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纖既由來係咩...典故...等

2006-11-18 8:28 pm
書纖既由來係咩...典故...等

回答 (2)

2006-11-18 8:41 pm
✔ 最佳答案
以下是在下於知識+看到其中一篇最新知識見到的,現推介給你。希望幫到你。

書籤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稱牙黎,即象牙製成的書籤。唐韓愈《送諸葛往隨州讀書》詩雲:“鄴候家書多,插架三萬軸。一一是牙籤,新若手未觸。”這詩裏便提到了牙籤。後來卷軸書改成折裝,牙籤變薄了,用骨片或紙板製成,有的還在薄片上貼上一層有花紋的綾絹,於是原本插在卷軸內的牙籤變成了夾在書內的書籤。宋朝以後書籤式樣基本定型,就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書籤與藏書票常被人搞混,最早的藏書票起源於五百多年前的德國,相傳十五世紀的德國,當時印刷術在歐洲才剛萌芽,書籍價格昂貴,並非一般民眾購買得起,只有修道院的圖書館及養尊處優的貴族才能擁有,且對這些貴族而言,擁有書籍更是一種權貴的象徵,所以他們便把家族的族徽刻在木板上,將它拓印成一張張小幅的版畫,並加註拉丁文EX LIBRIS,最後再把這些小版畫貼於書本封面內頁之處,即成了所謂的藏書票。專家認爲,現在批量印製的藏書票,嚴格來講,只能是花花紙而已。當然,專家之言也是一家之言,只要有人收藏,花花紙也好,掌上珍品也好,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收藏的本身需要不斷創新,不斷發展。藏書票的集藏是極具生命力。據不完全統計,收藏隊伍約有幾十萬人,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還專門設立了藏書票藝術委員會。世界性的,全國性的藏書票藝術展還時不時地隆重舉行。但也要看到另一面,由於藏書票和彩票、火花、煙標、酒標一樣,都是民間自發性、隨意性地開發、收藏,沒有完整的出品、發行的計劃體系,所以今天仍然處於一種歷史悠遠、集者衆多、檔次欠高、發展緩慢的局面。


  書籤不同於藏書票。藏書票是貼在書上的扉頁,或者書尾的小版畫,像是我國傳統的藏書印,只具欣賞的意義;而書籤呢,除了具鑒定意義,還有實用功能:當閱讀一本書時,或因有事待做,或因有友來訪,不得不中止閱讀,這就得需要在已讀過和未讀過之間夾上一張書籤作爲提示,一翻即可重續前緣。
  書籤的材質基本爲紙質,也還有羽毛、葉脈、絲織品、竹片、香木片、照片、鋁片、塑膠片……製成的。形狀也多樣,最多是長條形,也有圓形、心形、菱形、扇形、瓶形和其他各種形狀。書籤有單張或雙張,也有10張或12張成套的。上面印有名貴花卉,風景名勝、或名人肖像、成語警句等。用檀香木製成的書籤是用烙鐵在上面烙制圖案,故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香味。
  書籤如按其內容來劃分,有許多系列。如書法系列,錄前人古詩、今人新篇,或行、或草、或楷、或隸,瀟灑飄逸、清秀挺拔,字體小則要用放大鏡,大則可以占滿半頁紙。  書籤是一種經濟的收藏品,具有藝術性、欣賞性、知識性、實用性,有的還有紀念性。“文革”時期,曾發行兩套有藝術價值的書籤。有一套毛澤東詩詞名句書籤。全套7張,美觀大方,圖文並茂,顯示出了“文革”時期紅彤彤的時代感和濃厚的政治色彩。另外還有一套當時流行的毛主席語錄書籤,也十分精美。  著名工筆女畫家王叔暉繪畫的《西廂記》,35張一套;一爲特殊方法印製、定向發行,十分珍貴。浙江文藝出版社曾出一套臺灣作家的散文集,每種都夾贈一枚書籤,這書籤做得十分雅致,能給人一種溫馨,一份欣悅。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全集》裏夾贈的書籤,這套書籤很能看出設計者的匠心:兩頭都有是天藍滿天星;其上端嵌鑲著汪老不同時期的裁成鵝蛋形的影照;其下端豎起一棒形的紅底白色,上書“汪曾祺全集”;中爲白底襯托出的汪老的寫意圖畫精品。製作十分精致,與印得同樣精美的《汪曾祺全集》相得益彰,共同構成賞心悅目的一份藝術珍品。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三套書籤都是出版社作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精心設計製作的,它與書形成不可分割的,完美的藝術整體。
  精美的書籤濃縮了我國圖書出版業成果的精華,是一種極有文化特色的新興藏品。同時,書籤已成了一枚枚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品。閒暇無事,翻翻書籤,欣賞著一枚枚由一方孔眼,一條細彩帶系著的包含多種藝術的書籤,鼻子嗅著從書籤中散發出的淡淡的幽香,頓覺神清氣爽,賞玩無窮。
  在我國,書籤與藏書票本是一對姊妹花。許多文人、藝術家、收藏者對藏書票似乎情有獨鍾,尚有專門的藏書票協會、研究會等,但書籤收藏研究者卻寥若晨星,更未聽說過有書籤收藏研究會之類。如此一來,昔日那些風格韻致、藝術魅力、時代特色凸顯的書籤不是愈加珍貴了嗎?


