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蘇門四學士:北宋後期同出於蘇軾門下的四位作家: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同蘇軾有很深的友情,政治上也有密切關係,人稱他們為「蘇門四學士」。
蘇軾生平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人。蘇軾與父蘇洵、弟蘇轍都在文壇上享有名望,人稱「三蘇」。
蘇東坡很有才識,在官場上卻很不順利。他要求變革,但反對急躁的改革;認為變革的關鍵在用人,而不在變法。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卻又認為新法中有合理成分,反對盡廢新法。因此,不論哪派掌權他都受到打擊,一生多次被貶,還因為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差點送了命。
文學成就
蘇軾多才多藝,詩詞文都有成就,是歐陽修所倡導的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主將,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在繪畫、書法、音樂等方面都很有造詣,是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
蘇軾的詞
蘇軾在文學上貢獻最大的是詞。雖然蘇詞很多作品仍然是傳統的婉約風格,但大量的作品能使人耳目一新。他有意與柳永相區別,使詞擺脫了只供樂工歌妓演唱的地位,雅化為士大夫抒寫人生感慨的工具,取得了與詩同等的地位,著有《東坡樂府》。
蘇詞的突出表現有三個方面:
一是擴大了詞的題材。蘇軾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使詞和詩歌一樣可以反映社會和人生,懷古傷今、悼亡送別、說理言志、詠物記事等等都可以用詞表達,整軍修武、邊疆家園、農村田園、山川景物等都是蘇詞的內容,做到「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劉熙載《藝概》卷四)的境界。
二是胸襟寬廣,寄寓深沉。蘇軾能通過日常瑣事,提升出對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體認,以小見大,富有哲理。
三是以意為主。蘇軾寫詞有意突破音律的束縛,務求使詞成為可以離開音樂,而獨立於詩歌的文學體裁,能夠自由的反映豐富的生活內容。宋人王灼指出:「東坡先生非醉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碧雞漫志》卷二)
總之,蘇軾把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推廣到詞的寫作之中。隨著詞的題材擴大,此前的柔弱纏綿,帶有脂粉味的風格,變為奔放豪邁、慷慨激越的壯士氣概,胡寅《題〈酒邊詞〉》說:「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蘇軾把詞的面貌煥然一新,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為南宋的愛國詞人如辛棄疾、陸游、陳亮等開闢了一條寬廣的道路。
2006-11-16 19:02:46 補充:
柳永的生平柳永(公元987?-1053?年),最初名叫三變,字景莊,後來改叫柳永,字耆卿。曾做過屯田員外郎,人稱柳屯田;兄弟排行第七,人稱柳七。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柳永早就有名氣,因為常出入歌樓妓館,被認為品行不好,一直沒能中進士;後改名永,才中了進士。但在官場上一直不得志,只做過幾任小官,死後也很淒涼。
2006-11-16 19:02:59 補充:
柳永對詞的貢獻柳永掀開了詞史新的一頁,對詞的內容和形式都有開拓之功,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發展了慢詞。柳永常縱遊於歌樓妓館,與歌妓樂工的交往,因而認識了慢詞的生命力,成為第一個大量創作慢詞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視,促使慢詞創作繁榮,出現了蘇軾、辛棄疾等大批優秀作家。
2006-11-16 19:03:26 補充:
二、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柳永認為委婉含蓄的小令寫作手法和風格,不適應慢詞的需要,因而改用鋪敘和白描的手法,把所寫內容先點示明白,再層層鋪展開來描寫,既淋漓盡致,又層次分明。感情的表達用白描手法,直來直去,不曲折隱晦,使柳詞具有感情強烈、一瀉無餘的特點。
2006-11-16 19:03:39 補充:
三、使詞由雅轉俗。柳永擅長描寫青樓妓女和飄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層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詞裡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對他們的遭遇表示了同情。柳永使詞離開了達官貴人的歌筵閨房而走向社會的中下層,反映的生活面更寬廣了。這是柳永對詞的傳統題材的突破。他又把從生活中汲取來的通俗化、口語化的俚語俗語運用到詞裡,表情達意生動真切,開了元代散曲的先聲,使柳詞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點。
2006-11-16 19:03:54 補充:
柳永的影響柳永的詞影響很大,就連蘇軾的門人黃庭堅、秦觀都有意繼承柳永詞風;反對柳永的人,也受柳影響寫作慢詞,把宋詞推向繁榮。柳詞很受民間歡迎,廣泛傳誦,「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著有《樂章集》。
2006-11-16 19:05:04 補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進士。曾任地方官和國史編修官。在党爭中,以修《神宗實錄》不實罪名被貶。最後死於西南貶所。黃庭堅以詩文受知於蘇軾,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詩宗法杜甫,並有“奪胎換骨”“點石成金”“無一字無來處”之論。風格奇硬拗澀。他開創了江西詩派,在兩宋詩壇影響很大。詞與秦觀齊名,少年時多做艷詞,晚年詞風接近蘇軾。有《山穀集》,自選其詩文名《山穀精華錄》,詞集名《山穀琴趣外篇》(即《山穀詞》)。又擅長行,草書,為“宋四家”之一,書跡有《華嚴疏》《松風閣詩》及《廉頗藺相如傳》等。
2006-11-16 19:05:47 補充:
秦觀,字少遊(遊),一字太虛,高郵人。少豪雋慷慨,溢於文詞。見蘇軾於徐,為賦黃樓,軾以為有屈宋才。登元豐八年進士第,為定海主簿。元祐初,軾以賢良方正薦於朝,除太學博士,累遷國史院編修官。尋坐黨籍削秩,編管橫州,徙雷州。徽宗立,復宣德郎,元符三年放還,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世稱秦淮海。
2006-11-16 19:06:55 補充:
張耒(1052—1112),字文潛,楚州淮陰(江蘇淮陰)人。他的詩多從日常生活及自然景物中直接汲取題材,有較多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作品,語言也較平易淺近。他麼賀鑄寫的《東山詞序》說:“文章之於人,有滿心而發,肆口而成,不待思慮而工,不待雕琢而麗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性情之至道也。”這和黃庭堅的搜奇抉怪,一字半句不輕出,表現了明顯不同的創作態度。然而前人有些看似肆口而成、自然工麗的詩篇,往往正是他們在藝術上經過長期艱苦鍛煉、達到純熟境界的成果。
2006-11-16 19:08:11 補充:
晁補之(1053-1110)北宋詞人。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少即能文,為蘇軾所贊賞。神宗元豐二年(1079)舉進士,任澧州司戶參軍、北京國子監教授。哲宗元佑初,任太學正,後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召還為著作佐郎。紹聖間,被新黨排擠出知齊州,因修《神宗實錄》失實,貶毫州通判,又貶監處、信二州酒稅。徽宗即位(1101),召回為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子編修。崇寧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佑奸黨”309人之內,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再貶主管鴻慶宮。回到老家築“歸來園”以居。與張耒、秦觀、黃庭堅合稱“蘇門四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