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政府怎樣去看全球暖化 ?
61. 在推動「藍天行動」中,我很高興看到市民普遍願意為改善環境作出承擔。環境是公共資源,需要大家共同維護。我們鼓勵自覺參與,但在必要和合適的情況下,則要尋求立法會支持採取強制措施。我們一直鼓勵駕車人士,如須停車等候一段時間,便應關掉車輛引擎。社會上一般認為這一習慣並未普及。我們會就是否立法強制停車熄匙諮詢公眾。
62. 部分社會人士要求採取更嚴厲的交通管理措施,例如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繁忙時段收費等,來控制繁忙商業區的車輛流量。某些日子,例如在颱風襲港前,本港受低氣壓影響,空氣污染會非常嚴重。有些人認為需要在這些日子採取特別嚴厲的措施,以減少交通流量。又有人建議仿效日本,立法規定空調室溫的下限為攝氏二十八度。若要推行這些措施,必須得到市民支持,要經過一個讓公眾廣泛參與討論的過程。
63.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影響本港能見度的主要污染物。除了在去年立法規定油站安裝氣體回收裝置外,我們在過去十五個月完成了諮詢業界的程序,稍後會立法規管印墨、塗料和消費品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
65. 香港是一個世界城市,除了關注本地的污染問題外,亦應該關注一個全球共同關心的大題目,即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暖化危機。以二零零四年計,雖然香港的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較一九九零年下降了百分之七,但我們仍須繼續努力。
66. 環境是複雜的系統。要解決環境問題,既沒有靈丹妙藥,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方法,更不可能單憑立法。我們必須及早訂下目標,要持續不懈去努力;政府既會積極落實,而廣大市民的認同和參與,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會繼續發揮積極作用,聯繫公眾參與環保政策措施的擬定和推行。我鼓勵全體香港市民從現在開始,全力響應節約能源;工商界方面,可以全面採用清潔生產及綠色採購等方法,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只要我們堅定不移,鍥而不捨,一起承擔,就必定能夠建設一個更清淨美好的家園。
本港的空氣污染問題有多大程度是由廣東省引致?他們有否承諾會改善情況?
空氣污染不受邊界所限。由於本港位處廣東省以南邊陲,在特定的天氣情況下,源自珠三角地區的空氣污染物很容易被帶到香港。據觀察所得,當大氣處於穩定狀態,珠三角吹微弱北風或西北風時,香港和廣東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便會積聚,導致本港的空氣污染情況變壞。
為解決區域性的空氣污染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緊密合作,務求減少珠三角地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在二零零二年完成聯合研究後,粵港政府在二零零二年四月達成共識,雙方會盡最大努力,在二零一零年或之前把區域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量,以一九九七年為參照基準,分別減少40%、20%、55%和55%。粵港政府於二零零三年十二月更制訂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管理計劃」)。
廣東省政府現正按照管理計劃積極推行各項空氣污染控制措施,詳情可瀏覽 「廣東省政府的強化防治措施」“Enhance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網址為: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news_events/legco/files/Panel_cn(23Jan06)Annex_A.pdf
圖片參考: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resources_pub/faq/images/pdf.gif
香港在減排方面進展如何?
本港在減少排放氮氧化物、懸浮粒子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方面進展良好,冀望可於二零一零年達到與廣東省議定的減排目標。二氧化硫方面,近年發電廠的排放物增加,大大抵銷了減排措施的成效。下表以一九九七年的排放水平為基數,說明本港在減排方面的進展。
在二零零四年,發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硫佔本港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92%,而在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懸浮粒子方面,發電廠產生的排放量則分佔49% 和51%。為進一步減少發電廠排放的空氣污染物,環保署已要求電力公司加速進行減排計劃,增加使用低硫煤和天然氣發電。此外,環保署已於二零零五年開始對發電廠的排放訂定上限,並會逐年收緊,以期在二零一零年達到減排目標。
圖片參考: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resources_pub/faq/images/faq4.gif
廣東在減排方面進展如何?
