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香港人都普遍歧視國內人是什麼心態?

2006-11-18 6:39 pm
本人爸媽(上海人)于六十年代來港,初是居于牛池灣牛房侧伯父的佰来呎鐵皮屋,因太擠改遷至隣近的鑽石山近現今斧山道一帶自搭木屋,當時附近很多外省人居住,聽见爸媽的濃重上海鄉音都很主動過來幫忙搭屋,媽媽憶述住下來之後,隣居們平常亦多有幫忙,我七十年代就讀中學,校中亦多有新移民子弟,而同學们都能相親相愛绝無半點卑视,相反二千年代的今天,我在公司眾多員工中是最被(特殊)看待的一位,因自小以老家方言與爸妈溝通,至今說話免不了帶有鄉音,于是便有如:(你哋睇吓個上海仔嗰件衫幾咁老土,做野又慢三柏、)、(大陸仔係咁架啦睇開的啦,),重有係自由行未有之時去sogo買野,見你滿口鄉音即翻起晚娘臉孔,好啦自由行的今日再光顧時卻將你當上帝,同一個上海仔得此礼遇令人叫驚,衹差咖啡或茶尚末端上而己,亦不明老媽為何將隣居附近往的所有內地人(無論新舊移民),一有從門前經過,不單沒有回應人家的招呼,卻自低下頭一臉卑视之色,令人明所以,問她衹說:無,總之一见到呢的人就烦,憎啫。咁妳夠係移民啦,我點同呀,我係香港人嘛,吹!請問各位何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人跟今天的香港人對待同是新移民的同胞有如此大的差別?

回答 (6)

2006-11-18 8:09 pm
✔ 最佳答案
我想先說說歷史﹐50及60年代間﹐內地同胞因逃避戰亂(日本侵華及國共內戰)﹐故沿岸城巿有大量之人民湧進香港(如上海﹐惠州﹐潮州﹐東莞等等)﹐這些人雖來自不同省份﹐但大部份都是低下階層﹐大家身份社會地位都是一般﹐故基本上都能和偕同處。那時候﹐守望想助及睦鄰之氣氛想當濃厚﹐因大家都明白自己是新移民﹐必需靠團結才能自強﹐正是因為這份凝聚力及香港人之奮鬥精神﹐加上香港之機遇與幸運﹐於70-80年代經濟大幅起飛﹐終於成就了今天之香港﹐這是香港人之驕傲。
但世事有得必有失﹐香港人富貴起來後便跋滬驕橫起來﹐看不起落後於己之內地人﹔不過老實說內地人確有很多令人詬病之地方﹐所以一般香港人心中都是較鄙視他們﹐儘管近年自由行帶旺了香港經濟﹐但香港人普遍仍視內地人是暴發戶而己﹐這社會情緒不會一下子就改變過來。
就你的經歷﹐我建議你日後到新工作環境或認識新朋友時不要說廣東話(除非你能撇除鄉音)﹐只說普通話﹐因香港人日漸接受說普通話之人士﹐但帶有鄉音之廣東話一般都視作低下階層﹐儘管面上不帶歧視眼光﹐心中也看你不起。
也許有網友說我這方法是[斬腳趾避沙蟲]﹐是啊﹐解決事情之方法一是你去改變周遭環境以配合你自已﹐另一辦法便是改變自己以融合環境﹐但你有足夠能力改變環境嗎? 最後﹐奉勸一句﹐世界是現實的﹐別人是否看得起你是以你的成就為依歸﹐李嘉誠說話是也帶有鄉音﹐但有人說他是鄉下佬嗎?只要他朝你能出人頭地就再沒有人理會你那一點瘕疵。
努力罷 !!
2006-11-18 7:51 pm
我是一個在香港出生的移民後代,我也見盡你說的事情,其實當中存在著不少的時代變遷的因素:
一、六十年代,民眾彼此都一窮二白,生活水平一般相差不遠,只有極少數的人較為富有,主要就業機會也是由他們來提供。
二、雖然生活水平不高,就業總不算有很大的問題,當時的人都流行地說:「有手有腳,你驚餓得死我嗎!」
三、儘管長工不能完全滿足整個就業市場,七十年代的時候還流行很多種類的家庭手工業,例如穿膠花、穿珠仔、車公仔衫、、等。
四、由於當年的通漲並未激化,整體上,民眾還可以在擠迫的空間中得到溫飽,並因此培養出香港人的爭扎求存,靈活應變的創意為部份人積累他們的財富。
五、由於彼此都在困苦中打拼出來的,人際關系和諧,鄰里彼此關顧,鮮有歧視情況出現。
六、八九十年代,工業北移,通漲利害,經濟轉形,金融風暴,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民眾彼此的生活水平雖然有所提升,貧富懸殊使潛在矛盾激發。
七、個別階層的人士眼見自身利益持續被別人蠶食,又怎會不委過於人呢!
八、牽涉面越發加大,歧視變成風氣。
九、物極必反,世界輪流轉,國內經濟高速發展,淹沒香港大部份的優勢,造成今日國內同胞獲得另眼相看的待遇。
十、經濟發展的勢頭已經不能逆轉,香港人本著靈活應變的心態,繼續爭扎求存,定能再創和諧局面。
2006-11-18 7:40 pm
h.k都普遍岐视国內人?你這句話錯矣!否認有少數港人有這種心態。伹不能以少些屎攪允亂一鍋粥。多數港人是爰国愛港的,與国內人和睦相处!現在香港還招大陸优才來港呢!
2006-11-18 7:14 pm
說話大聲 自私
2006-11-18 6:53 pm
可能是不清潔,說話大聲
2006-11-18 6:46 pm
可能你既際遇問題jei,我有個上海fd,我不知同佢幾fd。

收錄日期: 2021-04-25 19:29: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8000051KK010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