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武則天生平,詳細既 !!

2006-11-14 4:55 pm
我要武則天生平,詳細既!!

回答 (4)

2006-11-15 4:25 am
✔ 最佳答案
武則天(武曌) (624-705)

出身貧寒

西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正月二十三,武則天出生在都城長安。他的父親雖然在唐朝是貴族,但祖先並不顯要。武則天的祖籍是現在的山西文水,即當時的并州文水。父親在隋煬帝時期因為做木材生意,順應了隋煬帝大興土木的形勢,結果發家致富。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和權貴們有了交往,並得到了一個下級軍職。

到了西元617年,唐高祖李淵起兵,武則天的父親以軍需官的身份跟隨效勞,最後攻克長安後,論功拜為光祿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開國功臣行列,從此成為唐朝新權貴。

西元620年,武則天父親的原夫人病逝,唐高祖便做媒介紹娶了隋朝顯貴楊達的女兒,當時已經四十的老姑娘,後來為他生了三個女兒,第二個便是武則天。

有的觀點分析說,武則天的毒辣性格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她的家族是從父親開始才升上來的,但是,在當時的輿論中對於他父親這樣的人還是歧視的,從魏晉以來注重門第等級的風氣還沒有完全改變過來。唐朝的法律就有規定,禁止良民和奴隸身份的人通婚。至於上層,雖然同樣是貴族,但由於各自的家世不同,身份地位也有區別。所以,武則天的小時侯也會多少受到這種歧視的影響。等到她做了女皇,對於以前歧視過自己的人就開始了報復。
後來的人們對於武則天的肯定方面,就包括了她對於出身貧寒官員的提拔、重用,逐漸打破了門第的影響。

入宮與出家

入宮之前,武則天的生活並不如意。他的少女時期隨做官的父親在四川生活,後來,父親去世,同父異母兄長對她們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則天在長安和姐妹、母親有過一段很艱難的生活。
到了西元636年,即唐太宗貞觀十年,太宗的皇后長孫氏病逝,第二年,太宗聽說武則天美貌出眾,於是將她召進宮做了才人,這是級別很低的嬪妃,這時的武則天只有十四歲。不過在封建社會,這個年齡的女子基本上都要出嫁了。

進宮之後,太宗賜給她武媚的稱號,所以人們都叫她媚娘。由於他性格倔強,不善於施展女人的溫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寵愛。這使得武則天進宮十二年後也沒有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稱號當然也沒有改變、提升。
武則天的機會來自於太宗的兒子李治,即後來的高宗。

在太宗在世的時候,武則天便和李治產生了感情,至於發展到什麼程度,這在歷史典籍中一般是不記載的,現在一些歷史小說的描寫有它的合理性,但畢竟是文學的創作,不能全信。

貞觀二十二年,即西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隱諱的說法是駕崩。按照慣例,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們要出家做尼姑,生育過的則要打入冷宮,為死去的皇帝守寡,他們都是皇帝的“東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動。

武則天到感業寺出家後,並沒有安心唸佛,而是處心積慮地想出來。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業寺裏來進香,武則天緊緊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她使高宗又回憶起了先前的戀情,武則天的美貌加上舊情,促使高宗不再顧忌佛教教規和禮教的約束,將武則天帶回了皇宮。這就是封建帝王至高無上權力的一次極好體現,自己喜歡的事,即使祖先有過訓令禁止,也可以找個藉口去做。top

再入宮得獨寵


這次再入宮時,武則天已經是二十八歲的人了,按照一般的理論,這個年齡的女子基本上是徐娘半老,畢竟不比十幾歲嬌傃的女子了,但武則天的心計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再者,她的美貌也許確實出眾,還有高宗對她的感情做基礎,久別重逢,更能抓住高宗的心。

武則天這次再入宮也和宮中的鬥爭有關,當時的王皇后為了和蕭淑妃爭寵,鼓動高宗接武則天進宮,她還自己做主讓武則天先蓄髮,然後再入宮。王皇后沒有想到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宮後,武則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顧。她對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週到,這使高宗也很高興。皇帝和皇后都高興了,武則天的嬪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儀,這是正二品的級別。超過了其他八個嬪妃,是九嬪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則天進宮之後,基本上讓高宗只寵愛她一人。前後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總共才有十二個子女。後邊的六個都是武則天生的,可見武則天的受寵程度是其他嬪妃無法相比的,這連主張讓他進宮的王皇后也沒有料到,結果自己也吃了大虧。

