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界有幾多位港督?

2006-11-14 1:59 am
香港歷界有幾多位港督?

回答 (5)

2006-11-14 2:01 am
✔ 最佳答案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殖民地時期(1841年-1997年)英國派駐香港的英王代表,共歷28任(另有3任日治時期的港督,是日本人,共計31任)。香港回歸中國後此職大致由行政長官取代。

1843年,《英王制誥》頒布,宣佈設置香港殖民地。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統治者,總督則是英王的全權代表,兼任香港三軍司令。港督的權力很大,主持香港的行政機關行政局和立法機關立法局,兩局的議員都是由港督任命。直至1991年才有第一次立法會直選選出部分議員。早期的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政治家,曾任英國保守黨主席。


[編輯] 中文譯名由來
歷任港督的譯名(及部份英國人)都是用中化的名字(如羅富國、楊慕琦、彭定康),全因英國人想與中國人的關係看起來接近一些,所以用中化的名字,以期收得中、英兩國融和之效。


[編輯] 歷任港督列表
中文名 英文 任期
砵甸乍爵士,又譯璞鼎查 Sir Henry POTTINGER 1843年6月23日-1844年5月8日
戴維斯爵士,又譯爹核士 Sir John Francis DAVIS 1844年5月8日-1848年3月21日
文咸爵士,又譯般咸 Sir Samuel George BONHAM 1848年3月21日-1854年4月13日
寶靈爵士,又譯包令 Sir John BOWRING 1854年4月13日-1859年9月9日
夏喬士·羅便臣爵士,又譯羅士敏,後為樂善美勳爵 Sir Hercules ROBINSON, later Lord Rosmead 1859年9月9日-1865年3月11日
麥當奴爵士 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 1866年3月11日-1872年4月16日
堅尼地爵士 Sir Arthur Edward KENNEDY 1872年4月16日-1877年4月22日
軒尼詩爵士 Sir John Pope HENNESSY 1877年4月22日-1883年3月30日
寶雲爵士 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 1883年3月30日-1887年10月6日
德輔爵士 Sir George William DES VOEUX 1887年10月6日-1891年12月10日
威廉·羅便臣爵士 Sir William ROBINSON 1891年12月10日-1898年11月25日
卜力爵士 Sir Henry Arthur BLAKE 1898年11月25日-1903年7月29日
彌敦爵士 Sir Matthew NATHAN 1904年7月29日-1907年7月29日
盧吉爵士,又譯盧嘉或盧押,後為盧吉勳爵 Sir Frederick Lugard, later Lord LUGARD 1907年7月29日-1912年3月
梅含理爵士 Sir Francis Henry MAY 1912年7月24日-1919年9月30日
司徒拔爵士 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1919年9月30日-1925年11月1日
金文泰爵士 Sir Cecil CLEMENTI 1925年11月1日-1930年5月9日
貝璐爵士 Sir William PEEL 1930年5月9日-1935年12月12日
郝德傑爵士 Sir Andrew CALDECOTT 1935年12月12日-1937年10月28日
羅富國爵士 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 1937年10月28日-1941年9月10日
楊慕琦爵士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1年9月10日-12月25日
香港淪陷,請參閱香港日治時期
酒井隆中將
新見政一將軍 Lieutenant General Takashi Sakai
General Masaichi Niimi 1941年12月25日-1942年2月20日
磯谷廉介中將 Lieutenant General Rensuke Isogai 1942年2月20日-1944年12月24日
田中久一中將 Lieutenant General Hisaichi Tanaka 1945年2月1日-1945年8月15日
日治時期結束,英國復權
詹遜(署任),後為爵士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later Sir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1945年8月15日-1945年9月
夏慤爵士(軍管) Sir Cecil H.J. Harcourt 1945年9月-1946年4月30日
楊慕琦爵士(復任)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6年5月1日-1947年7月25日
葛量洪爵士 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 1947年7月25日-1958年1月23日
柏立基爵士 Sir Robert Brown BLACK 1958年1月23日-1964年4月14日
戴麟趾爵士 Sir David Clive Crosble TRENCH 1964年4月14日-1971年11月19日
麥理浩爵士,後為勳爵 Sir Murray MacLEHOSE, later Lord MacLehose 1971年11月19日-1982年5月20日
尤德爵士,於任內病逝
鍾逸傑爵士(署理) Sir Edward YOUDE
Sir David AKERS-JONES[Acting] 1982年5月20日-1986年12月4日
1986年12月4日-1987年4月9日
衛奕信爵士,後為勳爵 Sir David WILSON, later Lord Wilson 1987年4月9日-1992年7月9日
彭定康,後為勳爵 Christoper Francis PATTEN, later Lord Patten 1992年7月9日-1997年6月30日
2006-11-14 2:06 am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殖民地時期(1841年-1997年)英國派駐香港的英王代表,共歷28任(另有3任日治時期的港督,是日本人,共計31任)。香港回歸中國後此職大致由行政長官取代。

