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日期:2004年11月01日
浮濫的憂鬱
--------------------------------------------------------------------------------
現在最「流行」的病就屬憂鬱症了。每天各個報紙的醫療版與社會版上都有許多醫師與專家學者在談論憂鬱症與報導憂鬱症的相關消息。各醫療院所拜媒體宣傳所賜,都是門庭若市。台灣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越來越多,人數呈直線上升,近年來在這方面的健保醫療費用支出因而不斷暴漲。許多人動不動就懷疑自己有憂鬱症,甚至連醫生們自己也都有這種「自我診斷」的情況。但是,真的有這麼多「憂鬱症」嗎?
我遇過好幾位胃病病人因為其症狀而被診斷為「憂鬱症」,在給予服用一些胃藥後,「憂鬱症」就消失了。許多為慢性疼痛所惱的老年人也都被冠上「憂鬱症」診斷,只因為醫師一時無法找出疼痛的真正原因。有些人因為股票慘跌或失去親人而心情低落鬱悶,原本其情緒在數週後就會逐漸恢復,在看了報章電視報導後,就去找醫師堅持說自己得了憂鬱症,醫師也從善如流地給予抗憂鬱藥物服用,結果自此離不開藥物。這類情況比比皆是。
首先,「憂鬱症」其實是個很奇怪的診斷病名,因為它根本沒有任何醫學上的病理證據,也就是說,你無法發現有任何生理上的病變異常可以確定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也無法像一般疾病一樣進行科學性檢驗以確立診斷。有人提出是因為腦內的一項分泌物質-血清素減少所導致的,但是這至今仍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並且有許多的爭議。像這樣沒有證據的理論,卻被藥廠緊抓著大肆宣傳,找了許多專家背書,不斷地向醫界與民眾塑造這是一個確定事實的印象,目的就是為了要銷售它的新型抗憂鬱藥。現在,由於藥廠非常成功的全球市場行銷模式,抗憂鬱藥物已成為世界上獲利最高的一項生意,每年可以有數百億美元的利潤。
對於憂鬱症的診斷基本上是憑藉一份評估量表,若「符合」的項目越多,則越可能被判定憂鬱症。至於怎麼樣算「符合」,每個精神科醫師的看法又都不一致。有的人很嚴謹,但有的人只要你有任何心情鬱悶情況就直接給你個「憂鬱症」診斷,然後你就等著領藥吃,而且要至少連續吃六個月,若沒好就還要繼續吃下去,成為了「最忠實顧客」。並且還不會有「誤診」的醫療糾紛問題,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檢驗標準。這些對精神科醫師而言是很大的利益誘因,因此何不多多益善,全民一起「憂鬱」呢!現在衛生署在全國各地推行「憂鬱症共同照護網」,鼓勵基層的非精神專科的醫師們也加入「發現」與「診斷」憂鬱症的行列,並且只要是診斷為憂鬱症的個案,醫師還可獲得健保的額外診療給付。利之所趨,預估這股憂鬱風潮將會越來越浮濫。
美國學者 L.羅恩 賀伯特就曾指出,未來越來越多的人們將會因為精神醫學的診斷病名而相信自己有精神疾病,並且受苦於這些自己所認定的虛擬疾病。
(仁安診所薛智元醫師 )
自殺率數據所透露的真相
事實資料:
1. 自由時報報導:根據研究顯示,自殺死亡者有97%生前接受過精神科治療。70%被診斷為憂鬱症。
2. 衛生署統計:自殺率在開始接受精神科治療後半年內最高。
3.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宣佈:抗憂鬱藥物有導致自殺的副作用。
4. 健保局統計:台灣藥物消耗量近年來成長最高的是精神治療藥物,佔健保支出第三名,每年近120億台幣。其中抗憂鬱藥物佔將近40億。
5. 藥廠統計:台灣抗憂鬱藥物消耗量近五年來大幅成長25%以上。
6. 衛生署統計:台灣自殺率十年來成長2倍。
根據上述資料的合理推論:
1. 精神科治療對於降低自殺率無明顯成效。
2. 精神科治療所開立的抗憂鬱藥物加速或促進患者自殺。
3. 抗憂鬱藥物的普及造成台灣自殺率的大幅上升。
別忽視了自殺的另一個可能因素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2004年九月舉辦聽證會,與會的專家學者們共同結論證實抗憂鬱藥物具有導致自殺衝動的副作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因此正式對全世界宣佈這項結論,並強制要求藥廠必須在藥物包裝盒上以黑框明顯標示此自殺副作用。
當初這些新型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剛上市時,就有專家提出這項警訊,而且隨著此藥物的推廣與流行,自殺案例數目卻不減反增。有越來越多的醫師與受害者家屬對此類藥物提出質疑。但藥廠與大多數精神科醫師開始時都矢口否認。這項爭議直到去年終於塵埃落定,確定自殺是抗憂鬱藥的可能副作用之一。而且調查更揭露了研發此類抗憂鬱藥物的藥廠其實早在研究階段就發現有此自殺副作用,但卻隱瞞不公佈的惡行。
FDA公佈了十項這類抗憂鬱藥物,包括百憂解、樂復得、希普能、克憂果、無鬱寧、速悅等等。據報載倪敏然在自殺前數週被一位精神科醫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並給予藥物治療,這消息不禁讓人高度懷疑是否是因為藥物而引發了他的自殺強迫衝動。
ㄧ位精神科醫師之死 ㄧ年兩百億台幣的市場 憂鬱症最佳良藥 你憂鬱是應該的
公民人權調查團 CITIZE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p.s如果您覺得我們回答有幫助到您,也請您多多e-mail給您的親朋好友,及給需要的朋友知道,精神科的真相)
如果已服用這些藥物,又應怎麼辦呢?立即快速地戒除,對身體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身體已經逐漸在適應藥性,所以也應該緩慢地戒除使用藥物的習慣。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並且儘量了解自己的處境與困難來下手,如果能輔助心理治療以及有家人朋友的協助,可以有助於紓解在戒斷時期的不適,並且能夠縮短戒除的時間。
參考書籍:為藥瘋狂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94860
作者介紹
Peter R. Breggin, 醫學博士任教於哈佛醫學院,是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專家。哈佛醫學院畢業,曾任麻省精神保健中心及紐約州立大學上州醫學中心住院醫師、國家精神保健院顧問。一九六八年起於馬里蘭貝斯達開業,並於哈佛醫學院、華盛頓精神病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校講學。知名的生物精神病學反對者;國際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研究中心創辦人;精神病學專業期刊《合倫理之人性科學與醫療管理》總編輯。
他曾經出版十多本書,包括談百憂解的暢銷書。
David Cohen, McGill大學和加州柏克來博士,蒙特婁大學社工教授,專專長心理醫療研究。
目錄:
警告:精神治療藥物有礙健康
導論:什麼是你的最終寄託
第一章 開始遠比戒斷容易
第二章 精神治療藥物的極限
第三章 你的問題可能來自藥物
第四章 特定藥物的有害副作用
第五章 拒絕藥物的個人與心理因素
第六章 為何醫師告訴病人的那麼少
第七章 規劃戒斷過程
第八章 如何停止服用精神治療藥物
第九章 精神治療藥物的戒斷反應
第十章 讓你的孩子戒斷精神治療藥物
第十一章 瞭解治療師對不用藥的憂慮
第十二章 給不主張用藥的治療師之指導方針
第十三章 不靠藥物來幫助自己與他人的心理學原則
附錄 常用精神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