武則天的性格決定了她不甘於居人之下,她的目標是皇后。等她的地位穩固之後,便開始有心計地活動了。她在後宮裏想方設法籠絡太監、宮女,特別是和皇后、蕭淑妃關係不好的人,她總要設法接近拉攏,給予一些小恩小惠,讓她們注意監視皇后和淑妃的行動。第一步,武則天聯合王皇后打擊蕭淑妃,等高宗把蕭淑妃廢成庶人後,武則天便開始對皇后下了手。 top

為皇后殘害親女兒


武則天生下的第二胎是個女孩兒,非常可愛,王皇后也很喜歡,經常去看望,等高宗快來的時候便知趣地先走了。武則天為了皇后之位,利用這種機會對親生兒下了毒手。
武則天在皇后剛走,將女兒掐死,然後蓋好被子,偽裝好。高宗來了,假裝笑臉相迎。等再看到女兒時,武則天痛苦失聲。不知道當時的她是不是有些後悔,虎毒不食子,難道武則天竟連野獸也不如?或許權勢真的能讓人喪失理智,以致於六親不認。
武則天正是利用一般的推理來嫁禍皇后的,母親或者父親殺死嬰兒,這只是在窮困或者走投無路時才有的事情,可愛的女兒,又是公主,誰也不會懷疑是武則天。
高宗也是這樣考慮的,所以高宗聽說剛才是王皇后來過時,不由大怒,而王皇后也一直沒有生育,所以高宗便下決心要廢掉她。 在封建社會,對於皇后的廢與立都是國家大事,必須由大臣們共同商議。這方面的阻力主要來自重臣、國舅長孫無忌。還有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極力反對。

朝廷的大臣們分成了兩派,除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義府、許敬宗等人為了在高宗和武則天面前爭功邀寵,就站到了長孫無忌的對立面,支持武則天做皇后。高宗把長孫無忌等反對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廢立問題。武則天坐在簾子後面監聽。長孫無忌極力反對,為王皇后辯解,說她出身高貴,忠厚賢惠,沒有什麼大過失,不該廢皇后之位。而武則天卻是出身貧寒,還曾經侍奉過先帝太宗,再立為皇后違背了禮制。

褚遂良也在一旁反對,而且還磕頭磕得流血,一氣之下提出辭官回家。武則天見了,怒火頓生,大聲喊道:“怎麼不種這種臣僚亂棍打死!”其他人見狀,趕忙替褚遂良求情,性命雖然保住了,但被貶官,去了譚州即現在湖南長沙任都督。

後來,還是開國的功臣李勣給高宗出了個主意,他說皇后的廢立是皇上的家務事,沒有必要和大臣們商量。同時,李義府和許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們中間大造輿論,支持武則天。終於,在西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詔書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六天後,即十九日,正式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對王皇后、蕭淑妃也沒有放過,後來將二人各責打了一百杖,然後殘忍地砍去雙腳,泡在酒翁裏活活折磨死。其報復心和殘忍性可見一斑。
 

修改《姓氏錄》武姓成貴族
武則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仍有威脅的長孫無忌。她指使許敬宗等人,捏造罪名製造朋黨案,然後將長孫無忌牽連進去,把他流放外地,後來許敬宗又逼長孫無忌自盡。長孫無忌集團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殺或流放。武則天終於將最大的對手解決了。

武則天唸唸不忘長孫無忌說她出身貧寒的話,為了提高威望,為以後秉政做準備,他主持將《姓氏錄》進行了修改,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原來在唐太宗時期,曾經修訂過《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來製訂的。但受魏晉以來重視門第風氣的影響,在裏面也列了很多官職很低的人的姓氏,而且將武姓排除在外。這讓武則天一直耿耿於懷。等把長孫無忌驅逐出京城之後,僅僅兩個月,許敬宗便馬上請示修訂新的《姓氏錄》。修成之後的《姓氏錄》將武姓列為第一等,其他的則按照官職品位的高低順序來排列。 top
2006-11-14 5:07 pm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聖神皇帝。小名華姑,14歲入宮為才人的時候,唐太宗因其美貌賜名媚娘,即位後改名武曌(拼音:zhào,音同『照』),取意「日月當空」(有另一種寫法,瞾,取其「雙目當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武士彠的第二個女兒,母親為楊氏。

她從小性格強直,不習女工,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遊名山大川,閱歷深厚。

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後入感業寺出家為尼姑。但宮中權鬥使她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昭儀,655年立為皇后。號「天后」,參與朝政,時與高宗並稱「二聖」。她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的母親。高宗死後,她把持朝政。

690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洛陽為神都,國號為周,史稱南周或武周。

武氏執政其間,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擁有男嬪妃(稱為面首),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但也是她開創了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並且知人善任,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史稱武周之治。