1843年,《英王制誥》頒布,宣佈設置香港殖民地。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統治者,總督則是英王的全權代表,兼任香港三軍司令。港督的權力很大,主持香港的行政機關行政局和立法機關立法局,兩局的議員都是由港督任命。直至1991年才有第一次立法會直選選出部分議員。早期的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政治家,曾任英國保守黨主席。


中文譯名由來
歷任港督的譯名(及部份英國人)都是用中化的名字(如羅富國、楊慕琦、彭定康),全因英國人想與中國人的關係看起來接近一些,所以用中化的名字,以期收得中、英兩國融和之效。

歷任港督列表
中文名 英文 任期
砵甸乍爵士,又譯璞鼎查 Sir Henry POTTINGER 1843年6月23日-1844年5月8日
戴維斯爵士,又譯爹核士 Sir John Francis DAVIS 1844年5月8日-1848年3月21日
文咸爵士,又譯般咸 Sir Samuel George BONHAM 1848年3月21日-1854年4月13日
寶靈爵士,又譯包令 Sir John BOWRING 1854年4月13日-1859年9月9日
夏喬士·羅便臣爵士,又譯羅士敏,後為樂善美勳爵 Sir Hercules ROBINSON, later Lord Rosmead 1859年9月9日-1865年3月11日
麥當奴爵士 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 1866年3月11日-1872年4月16日
堅尼地爵士 Sir Arthur Edward KENNEDY 1872年4月16日-1877年4月22日
軒尼詩爵士 Sir John Pope HENNESSY 1877年4月22日-1883年3月30日
寶雲爵士 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 1883年3月30日-1887年10月6日
德輔爵士 Sir George William DES VOEUX 1887年10月6日-1891年12月10日
威廉·羅便臣爵士 Sir William ROBINSON 1891年12月10日-1898年11月25日
卜力爵士 Sir Henry Arthur BLAKE 1898年11月25日-1903年7月29日
彌敦爵士 Sir Matthew NATHAN 1904年7月29日-1907年7月29日
盧吉爵士,又譯盧嘉或盧押,後為盧吉勳爵 Sir Frederick Lugard, later Lord LUGARD 1907年7月29日-1912年3月
梅含理爵士 Sir Francis Henry MAY 1912年7月24日-1919年9月30日
司徒拔爵士 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1919年9月30日-1925年11月1日
金文泰爵士 Sir Cecil CLEMENTI 1925年11月1日-1930年5月9日
貝璐爵士 Sir William PEEL 1930年5月9日-1935年12月12日
郝德傑爵士 Sir Andrew CALDECOTT 1935年12月12日-1937年10月28日
羅富國爵士 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 1937年10月28日-1941年9月10日
楊慕琦爵士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1年9月10日-12月25日
香港淪陷,請參閱香港日治時期
酒井隆中將
新見政一將軍 Lieutenant General Takashi Sakai
General Masaichi Niimi 1941年12月25日-1942年2月20日
磯谷廉介中將 Lieutenant General Rensuke Isogai 1942年2月20日-1944年12月24日
田中久一中將 Lieutenant General Hisaichi Tanaka 1945年2月1日-1945年8月15日
日治時期結束,英國復權
詹遜(署任),後為爵士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later Sir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1945年8月15日-1945年9月
夏慤爵士(軍管) Sir Cecil H.J. Harcourt 1945年9月-1946年4月30日
楊慕琦爵士(復任)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6年5月1日-1947年7月25日
葛量洪爵士 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 1947年7月25日-1958年1月23日
柏立基爵士 Sir Robert Brown BLACK 1958年1月23日-1964年4月14日
戴麟趾爵士 Sir David Clive Crosble TRENCH 1964年4月14日-1971年11月19日
麥理浩爵士,後為勳爵 Sir Murray MacLEHOSE, later Lord MacLehose 1971年11月19日-1982年5月20日
尤德爵士,於任內病逝
鍾逸傑爵士(署理) Sir Edward YOUDE
Sir David AKERS-JONES[Acting] 1982年5月20日-1986年12月4日
1986年12月4日-1987年4月9日
衛奕信爵士,後為勳爵 Sir David WILSON, later Lord Wilson 1987年4月9日-1992年7月9日
彭定康,後為勳爵 Christoper Francis PATTEN, later Lord Patten 1992年7月9日-1997年6月30日
2006-11-14 2:05 am
有28個港督..
第一任港督是砵甸乍
最後一任港督是彭定康






