兵佔領洛陽、開封,收復後晉末失陷的河南、河北諸州。六月, 改國號大漢,史稱後漢。改開運四年(947)為天福十二年,次年建元乾□。與南唐、吳越、楚、南漢、後蜀、南平等政權並立。
國名:
(1) (公元 221—263)三國之一。史稱季漢,又稱蜀漢。劉備所建,建都成都。
(2) (公元 304—329)東晉十六國之一。西晉時劉淵稱漢,後改為趙,史稱前趙。建都長安。
(3) (公元311—347)東晉十六國之一。西晉時李雄稱帝,國號成,至李壽時,改號為漢,史稱成漢,也稱後蜀,建都成都。
(4) (公元917—971)五代十國之一。劉隱稱帝,國號漢,史稱南漢建都廣州。
(5) (公元951—979)五代時十國之一。劉崇所建。國號漢,史稱東漢或北漢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南),稱太原府。盛時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約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歷四主,共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