武則天日漸衰老,雖然唐睿宗李旦改姓武,為皇嗣,但朝臣大多為繼為位廬陵王的唐中宗李顯繼位。武則天聽了狄仁傑的諫言,「那有姪兒替姑母立廟」後,於是下旨接廬陵王回朝。

武氏晚年希望廬陵王李顯改「武」姓可以繼位,但李顯的軟弱使她放心不下。直到長安五年(705)五月,武氏病重,朝臣張柬之等人推舉李顯繼位,恢復大唐國號,武周終於結束。武則天退位後,唐室尊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帝。

神龍元年(705)十一月去世時發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姓名: 武曌
諡號: 則天順聖皇后
陵墓: 乾陵
政權: 武周
在世: 624年-705年
在位: 683年-705年
年號
[1]光宅:684年九月-十二月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正月-十一月
載初: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
天授:690年九月-692年三月
如意:692年四月-九月
長壽:692年九月-694年五月
延載:694年五月-十二月
證聖:695年正月-九月
天冊萬歲:695年九月-十一月
萬歲登封:695年十二月-696年三月
萬歲通天:696年三月-697年九月
神功:697年九月-十二月
聖歷:698年-700年五月
久視:700年五月-701年正月
大足:701年正月-十月
長安:701年十月-704年
神龍:705年-707年九月
2006-11-14 5:02 pm
武則天(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後改唐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權達幾十年,為維護唐朝的強盛和統一、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和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武氏14歲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宮為才人,號「武媚」。太宗死後,則天入感業寺為尼。

唐高宗即位,復召武氏入宮,拜昭儀。她與當時的王皇后、蕭淑妃產生後宮矛盾。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為皇后。

武則天資質聰慧,廣涉文史,富有智謀。武則天做為皇后之後不久,由於高宗體弱多病,有時便委託她處理某些政事,因而威勢日盛。上元元年(674),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宮中並稱「二聖」。

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太子李顯即位,武則天臨朝稱制。嗣聖元年(684)二月,武則天廢李顯為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皇帝,繼續臨朝稱制。同年九月,她將旗幟改為金色,東都洛陽改稱神都。天授元年(690)九月初九,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降李旦為皇嗣。

武氏晚年寵愛張昌宗、張易之兄弟。神龍元年(705)正月,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殺二張,逼武則天退位,李顯重新即位,給武則天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後人因而稱她為「武則天」。其於同年十一月去世。


童年

武則天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在唐的首都長安出生,故鄉在山西文水。父親武士原來是一個木材商人,隋朝末年參加了李淵在太原的起兵,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武德中,官至正三品的工部尚書,封應國公。母親楊氏是隋朝宰相楊達的女兒。在武則天出生後的兩三年中,武士先後擔任揚州長史和豫州都督,時間都不長。唐太宗貞觀元年(627)至五年(631),武士擔任利州都督,武則天跟隨父母在利州生活了四五年。

自古以來,利州流傳兩則美麗的傳說。一是「江潭感孕」,說是武則天母親楊氏在黑龍潭,有一條金龍使她受孕,方誕下武則天。二是「袁天綱相面」 ,說武則天還在襁褓中,相面大師袁天綱就看出,她日後將成為天下之主。

才人

武則天貌美,14歲時唐太宗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才人」是內官名稱之一,屬妃嬪當中中等偏下級,負責在宮中記錄妃嬪們的飲宴睡寢和蠶桑之事,向皇帝講述她們一年中的收穫情況。亦有稱太宗可能是感念武則天父親之功,以解孤兒寡母之困,因而封武則天為才人。

尼姑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死,武則天便隨眾妃到感業寺當了尼姑,從佛念經。唐太宗去世一周年祭奠,高宗到感業寺上香,與武則天相見後,相對而泣。此時王皇后為投高宗所好,提議接武則天進宮,以擊敗蕭淑妃;於是,武則天便第二度入宮。

皇后

武則天當上皇后,為控制後宮,消除隱患,殘忍地殺害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初,皇太子仍然是高宗長子燕王李忠。武則天恐若有一天太子當上皇帝,對己不利,於是利用許敬宗等人上奏,更換皇后之子李弘為太子。

武則天為鞏固自己的地位,便清除異己,於是將褚遂良、長孫無忌及韓瑗等人貶官,或令其自縊。另外,武則天亦扶植了許敬宗、李義府等新貴,以穩固政治地位。又將《氏族志》改為《姓氏錄》,以提高新貴的社會地位。

