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既個人資料

2006-11-17 4:53 am
我想要舒伯特既個人資料ar!急...........thx!

回答 (5)

2006-11-17 4:56 am
✔ 最佳答案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828年)是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他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里希田塔爾。

雖然舒伯特逝世時只有31歲,他創作了超過六百首歌曲,九首交響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歌劇等等。最著名的歌曲有:《死與少女》、《搖籃曲》、《小夜曲》、《聖母頌》、《魔王》、《野玫瑰》、《鱒魚》,以及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鵝之歌》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裏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要朋友接濟。

舒伯特死後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墓旁。

舒伯特(1797~1828)Schubert,Franz,奧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於維也納 ,1828年11月19日卒於同地。童年時從父親學小提琴、從哥哥學鋼琴 ,11歲入神學寄宿學校,開始顯示音樂創作才能,歌曲《夏甲的悲嘆》就是這時創作的。1814年他在父親的學校里當助理教員,同時從事創作。1816年起專事作曲,但稿酬菲薄,生活清貧。像《流浪者》這樣舉世聞名的歌曲,舒伯特只拿到兩個古爾盾,而出版商在40年間賺取了27000個古爾盾 。他十分崇敬 L.van 貝多芬 ,曾將所作4首法國歌曲主題鋼琴變奏曲獻給貝多芬,併在貝多芬病危時兩次探望他,親舉火炬參加貝多芬的葬禮。他臨終前一天病得神志昏迷,還發出囈語:「貝多芬不是睡在這裡嗎?」他的墓與貝多芬的墓相毗鄰,1888年一起遷葬維也納中央公墓,原墓地則成為舒伯特公園。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他為不少詩人如J.W.von歌德、J.C.F.席勒 、H.海涅、米勒等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鬥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於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鱒魚 》、《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 》(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娘之歌 》、《紡車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戰鬥中的祈禱 》、《劍之歌》、《戰士之歌》等 , 主要歌曲匯有3部歌曲集 :《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他的交響曲中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響曲,其中第八交響曲是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因只寫了兩個樂章而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氣勢磅礴,充滿英勇豪邁的氣概,被稱為《大交響曲》 。 他的作品還有d小調弦樂四重 奏《死與少女》、鋼琴五重奏《鱒魚》、C大調弦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 、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和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
2006-11-17 4:58 am
舒伯特之生平

他生於1797年 1月31日,父母共育有十四個子女。出生地點是維也納陋宅的小廚房。父親是個窮教員,住所亦充當學校,收入僅供全家人餬口,在磨人的生活裡苟延殘喘。

素有「歌曲之王」之稱的舒伯特,一七九七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郊區的李希塔爾,他的父親 是一位小學教師。舒伯特的家人都非常喜歡音樂,他的父親及兩位哥哥更能夠演奏提琴即鋼琴,所 以舒伯特從小就接受父兄的音樂啟蒙。到了他九歲的時候,樂器演奏的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父兄, 所以舒伯特的父親便請教堂合唱指揮家霍爾采來指導舒伯特。   

十一歲時的舒伯特進入了康維特音樂學院就讀,從此舒伯特便開始嘗試作曲,只要他靈感一來 ,樂思就源源不斷,甚至連上課的時候也不停的寫曲,因而課業落後其他學生很多。舒伯特的父親 知道後非常生氣,一氣之下竟然將他逐出家門,直到舒伯特的母親在一八二一年病逝後,父親才對 他有所諒解。   

儘管舒伯特因沈迷作曲,荒廢學業而惹得父親生氣,但是他的音樂天分仍然是不可埋沒的,他 逐漸受到學校的重視。舒伯特所寫的曲子也非常受到校長薩里耶利的欣賞,甚至還特別交代和聲老 師盧席卡來教導舒伯特,不料盧席卡竟然向薩里耶利報告說:「似乎上帝自己在教舒伯特,這孩子 不等我教就樣樣都懂了」,最後竟是薩里耶利親自來指導舒伯特。   

一八一三年,舒伯特離開了康維特學院。原本心裡打算從事作曲,但是後來打消了念頭,原因 是一個十多歲的年輕人想靠作曲生活是幾乎不可能的。後來,舒伯特一面想著生計的問題,一面又 打算逃離兵役的脅迫,最後舒伯特選擇了教書的職業。白天教書,而晚上則是利用時間不停的寫曲 。   一八一四年舒伯特為李登德大教堂百週年紀念日寫了他生平第一首完整的彌撒曲,並且親自指 導首演。結果演出非常成功,連舒伯特的老師薩里耶利有對他讚譽有加,直像別人炫耀這是他學生 所寫的音樂。舒伯特的名聲就在這一次因緣際會下漸漸的被眾人所知。   一八一五年是舒伯特創作最豐富的一年了,光是藝術歌曲,就寫了一百四十多首,其中包括了 不朽的名曲,如「野玫瑰」、「魔王」等。另外,舒伯特也在這一年完成了他的第三、四首交響曲 ,兩首彌撒取以及其他個式器樂曲。而舒伯特所寫的藝術歌曲中,除了以哥德和席勒等名詩人的詩 作為歌詞外,也採用了一些比較鮮為人知的詩人作品來譜曲,使得那些原已被後人遺忘的詩人,卻 因舒伯特的藝術歌曲而流傳於世。   