以港督個名來命名的街道:
1砵甸乍爵士,又譯璞鼎查一現在香港中環的砵甸乍街
2戴維斯爵士,又譯爹核士一現在香港堅尼地城的爹核士街
3文咸爵士,又譯般咸一現在香港上環的文咸東街、文咸西街以及半山區的般咸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4寶靈爵士,又譯包令一現在香港油麻地的寶靈街以及昔日的寶靈頓運河(即現時的堅拿道所處位置)
5夏喬士·羅便臣爵士,又譯羅士敏,後為樂善美勳爵一於其任內成功向英國當局要求發行一套以香港名義的郵票,此舉後為其他英國海外屬土仿效。現在香港島半山區的羅便臣道和山頂的樂善美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此外,九龍的彌敦道(始建於1860年)原來亦以當時在任港督的夏喬士·羅便臣爵士命名為羅便臣道,其後經第13任港督彌敦擴建,遂於1909年正式易為今名。
6麥當奴爵士一現在香港島半山區的麥當奴道
7堅尼地爵士一現在香港島灣仔的堅尼地道以及中西區地方堅尼地城
8軒尼詩爵士一現在香港島灣仔區的軒尼詩道
9寶雲爵士一現在香港島灣仔區的寶雲道
10德輔爵士一現在香港島分別位於中環和西環的德輔道中和德輔道西
11威廉·羅便臣一香港並沒有任何地方以威廉·羅便臣爵士命名
12卜力爵士一今日香港島上環的卜公花園(位於太平山街)與已拆卸的卜公碼頭(現稱中環碼頭),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此外,洋紫荊的學名同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13彌敦爵士一建議兩廣官員把鐵路線改經東莞,最終得到當局許可。1904年,彌敦大力開發九龍半島,為了讓九廣鐵路更積極發展,於是擴闊彌敦道(其時稱羅便臣道,1909年3月19日改名為彌敦道)為九龍的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1906年,由於九廣鐵路的計劃已落實,於是開展了全長22哩的九廣鐵路英段(鐵路於下任總督盧吉任期內完成)。
據稱,彌敦是唯一一位沒有結婚的香港總督。現在九龍油尖旺區的著名街道彌敦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4盧吉爵士,又譯盧嘉或盧押,後為盧吉勳爵一香港大學成立,盧吉兼任首任校長,現在香港島山頂的盧吉道(Lugard Road),於1991年清拆的香港大學明原堂「盧迦翼」(Lugard Wing, Old Halls)(前稱「盧迦堂」(Lugard Hall)),
15梅含理爵士一是唯一一位出任港督的警隊首長。現在香港島半山區的梅道
16司徒拔爵士一現在香港島灣仔的司徒拔道
17金文泰爵士一為著名的中國通,能書得一手中國書法,現在青山禪院的「香海名山」牌坊就出其手筆,筆鋒蒼勁有力,顯然為精通書法之人。現在香港島北角的金文泰中學以及香港島東區郊區的金督馳馬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8貝璐爵士一現在香港島連接香港仔及太平山頂的貝璐道
19郝德傑爵士一,九龍長沙灣的郝德傑道因他而得名。值得注意的是,他是首位穿著便服(西裝),而非殖民地官服就任香港總督的總督。
20羅富國爵士一在香港島薄扶林沙灣的羅富國徑及在其任內創辦的羅富國師範學院(即香港教育學院)都以其名字命名。
21楊慕琦爵士一楊慕琦率英軍正式嚮日本投降。其後楊慕琦一直被收押在集中營,直至日本投降為止。值得留意的是,不同於大部份香港總督,香港並沒有任何道路以楊慕琦的名字命名。
22葛量洪爵士一現在香港島黃竹坑的葛量洪醫院、昔日的葛量洪師範學院(現已合併至香港教育學院),以及退役消防船葛量洪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3柏立基爵士一儘管香港的經濟發展開始起步,房屋及來自中國大陸的難民仍是柏立基在任港督時所須面對的兩大問題。柏立基亦曾向倫敦方面反映有關問題,以期能儘快解決。
香港的柏立基教育學院(現已合併到香港教育學院)及柏立基健康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24戴麟趾爵士一和前任港督楊慕琦爵士一樣,都曾在日本侵略亞洲時期成階下囚。他在任期內經歷六七暴動,此事亦令他推行多項改善,令香港市民受惠。現在連接石硤尾至葵涌的呈祥道、中西區般咸道的戴麟趾康復中心及新界荃灣的戴麟趾夫人美沙酮診所是以其名字命名。
