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語譯

2006-11-19 9:07 am
同點睇出佢係邊塞詩

回答 (2)

2006-11-19 9:16 am
✔ 最佳答案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卷」,捲。
「白草」,西域草名,秋天變白。
首四句寫漫天飛雪的情景,作者以一夜春風吹開千樹萬樹梨花的情況,比擬突然而來的飛雪。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角弓」,勁弓,其製法以木為幹,內附以角,外附以筋。
「控」,引,拉開。
「都護」,鎮守邊疆的長官,唐時設大都護一人。
「著」,穿。

接著四句寫飛揚的雪花散入帳幕的珠簾,消融在羅幕之上,狐裘、錦衾都是很好的禦寒之物,但在寒冷的帳內都顯得單薄不暖。因為寒冷,連角弓也拉不開,鐵衣也難以穿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瀚海」,大沙漠。
「闌干」,縱橫。
「百丈」,是說冰層之厚。
「中軍」,主帥親自率領的軍隊,這裡借指主帥營帳。

這四句又轉以誇張的筆墨,氣勢磅礡地勾劃出帳外壯麗的雪景,白茫茫的厚冰積雪,使雲霧在半空凝結著,這雲是愁的,與末尾送別之行作呼應。軍中主帥就在這種情況下,設宴餞別歸客,伴奏助興的是都是胡人的樂器,在異鄉送別之時,更添上一份遊子思家的悵然感覺。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轅門」,軍營門。古時軍前,兩車轅相向,交叉為門。
「掣」,牽。

末尾的這幾句寫送別的情況,在暮雪紛飛之中,詩人送友人來到轅門前,凝雪涷冰的軍旗,已不能迎風飄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簡單d是既話:

譯詩:

北風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紛揚落雪。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象是千樹万樹梨花盛開。雪花散入珠帘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賺太薄。將軍雙手凍得拉不開角弓,都護的鐵甲冰冷仍然穿著。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万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硬了風也無法牽引。輪台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馬蹄印跡。

題解 :
這是詠邊地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 開篇先寫野外雪景,把邊地冬景比作是南國春景,可謂妙手回春。再從帳外寫到帳內,通過人的感受,寫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帳外,勾畫壯麗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別的特定環境。最后寫送出軍門,正是黃昏大雪紛飛之時,大雪封山,山回路轉,不見蹤影,隱含离情別意。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后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致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万樹梨花開”,意境清新誘人,讀之無不叫絕。

賞析:

  詩人一開始寫北風捲地,接著才交代時間是八月,秋高時分飛雪即至,盡現中原人對邊塞氣候的驚奇心態。飛雪漫天,該是寒冷的,詩人卻用「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樣美麗的詩句來形容白雪,那艱苦與寒冷也就變得令人嚮往了。

  描寫了雪景後,詩人逐步從帳外寫到帳內:狐裘不暖,錦衾單薄,弓箭拉不開,鐵甲難穿,以種種反常的現象來極寫嚴寒,並寫出將士生活的艱辛。

  到了詩的末尾,詩人又將焦點移到帳外,描寫一幅瑰奇壯麗的沙漠雪景,至此才表達了送別的意思,但仍然是結合著白雪來寫的:「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好像是一組電影鏡頭,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
2006-11-19 9:19 am
北風席捲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
好象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
狐裘穿不暖錦被也賺太薄。
將軍雙手凍得拉不開角弓,
都護的鐵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
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澹愁雲。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
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
紅旗凍硬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台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
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
雪上只留下一串馬蹄印跡。

全詩以邊地塞外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 胡天:指西域的氣候。還有胡裘, 羌笛這些都足以看出是邊塞詩。


收錄日期: 2021-04-14 00:43: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9000051KK003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