為滿足珠三角地區日益增加的電力需求,廣東省正興建多個以天然氣為燃料的大型電廠,以便實踐減排目標。液化天然氣輸送管道第一期的工程,預計會在今年完成。有關措施會大大減低珠三角地區於發電燃料方面,對污染程度較高的燃油和煤的依賴。
此外,所有現存的大型電廠均會加裝煙氣脫硫系統,在排放廢氣前先行清除二氧化硫,至今工程項目已完成過半。當所有工程於二零零七年年底竣工時,每年將可減排二氧化硫20萬公噸。
自二零零四年起,珠三角地區已採用含硫量低於百萬分之五百的車用柴油,以減少車輛尾氣的排放。此外,由二零零五年七月起,新登記車輛均須符合國家II期的廢氣排放標準 (相等於歐盟II期標準)。廣東省政府正致力於珠三角地區城市落實國家III期廢氣排放標準 (相等於歐盟III期標準)。
新及可再生能源
氫氣經濟
氫氣經濟是指廣泛以氫氣為能源載體的經濟架構,藉此幫助解決空氣污染、全球暖化、能源供應穩定性等問題。氫氣可由化石燃料及化學品等原材料轉化而成,不過,經由太陽能、風能、水電、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透過電解或其他程序而產生氫氣較為可取,更能迎合清潔能源的方針。
氫氣可以藉不同方式使用。在燃料電池中,氫氣和氧氣結合轉變成水而同時產生電力。燃料電池可以用來驅動手提電腦以至車輛,以及為建設物提供電力。氫氣內燃機及燃氣渦輪可用於組建低排放量的機動系統。此外,高含氫量氣體可作為氣體燃料供鍋爐及煮食等用途。
提供這些資料給你,希望能幫到你!
全球變暖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f/fb/Co2maunaloa2003.png/180px-Co2maunaloa2003.pn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從1958年莫勞島二氧化碳含量變化
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過多造成的。
在20世紀,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攝氏0.6度。普遍來說,科學界認為過去五十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正是全球變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第一次懷疑溫室效應會發生的觀測是瑞典化學家阿累尼烏斯在1897年所做的。雖然當時沒有引發公眾討論,但是事隔90年,終於成了公眾關注的問題。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太平洋中央夏威夷的莫勞島上設立4個7公尺高和一個27米高的採樣塔,每小時採樣4次,分析二氧化碳的變化情況。(如右圖)
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幾乎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同步上升的,從工業革命開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劇增加,雖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並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是逐步增加。根據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和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聯合研究的結果,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溫度變化情況見下圖。
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可能反過來導致其它方面的變動,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後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夏天時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預計全球變暖所因致事件的數量和強度; 但是很難把這些特殊事件連接到全球變暖。 雖然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預期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會在往後的日子仍然繼續。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1]。只有很少數得氣候科學家不認為人類的行動在最近全球變暖中扮演重要角色。可是, 更多人關心氣候變化在將來會是多少,而且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正在展開一場熱烈的政治爭鬥和公開辯論。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大氣層使星球變暖的效應。有些人認為,主要由於人為作用,在地球上使溫室效應加強,而造成全球暖化的效應。
成因
溫室效應的成因主要是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因為溫室氣體能夠儲存熱能,令地球所儲存的熱能上升,造成全球暖化。
原理
太陽輻射主要是短波輻射,而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則是長波輻射。大氣對長波輻射的吸收力較強,但對短波輻射的吸收力比較弱。所以:
白天,太陽光射到地球上,部分能量被大氣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大約47%左右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
夜晚,晚上地球表面以紅外線的方式向宇宙散發白天吸收的熱量,其中也有部分被大氣吸收。
大氣層如同覆蓋溫室的玻璃一樣,保存了一定的熱量,使得地球不至於像沒有大氣層的月球一樣,被太陽照射時溫度急劇升高,不受太陽照射時溫度急劇下降。但因於溫室氣體的增加,令地球整體所保留的熱能增加。
影響
如果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成分增加,便會促使地球的總體溫度上升。溫度的上升,有可能造成下列結果:
兩極的冰層會加速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並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
雪融線會大幅度的往後退,河流源頭水源減少,導致全球大缺水危機。
由於暖化,令生物的代謝加快,生理週期異常,甚至破壞整個生物網。
聯合國的應對
目前溫室氣體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人為的,為了制止這種現象,聯合國發起制定了京都議定書,以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參考: EMSD + EPD +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