25麥理浩勳爵一在位港督時為麥理浩爵士他剛上任時,香港貪污風氣嚴重,公僕向市民收取小費的事時有發生。1973年,總警司葛柏涉嫌受賄,麥理浩爵士在翌年2月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負責處理反貪污工作。麥理浩在1978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同年,他推行九年免費教育政策,所有6至15歲兒童必需接受教育。
1979年年初,他到訪北京與當時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商討香港在1997年,即新界租借條約期限屆滿後的前途問題。他是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第一位到訪的港督。1983年麥理浩爵士返回英國後,獲英女王封為終身貴族,並晉身上議院,是為麥理浩勳爵。
由於麥理浩熱愛遠足,香港一條從西貢北潭涌經九龍群山連接屯門的行山徑命名為麥理浩徑,以紀念他為香港作出的貢獻。西貢亦有以他妻子命名的麥理浩夫人渡假村。
26尤德爵士一中文譯名由中國總理周恩來親自所起,是唯一死於任內的港督。尤德任內致力為香港前途跟中國政府談判尤德於是推出一系列措施穩定金融巿場,包括以聯繫滙率將港元兌美元固定在1美元兌7.8港元的水平。香港舉行首次立法局選舉,選出24名議員。尤德提出建築第二條連接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海底隧道,及興修由屯門至元朗的輕便鐵路。香港在1987年4月成立「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鼓勵並協助香港市民接受教育、學習或從事學術研究;1993年10月設立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以紀念尤德爵士對香港的貢獻。
27衛奕信勳爵一卸任後隨即被冊封為英國上議院勳爵,稱為Baron Wilson of Tillyorn。
被派往香港大學學習中文,取了個中文名字叫作魏德巍。他的老師曾贈他一副對聯「德者當以道為本,巍峻應有穩定基」。後來香港傳媒認為這個名字是「雙鬼拍門」(「魏」和「巍」中有2個鬼字),而且諧音「危」、「偽」,不吉利,「巍」字由山下千八女鬼組成,而且名字音「危得危」,因此被任命為港督後改譯名。2002年被委任劍橋大學彼得屋學院院長。他在2000年獲頒薊花騎士勛章。他在1963至1965任英國駐北京代辦處2等秘書、1等秘書時,中文名字為魏德維;1987至1992年擔任港督時改為衛奕信。
「衛奕信徑」以其命名,於1996年正式啟用,全長78公里,分10段由南至北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嶺,是全港第2長的遠足徑。1992年12月,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在香港灣仔成立,宗旨是保存及保護香港的文物。
28彭定康勳爵一成為港督前的譯名為柏藤曾任環境大臣、保守黨主席及香港最後一任總督。2000年至2004年出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卸任後被封為英國終身貴族,封號巴恩斯男爵。
他的出任打破了多項慣例,包括拒絕接受英女皇頒授的爵士勳銜,沒有穿上殖民地官服就職,以及成為首位出任港督的非政府官員(以前的港督都是殖民地部或外交部官員);因他身形較胖,而中譯名字十分中國化,故上任後香港坊間以至傳媒對他暱稱肥彭。他也是唯一一位天主教徒香港總督。
此外,他對立法局功能組別議席的特殊安排受到中國的指責。他新增九個功能組別(新九組),使所有在職人士都有資格投票,變相使這九個議席成為直選議席。這改動,被中國方面認為是鑽《基本法》的漏洞,激怒了自六四事件後在對港政策趨向保守的中國政府。他被當時任職港澳辦主任的魯平罵作「千古罪人」。當時,「千古罪人彭定康」和彭、魯二人的關係成為香港報章副刊和電影的笑料主題。事後有評論認為,正是由於他固執和不可退讓的個性,以及雙方的溝通不順暢,直接導致北京政府與港英政府在回歸前摩擦不斷。但是更嚴厲的指責認為,彭定康之所以和中國政府衝突不斷,主要由於企圖從當時北京的外交困境中得到更多好處。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彭定康與家人陪同英國皇儲查理斯,乘坐皇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
2006-11-14 2:03 am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殖民地時期(1841年-1997年)英國派駐香港的英王代表,共歷28任(另有3任日治時期的港督,是日本人,共計31任)。香港回歸中國後此職大致由行政長官取代。

