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可口可樂」的英文原文是Coca Cola,所謂Coca,是產自南美和西印度群島的一種植物,音譯是「可卡」或「古柯」
「可樂」發明於十九世紀,原先用作一種專利藥物。發明人叫潘伯頓(John S.Pemberton),他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在南部聯邦的一位陸軍中尉。「可口可樂」的英文原文是Coca Cola,所謂Coca,是產自南美和西印度群島的一種植物,音譯是「可卡」或「古柯」,從這種植物的葉子可提煉出「可卡因」,是一種興奮劑,如今已被列為毒品。
當年潘伯頓發明「可樂」的靈感,則是來自歐洲頗為風行的「可卡酒」。至於Coca Cola的Cola,指產自非洲的「可樂樹」,當年潘伯頓便是將「可卡酒」混和「可樂果」,製成新飲料,最初推出時的首八個月,每天只能售出九瓶。
「可樂」能有今日的成功,全靠它被一位精明的商人叫Asa Griggs Candler買下。透過他的商業頭腦和促銷技巧,自二十世紀以來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飲料。至於原有的可卡因成分,已被咖啡因代替,它仍保持可卡因和可樂果的味道,僅是「味道」而已,化驗之下再找不到可卡因。但這種味道會否令人愈飲愈上癮?
美國在一九二九年因股票狂瀉出現經濟大蕭條,跟是三十年代的經濟不景,當年「可口可樂」的促銷便是以減壓為策略。
口咖口拉
商標繙譯之中,Coca Cola 譯作「可口可樂」,該是名列前茅。相比於日本人在日語中譯作「口咖口拉」,中文的「可口可樂」自是傳神及上口得多。
按 Coca 的原來的中文譯名是「古柯」,其詮釋是古柯科熱帶灌木,葉是提取可卡因的原料。至於 Cola,則屬梧桐科,原產非洲,堅果含咖啡因,當地人喜歡嚼食。另有記載說,「古柯」被安第斯山麓的印第安土著居民稱為「聖草」,咀嚼古柯葉,不但可以提神,且能健體強身。
印第安土著視 Coca 為「聖草」,越洋來到中國被譯作「古柯」,成為可提取可卡因的「毒草」。可是一旦換了包裝,由「古柯」變成「可口」,令人有種愉悅的感受,其形象馬上大變,這便是繙譯取名的奧妙。
反觀日語的「口咖口拉」,詰屈聱牙,艱澀難讀。但日本人不介意,據說今天日本人一提起「口咖口拉」,連三歲小孩也會想起那種飲料的味道、顏色以及瓶子的形狀。這並不是因為日語有任何理論根據能使「口咖口拉」這個詞同美國這種清涼飲料相連繫,而是日本人根據記憶和習慣將二者等同起來而已。
比較「口咖口拉」與「可口可樂」這兩種不同譯名,可見中日兩種文化在譯事上的差別。日語只求音譯,中文除音譯外,更力求名實相符,形意俱顯。若純粹從發音來看,「口咖口拉」顯然要比「可口可樂」更為貼近 Coca Cola 的原音。但中文譯名雖然並不逼肖原音,但語義帶來舒爽暢快之感,在概念表達上已更勝於原名矣。
樂感文化
談及「可口可樂」是最佳商標譯名,很多人並不知道是出自何人手筆。「可口可樂」一名是由蔣彝繙譯。蔣彝是何許人也?他是南海九江人(與曾蔭權同一籍貫),一九○三年生於九江,畢業於南京國立東南大學,主修化學,其後因不滿軍閥統治,三十歲時出國,在國外奮鬥,主要時間在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中國藝術,一九七七年病逝於北京。
蔣彝憑其努力不懈,成為飲譽世界的藝術家。 畫作包羅甚廣,山水、人物、花卉、鳥獸,無所不及;書法上,篆、隸、行、草各體皆擅,尤以行書見長。他除了譯出「可口可樂」這傳世佳名,更是世界上首位在西方用國畫畫熊貓之人,被稱為「熊貓先生」。
Coca Cola自打入中國市場,坊間譯名一直不佳,該公司於一九三五年在報上登出啟事,徵求譯名,結果由蔣彝奪得冠軍,但獎金不多,潤筆費只得十五英鎊。英文Coca Cola是雙聲韻,讀來順口;而蔣彝中譯,「可」「口」也是雙聲,「可」「樂」也是韻,而且在順口之外,既「可口」又「可樂」,甚有「口彩」,迎合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即李澤厚所說的「樂感文化」。
中國人特別愛講「吉利話」,即所謂「口彩」,不論是人名、地名、街坊名、山水名、庭院名或商標名,取名總要想其意義令人快樂。在這種「闔 家同樂」的文化根源下,「可口可樂」的「口彩」,讓國人「樂」在其中「樂」不可支,自是「樂」飲不疲了。
參考資料:
yahoo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