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生平

2006-11-19 4:29 am
孫中山生平

fast fast fast fast fast!!!!!!!!!!

I need short answer.

回答 (6)

2006-11-19 4:33 am
✔ 最佳答案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逸仙,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
2006-11-20 2:27 am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名中山市)翠亨

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孫中山幼名帝象,讀書時取名文,號日新,字德

明,1886年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則常以

中山為名。

孫中山幼年時愛听老人講述太平天國的故事,少年時代在美國屬地檀香

山先后就讀于英美教會所辦的意奧蘭尼學校和奧阿厚書院。1883-1886

年,孫中山繼續求學于香港拔萃書室、域多利書院。畢業后,他先進廣

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堂學習,后來轉入香港西醫書院(這所學校后

來并入香港大學〕學醫。在校期間,他不但努力攻讀醫學,而且還廣泛

研讀了西方國家的政治、歷史、軍事、科學書籍,并結識了不少有志革

命的青年朋友。

1892年 7月,孫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后在澳

門、廣州等地行醫。他的醫術精明,而且對貧窮病人免費治療,因此,

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4年 6月,孫中山到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改革時政,被置之不理。

同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在戰爭中接連失敗,孫中山進一步

認清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愈發堅定了救國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華

僑中宣傳革命。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提出了“驅逐

韃虜,恢复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次年1月,孫中山回到香港,

成立了香港興中會,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因事泄而失敗,被迫逃亡海

外。清政府將他作為重要國事犯到處懸重賞通緝。此后他在海外16年,

先后 5次環游世界,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建立革命組織。

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政府使館誘捕后經他的老師英國人

康德黎營救脫險。1905年 8月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党--

“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為總理。在同盟會机關

報《民報》的發刊詞里,孫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

主義,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党人,積极發動武裝起義。孫中山直接領導的起義

有1907年5月的黃岡起義、6月的七女湖起義、9月的防城起義、10月的鎮

南關起義、1908年2月的欽州起義、4月的河口起義,1910年2月的廣州新

軍起義以及1911年4月27日(陰歷3月29日)的黃花岡起義,加上1895年

的廣州起義和1900年的惠州起義,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領導了10次武

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失敗,卻喚醒了中國人民,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孫中山在美國聞訊,立即在歐美各國

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各國的支持,并于同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

在南京舉行的17省代表會議上,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職,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

成了臨時參議院,公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于

立憲派和其他舊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以及革命党人的妥協態度,孫中山

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并荐袁世凱以自代。3月

8日袁世凱在北京就職。4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職。

袁世凱上台后,逐步實現其變共和為專制的陰謀。1913年3月20日,他

派 人在上海暗殺了國民党代理理事長宋教仁;4月,又非法簽訂善后大

借款,准 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孫中山看清了袁世凱的真

面目,發動了二 次革命,江西、南京、上海、四川等地先后起兵討袁,

但因國民党內部渙散, 在袁軍的進攻下,不到兩個月先后失敗。 二次

革命失敗后,孫中山被迫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東京成立中華革

命党,被推舉為總理,繼續領導反袁斗爭。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与宋慶齡在東京結婚。同年12月,袁世凱不顧

