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聖人:
天主教譯名/基督新教譯名 (英文)
聖伯多祿/彼得 (St. Peter)
天主教的伯多祿(或譯聖伯鐸)即新教的使徒彼得,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他是耶穌第一個選的門徒。由於「伯多祿」的意思又可解作「小石」,所以耶穌有時會叫他作「磯法」(Κεφας),即亞蘭文「小石」的意思。他被認為是由耶穌基督所揀選的第一位教宗。耶穌曾在被捕前預言,彼得會在雞啼前連續三次不肯承認認識他。結果,他在耶穌被審訊時因為害怕,果然三次不肯承認與耶穌的關係。為此,彼得一直都很後悔。所以後來當他在羅馬殉道之時,他對行刑者要求把他倒過來掛在十字架上,因他自覺與耶穌不配。而耶穌復活以後,作為對他三次不肯相認的回應,亦曾三次要求彼得餵養祂的羊(信徒),並且預言將來他會為此而受到跟自己一樣的刑罰。
聖保祿/保羅 (St. Paul)
保羅(Paul)(A.D.3 - 67),天主教譯作保祿。原名掃羅(Saul),因家鄉為大數,故也被稱為大數的掃羅(Saul of Tarsus);悔改信主後改名為保羅。天主教廷將他封聖,稱聖保羅(Saint Paul),新教則稱為使徒保羅。他是神所揀選,將福音傳給外邦人的使徒,也被歷史學家公認是對早期教會發展貢獻最大的使徒。他一生中至少進行了三次漫長的宣教之旅,足跡遍及小亞細亞、希臘、意大利,在外邦人中建立了許多教會,影響深遠。他是亞伯拉罕的後裔, 屬於便雅憫支派的以色列人,是出生在國外的猶太僑民,家在猶太省北方基利家省的大數城,是當時羅馬帝國的主要學術中心之一。保羅原名掃羅 (意為求問),因出生在羅馬帝國直屬領地,根據出生地國籍原則,具有羅馬公民的身份。保羅的父親是法利賽人,他長大後又到耶路撒冷著名學者迦瑪列門下學習,所以從小便受法利賽教門的薰陶,並接受過嚴格的律法教育。他對舊約聖經,希臘文和哲學都有深入的研究,,這對他後來從事聖工與闡明真道有很大的幫助。保羅最初堅持猶太教傳統,認為耶穌是違背傳統信仰的異端,極力迫害基督徒。後來他在往大馬色迫害門徒的途中,得到耶穌奇妙的異象啟示,自此悔改歸入主的名下。
聖若望/約翰 (St. John)
傳福音者約翰 (英文:John the Evangelist, 希伯來文:יוחנן 就是 "主是仁慈的" 之意, 天主教稱聖若望),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約翰是《聖經新約》中《約翰福音》、三封書信和《啟示錄》的執筆者。約翰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公認的聖人,其聖日為十二月二十七日。據《聖經》記載,約翰曾跟隨施洗約翰,在他介紹下認識耶穌基督,並於當日與耶穌同住。後來與哥哥雅各和彼得在經歷耶穌的神蹟,獲得大量魚獲後,決心放下一切而應主的呼召,一生跟隨耶穌。 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受死之時,受委託奉養其母親聖母馬利亞。約翰曾因傳道遭受嚴酷的逼迫,晚年更被流放至拔摩島。
聖瑪竇/馬太 (St. Matthew)
馬太(天主教中文譯為瑪竇)是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的作者,耶穌十二門徒之一。他原名為肋未,在跟從耶穌之前,原任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稅吏長。他的記念日是9月21日,是他殉道的日子。馬太本是個稅吏,有一天在稅關上工作時,耶穌經過看見他,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便撇下所有工作,跟從了耶穌。稅吏當時為猶太人所不齒,主呼召他是要顯明主來要救罪人之洪恩,而馬太亦毅然放下賺錢的工作跟隨主。馬太跟從主後,在家宴請耶穌和稅吏朋友,其他福音書詳記這是他擺的大筵席(路5:29),而他在自己寫的福音書中只敘述耶穌在屋裡坐席,可見他謙卑忠誠,不誇榮自己的財富或工作。
施洗聖約翰/施洗約翰 (John the Baptist)
聖洗者若翰即基督教的施洗聖約翰,他是耶穌的表兄,在耶穌開始傳福音之前在曠野向猶太人勸勉悔改,並為耶穌施洗。據聖經記載,若翰是最早在約旦河中為人施洗禮的人,是基督教的先行者,向人們宣傳猶太教需要改革,並預言上帝將要派重要的人物降生,為耶穌宣講教義奠下基礎。後來,他因為公開抨擊當時的猶太王希律,被捕入獄,但希律王顧忌他的威望,一直不敢殺害他。希律王的繼女莎樂美為他跳舞,他高興了答應賞賜她,向神發誓可以賞賜她任何物品,在母親的慫恿下,莎樂美要洗者若翰的頭,希律王無奈只得派人殺死若翰,將頭放到盤子中交給莎樂美。施洗聖約翰日是6月24日即是其殉道日。
聖弟鐸/提多 (St. Titus)
提多是《聖經.新約》中的一個人物,他不是猶太人,是一個外族的基督徒,在《聖經》中他伴隨保羅赴外地傳教以及管理教會內部的事物。
2006-11-17 22:19:34 補充:
相關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8%81%96%E4%BA%BA%E5%88%97%E8%A1%A8&variant=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