一八一八年舒伯特辭去了教職,好友蕭伯為他提供了一間住處,使他能夠安心作曲。但是儘管 舒伯特完成的創作非常的多,但是卻一直沒有受到音樂界的注意。由於舒伯特與他日常的一些好友 史伯恩、蕭伯、赫特布瑞以及詩人梅諾弗、歌唱家弗格爾等人時常聚會,和他們形成了小團體自稱 「舒伯特團」,於是好友們決定幫舒伯特自行出版歌曲,經過一番努力,舒伯特的第一部歌曲終於 在一八二一年出版,此後另外一些歌曲也陸陸續續發行,不過舒伯特所得到的版稅卻不多,始終過 著清貧的日子。   

一八二三年格拉茲市音樂協會頒贈舒伯特榮譽會員的頭銜,儘管只是榮譽會員而沒有任何報酬 ,對舒伯特而言他仍然欣然接受,因為他急需要社會對他的認識。為了回報,舒伯特將他所寫的第 八號交響曲送給了協會。這首作品只完成了兩個樂章,到了第三樂章僅寫了幾個小節就沒有繼續下 去了,而為什麼舒伯特不把他完成呢?則成為了音樂史上永遠解不開的謎,這首曲子便是著名的 「未完成」交響曲。   舒伯特在最後幾年的生命中,雖然創作的量沒有像一八一五年那麼多,不過他卻寫下了不少傳 世不朽的曲子,其中包括了第九號交響曲、「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樂興之時」鋼琴曲、「F 小調幻想曲」、連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等不朽的傑作。儘管今日大家已經公 認舒伯特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可是在當時,直到他去世為止,他仍然是默默無聞的一個人。   

一八二八年三月二十六日是舒伯特最得意的一天了,因為維也納音樂協會舉辦了一場音樂會, 裡面全部演奏舒伯特的作品,這場音樂會也是舒伯特生平唯一的一場作品發表音樂會。   

舒伯特非常崇拜貝多芬,一八二七年他終於見到了貝多芬,但是當時貝多芬已病的很重,舒伯 特則是恭敬的在貝多芬床前默立的好幾個小時。十四天後貝多芬撒手歸西,舒伯特當然也參加了貝 多芬的葬禮。沒想到貝多芬逝世後隔年,舒伯特竟然也一病不起,於是該年十一月十九日終於追隨 貝多芬而去世了。臨終前希望能與貝多芬葬在同一處墓園的舒伯特,也如願的葬在離貝多芬墓地不遠的華靈公墓 .....

Franz Peter Schubert (January 31, 1797 – November 19, 1828) was an Austrian composer considered to be both the last master of the Viennese Classical school and one of the earliest proponents of musical Romanticism. He was the only notable composer of the so-called Viennese School to have been born in Vienna: Beethoven came from Bonn, Haydn from Rohrau in Lower Austria and Mozart from Salzburg. (Schoenberg, Berg and Webern, known together as the Second Viennese School, were born in Vienna roughly a century later).

Although he died at the young age of 31, he managed to write some six hundred songs (Lieder) in addition to nine symphonies, various sonatas, string quartets, and other works. Schubert has been noted particularly for his genius for original melodic and harmonic writing.

