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多那太罗(Donatello,1386-1466) 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全名为多那托·迪·尼科罗·迪·贝托·巴地,多那太罗是他的外号。他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早年丧父,其艺术生涯是从在当时著名的雕塑家吉贝尔蒂那里当助手开始的。1416年,作品《圣乔治》使他闻名于佛罗伦萨,并开始受到当时银行界巨头美第奇家族的礼遇,后来完成的罗马教皇陵墓雕刻更加确立了他的艺术声誉,1443-1453年他曾在帕多瓦从事艺术创作。多那太罗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作品风格丰富多变,体现出罕见的深度和力度。他深入研究了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的雕塑作品,重新发现了希腊美术的精华,并加以发扬广大。他打破了中世纪古板的雕塑造型模式,通过细致的观察和高超的雕塑技巧,在作品中逼真地表现了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人体,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是第一位推崇和借鉴希腊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大雕塑家,也是他结束了一千多年的中世纪美术史,开创了文艺复兴的新纪元,确定了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雕塑艺术发展的基本路线。多那太罗的作品中贯穿着很强的民主主义艺术思潮,受到后来著名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的尊崇。他一生作品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为青铜雕像《大卫》、《格太梅拉达骑马像》等。
波提且利 Botticelli
波提且利被認為是佛羅倫斯畫派的重要畫家。他以優美的畫面、強調線條和華麗的內容建立了他的獨特風格。
波提且利出生於佛羅倫斯,是一名皮革工人的兒子。他的綽號來自Botticello一字,即小木桶之意。他曾成為畫家Fra Filippo Lippi的學徒,并且與身兼畫家和版畫家 Antonio del Pollaiuolo工作,學習了他的線條感,也受到Andrea del Verrocchio的影響。
波提且利於1470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坊。他一生都為佛羅倫斯的豪門貴族服務,尤其是麥迪奇家族。他所繪的肖像畫以Giuliano de' Medici (1475-1476,現存華盛頓)最為著名。他曾奉命繪畫聖母禮拜(1476-1477,現存佛羅倫斯),很得麥迪奇家族歡心。身處當時文化圈中,波提且利受到當時試圖融合古典思潮和宗教思想主張的影響。這觀念啟發了以下兩幅畫:Primavera (1478?)和 Birth of Venus (1482後)。儘管學者尚未得出一致定論,但一般認為畫中的維納斯象徵了pagan和基督之愛。
波提且利也畫了許多以宗教為主題的畫,尤其是以聖母為主題的鑲版,如 Madonna of the Magnificat (1480s)、Madonna of the Pomegranate (1480s)、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1490)和Madonna and Child with Two Saints (1485, 現存柏林). 其他宗教作品包括Saint Sebastian (1473-1474, Staatliche Museen) 和 Saint Augustine (1480, 現存佛羅倫斯).1481年,波提且利被選到羅馬參與裝飾位於梵蒂岡的Sistine Chapel牆壁,繪製了青年摩西、可拉之子受罰和魔鬼引誘基督。
在1490年代,麥迪奇家族被逐出佛羅倫斯。激進僧人Girolamo Savonarola宣揚樸素和改革。波提且利經歷了一次宗教衝擊。他最後的作品如聖殤像(1490年代早期,現存米蘭)、Mystic Nativity (1490年代,現存倫敦)和Mystic Crucifixion (約1496)反映了對宗教的強烈投入。
喬扥 Ambrogio Bondone Giotto
西元 1267出生 1337亡歿 出生地: 義大利 義大利 畫派:文藝復興時期
喬托是佛羅倫斯人,一般稱他與契馬布耶(Cimabue)為近代繪畫的創始人,因為他突破了義大利拜占庭藝術(ltalo-Byzantine)的僵化形式,賦予人物高度的自然與立體感,他將熱情與想像貫注於景物,如同比他稍早的畢薩諾(Giovanni Pisano)在雕塑中所嘗試的。
