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的人是否有成功的姊弟戀個案(年齡差別有多少?)

2006-11-17 7:17 am
你身邊的人是否有成功的姊弟戀個案(年齡差別有多少?)

回答 (7)

2006-11-17 7:38 am
✔ 最佳答案
由五至九年不等.
有兩對已成家立室了.有一對開始咗兩年現正準備緊買樓.
要一段戀情成功進而結婚生仔係唔姊弟戀都要相互配合啦.
年齡有差距咪用思想及行為去補足囉.
2006-11-18 11:21 pm
I DON'T MIND YEARS .
BECAUSE MY BOYFRINED IS SAMLL THAN ME.ABOUT 3 YEARS .
LOVE IS ENOUGH .
2006-11-17 9:03 am
年齡唔係問題
你地性格夾唔夾先係問題
2006-11-17 7:38 am
大把,我自己都係,細我女朋友6年

請參考:

老妻少夫日增 成中日新趨勢

 30多年前一套美國製作的電影《Harold and Maude》(1971),有以下一個至今仍是驚世駭俗的情節:一個年齡只有20歲的美少男Harold和一名年近八旬(實際為79歲)的女人Maude相愛。在Maude的80歲生日的晚上,Harold安排了一個包括燭光、蛋糕、首飾、音樂和二人共舞的節目,而高潮就是男方向女方求婚。

 35年後,香港統計處在今年4月公布「香港男女人數不平衡情況」專題研究,分析過去20多年本港新婚夫婦的年齡差異。結果顯示「男大於女」的傳統婚姻狀況不斷下跌,反之「女大於男」的比例,在過去20多年間有上升趨勢:從1981年的12.5%,升至去年的17.5%,升幅達40%。就以去年有近4萬對新婚夫婦計算,差不多每5對新人之中,便有一對為姊弟戀。

 姊弟戀和老妻少夫現象,除了在香港出現,原來在內地、日本也頗普遍,究竟是甚麼原因,背後又隱藏了甚麼社會意義?

日男接受與年長女性交往

 在日本,據厚生省的調查發現,「老妻少夫配」佔日本全國配偶的比例,在1987年僅為11.7%,至1997年時,上升了一倍,達到23.2%,即每10對配偶中,便有2對是女方的年紀大過男方。

 日本女性流行情報雜誌《More》曾在2000年,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00位20至35歲的日本單身男士,有55%的男性表示,他們曾和年長的女性交往過。

 另外,有高達50%男性表示,他們今後打算和較自己年長的女性談戀愛。他們認為年長的女性所具備的魅力,以「能夠自然而然地向她撒嬌」居冠,其次為「年長女性撒嬌時和平常行為俐落的那種差異,令人覺得相當可愛」,及「收入多,又很獨立」。

 另外,在理想的年長女性所具備的條件上,則有(一)知性;(二)工作能力;(三)經濟能力;(四)外觀;以及(五)天真可愛的一面。

男女平等 戀愛不計年齡

 2002年,另一份日本女性雜誌《an.an》所做的調查顯示,在接近500名「適齡」男士(從16歲至35歲)中,有55%的受訪者表示愛慕比自己大的女性。2004年厚生省的統計指出,日本每5對新婚夫婦就有一對是「老妻少夫」。

 《北京青年報》也曾就日本的「老妻少夫配」熱潮有以下分析:「日本女性的結婚年齡從以前『過了聖誕的蛋糕』的25歲,增加到後來『除夕夜』的31歲……現代女性不僅能從工作中肯定自我,而且得到的回報也比上一代多,等到想結婚時,才發現周圍只有比自己年紀小的男性。」

 「再加上年輕一代男性比起上一代男性更了解男女平等的意義,不會堅持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對比自己年紀大但是追求自我實現的女性也更能以欣賞的眼光看待,甚至勝過欣賞比自己年輕的小女生,因此『老妻少夫』便在日本成為愈來愈普遍的現象。」

中國青年有戀母情結

 在中國,現時年輕人中「老妻少夫」的比例正在增加。1990年年輕夫婦男大女10歲以上的所佔比例為0.36%,女大男十歲以上的夫婦只佔0.08%。但到2000年,同樣兩組數字已增加為0.77%和0.14%。

 中國在2000年11月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以北京市為例,丈夫年齡在25歲至39歲之間的人士中,夫婦年齡差距較十年前有所擴大,平均年齡差從1.8歲增加到2.1歲。丈夫和妻子年齡差超過5歲的為9.6%,妻子大丈夫5歲的為1%,比10年前有較大程度的增長。