大聖帝

皇位繼承成了女皇帝最棘手的問題。經宰相狄仁傑相勸後,武則天遂召回廬陵王李顯,並立為太子。

已屆古稀之年的武則天多由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侍側。神龍元年(705),武則天病臥長生殿,張柬之等人在太子的支持下,以二張謀反為藉口發動政變。先殺二張,繼而包圍武則天養病的住所,迫武則天傳位。

武則天臨終前留下「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歸葬乾陵;准王皇后、蕭淑妃、褚遂良等人的子孫復業。最後武則天以「則天大聖皇后」的身份葬入乾陵,最終長眠於唐高宗的「御床」之左。後人於乾陵為她立了一塊「無字碑」。

武氏自立為皇后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 年,高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后,由太后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后掌實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
神龍元年正月,八十二歲的武則天在一場突發的宮廷政變中下台,唐中宗李顯復位,改周為唐,一切又回到原來李唐王朝的軌道上。
2006-11-14 5:00 pm
武則天(武曌) (624-705)

出身貧寒

西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正月二十三,武則天出生在都城長安。他的父親雖然在唐朝是貴族,但祖先並不顯要。武則天的祖籍是現在的山西文水,即當時的并州文水。父親在隋煬帝時期因為做木材生意,順應了隋煬帝大興土木的形勢,結果發家致富。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和權貴們有了交往,並得到了一個下級軍職。

到了西元617年,唐高祖李淵起兵,武則天的父親以軍需官的身份跟隨效勞,最後攻克長安後,論功拜為光祿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開國功臣行列,從此成為唐朝新權貴。

西元620年,武則天父親的原夫人病逝,唐高祖便做媒介紹娶了隋朝顯貴楊達的女兒,當時已經四十的老姑娘,後來為他生了三個女兒,第二個便是武則天。

有的觀點分析說,武則天的毒辣性格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她的家族是從父親開始才升上來的,但是,在當時的輿論中對於他父親這樣的人還是歧視的,從魏晉以來注重門第等級的風氣還沒有完全改變過來。唐朝的法律就有規定,禁止良民和奴隸身份的人通婚。至於上層,雖然同樣是貴族,但由於各自的家世不同,身份地位也有區別。所以,武則天的小時侯也會多少受到這種歧視的影響。等到她做了女皇,對於以前歧視過自己的人就開始了報復。
後來的人們對於武則天的肯定方面,就包括了她對於出身貧寒官員的提拔、重用,逐漸打破了門第的影響。

入宮與出家

入宮之前,武則天的生活並不如意。他的少女時期隨做官的父親在四川生活,後來,父親去世,同父異母兄長對她們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則天在長安和姐妹、母親有過一段很艱難的生活。
到了西元636年,即唐太宗貞觀十年,太宗的皇后長孫氏病逝,第二年,太宗聽說武則天美貌出眾,於是將她召進宮做了才人,這是級別很低的嬪妃,這時的武則天只有十四歲。不過在封建社會,這個年齡的女子基本上都要出嫁了。

進宮之後,太宗賜給她武媚的稱號,所以人們都叫她媚娘。由於他性格倔強,不善於施展女人的溫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寵愛。這使得武則天進宮十二年後也沒有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稱號當然也沒有改變、提升。
武則天的機會來自於太宗的兒子李治,即後來的高宗。

在太宗在世的時候,武則天便和李治產生了感情,至於發展到什麼程度,這在歷史典籍中一般是不記載的,現在一些歷史小說的描寫有它的合理性,但畢竟是文學的創作,不能全信。

貞觀二十二年,即西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隱諱的說法是駕崩。按照慣例,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們要出家做尼姑,生育過的則要打入冷宮,為死去的皇帝守寡,他們都是皇帝的“東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動。

武則天到感業寺出家後,並沒有安心唸佛,而是處心積慮地想出來。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業寺裏來進香,武則天緊緊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她使高宗又回憶起了先前的戀情,武則天的美貌加上舊情,促使高宗不再顧忌佛教教規和禮教的約束,將武則天帶回了皇宮。這就是封建帝王至高無上權力的一次極好體現,自己喜歡的事,即使祖先有過訓令禁止,也可以找個藉口去做。top

再入宮得獨寵


這次再入宮時,武則天已經是二十八歲的人了,按照一般的理論,這個年齡的女子基本上是徐娘半老,畢竟不比十幾歲嬌傃的女子了,但武則天的心計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再者,她的美貌也許確實出眾,還有高宗對她的感情做基礎,久別重逢,更能抓住高宗的心。