  藏書票一般放置在書籍的扉頁或封底內頁,設計一般都與書籍內容有關。1999年7月出版發行的《中國集郵史》藏書票由著名郵票設計家劉碩仁先生設計,北京郵票廠印刷,其圖案是中國古代“驛傳圖”,與郵票小型張非常相似。新近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蘇集郵史》藏書票主圖是江蘇省高郵市孟城驛鼓樓圖案,由於主圖四周打有齒孔,郵味頗濃,也受到集郵人士喜歡。外省市就有集郵愛好者專門要求收藏這種如同小型張樣式的藏書票。
2006-11-18 8:34 pm
書籤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稱牙黎,即象牙製成的書籤。唐韓愈《送諸葛往隨州讀書》詩雲:“鄴候家書多,插架三萬軸。一一是牙籤,新若手未觸。”這詩裏便提到了牙籤。後來卷軸書改成折裝,牙籤變薄了,用骨片或紙板製成,有的還在薄片上貼上一層有花紋的綾絹,於是原本插在卷軸內的牙籤變成了夾在書內的書籤。宋朝以後書籤式樣基本定型,就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書籤與藏書票常被人搞混,最早的藏書票起源於五百多年前的德國,相傳十五世紀的德國,當時印刷術在歐洲才剛萌芽,書籍價格昂貴,並非一般民眾購買得起,只有修道院的圖書館及養尊處優的貴族才能擁有,且對這些貴族而言,擁有書籍更是一種權貴的象徵,所以他們便把家族的族徽刻在木板上,將它拓印成一張張小幅的版畫,並加註拉丁文EX LIBRIS,最後再把這些小版畫貼於書本封面內頁之處,即成了所謂的藏書票。專家認爲,現在批量印製的藏書票,嚴格來講,只能是花花紙而已。當然,專家之言也是一家之言,只要有人收藏,花花紙也好,掌上珍品也好,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收藏的本身需要不斷創新,不斷發展。藏書票的集藏是極具生命力。據不完全統計,收藏隊伍約有幾十萬人,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還專門設立了藏書票藝術委員會。世界性的,全國性的藏書票藝術展還時不時地隆重舉行。但也要看到另一面,由於藏書票和彩票、火花、煙標、酒標一樣,都是民間自發性、隨意性地開發、收藏,沒有完整的出品、發行的計劃體系,所以今天仍然處於一種歷史悠遠、集者衆多、檔次欠高、發展緩慢的局面。


