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歷史資料題目分析
過去,高考中國歷史科的考題形式只獨設問答題。自課程修改後,高考中國歷史課程作出修訂,增設了歷史資料題。不少同學,甚至老師對這種新的考題形式也感到束手無策,不知如何入手。一些同學多次追問作答時是否需要長篇大論,或可否用題目以外的資料來作答。如果這些問題不得到解決,高考中國歷史科學習將困難重重。現簡介一些小建議,待大家瞭解這類題目的特點和作答技巧。
據《高考課程綱要》有關中史科的章節指出:「歷史資料題旨在考驗考生對史事之理解程度及其對歷史資料之分析與組織能力,考生須先閱讀資料,然後回答問題。資料可為文字、圖表、數據、照片。」由此可見,歷史資料題的重點先在理解史料,後為分析和組織。綜合多年試題,考生所犯的毛病主要辨別題目失誤,盲目默寫資料,未有鑒別資料間之差異,分析更缺乏佐證。因此,考生宜多閱參考書籍,清楚歷史發展源流,並要將有關參考資料剖析其引證和論述之得失長短,避免一知半解。
1)資料出處(官方資料、私人資料等),是否有隱瞞等
2)資料撰寫人的立場(是平民、將軍、文臣、外族、皇室等等)
3)資料所記述的時間(在評論事件之前,之後或當中)
一九九九年及以後,題目大多是以不同形式的資料(圖表、地圖及文字)去評論一件史事。
1)留意各種資料的特色。文字資料:內容較深入,有作者的觀點。地圖資料:要留意每一處,絕不忽視小處(甚至一小角)。圖表資料:要留意數據變化。
2)各種資料互相補充,構成一個歷史圖象。若忽略箇中之關係,便不能深入分析歷史現象的深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