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一位成功的人嗎?試加以說明?

2006-11-16 7:20 am
孔子是一位成功的人嗎?試加以說明?

回答 (3)

2006-11-16 7:27 am
✔ 最佳答案
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與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出身於沒落的宋國貴族家庭,刻苦好學。曾從事「儒」(貴族喪事贊禮者)的職業,中年時開辦私學。一度出任魯國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四年後因遭小人暗算,棄職,後率弟子周遊列國,經十三年,晚年歸魯,繼續講學,整理古籍。《論語》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紀錄。

孔子經常被認為是一種宗教的創始人,但這是不正確的。孔子及少談論神,拒絕討論來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學。他對人生的關係深刻了解,他的學說並不是他所創立的,嚴格來說,他只是及中華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視個人的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世哲學家。

孔子把「仁」和「義」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他規範著高尚者的行為。「仁」在有些時候可以解釋為「愛」,但我們最好將他理解為對人類的關心。「禮」是道德,禮節,規矩,傳統等觀點的總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代,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雖然當時的統治者沒有採納孔子的學說,然而在他死後,儒家成為顯學。但是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儒家學說遭到貶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他採用法家的建議,下令「焚書坑儒」。以為這樣就可以整齊學術,統一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努力並不成功,在秦朝滅亡前夕,儒生們又開始宣講儒家學說。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時代,儒家學說取得了獨尊的地位。

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的中國科舉制度,始於漢朝。考試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們對孔子禮教的理解程度。由於科舉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徑,所以由漢朝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國幾乎所有的知識份子,都在孔子的四書五經中打轉。知識份子窮一生精力從事研究他的學說,一生都跳不出這個圈子。大大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發展。

中國的歷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響史。《四書五經》成了學校的教科書,每一個學生都必須熟記。古代哲人的教條,深深地植跟於人民的心中。由於這種儒學的薰陶,中國逐發展出一種和諧的社會生活,追求智識崇尚智慧的狂熱,以及穩健的文化。中國雖經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繞,而且還能同化異族。但是,儒學並不是萬能靈藥。他對於統治者來說,是一劑有效的靈藥,能使他們的王朝儘量避免混亂和衰落的來臨。但是,對於在求變求新的國際競爭壓迫下,對於一國的發展,是個阻礙,那些維繫個人和社會秩序的禮教,幾乎使人無法動彈,而造成一套用不改變的模式。孔子的教條。徹底的限制了人類自然而充沛的衝勁。孔子的那些禮教實在太完美了,以致顯得過分的嚴肅。在孔子的教條下,簡直沒有豪放和冒險,愛情和友誼也過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婦女一味服從,貶低了自己。他使國家一味保守,阻礙了進步。

 
2006-11-16 7:59 am

圖片參考:http://hk.yimg.com/i/icon/16/35.gif

思想核心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有三種看法:仁,禮,仁與禮。

形而上學
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孔子迴避了形而上學。當他反問子路「未知生,焉知死」,當他告訴樊遲「敬鬼神而遠之」,孔子確實更多地關注着現世與此岸,這時他很像是一個溫和的懷疑論者。不過,「性與天道」是早期儒家相當重要的一個命題,可謂後來天人關係探討之濫觴。不少人認為孔子的性命之學集成於《易傳》,然而《易傳》是否孔子所作並沒有最後的結論。

人生境界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樊遲就此請教,孔子說:「愛人。」很多學者指出,仁愛不是無差別的愛,而是所謂愛有差等。但也有不少人堅持認為仁的原則在於博愛。顏淵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為仁」。這句話的解釋同樣頗具爭議,但至少指示了禮的重要性。不過,孔子也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可見,禮是外在的規範,而仁才是內在的德性。根據仁的原則,人將自然的血緣親情發散強化,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眾人和睦相處。所以,孔子非常重視孝,他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而當仲弓問仁時,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裡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孔子告訴子貢可以一生奉行的恕。恕是一個基本原則,孔子告訴曾參「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與小人雖然是以身份地位區分開來的,但孔子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差別,更重要的在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方法,有着豐富而精微的內涵。近百年來,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概是將它誤解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無原則的偽君子行徑,其實這樣的鄉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惡痛絕的,他說:「鄉愿,德之賊也。」他認為,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孔子又說,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樸實和文采兩面均衡)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患得患失)。」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安舒)而不驕(傲慢),小人驕而不泰。」
政治秩序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當初,齊景公問政於孔子,他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後來,在衛他對子路不厭其煩:「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可見,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繫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很多人認為孔子希望能夠恢復西周的禮樂,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只是以復古的名義鼓吹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信,對於孔子而言,不僅是個人的美德,而且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原則。子貢請教為政的要點,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教書育人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閔損、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我、端木賜。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澹臺滅明、原憲、公冶長、樊須、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
2006-11-16 7:50 am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魯(今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自漢代起中華文化中的主流學說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社會地區。

家世與生平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陰曆八月廿七,依西曆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於魯國,其先祖乃宋國貴族,為商人後裔。如果把傳說與信史結合起來,子姓孔氏有著顯赫的世系。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有娀氏之簡狄生契。契的後裔湯建立了商王朝。周滅商後,封紂的庶兄微子啟於宋。微子啟傳位於其弟微仲。微仲後四世弗父何讓國於弟,為宋卿。弗父何後四世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遂為孔氏。孔父嘉後三世防叔奔魯。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名紇字叔梁)。

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72歲時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 孔子世家》中說「(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徵在曾見到麒麟。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防山。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孔子撫養成人,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打聽到父親葬處,將父母合葬於防。

孔丘19歲時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像 宋馬遠孔子生而首上圩頂[2],長成後身長九尺六寸(周時尺寸,大約1.76米,一說1.83米),被稱為「長人」。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他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不過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他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師事老子、郯子、萇弘、師襄等人。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趕走,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由於齊相國晏嬰的反對,孔子幾年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又回到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衛。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游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最嚴重的一次是在陳、蔡之間絕糧,但孔子仍講誦弦歌不衰。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5年後,孔子離開了這個世界和他的弟子,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迴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收錄日期: 2021-04-23 15:56: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5000051KK049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