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生活文化(10)

2006-11-17 3:54 am
我想知唐的生活文化,如他們的家居特色

回答 (1)

2006-11-23 8:54 am
✔ 最佳答案
唐代文化有著很強兼容性,能把各種異邦文化吸收融合在一起;唐代文化又有著空前的開放性,推崇並提倡追求人世的快樂,尊重人性的自由。

唐代家具

  唐朝以前,人們習慣席地而坐,而到了唐後期,民間就已經出現了簡單的桌椅,那時期雖然還沒有廣泛的流行,但對以後的傢俱業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這個階段,傢俱的品種和樣式,正經歷著席地而坐向會足而坐的生活方式過渡。唐代傢俱的品種主要有——几、案、箱、櫃、胡床、屏風、棋局、以及後期出現的桌椅等, 其材料使用非常廣泛,除用一些材質較好的木材外,還應用了竹藤等材料。有了較好的木材,隨著也就有了裝飾,唐代創造的木畫、是一種精巧奪目的工藝,它是用染色的象牙、鹿角、黃楊木等製成裝飾花紋,鑲嵌在木器上,極為美觀。

唐代娛樂

經濟強盛的唐代,各種文藝、體育、娛樂成為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魏晉以來,民族之間交流頻繁,唐代的娛樂活動就滋生在這塊有著多種營養的土地上。從出土的唐三彩看,高雅的歌舞詩樂,通俗的雜耍馬戲,驃悍的狩獵馬毬都是唐代的常見娛樂。

唐舞和唐樂

唐代的舞蹈分表演性舞蹈和自娛性舞蹈兩類,三彩舞俑反映的似都為表演性舞蹈。唐代的表演性舞蹈藝術水準高,技巧難度大,有大型和小型兩種。大型舞蹈有數百人參加,最著名的是太宗親自編排的《破陣舞》。小型舞蹈有動作矯捷、節奏明快的「健舞」和動作柔婉、節奏舒緩的「軟舞」。
三彩樂俑唐樂有儀仗樂和表演樂兩種。從武則天時期起,儀仗俑中身披鎧甲、手持盾牌的裝甲俑已少見,代之而起的是手持樂器的騎馬或騎駝俑。男樂俑手中的樂器,計笙、笛、箜篌、琵琶、拍扳。這些樂器中有西方傳入的胡樂樂器,演奏的應是「胡部新聲」。

宮廷樂的興起是盛唐音樂的重要變化,分「坐部伎」和「立部伎」。「坐部伎」在堂上坐著演奏,人數少,規模小,精緻而藝術性高。「立部伎」在堂下立著演奏,人數多,規模大,雄偉而政治性強。

說唱、雜耍和舞馬

唐代各民族交往頻繁,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和娛樂有了施展的舞台,唐代陶俑、雜耍俑和舞馬俑呈現了當時繁華的盛況。

說唱----唐時流行「曲子」和「變文」。曲子類似現在的小曲,由民間故事加工而成,採取說唱形式。「變文」講說佛經故事‧也用說唱形式。

雜耍----由江湖藝人表演,秦漢時就已出現,由吹奏、雜耍、逗笑、歌舞等綜合在一起,熱鬧而樸實。唐三彩中有逗笑的胡人俑。

舞馬----舞馬是唐代獨有的娛樂形式,表演時數十匹馬身披繡錦,頭絡金銀,馬鬃束以彩帶,在「傾杯曲」的樂聲中「奮音鼓尾,縱橫應節」。進而舞馬登上三層床塌,銜杯曲膝。安史之亂後,舞馬已絕跡。

狩獵和馬毬

唐三彩中的狩獵俑和,表現了流行於唐代的兩項健康娛樂活動。

狩獵----上古先民的狩獵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到唐代,宮廷貴族把它作為娛樂和健身活動,視為人生一大樂事,遐閒時逐獸山林,射飛苑中,在紈跨子弟的遊戲。

馬毬----馬毬起源於波斯,又稱波斯球,經中亞傳入中國。唐代長安城內打馬毬風靡一時,宮內建有馬毬場。唐墓中有打馬毬的壁畫。唐墓中出土的三彩馬毬俑都穿翻領胡服,足登皮靴,神情專注,或眺望、或疾馳、或策馬、或擊毬,是當年馬毬比賽場面的寫照。

婦女服飾

胡服-- --唐代婦女喜著胡服。唐代長安是世界大都市,常住著外國人和少數民族達數萬人。外族習俗對唐代社會帶來很大影響,其一就是流行胡服、胡帽和胡靴。胡服的傳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至唐初盛行,進入盛唐更成為社會風尚。陝西禮泉縣唐李貞墓出土一件三彩騎馬胡服女子俑,身穿窄衫,長裙曳地,頭戴胡帽,足登小蠻靴,英姿勃勃,反映婦女喜好胡裝的習俗。

男裝----唐代婦女喜效男子裝,戴蹼頭,穿長袍,著長褲,佩腰帶,也屬「時尚裝」,上自宮掖,下至匹庶,貴賤無別,競相仿效。唐三彩女俑中有不少男裝打扮。「遨遊攜豔妓,裝束似男兒」成為盛唐一景。但也有保守者,如崔樞夫人治家,婦妾不許時世裝。

婦女梳妝

唐代婦女的梳妝都追求華美和富麗,且受異國文化影響,出現濃艷、誇張的化妝風格。出土的唐三彩女俑髮式和化妝豐富多彩,展示了唐代仕女的嬌容。

髮式-- --隋唐婦女都非常注意頭髮的梳理,頭髮挽束在頭頂稱髻,作環形而中空的叫鬟。唐時女子頭髮挽成髻狀的有矮墮髻、高髻、低髻、鳳髻、小髻、螺髻、半翻髻、回骰髻、樂髻、遊髻、雙環望仙髻、愁來髻、歸順髻、盤桓髻、驚鵠髻、拋家髻、蟬髻等三十餘種。梳成鬟狀的又有雲鬟、高鬟、低鬟、短鬟、雙鬟、圓鬟、同心鬟、垂鬟等許多種。初唐時流行高髻,盛唐時則有髮角向後薄如蟬翼的蟬髻。
化妝-- --三彩俑的身體施釉,頭部均用彩繪,粉面黛眉朱唇、嫵媚可愛,細緻地反映了唐代婦女的代妝方法。眉有寬闊和細長的兩種。闊眉如桂葉,盛唐時闊眉縮短,成短闊之狀,因塗眉顏色向眼瞼暈散,稱暈眉。細眉如纖纖初月,以細長為美。花鈿又稱花子、媚子,是用金箔、紙、魚腮骨、鰣鱗等剪成各種花樣貼於眉心,有些唐三彩女俑上還可見花鈿的痕跡。妝靨是女子點於雙頰的紅點,圓形、杏圓形或月牙形。唐詩有「杏小雙圓靨」句(唐 吳融)。花鈿和妝靨合稱「花靨」,是唐代女俑臉上重要飾物(見圖)。


收錄日期: 2021-04-19 14:54: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6000051KK034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