 據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科學研究中心學者胡鄧的分析,老妻少夫愈來愈普遍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心理因素,男人在青春期發展過程中都會有與生俱來的戀母情結,喜歡比自己大的異性,這是正常心理,可這種心理發育停滯,就屬非常態了。但是,由於現在男人的壓力愈來愈大,因此有些人為了逃避社會責任,而選擇停滯這一心理的發育,延續戀母情結。此外,輿論導向也使男人愈來愈愛『變小』。廣告宣揚『丈夫是妻子的第一個孩子』,樹立的偶像也愈來愈孩子般稚嫩……這也使得男人依戀青春心理。」

高齡待嫁不是社會問題

 不過,廣東省社科院社會人口學研究所的關秀芳對老妻少夫的大齡女士婚姻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關秀芳的研究集中在廣東省的從80年代至今的變遷。她曾表示,在1982年時,「廣東省30歲到49歲之間的未婚人口高達70萬,其中女的有66萬,男的只有4萬……當時廣州高齡女青年難嫁,主要是30多歲的未婚男青年特別少……經過20多年發展,大齡未婚男女性比例失調已經持續多年。」

 「我認為,高齡女士難嫁其實已經是一個社會現象。但是,它不是一個社會問題,因為這一現象並沒有給社會帶來危害。因此,我認為男女雙方結合即使年齡相差廿歲,也在一個正常範圍。」故此,關秀芳早於20多年前就提出大齡女青年可以找一個比自己小幾歲的以增加選擇面。

 提倡「老妻少夫」的中文書籍不多。台灣簡文香在1999年出版的《家有小老公》(台灣太雅)可算是先驅者。本書以十五對老妻少夫的真實故事告訴你,婚姻的選擇不應該有年齡的考慮,兩性平等的時代來臨,只要相愛,年齡不是問題。「某大姐與小老公」的生活,只要彼此相知相惜,幸福美滿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於在中國,2004年由大連出版社出版的《我愛你,姐姐,姐弟戀剖析》一書,作者化名為草莓莓。內容主要從生活哲學方面出發。作者指出,構成姐弟戀有三個條件:「(一)兩個人的心理年齡要相近,心理年齡相近,則志趣相投,這樣就有共同語言和共同追求,自然能走到一起,而且長久;(二)男方是依賴型的,性格優柔寡斷,凡事拿不定主意,而女方閱歷廣,人生經驗豐富,與男方形成互補;(三)雙方雖然年齡有差距,但從外貌看差距很小,即女方長得很年輕,或男方長得顯老,這樣雙方不會感到外界的壓力,則不會有甚麼問題。」

反轉傳統 顛覆男權

 在香港,根據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鍾劍華的分析,顯示出新一代女性不介意少夫,但介意另一半學歷低。

 資深社工杜婉霞在一次訪問中,談及比她年紀小3歲半的丈夫及其相處之道:「當時我覺得女仔老快一些,我會擔心若干年後,假如我已50歲時,丈夫只有46、47歲,那我們走在一起會否顯得我很老?」不過,「有些人40歲也不成熟,有些人20歲已適合結婚,只要你做足準備才拍拖,比年齡重要得多。」

 在中國人社會裏,也許真如新華網2005年3月4日一篇探討高齡女性婚姻所言,「男性骨子裏是想娶『三高』和『三不高』女性,即長相要高過自己,勤快要高過自己,賢慧要高過自己;三不高即文化不比自己高,收入不比自己高,個頭不比自己高。」

 這樣的話,妻子能仰望(look up)她們的丈夫,丈夫也希望她們如此。這種婚姻模式所帶來的現象被稱為「婚姻梯度」(marriage gradient),其理論持續強化「男強女弱」的思維方式。

 「老妻少夫」的大齡差婚姻模式正好顛覆男權主導的擇偶和婚配行為,問題是香港的適婚女性可有個人心理和社會心理上的準備去面對這個可能的選擇呢?
參考: 7/24 文匯報
2006-11-17 7:26 am
Depends on the 2 lover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maturity in physical, 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Age is not a barrier at all.
2006-11-17 7:22 am
半年又有, 2年又有, 7年又有

其實年齡都唔係大問題, 都係要睇大家溝唔溝通到, 又要睇成熟程度
2006-11-17 7:20 am
有,同事來的,相差五歲,還結了婚添!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03: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6000051KK049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