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摩梭族的民族服裝

2006-11-17 8:02 pm
有冇摩梭族的民族服裝,囡囡做專題用的。
要相片:) :)

回答 (3)

2006-11-18 9:44 pm
✔ 最佳答案
http://hk.wrs.yahoo.com/_ylt=AgwEjmWAnfo0agT5gASUu5u.ygt./SIG=11h6kmudo/**http%3a//www.ljtour.com/ljfq/mfms/mosuo/jz.htm

http://www.ljtour.com/image/msfq_2.jpg
http://www.ljtour.com/image/mosuo2.jpg
http://www.ljtour.com/image/mosuo3.jpg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傳統住宅獨具風格。房屋皆用圓木或方木壘牆,以木板覆頂(現多已蓋瓦),一般由四棟二層樓房經戒四合院,分正房、花樓、經堂、門樓。其建築結構,與宗教信仰、婚姻形態和家庭組織相適應。正房,摩梭語稱「依咪」,是家庭集中飲食、議事、祭祀及老人兒童住宿場所,因而其結構較為複雜。屋後設夾壁,直通後院,分隔時裡外兩間,裡間儲存糧食和肉食,兼作老年人的起居室;外間存放農具雜物,人去世後,屍體停放於此,婦女也在此生育、「坐月子」。正房左側為家庭主婦的居室兼儲藏貴重物品;右側設大灶,用來煮豬食、烤酒,並設置石磨、石破等。在正房的正中間屋內設有高灶台,兩側裝有木板,可供人睡;灶台頂角有一神鑫叫「梭拖」,上面放置神像、花瓶和供品。高灶台下方設火塘,設置鍋莊石和平台,壁上供有泥塑或硬紙畫成的圖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銀元寶等,摩梭人稱「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火塘兩邊,均鋪木地板,右邊是主位,左邊是客位,不能相混。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左為男柱,右為女柱。摩梭人在砍這兩根柱子時必須用一棵樹,頂上一節為左柱,根底一節為右柱,象徵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團結一體。在舉行成年禮儀時,男的在左柱旁舉行,女的在右柱旁舉行。花樓摩梭語稱「尼扎日」,供年輕女子居住,以便於單獨接交男阿夏。底樓主要存放雜物,樓上分隔成2至4間小房,每屋設有小火塘,裝飾華麗。樓梯設在底層走廊中段,靠樓梯間的樓板平面上有一橫槓封住上樓進口。經堂,摩梭語稱「嘎拉日」,是另外一側廂房,供本家僧侶唸經修習。樓下住單身男子或客人,樓上專辟一間潔淨的房間作象甕經堂。經堂神鑫上供奉菩薩造像,板壁上繪蓮花、海螺、火焰等圖像。案桌上供長年油燈和淨水碗,每日清晨換一次。家庭經堂除僧侶和貴賓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門樓,也稱草樓,以庭院大門相配套。底層正中開有大門,大門隨邊設有畜厥,樓上則放草料等雜物。




http://hk.wrs.yahoo.com/_ylt=AgwEjmWAnfo0agT5gASUu5u.ygt./SIG=11top4fbj/**http%3a//news.cqnews.net/system/2004/04/05/000366292.shtml

http://pic.cqnews.net/0/01/02/68/1026822_290888.jpg
http://pic.cqnews.net/0/01/02/68/1026823_962251.jpg
http://pic.cqnews.net/0/01/02/68/1026824_748924.jpg
http://pic.cqnews.net/0/01/02/68/1026825_152960.jpg
http://pic.cqnews.net/0/01/02/68/1026826_914213.jpg


http://www.ysp.cn/htdocs/XXLR1.ASP?ID=5598
摩梭人的民俗風情

摩梭人屬納西族,摩梭人的語言、服飾、婚姻習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納西族有差異。據《元史·地理志》等文獻記載,川滇交界的永寧地區曾是吐蕃統治的地方,唐初麼些部落定居於此,傳至元初為31世,約700多年。永寧藏語稱「答藍」,摩梭語稱「呂底」,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時,途經此地,始定名為「永寧」。永寧從元代開始建立永寧州,後升為永寧府,因摩梭人部落首領率眾歸順並隨軍征戰有功,賜襲永寧土司和蒗蕖土司職銜,歷經明、清、民國至1956年止,阿姓土酋共傳38任土司。寧蒗縣摩梭人在與翠玉、新營盤、大興、紅旗、紅橋等地的其他民族雜居地,仍以父系家庭為多。而瀘沽湖畔永寧鄉的摩梭人聚居區,仍以母系家庭為主,子女從母居住,血統世系按母系計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締結情侶關係。
摩梭習慣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壘蓋而成,當地俗稱「木羅子」。傳統風味食品有豬膘肉、醃酸魚、蘇理瑪酒等。舊時,摩梭地區以農牧經濟為主,還擅長趕馬經商和家庭手工業(紡織、縫製、釀酒、打牛奶、做酥油等),但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發展緩慢。解放以後,摩梭地區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摩梭人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朝山節、祭祖節、祭牧神節、祭土地節等,其中以春節和朝山節最為隆重。凡有年滿12歲男、女孩子的人家,都要在正月初一舉行成丁禮,摩梭人稱「裡給」或「毯給」,即穿褲子或裙子。每年農曆7月25日,永寧的摩梭人要身著盛裝步行或騎馬,去朝拜瀘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這叫「轉女山」。其間還要舉行賽馬、摔跤、對歌等活動,並在山上野餐,摩梭青年男女趁機結交阿夏。
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稱為「達巴教」,與麗江納西族的東巴教有密切聯繫,不過達巴教的發展比東巴教緩慢,其形態亦因巫師達巴而得名,它沒有系統的教義和經書,也無宗教組織和寺廟,只有幾十部(回)口誦經,另有一種占卜經(俗稱算日子書),是用32個不同形體的原始圖畫文字書寫的。據研究,藏傳佛教約在宋末元初從四川藏區傳入寧蒗摩梭人地區,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他們的主要宗教。最早傳入的是藏傳佛教的薩迦派(花教)和噶舉派(白教),至清代傳入格魯派(黃教),由於受到當地封建統治者的扶持,格魯派的勢力和影響居各教派之首。永寧摩梭人的藏傳佛教活動,受當地土司的管理,寺院僧侶不能參與土司的統治,政教是相對分開的。然而寺院的行政大權又必須由土司的直系親屬,一般由土司之弟掌握,並實行世襲制,使封建土司統治與宗教融為一體,相互利用,相互依存,但始終未形成政教合一制度。
摩梭人能歌善舞,較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稱打跳),「甲」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為美好而舞蹈。領舞者吹竹笛伴奏,舞者一律面向火堆,男女緊挽手臂,五指交叉合扣,逆時針方向環動歌舞,時而加入呼喊聲,氣氛歡快熱烈。

 
2007-06-26 1:56 am
正面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00: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7000051KK010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