武則天這次再入宮也和宮中的鬥爭有關,當時的王皇后為了和蕭淑妃爭寵,鼓動高宗接武則天進宮,她還自己做主讓武則天先蓄髮,然後再入宮。王皇后沒有想到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宮後,武則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顧。她對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週到,這使高宗也很高興。皇帝和皇后都高興了,武則天的嬪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儀,這是正二品的級別。超過了其他八個嬪妃,是九嬪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則天進宮之後,基本上讓高宗只寵愛她一人。前後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總共才有十二個子女。後邊的六個都是武則天生的,可見武則天的受寵程度是其他嬪妃無法相比的,這連主張讓他進宮的王皇后也沒有料到,結果自己也吃了大虧。

武則天的性格決定了她不甘於居人之下,她的目標是皇后。等她的地位穩固之後,便開始有心計地活動了。她在後宮裏想方設法籠絡太監、宮女,特別是和皇后、蕭淑妃關係不好的人,她總要設法接近拉攏,給予一些小恩小惠,讓她們注意監視皇后和淑妃的行動。第一步,武則天聯合王皇后打擊蕭淑妃,等高宗把蕭淑妃廢成庶人後,武則天便開始對皇后下了手。 top

為皇后殘害親女兒


武則天生下的第二胎是個女孩兒,非常可愛,王皇后也很喜歡,經常去看望,等高宗快來的時候便知趣地先走了。武則天為了皇后之位,利用這種機會對親生兒下了毒手。
武則天在皇后剛走,將女兒掐死,然後蓋好被子,偽裝好。高宗來了,假裝笑臉相迎。等再看到女兒時,武則天痛苦失聲。不知道當時的她是不是有些後悔,虎毒不食子,難道武則天竟連野獸也不如?或許權勢真的能讓人喪失理智,以致於六親不認。
武則天正是利用一般的推理來嫁禍皇后的,母親或者父親殺死嬰兒,這只是在窮困或者走投無路時才有的事情,可愛的女兒,又是公主,誰也不會懷疑是武則天。
高宗也是這樣考慮的,所以高宗聽說剛才是王皇后來過時,不由大怒,而王皇后也一直沒有生育,所以高宗便下決心要廢掉她。 在封建社會,對於皇后的廢與立都是國家大事,必須由大臣們共同商議。這方面的阻力主要來自重臣、國舅長孫無忌。還有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極力反對。

朝廷的大臣們分成了兩派,除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義府、許敬宗等人為了在高宗和武則天面前爭功邀寵,就站到了長孫無忌的對立面,支持武則天做皇后。高宗把長孫無忌等反對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廢立問題。武則天坐在簾子後面監聽。長孫無忌極力反對,為王皇后辯解,說她出身高貴,忠厚賢惠,沒有什麼大過失,不該廢皇后之位。而武則天卻是出身貧寒,還曾經侍奉過先帝太宗,再立為皇后違背了禮制。

褚遂良也在一旁反對,而且還磕頭磕得流血,一氣之下提出辭官回家。武則天見了,怒火頓生,大聲喊道:“怎麼不種這種臣僚亂棍打死!”其他人見狀,趕忙替褚遂良求情,性命雖然保住了,但被貶官,去了譚州即現在湖南長沙任都督。

後來,還是開國的功臣李勣給高宗出了個主意,他說皇后的廢立是皇上的家務事,沒有必要和大臣們商量。同時,李義府和許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們中間大造輿論,支持武則天。終於,在西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詔書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六天後,即十九日,正式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對王皇后、蕭淑妃也沒有放過,後來將二人各責打了一百杖,然後殘忍地砍去雙腳,泡在酒翁裏活活折磨死。其報復心和殘忍性可見一斑。
 

修改《姓氏錄》武姓成貴族
武則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仍有威脅的長孫無忌。她指使許敬宗等人,捏造罪名製造朋黨案,然後將長孫無忌牽連進去,把他流放外地,後來許敬宗又逼長孫無忌自盡。長孫無忌集團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殺或流放。武則天終於將最大的對手解決了。

武則天唸唸不忘長孫無忌說她出身貧寒的話,為了提高威望,為以後秉政做準備,他主持將《姓氏錄》進行了修改,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原來在唐太宗時期,曾經修訂過《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來製訂的。但受魏晉以來重視門第風氣的影響,在裏面也列了很多官職很低的人的姓氏,而且將武姓排除在外。這讓武則天一直耿耿於懷。等把長孫無忌驅逐出京城之後,僅僅兩個月,許敬宗便馬上請示修訂新的《姓氏錄》。修成之後的《姓氏錄》將武姓列為第一等,其他的則按照官職品位的高低順序來排列。


收錄日期: 2021-04-12 17:50: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4000051KK006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