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位]為楊名的方法,適當嗎?

2006-11-14 6:09 am
問題:以[出位]為楊名的方法,適當嗎?
(最好以文章作答啦)
thx!!

回答 (1)

2006-11-14 7:37 am
✔ 最佳答案
  為了揚名立萬,很多人都會不擇手段,以「博出位」、名成利就。可惜,這種「博出位」的觀念,是大錯特錯的了。
  
  秦朝時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興土木,建阿房宮等、焚書坑儒,到處尋找長生不死之藥,建造兵馬俑等……目的,是為了名留千古,受萬人敬仰。但統治了十五年的國家,就因他的過份執政,而變成了夢幻泡影。事到如今,他還是成了一副骸骨,回歸了塵土。除了史書記載他的事蹟外,還有誰會去在意他的一時意氣風發?

  回想現在,我們為了得到名涵、權力,不惜傾盡心血,換來功名利碌,但到頭來,得到了那份名涵,又代表了甚麼呢?代表了成功?代表了財富?一個應考生,每天埋頭苦讀,為的是要成為那傳媒不斷報道的宣傳工具,甚麼十優狀元等,得到一紙證書,證明他們是「優質的」,並標榜這種學生就是其他人的榜樣。以「出位」這種方式作為揚名的途徑實不可取。有些人會說道:「若要得到別人認同,就必先在這個遊戲裏,建立個人名聲,這樣才會得到別人重視,在進行這個弱肉強食的遊戲時,便不會給別人淘汰。」固然,人為了糊口,為了將來的生活,是要在社會上爭取一席位,在戰場主奮勇殺敵,得到別人到賞識、青萊,而在排名榜上佔上一個位置。但是,我們不應著眼於名利,著眼於權勢,而應把重點放在個人的修養、品德和處事的態度上。

  一個人,儘管無名無利,只要他是在這三方面上做得好,所得到的青萊,絕不比以「出位」揚名的少。孔子這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窮一生精力去提倡「仁」這個觀念,以「仁」為本所推展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同,使他得到了「萬世師表」的尊稱。這就是因為他在修養、品德和處事三方面,都做到了世人的要求,達到了世人的標準。若一個人才華橫溢,但是處事態度囂張,氣炎過盛,自以為是,那會有人賞識他呢?以前財政司梁錦松為例,他因在「買車」一案中交代得不恰當,後果就是他要以辭職為道歉,並付上惡名昭彰的代價。他的名是「揚」了,但是身為財政司,修養方面得不到全力的發展,反而想盡力掩蓋自己的行為,就是得不到別人的認同,更遭到別人唾罵。

  作為一位有知慧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克己服禮,明辨是非。在面對揚名的機會,都應該懂得選擇以甚麼途徑,甚麼思想,甚麼態度去面對這些挑戰;不要只顧名利,好像在「知識plus」這個遊戲裏,也要遵守已定的規則。這樣對社會上每個人都公平些,使每個人都能以正確的途徑得以揚名,這樣才能得到別人認同。

  這就是適當的揚名方法。
參考: 純粹個人意見,請勿抄襲,謝!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15: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3000051KK048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