1843年,《英王制誥》頒布,宣佈設置香港殖民地。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統治者,總督則是英王的全權代表,兼任香港三軍司令。港督的權力很大,主持香港的行政機關行政局和立法機關立法局,兩局的議員都是由港督任命。直至1991年才有第一次立法會直選選出部分議員。早期的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政治家,曾任英國保守黨主席。


[編輯] 中文譯名由來
歷任港督的譯名(及部份英國人)都是用中化的名字(如羅富國、楊慕琦、彭定康),全因英國人想與中國人的關係看起來接近一些,所以用中化的名字,以期收得中、英兩國融和之效。


[編輯] 歷任港督列表
中文名 英文 任期
砵甸乍爵士,又譯璞鼎查 Sir Henry POTTINGER 1843年6月23日-1844年5月8日
戴維斯爵士,又譯爹核士 Sir John Francis DAVIS 1844年5月8日-1848年3月21日
文咸爵士,又譯般咸 Sir Samuel George BONHAM 1848年3月21日-1854年4月13日
寶靈爵士,又譯包令 Sir John BOWRING 1854年4月13日-1859年9月9日
夏喬士·羅便臣爵士,又譯羅士敏,後為樂善美勳爵 Sir Hercules ROBINSON, later Lord Rosmead 1859年9月9日-1865年3月11日
麥當奴爵士 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 1866年3月11日-1872年4月16日
堅尼地爵士 Sir Arthur Edward KENNEDY 1872年4月16日-1877年4月22日
軒尼詩爵士 Sir John Pope HENNESSY 1877年4月22日-1883年3月30日
寶雲爵士 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 1883年3月30日-1887年10月6日
德輔爵士 Sir George William DES VOEUX 1887年10月6日-1891年12月10日
威廉·羅便臣爵士 Sir William ROBINSON 1891年12月10日-1898年11月25日
卜力爵士 Sir Henry Arthur BLAKE 1898年11月25日-1903年7月29日
彌敦爵士 Sir Matthew NATHAN 1904年7月29日-1907年7月29日
盧吉爵士,又譯盧嘉或盧押,後為盧吉勳爵 Sir Frederick Lugard, later Lord LUGARD 1907年7月29日-1912年3月
梅含理爵士 Sir Francis Henry MAY 1912年7月24日-1919年9月30日
司徒拔爵士 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1919年9月30日-1925年11月1日
金文泰爵士 Sir Cecil CLEMENTI 1925年11月1日-1930年5月9日
貝璐爵士 Sir William PEEL 1930年5月9日-1935年12月12日
郝德傑爵士 Sir Andrew CALDECOTT 1935年12月12日-1937年10月28日
羅富國爵士 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 1937年10月28日-1941年9月10日