全 國人民的反對,公然稱帝。12月25日,愛國將領蔡鍔首先在云南舉起

了討袁護 國的旗幟,各省紛紛響應。袁世凱被迫取消了帝制,在舉國人

民的唾罵中一命 嗚呼。 袁世凱死后,中國仍處于各派軍閥割据混 戰的

動亂局面。張勛复辟事件發生后,孫中山 立即舉起護法旗幟,號召國

會議員南下護法。 1917年9月1日,在廣州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上, 孫

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軍政府 成立后,滇、桂軍閥通過

改組軍政府排擠孫中 山。1918年5月4日,孫中山向非常國會提出辭職,

离粵赴滬。自此到1920年11月,孫中山在 上海完成了《孫文學說》、

《建國方略》、《 建國大綱》等箸述。 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

1919年10 月,孫中山把中華革命党改組為中國國民党。此時,俄國十

月革命和中國“ 五四”運動已經爆發。1920年10月,在孫中山的督促

下,陳炯明率粵軍攻克 廣州。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新護法軍政

府。1921年 5月,孫中山在廣 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成立正式政府。

1922年 6月,陳炯明發動叛亂,孫中山被迫离開廣州再赴上海,二次護

法 運動又告失敗。此后,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党和蘇俄的幫助,提

出聯俄、聯 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1923年初驅逐陳炯明后,孫中

山在廣州重建大元帥府,并派出“孫逸仙博 士代表團”訪問蘇聯,邀

請蘇聯政治和軍事顧問到廣州幫助中國革命。1924年 1月在廣州召開

了中國國民党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党綱、党章,重新解 釋了

三民主義;同時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訓練革命武裝干部。同年10月

在鎮壓 廣州商團叛亂后,應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國事,

終因積勞病劇,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2006-11-19 4:39 am
孫中山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孫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1881年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厚學院」(Oahu College)(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於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兩名畢業生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之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企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準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最終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其時,楊衢雲、謝纘泰等人已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衢雲等欣然同意舉全社併入興中會;於是租定總會所一處,託名「乾亨行」。2月20日,孫中山先生於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並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2006-11-18 20:40:52 補充:
十八歲回國,思想西化。一八八五年國父認為滿清政府腐敗無能,決定推翻滿清,創建民國。一八八六年到香港學習西醫,取得醫學博士,以做掩護。一八九四年創立興中會,準備發動革命。隔年,第一次廣州起義沒有成功,經歷十次革命十次失敗,最後在武昌起義才成功。終於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因肝病去世,享年六十。國人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於是尊稱他為國父。
2006-11-19 4:35 am
孫中山先生生平簡介

 

國父孫中山先生,名文,號逸仙,又號中山。生於西元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山縣翠亨村。

國父小時候很喜歡打抱不平。只要看到玩伴遭到別人的欺負,就必定打抱不平,仗義直言。國父對於家務十分勤勞,每次放學回家,一定幫助父母從事農事。此外,國父最專長的是游泳,如青蛙般矯健,村中小孩幾乎沒有人能與他較量的。

七歲進入私塾讀書,開始念「三字經」「千字文」。由於老師只是一味叫學生背誦,而不加以講解,小小的國父對這種傳授知識的方法,認為很不合理,要求老師對課中意思加以講解,這個要求使得老師非常訝異。國父唸書時,雖然沒有良師指導,卻有極強烈的求知慾,他常常自問:「這是什麼?」「這句話有什麼意義?」

十三歲時,遠赴檀香山求學。當時,國父穿長袍,拖著長辮子,比他小的同學都取笑他,拉他辮子,開他玩笑,國父總是不動手。這種不畏強權不欺小的態度,逐漸贏得同學的友誼。

十八歲回國,思想西化。一八八五年國父認為滿清政府腐敗無能,決定推翻滿清,創建民國。一八八六年到香港學習西醫,取得醫學博士,以做掩護。一八九四年創立興中會,準備發動革命。隔年,第一次廣州起義沒有成功,經歷十次革命十次失敗,最後在武昌起義才成功。終於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因肝病去世,享年六十。國人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於是尊稱他為國父。
參考: mail.hrgps.edu.hk/~amit/stdpjo/p6web/6p/33/untitled1.htm
2006-11-19 4:34 am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逸仙,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

