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洋務運動,又稱為自強運動、洋務、夷務,發生於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清朝。它是中國史上第一次的工業化運動,主要由恭親王奕訢、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等人所推行。最後以甲午戰爭的失敗而劃上句號。
[編輯] 改革起因
中國自19世紀以來,不斷積弱,在對西方的戰爭(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中屢戰屢敗,被指為「喪權辱國」,對內又有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威脅,清室的瀕臨崩潰,意圖改革自強而安內攘外。
其實在較早之前,不少有識之士已提出了向外國學習的呼聲,鴉片戰爭時期,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組織翻譯西文書報,供製定對策、辦理交涉參考。所譯資料,又編輯了《華事夷言》、《滑達爾各國律例》等,還有一本介紹外國情況的《四洲志》。後來他的朋友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又編寫了《海國圖志》。書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以抵禦外國,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句變成為後來洋務運動的基本綱領。但當時的政府依然未意識到要改革。直至英法聯軍在1860年攻陷北京,朝野才認識到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中國的威脅。1861年咸豐皇帝在熱河病死,洋務派的奕訢聯合西太后慈禧發動辛酉政變,為改革帶來契機。
首先,奕訢改變了對西方的敵視態度,在1861年3月11日成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相似於今天的外交部),總理衙門的成立標誌著洋務運動的誕生。此後,清政府又開始與洋人合作,僱用了外國軍官組成了常勝軍共同平定太平天國。李鴻章帶領淮軍在共同平定太平軍時深深被西方的洋槍洋炮所震懾,在1864年致書奕訢稱:「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太平天國平定,江南一帶肅清後,洋務便開始進行得如火如荼。
[編輯] 內容
[編輯] 政治與外交
[編輯] 教育
[編輯] 軍事建設
軍事工業: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通過引進大機器生產技術,在各省成立了新的軍事工業。如安慶內軍械所(安徽安慶 曾國藩)、天津機器製造局(天津 崇厚)、江南製造總局(上海 李鴻章)、金陵製造局(江蘇南京 李鴻章)、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楨)等,由於生產管理方式是封建主義舊式管理,加上產品僅供政府使用,不計成本,使得這些軍事工業的產品大多沒有利潤,因而很少有再繼續投資擴大生產的。
除此之外,洋務派派出大批官僚前往英、法、德、美等國採購軍事裝備,併成立了三支近代海軍——北洋海軍、南洋海軍與福建海軍。其中北洋海軍購買了「定遠」「鎮遠」鐵甲艦號稱「遠東巨艦」是當時遠東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艦隻,併在旅順修建了新的軍事基地。
[編輯] 經濟實業
民用工業:由於前期的軍事工業耗費了大量銀餉卻沒有明顯成效,並且軍事工業所需的原料也出現短缺,洋務派決定以「求富」為口號,再發展一批民用工業以籌集資金,這批民用工業的產品很多是以市場為導向,具有近代資本主義工業的特點。
開平煤礦(河北開平 李鴻章)、湖北織佈局(湖北武昌 張之洞)、漢陽鐵廠(湖北漢陽 張之洞) 蘭州製造局(亦稱甘肅製造局 左宗棠)甘肅織呢總局(亦稱蘭州機器織呢局)等,這些民用工業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輸出。
教育事業:洋務派在全國修建了30余所近代新式學校,用來培養科學、軍事、翻譯人才。著名的京師同文館(也就是北京大學的前身)也於1862年建立;在1872年至1875年間,每年向美國派遣30名幼童留學,他們大多成為日後中國的重要人物。
[編輯] 困難
[編輯] 結局影響及原因
經過30余年的洋務運動,在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被證明破產。
洋務運動的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在中國,失敗的原因被認為有:
洋務派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希望利用先進的技術維護封建統治,改革不觸動封建制度,被認為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中的頑固派仇視洋務運動,拒絕與洋務派合作。
洋務運動遭到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阻撓,通過各種渠道破壞洋務運動。
不過洋務派在抵制商品輸出、促進思想解放、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編輯] 洋務派領袖
在中央,不久前成立的總理衙門辦事大臣,恭親王奕訢及文祥成為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勢力。
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多數與曾國藩有關:
曾國藩(漢族,道光十八年進士,湘軍領導人)
李鴻章(曾國藩的門生,漢族,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淮軍領導人,清朝後期的實力派)
張之洞(漢族,同治二年進士,號稱「香帥」)
左宗棠(曾國藩的屬下,漢族地主,率領軍隊收復新疆)
沈葆楨 曾國藩的屬下,進士出身,接替左宗棠創設福建船政,任南洋大臣
崇厚(滿洲貴族)
唐廷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