楊慕琦爵士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1年9月10日-12月25日
香港淪陷,請參閱香港日治時期
酒井隆中將
新見政一將軍 Lieutenant General Takashi Sakai
General Masaichi Niimi 1941年12月25日-1942年2月20日
磯谷廉介中將 Lieutenant General Rensuke Isogai 1942年2月20日-1944年12月24日
田中久一中將 Lieutenant General Hisaichi Tanaka 1945年2月1日-1945年8月15日
日治時期結束,英國復權
詹遜(署任),後為爵士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later Sir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1945年8月15日-1945年9月
夏慤爵士(軍管) Sir Cecil H.J. Harcourt 1945年9月-1946年4月30日
楊慕琦爵士(復任)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6年5月1日-1947年7月25日
葛量洪爵士 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 1947年7月25日-1958年1月23日
柏立基爵士 Sir Robert Brown BLACK 1958年1月23日-1964年4月14日
戴麟趾爵士 Sir David Clive Crosble TRENCH 1964年4月14日-1971年11月19日
麥理浩爵士,後為勳爵 Sir Murray MacLEHOSE, later Lord MacLehose 1971年11月19日-1982年5月20日
尤德爵士,於任內病逝
鍾逸傑爵士(署理) Sir Edward YOUDE
Sir David AKERS-JONES[Acting] 1982年5月20日-1986年12月4日
1986年12月4日-1987年4月9日
衛奕信爵士,後為勳爵 Sir David WILSON, later Lord Wilson 1987年4月9日-1992年7月9日
彭定康,後為勳爵 Christoper Francis PATTEN, later Lord Patten 1992年7月9日-1997年6月30日
香港回歸,請參閱香港行政長官
參考: wikipedia
2006-11-14 2:01 am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殖民地時期(1841年-1997年)英國派駐香港的英王代表,共歷28任(另有3任日治時期的港督,是日本人,共計31任)。香港回歸中國後此職大致由行政長官取代。

1843年,《英王制誥》頒布,宣佈設置香港殖民地。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統治者,總督則是英王的全權代表,兼任香港三軍司令。港督的權力很大,主持香港的行政機關行政局和立法機關立法局,兩局的議員都是由港督任命。直至1991年才有第一次立法會直選選出部分議員。早期的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政治家,曾任英國保守黨主席。


[編輯] 中文譯名由來
歷任港督的譯名(及部份英國人)都是用中化的名字(如羅富國、楊慕琦、彭定康),全因英國人想與中國人的關係看起來接近一些,所以用中化的名字,以期收得中、英兩國融和之效。