Yet, during his lifetime, public appreciation for his work was, for the most part, limited at best. He was also never able to secure adequate permanent employment and for the majority of his career, relied on the support of friends and family. However, interest in Schubert's work increased dramatically following his death in 1828, at which time over 100 of his compositions were published posthumously.
2006-11-17 4:57 am
舒伯特是一個著名的賽車手。
2006-11-17 4:57 am
舒伯特(Schubert, Franz 1797-1828) ,奧地利人,一七九七年 一月三十一日生於維也納。他的父親是一個窮教員。雖然舒伯特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但由於他的家人都非常喜歡音樂,父親及兄長們能奏鋼琴及提琴,所以他自小也有機會接觸和學習音樂。舒伯特只有九歲的時候,彈奏樂器的能力已比父親和兄長為高,還學會了彈風琴、聲樂及和聲。
舒伯特在十一歲時進入康維特音樂學院學習音樂。他在創作歌曲方面的能力極強,得到院長薩里耶利( Salieri )的賞識,親自指導舒伯特。雖然舒伯特一心想當一個作曲家,但由於經濟及家庭壓力,舒伯特只好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個教員。不過舒伯特並沒有放棄他的理想,他在日間從事教學工作,而夜間仍然不斷寫作歌曲。
一八一四年,舒伯特得到了一個機會,為李登德大教堂百週年紀念寫了一首彌撒曲,在首演時便已受到觀眾的歡迎,他的老師也對他加以讚賞,舒伯特的聲望也日漸提高了。
一八一四至一八一五年期間,舒伯特創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交響樂、彌撒曲及為甚他樂器寫作品外,舒伯特亦喜愛採用一些詩人的作品作為歌詞,寫成曲藝術歌曲。例如歌德的詩,舒伯特就採用了三十多首。年僅十八歲時,舒伯特就已經寫了一百四十多首歌曲,這些歌曲很多成為了不朽的經典名曲如:以歌德的詩作為歌詞寫成,歌劇名著《浮士德》中的一段詩「紡織女的葛瑞卿」 (Gretchen am Spinnrade),還有《魔王》(Erlkonig)、《鱒魚》(Trout)、《野玫瑰》等。 此外,還作了兩首彌撒曲和數十首樂器曲。
一八一八年,舒伯特決定辭退教席,全心全意投入寫作音樂,可惜他的作品在當時並未廣受歡迎,所以他的經濟環境一直未有改善。幸好舒伯特的朋友關係十分良好,人們說他有「天真浪漫的感情」,所以他有一群好朋友,如:蕭伯 (Franz von Schober)、 史伯恩(Josef von Spaun)、詩人梅諾弗(Johann Mayrhofe)、劇院歌手弗格爾 (J.M. Vogl)等,他們經常聚會(後來稱為「舒伯特團」'Schubertiad s'),並幫助舒伯特自行出版歌曲。一八二一年,舒伯特的第一部歌曲集終於出版,其他的作品也陸續面世。一八二三年,舒伯特得到格拉茲市音樂協會頒贈榮譽會員的頭銜,增加了大眾對他的認識。這段時期,舒伯特的作品數量雖然不及一八一四至一八一五年間,但仍寫下了很多不朽的曲子。在舒伯特二十九歲那年,終於有六家出版商把他的新舊作品,共一百零六曲同時發行,但他在當時所得的版稅卻極為微薄。一八二八年是舒伯特生命中的最後一年,但也是對他十分重要的一年,因為這年的三月,維也納音樂協會舉辦了一場全部演奏舒伯特作品的音樂會,這是他生平唯一的作品發表音樂會。同年的十一月舒伯特患病,終於在十一月十九日逝世,共活了三十一歲九個月。
舒伯特極為崇拜貝多芬,生前曾經兩度前往造訪這位樂聖,但在第一次拜會時,兩人並未有見面,舒伯特只留下自己的樂譜就離去了。一八二七年,貝多芬在臨死前才看見舒伯特的樂譜,並慨嘆未能認識舒伯特是一件憾事。舒伯特終於在那年見到了貝多芬,但是當時貝多芬已病入膏肓,不能和他談話了。十四天後貝多芬去世,舒伯特參加了貝 多芬的葬禮,並且在靈柩邊執紼。當舒伯特一病不起,臨終前說出他的遺願,希望能與貝多芬葬在同一處墓園。舒伯特的好朋友們在他死後依照他的要求,把他葬在離貝多芬墓地不遠的華靈公墓 。
舒伯特的遺產總數極少,連鋼琴和樂器也沒有,但他留下的作品數量卻極多,總數達一千兩百多首,其中有六百五十多首曲子是藝術歌曲,得到了「歌曲之王」的美譽。他的作品包括十六部歌劇,如《攣生兄弟》(Die Zwillingsbruder) 、《神奇的豎琴》(Die Zunberharfe)等。管弦樂作品中有九首交響樂、五首序曲和小提琴的「小協奏曲」,其中最著名的是《C大調交響曲》( C Major Symphony)和《未完成交響曲》(Sym. #8 in B minor 'Unfinished& amp;#39;),後者的遺稿在他去世後三十七年(一八六五年)才被人發現,首次演奏即引起轟動。歌曲方面除了上文提及的名曲外,又有用穆勒的詩作詞的聯編歌集《美麗的磨坊少女》Die Schone Mullerin共二十首、《冬之旅》(Die Winterreise)共二十四首,還有《死與少女》(Death & the Maiden)、《流浪者》(Wandererfantasie)、《聖母頌》(Ave Maria)等。

希望可以幫到你
2006-11-17 4:56 am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828年)是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他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里希田塔爾。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06: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6000051KK0389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