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諸葛亮無疑係有被羅貫中神化之嫌,但佢絕對係一個軍事天才,佢並唔係唔識打仗同打親都輸
我相信你係想將諸葛亮ge野史形象同孫子比較吧,所以我會答係諸葛亮優勝::
孫子助吳王消滅楚國的兩個保護國鐘吾國及舒國,以3萬吳軍大敗20萬楚軍,助夫差成功大敗勾踐等...
諸葛亮聯吳抗曹以50,000士兵在赤壁大敗曹操160,000士兵ge軍隊,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後,又協助劉備平定荊南。其後又平南蠻,為後來的北伐提供了物力和兵力.至於5次北伐輸左4次...北伐輸ge定義其實係好廣泛,期間和魏軍互有勝敗,但多數因運糧不繼而無功而反,其他因素:蜀國人才寥寥可數,不似魏國咁大有人在、劉禪ge無知,係就成功ge時候又召諸葛亮返蜀、國力懸殊等.另外亦有隆中對(洞察先機)、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八陣圖伏陸遜、火燒上方谷等le d著名ge計策(雖然有d係野史,唔真實)
孫子善於'兵貴神速'le個作戰策略,而戰地係祁山,比較難攻,對比起諸葛亮應該比佢善於係嗰度打持久戰
綜合佢地戰績、戰略等似乎係諸葛亮比較優勝,所以我認為佢會贏
2006-11-19 17:12:37 補充:
RE rex111222333:你應該知道火燒赤壁係決勝ge關鍵吧!火計係諸葛亮同周瑜兩個都諗到,只不過周瑜係指揮,由佢黎作出實戰行動,並唔係完全冇參與,而且之所以取得勝利係因為佢成功遊說到孫權出兵,如果唔係又點會大敗曹操呢?更唔好講會有三國鼎立la
2006-11-19 17:13:08 補充:
至於糧草ge問題...雖然孫子深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但我相信諸葛亮亦對兵法瞭如指掌,亦明白le個道理,''軍糧不繼既話,只可以話諸葛亮規劃得唔完善''未免講得太襲斷la,因為當時ge情況根本唔可以作比較,蜀軍係由險峻ge蜀道而來,糧食後勤有限,北伐又經常被中斷,導致失敗...而且糧草不繼係李嚴因遇上大雨,無法如期運糧,便假傳聖旨退軍,要諸葛亮撤軍,最後李嚴被眨為庶人,而諸葛亮也明白運糧上的麻煩所以之後以流馬運糧同實施屯田生產糧食。根本冇可以將責任推卸係佢身上.
2006-11-19 17:13:51 補充:
我當然知道有d未必係真,但唔可以抹殺全部,而我只係應樓主ge要求,將''用兵有鬼神莫測之機、料事如神、精通六韜三略''le個野史形象同孫子作比較
2006-11-19 17:14:13 補充:
我並冇話佢只係識「兵貴神速」,孫子梗係唔會硬攻la,但係佢可以用外交方法,或者用計劃黎「不戰而屈人之兵」對付諸葛亮咩?我就唔認為,因為諸葛亮最著名ge係政治同謀略方面,用兵的功績不如他治理蜀國的政績耀眼,而孫子則係名副其實ge軍事家,你都識講''「其上伐交,其次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係佢認為外交事務係上策la,諸葛亮身為天才政治家唔通會比孫子遜色咩?既然比較遜色,「不戰而屈人之兵」ge成功率會高咩?係祁山唔打持久戰打咩ar?地勢咁險要,唔係係平地打wor,唔係持久,唔係兵貴神速,你有更好ge睇法ma?
2006-11-19 20:12:30 補充:
你話我將d借東風,八陣圖,呢d小說內容都加埋落去...我都話係因為樓主話''用兵有鬼神莫測之機、料事如神''LE個係野史我答LE條問題就應該用野史GE角度LA,係唔係?無錯孫權的確有,但接到曹操勸降的書信後就顧慮孫劉聯軍不能與曹操相匹敵。孫權部下以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和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也展開了激烈爭辯。諸葛亮為孫權分析敵我雙方的利弊,表示如果孫劉聯合,定可取勝.加上魯肅同周瑜GE激將法同分析,孫權增強聯劉抗曹取勝的信心,於是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周瑜率精銳部隊三萬人,沿江而上至夏口,與劉備統軍兩萬多人會合,共同抗曹。
2006-11-19 20:33:27 補充:
李嚴果單野的確係第四次北伐,諸葛亮亦係第二次北伐都因為唔夠糧而退軍...我都話當時ge情況根本唔可以同孫子作比較,蜀軍係由險峻ge蜀道而來,糧食後勤有限LOR,你明唔明地理係有極大GE影響GA?你點解迴避我問你孫子會用咩策略LE?佢一定要借東風、燒城、用八陣圖GA?單單八陣圖就可以玩殘孫子咁佢未免太廢GWA,你唔係認為佢好勁GA咩?=0=
2006-11-19 20:33:44 補充:
我係指政治方面佢係天才= =你話孫子「其上伐交,其次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又話「不戰而屈人之兵」你又有冇理據AR?你叫我俾理據,唔係演義咁似乎同樓主所要GE答案有所出入LOR仲有你好似一個實例都冇LOR,只係話佢識「其上伐交,其次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計劃黎「不戰而屈人之兵」同舉孫子兵法:「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佢係識AR不過你都要舉例GA,一味話我舉演義GE例=0=
2006-11-19 20:43:51 補充:
至魏晉以降歷代不少史家認為影響《三國演義》極深的逸史軼聞才是被魏晉政府隱瞞抹消的歷史,《三國志》本身有其爭議性。但民初五四運動後,反傳統派學者積極護航《三國志》官史,以對諸葛亮、關羽、劉備傳統正面人物展開批鬥,胡適、魯迅等爭議極高的革新派學者更帶頭炮轟《三國演義》.....抹去嗰D借東風等被神化、誇大GE故事之後,基本上係真係假的確存在好大GE爭議,三國志亦不外如是,但絕非'''其中得七擒孟獲可能係真,其他全部都係小說家作出黎,'''LOR你明唔明?唔通你身處當時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