[編輯] 歷任港督列表
中文名 英文 任期
砵甸乍爵士,又譯璞鼎查 Sir Henry POTTINGER 1843年6月23日-1844年5月8日
戴維斯爵士,又譯爹核士 Sir John Francis DAVIS 1844年5月8日-1848年3月21日
文咸爵士,又譯般咸 Sir Samuel George BONHAM 1848年3月21日-1854年4月13日
寶靈爵士,又譯包令 Sir John BOWRING 1854年4月13日-1859年9月9日
夏喬士·羅便臣爵士,又譯羅士敏,後為樂善美勳爵 Sir Hercules ROBINSON, later Lord Rosmead 1859年9月9日-1865年3月11日
麥當奴爵士 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 1866年3月11日-1872年4月16日
堅尼地爵士 Sir Arthur Edward KENNEDY 1872年4月16日-1877年4月22日
軒尼詩爵士 Sir John Pope HENNESSY 1877年4月22日-1883年3月30日
寶雲爵士 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 1883年3月30日-1887年10月6日
德輔爵士 Sir George William DES VOEUX 1887年10月6日-1891年12月10日
威廉·羅便臣爵士 Sir William ROBINSON 1891年12月10日-1898年11月25日
卜力爵士 Sir Henry Arthur BLAKE 1898年11月25日-1903年7月29日
彌敦爵士 Sir Matthew NATHAN 1904年7月29日-1907年7月29日
盧吉爵士,又譯盧嘉或盧押,後為盧吉勳爵 Sir Frederick Lugard, later Lord LUGARD 1907年7月29日-1912年3月
梅含理爵士 Sir Francis Henry MAY 1912年7月24日-1919年9月30日
司徒拔爵士 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1919年9月30日-1925年11月1日
金文泰爵士 Sir Cecil CLEMENTI 1925年11月1日-1930年5月9日
貝璐爵士 Sir William PEEL 1930年5月9日-1935年12月12日
郝德傑爵士 Sir Andrew CALDECOTT 1935年12月12日-1937年10月28日
羅富國爵士 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 1937年10月28日-1941年9月10日
楊慕琦爵士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1年9月10日-12月25日
香港淪陷,請參閱香港日治時期
酒井隆中將
新見政一將軍 Lieutenant General Takashi Sakai
General Masaichi Niimi 1941年12月25日-1942年2月20日
磯谷廉介中將 Lieutenant General Rensuke Isogai 1942年2月20日-1944年12月24日
田中久一中將 Lieutenant General Hisaichi Tanaka 1945年2月1日-1945年8月15日
日治時期結束,英國復權
詹遜(署任),後為爵士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later Sir Franklin Charles Gimson 1945年8月15日-1945年9月
夏慤爵士(軍管) Sir Cecil H.J. Harcourt 1945年9月-1946年4月30日
楊慕琦爵士(復任)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1946年5月1日-1947年7月25日
葛量洪爵士 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 1947年7月25日-1958年1月23日
柏立基爵士 Sir Robert Brown BLACK 1958年1月23日-1964年4月14日
戴麟趾爵士 Sir David Clive Crosble TRENCH 1964年4月14日-1971年11月19日
麥理浩爵士,後為勳爵 Sir Murray MacLEHOSE, later Lord MacLehose 1971年11月19日-1982年5月20日
尤德爵士,於任內病逝
鍾逸傑爵士(署理) Sir Edward YOUDE
Sir David AKERS-JONES[Acting] 1982年5月20日-1986年12月4日
1986年12月4日-1987年4月9日
衛奕信爵士,後為勳爵 Sir David WILSON, later Lord Wilson 1987年4月9日-1992年7月9日
彭定康,後為勳爵 Christoper Francis PATTEN, later Lord Patten 1992年7月9日-1997年6月30日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55: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3000051KK026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