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屬性 (10 分)

2006-11-17 8:44 pm
請提供五行的屬性. 例如行業, 物件等. 有網址提供都得. 越多越好.

回答 (3)

2006-11-17 9:39 pm
金、木、水、火、土
2006-11-17 8:55 pm
天干都不外乎以下十個:
甲,乙 - 屬木
丙,丁 - 屬火
戊,己 - 屬土
庚,辛 - 屬金
壬,癸 - 屬水

http://www.hkbu.edu.hk/~cmedyr4/basic/0103.doc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五行學說是以五種物質的功能屬性來歸納事物或現象的屬性﹐並以五者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來論述和推演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及運動變化規律
《呂氏春秋》的五臟與五行的關係為脾﹑肺﹑心﹑肝﹑腎﹐僅腎相應。

五行學說是樸素的系統論:
1 整體觀念: 由組成部分以一定的聯繫方式構成。
2 認識各個組成部分,它們的聯繫方式和結構關係,才能把握系統的整體。
3 整體系統的存在不能脫離一定的周圍環境及 動態平衡。

五行學說的整體觀:
五行是宇宙的普遍規律(五運)
靈樞 陰陽二十五人篇》: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 人亦應之。
素問 天元紀大論》: 五運陰陽者, 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二﹑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
﹙一﹚五行的屬性
1木的特性﹕生發﹑條達。凡具有 (曲直) 生長﹑升發﹑條暢﹑舒達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
屬於木。
2火的特性﹕(炎上) 炎熱﹑向上。凡具有溫熱﹑ 升騰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屬於火。
3土的特性:(稼穡) 長養﹑化育。凡具有生化﹑養育﹑受納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屬於土
4金的特性﹕(從革) 清肅﹑斂降。凡具有清潔﹑肅降﹑收斂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屬於金
5水的特性﹕(潤下) 滋潤﹑下行。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屬水

﹙二﹚事物的五行屬性歸類
1 歸類方法:
1)取象比類:日出東方,與木相似; 南方炎熱,與火相似; 中原肥沃,與土相似;
日落於西,與金相似; 北方寒冷,與水相似。
2)推演絡繹:肝屬木,故膽、 筋、爪、 目均屬木。

2 對事物的五行歸類: 24頁。
五行 五畜 五穀 五臭
木 雞 麥 矂
火 羊 黍 焦
土 牛 稷 香
金 馬 稻 腥
水 豬 豆 腐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
1﹑五行的相生﹙母子關係﹚
相生﹕某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滋生的作用叫相生。五行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六微旨大論: 君火之右, 退行一步, 相火治之; 復行一步, 土氣治之; 復行一步,
金氣治之; 復行一步, 水氣治之; 復行一步, 木氣治之; 復行一步,
君火治之.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按此次序永恆運動, 促進了事物的發展.

2﹑五行的相克﹙相勝關係﹚
相克﹕某事物對另一事物有制約﹑克服和抑制的作用叫相克。五行相克順序是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能克土﹐而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從而使木不亢不衰﹐故滋養火﹐使火正常生化。

《寶命全形論》: 木得金而伐,火 得水而滅; 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金勝木,水勝火,木勝土,火勝金, 土勝水-五行相互克制的規律。

木 3﹑五行的制化
制:制約,克制 化:化生,變化
五行系統在正常狀態下﹐通過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調節作用﹐叫做制化調節。
這種調節是雙向的﹐保證了人體的協調平衡和自然的生態平衡。
根據五行學說,單從某一行,或僅認識某二行之間的關係是不夠的。必須全面研究事物包括的五個方面及其相互關係,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體現了從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及其整體上把握事物的思想。

中醫認為:凡具有相同五行結構的不同事物之間,會發生相通的聯系。如《至真要大論》:五味入胃------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 入腎。

既不同行,又不同類的事物,也會發生相生相克的關係。如《藏氣法時論》: 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
即:“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其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以勝相加:如風淫傷脾,火淫傷肺。
至其所生而愈: 如肝病可愈於夏,因木生火。
至其所不勝而甚: 如肝病可甚於秋,因金克木。
至其於所生而持: 如肝病可穩定於冬, 因水生木。
自得其位而起: 如肝病可漸愈於春, 因木氣自旺。
人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是整體觀的重要方面.
五行結構的動態平衡: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57: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7000051KK012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