喬托為帕度亞(Padua)阿雷那禮拜堂作的壁畫:如聖若亞敬(St.Joachim)、聖安妮(St.Anne)、聖母和基督的故事中,表現了強烈的戲劇力量。這些作品在1313 年(或1306 年)在以前已經完成。在這之前,喬托可能已設計過亞西西的上教堂中,描述聖方濟(St.Francis)一生的壁畫連作。這些壁畫洋溢著人性,而聖方濟本人正是將人性注入十三世紀的宗教生活者,對藝術有強而有力的影響。大概在1300年之後,喬托設計了聖彼得教堂的「扁舟」(Navicella),為象徵教堂之船(Ship of the Church)的巨型嵌畫(mosaic)。大約在1320年代,他裝飾了弗羅倫斯,聖克羅齊教堂的 4 座禮拜堂,其中兩座和另一座禮拜堂中的聖母升天圖(Assumption)今日尚存。其中可看出少許哥德式(Gothic)雕刻的影響。他在梵諦岡的作品「史蒂芬尼斯基祭壇」(Stefaneschi Altar),雖然在1342年的一份文件中證明為他所作,但極可能出自他人之手;而「聖母登極」(Ognissanti Madonna:收於弗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雖然沒有簽名,卻公認是他的作品。其他可能是他的作品者,包括「聖母之死」(Dormition of the Virgin:柏林)和弗羅倫斯聖母堂的一座十字架。
作品:
http://mars.lssh.tp.edu.tw/~jing/good/art/painters/gio2161.htm
馬薩其奧(Masaccio;1401-1428)本名托馬索.迪.薩.喬凡尼.迪.莫內 (Tommaso di Ser Giovanni di Mone),綽號馬薩其奧 (意為胖湯姆)。在十五世紀弗羅倫斯的藝術巨匠中,他是最早,可能也是最偉大的一位。在他短促的一生中,能有如此豐碩的成就,不愧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巨匠。
從現藏於倫敦國家畫廊的中央部分的「聖母子像」(Madonna and Child) 可看出當時年僅 25 歲的馬薩其奧已發展出嚴謹和英雄式的風格,足以和簡提列 (Gentile da Fabriano)在弗羅倫斯推動的國際哥德風格(lnternational Gothic)分庭抗禮。這種新風格中的寫實性、姿態之端莊、敘述力以及簡潔的手法所造成的空間效果、光線效果和結構之紮實等,都近似喬托(Giotto)的作風;在當代藝術家中,只有比他年長的雕刻家唐那太羅(Donatello)和建築家布魯內列斯基(Brunelleschi)展現出來的人本主義和知性的藝術,才能匹敵。因此,馬薩其奧常被譽為近代繪畫的開創者。從 1425 年底到他逝世的 1428 年底,馬薩其奧為弗羅倫斯的聖母堂繪製了一幅「三位一體 」(Trinity) 濕壁畫;後來也為加爾默羅聖母會教堂的布爾卡契禮拜堂 (卡米列聖母堂)製作了一系列濕壁畫,這些濕壁畫是馬薩其奧留存至今的主要作品。
馬薩其奧的畫風寫實而雄壯,是以他的濕壁畫雖不為一般人所欣賞,但長久以來這些濕壁畫實相當於一所藝術學校(畫家到此研究觀摩)。事實上,十五世紀後期的大部分繪畫,與布蘭卡契禮拜堂中所表現的藝術原則,已背道而馳。
馬薩其奧到羅馬時,仍有部分濕壁畫尚未完成,而最後他竟逝世於該地。他為比薩加爾默羅聖母會教堂所繪製的多翼式祭壇畫中的留存部分,今分藏於那不勒斯、比薩、維也納和柏林。
烏切羅(Uccello, Paolo;1397-1475)是義大利畫家。他相當醉心於透視法(甚至前縮法 (foreshortening) 的鑽研),因而在中年時改變了畫風,不過他並不像馬薩其奧(Masaccio)等人,把它運用於自然主義的作品上。
2006-11-16 12:55:48 補充:
根據記載,最初烏切羅於 1407 年在吉伯提(Ghiberti)的工作坊擔任小學徒,當時吉伯提正在從事洗禮堂的第一扇青銅門的工作,而此門的半哥德式風格,奠定了烏切羅個人的基礎。 1436 年他受弗羅倫斯當局的委託,畫英國傭兵霍克武德(Sir John Hawkwood)騎馬像壁畫。這一壁畫現今仍保存於弗羅倫斯主教堂,但由於首次的造型不討人喜歡,烏切羅曾重繪一次。這幅畫首度呈現出對新前縮法的刻意探討。前縮法的用意在於使眼睛產生錯
2006-11-16 12:56:27 補充:
覺,以為作品上的塑像是真實的。事實上烏切羅並不曾把透視法完全的發揮出來,這足由於他把底座和騎士像分別經由兩個全然不同的視點加以處理的緣故。在他的作品中,這種不協調情形是很常見的。 1443 年,他更在繪製主教堂鐘面文字盤四周的四位預言家再次試用了前縮法,並於 1443 至 1445 年間為主教堂設計鑲嵌彩色玻璃(stained-glass)。1445 年,為弗羅倫斯聖母堂的綠色迴廊畫了舉世聞名的「大洪水」(the Deluge)。在此之前,1431 年左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