  書籤不同於藏書票。藏書票是貼在書上的扉頁,或者書尾的小版畫,像是我國傳統的藏書印,只具欣賞的意義;而書籤呢,除了具鑒定意義,還有實用功能:當閱讀一本書時,或因有事待做,或因有友來訪,不得不中止閱讀,這就得需要在已讀過和未讀過之間夾上一張書籤作爲提示,一翻即可重續前緣。
  書籤的材質基本爲紙質,也還有羽毛、葉脈、絲織品、竹片、香木片、照片、鋁片、塑膠片……製成的。形狀也多樣,最多是長條形,也有圓形、心形、菱形、扇形、瓶形和其他各種形狀。書籤有單張或雙張,也有10張或12張成套的。上面印有名貴花卉,風景名勝、或名人肖像、成語警句等。用檀香木製成的書籤是用烙鐵在上面烙制圖案,故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香味。
  書籤如按其內容來劃分,有許多系列。如書法系列,錄前人古詩、今人新篇,或行、或草、或楷、或隸,瀟灑飄逸、清秀挺拔,字體小則要用放大鏡,大則可以占滿半頁紙。  書籤是一種經濟的收藏品,具有藝術性、欣賞性、知識性、實用性,有的還有紀念性。“文革”時期,曾發行兩套有藝術價值的書籤。有一套毛澤東詩詞名句書籤。全套7張,美觀大方,圖文並茂,顯示出了“文革”時期紅彤彤的時代感和濃厚的政治色彩。另外還有一套當時流行的毛主席語錄書籤,也十分精美。  著名工筆女畫家王叔暉繪畫的《西廂記》,35張一套;一爲特殊方法印製、定向發行,十分珍貴。浙江文藝出版社曾出一套臺灣作家的散文集,每種都夾贈一枚書籤,這書籤做得十分雅致,能給人一種溫馨,一份欣悅。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全集》裏夾贈的書籤,這套書籤很能看出設計者的匠心:兩頭都有是天藍滿天星;其上端嵌鑲著汪老不同時期的裁成鵝蛋形的影照;其下端豎起一棒形的紅底白色,上書“汪曾祺全集”;中爲白底襯托出的汪老的寫意圖畫精品。製作十分精致,與印得同樣精美的《汪曾祺全集》相得益彰,共同構成賞心悅目的一份藝術珍品。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三套書籤都是出版社作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精心設計製作的,它與書形成不可分割的,完美的藝術整體。
  精美的書籤濃縮了我國圖書出版業成果的精華,是一種極有文化特色的新興藏品。同時,書籤已成了一枚枚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品。閒暇無事,翻翻書籤,欣賞著一枚枚由一方孔眼,一條細彩帶系著的包含多種藝術的書籤,鼻子嗅著從書籤中散發出的淡淡的幽香,頓覺神清氣爽,賞玩無窮。
  在我國,書籤與藏書票本是一對姊妹花。許多文人、藝術家、收藏者對藏書票似乎情有獨鍾,尚有專門的藏書票協會、研究會等,但書籤收藏研究者卻寥若晨星,更未聽說過有書籤收藏研究會之類。如此一來,昔日那些風格韻致、藝術魅力、時代特色凸顯的書籤不是愈加珍貴了嗎?


  藏書票一般放置在書籍的扉頁或封底內頁,設計一般都與書籍內容有關。1999年7月出版發行的《中國集郵史》藏書票由著名郵票設計家劉碩仁先生設計,北京郵票廠印刷,其圖案是中國古代“驛傳圖”,與郵票小型張非常相似。新近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蘇集郵史》藏書票主圖是江蘇省高郵市孟城驛鼓樓圖案,由於主圖四周打有齒孔,郵味頗濃,也受到集郵人士喜歡。外省市就有集郵愛好者專門要求收藏這種如同小型張樣式的藏書票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04: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8000051KK016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