2006-11-18 20:37:57 補充:
1912年民國成立之後,孫氏本人於所有公私檔案均以「孫文」署名。在西方,孫氏以「Sun Yat-Sen」(孫逸仙)之名聞於世。此外,孫氏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並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孫文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時,常當眾倡言反清,聞者多膽怯走避,惟陳少白、尢烈、楊鶴齡附和之,乃得四大寇之渾名。
2006-11-19 4:33 am
一歲 ( 民前46年、清同治5年、1866年 )
十九歲 ( 民前28年、清光緒10年、1884年 )
‧春 在四月時轉學到香港的中央書院( Central School )。該書院在1889年改名維多利亞書院 (Victorial College),1894年再改為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
‧五月 國父奉父親之命返鄉結婚,娶盧夫人慕貞。 o 十一月 因為毀壞神像之事件,國父 的哥哥寫信給國父,所以國父又去檀香山。
二十歲 ( 民前27年、清光緒11年、1885年 )
‧四月 國父從檀香山回國。
‧七月 回到香港中央書院讀書。
‧中法戰爭爆發,清廷戰勝了卻屈辱求和,與法簽訂「天津條約」,割讓安南;國父親眼看到這種情形,所以決定立志傾覆清廷、創建民國。
三十六歲 ( 民前11年、清光緒27年、1901年 )
‧一月十日 興中會同志楊衢雲在香港遇刺殉難。
‧八月二十七日 鄭士良病死於香港。
四十六歲( 民前1年、清宣統3年、1911年 )
‧一月 自美國赴加拿大。
‧四月二十七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 黃興率同志起義於廣州,死難者八十六人,葬於黃花岡,有名可考者七十二人,是為第十次起義。
‧五月十八日 趙聲因悲憤卒。
‧六月十七日 成都成立保路同志會革命黨人乘機組織群眾。
‧六月十八日 抵舊金山,由同盟會與致公堂分別佈告,彼此聯合成一氣,共圖光復大業。
‧七月二十一日 在舊金山設立洪門籌餉局,宣佈籌餉章程,並與張藹蘊、黃芸蘇、趙煜等分途籌餉。
‧七月三十一日 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在上海成立。
‧ 九月二日 離開舊金山到美國北部各地籌餉。
‧九月七日 清督屠殺四川請願民眾,激成暴動。
‧ 十月十日 武昌起義,各省次第響應。
‧十月十一日 抵美國丹佛城,得武昌起義消息。
‧十月十四日 清廷起用袁世凱,封他為湖廣總督,命他節制調遣各軍,對抗革命軍。
‧十月十五日 在芝加哥開預祝中華民國成立大會。
‧十月下旬 離美,經英、法東歸。
‧十一月十六日 在訪英期間,發表「通告各國書」。
‧十一月二十一日 國父自倫敦抵巴黎,會見法國內閣總理及外交部長。
‧ 十一月二十四日 自法國乘英船返國。
‧十二月二十五日 抵上海。
‧十二月二十九日 南北議和第三次會議。並由各省代表開臨時大總統正式選舉會議於南京 ,推舉先生當選為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
六十歲 ( 民國14年、1925年 )
‧ 一月堅持速開國民會議以解決國是;段祺瑞卻主張召開善後會議,先生遂提出「兼納人民團體代表」及「最後決定之權還諸國民會議」兩條件。
‧ 一月二十一日 病勢加重。
‧ 一月二十六日 入北京協和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 一月二十七日 協和醫院正式宣佈先生的病症為肝癌。
‧ 二月一日 陳炯明叛軍乘先生北上臥病,西犯廣州,革命政府於本日東征。
‧ 二月四日 先生以知病不治,故約集同志有所指示。
‧ 二月十八日 自協和醫院移居鐵獅子胡同行轅。
‧ 三月七日 東征軍攻克潮州、汕頭。 o 三月十一日 簽字於遺囑。
‧ 三月十二日 九時三十分逝世。
‧ 三月十五日 大殮。
‧ 三月十九日 移靈於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民眾及青年沿途護靈致哀者數逾十萬。
‧ 三月二十四日 發喪致祭。
‧ 四月二日 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
‧ 四月十六日 廣東省政府將香山縣改稱中山縣;永豐艦改名中山艦,以資紀念。
‧ 五月十六日 中國國民黨一屆三中全會決議接受先生遺囑。
民國十八年 ( 1929年 )
‧ 六月一日 安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民國二十九年 ( 1940年 )
‧ 四月一日 國民政府表揚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 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凡我國民,報本追遠,宜 表尊崇」,通令全國,尊稱先生為「中華民國 國父」。

收錄日期: 2021-04-25 18:37: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8000051KK048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