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出現的原因?

2006-11-13 5:22 am
地鐵出現的原因是甚麼?急急急

回答 (2)

2006-11-13 7:40 am
✔ 最佳答案
香港地鐵的背景

香港地下鐵路系統於一九六七年九月首先由費爾文霍士及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受政府委託進行研究後提出。香港人口的不斷增加及市民對公共交通工具的需要,是促使香港政府進行這項研究工作的兩個主要因素。

由於地理環境關係,香港人口有80%是居住在人口密度極高的背山面海狹長地區,如要在市區裏興建道路網以改善交通情況,非大量拆卸樓宇不可。這亦是建議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原因之一。

費爾文霍士組合顧問工程公司於一九七零年完成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建造地下鐵路的更具體建議。研究報告中建議興建一個全長52.7公里分別由四條路線的地下鐵路系統:包括有港島線、觀塘線、荃灣線及東九龍線。兩年之後,香港政府原則上同意首先興建第一線的「早期系統」。

香港政府於一九七三年決定與四個國際大集團商議,打算把工程以固定價格、單一合約的形式批出。日本集團於一九七四年簽署了承投工程的意向書,但在同年十二月退出。

數星期後,集體運輸臨時管埋局宣佈把「早期系統」略予縮減,成為「修正早期系統」。臨時管理局放棄採用單一承建合約的方法,招標承投。另外,由港府全資擁有的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亦於此時正式成立,取代臨時管理局監督工程的進行。

落實興建地鐵

觀塘線
「修正早期系統」的第一線由中環至觀塘,由1975年11月動工興建,觀塘至石硤尾部分於1979年10月1日通車,並在1979年12月31日伸展到尖沙咀,於1980年2月12日伸展到中環。

荃灣線
1977年7月政府首允興建第二線--荃灣支線。荃灣支線由石硤尾至荃灣,路線全長約10.5公里,荃灣至荔景部分在1982年5月10日通車,而荔景至太子部分則在5月17日通車,荃灣線將地下鐵路之路線增加至26.1公里。後來,荃灣線取代觀塘線直達中環,而觀塘線則以油麻地為終站,並以太子及旺角站作為兩線的交匯站。

港島線
1980年12月經港督會同行政局批准興建港島線。由上環至柴灣的港島線全長12.5公里,港島線於1981年10月動工,金鐘至柴灣段於1985年5月31日通車,而上環站則於1986年5月23日啟用。金鐘站及中環站並擴建成為港島線與荃灣線的交匯站。經延長後的地下鐵路,全長38.6公里,共37個車站。

延長觀塘線--鰂魚涌及藍田站

東區海底隧道是政府於1984年建議興建的第二條過海隧道,並於1985年12月批出專利權予新香港海底隧道有限公司,承建及經營一條包括道路及鐵路的雙管隧道,而地鐵的東隧部分於1989年8月6日啟用,使觀塘線延長至鰂魚涌,而藍田站於1989年10月1日啟用,鰂魚涌更擴建為與港島線的轉車站。

機場快線及東涌線
機場鐵路是全球第一條專為機場而設的鐵路。1989年10月,香港政府決定在赤鑞角興建新機場,並邀請地鐵公司建造一條連接機場的鐵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英國政府於1994年11月達成機場鐵路的財務及土地安排協議,而當時的立法局財務委員會並立即通過對有關工程注資237億元,此外,機場鐵路亦會向私營機構舉債114億元。至於批地安排方面,中英土地委員會同意批出機場鐵路用地148公頃。機場鐵路工程總共分為24項工程合約,其中10項為土木工程合約,而電機工程合約則佔九項。

機場鐵路工程在1994年底開始,經過4年的施工後,東涌線於1998年6月22日開始投入服務。而機場快線則跟隨新機場的運作於7月6日啟用。

將軍澳線
將軍澳支線為將軍澳新市鎮及油塘提供集體運輸鐵路服務,並繼觀塘線、荃灣線、港島線、東涌線及機場快線之後,成為地鐵的第六條行車線。將軍澳支線由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口,經過油塘進入將軍澳新市鎮;此條行車線將分為兩段:一段由將軍澳站向北伸展至寶琳,而另一段則向南進入將軍澳南部的八十六區。

將軍澳支線工程在1999年4月開始動工,經過3年的施工後,油塘站於2002年8月4日率先投入服務。而調景嶺至寶琳站於8月18日啟用。觀塘線經東區海底隧道的乘客須在油塘站 前往將軍澳線往北角方向轉車。

機場鐵路第二期
為配合西鐵工程,地鐵於荔景站與奧運站之間加鋪兩條軌道,一條屬機場快線;另外兩條屬東涌線,而奧運站至荔景站之間則加建南昌站,以便東涌線的乘客轉乘西鐵。這項工程的好處是讓機場快線及東涌線列車能夠分開行駛,避免東涌線列車停靠南昌站時阻礙不停該站的機場快線列車行駛。地鐵於美孚站加建一條行人隧道,方便乘客往來西鐵美孚站與地鐵的美孚站。
2006-11-13 5:34 am
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在1863年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 Metropolitan Railway。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鐵路也只能用蒸汽機車。由於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到了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下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數月後便關閉。

現存最早的鑽挖式地下鐵路則在1890年開通,亦是倫敦,連接市中心與南部地區。最初鐵路的建造者計劃使用類似纜車的推動方法,但最後用了電力機車,使其成為第一條電動地下鐵。早期在倫敦市內開通的地下鐵亦於1905年全數電氣化。

倫敦地鐵(London Underground)是倫敦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倫敦市中心內,地鐵車輛大部分是在地底運行的,而在郊區則在地面運行。倫敦地鐵在英語中常被暱稱為The Tube(管子),名稱來源於車輛在像管道一樣的圓形隧道裏穿行。

1863年,第一條地鐵建成通車,成為當時轟動全球的大新聞。1890年,蒸汽機車為電力機車取代。今天倫敦已建成總長408公里的地鐵網,其中160公里在地底,共有12條路線、共274個運作中的車站,每日載客量高達300萬人,2003至04年度總載客人次為9億4800萬。

地鐵線路圖和地鐵站內都使用了統一的指示和標誌,用顏色、圖形標示得很清楚。整個倫敦地區依距離遠近分為6區,票價依站與站之間距離遠近而不同。

地鐵站內有售票窗口及自動售票機,可以接受借記卡、信用卡,硬幣和紙幣。倫敦地鐵為自動檢票,將票面向上插入檢票口的檢票機側面一個縫隙中,票即被自動送入,並從檢票機上方彈出。拔出票,檢票口欄桿自動打開,人過去後欄桿合上。最近新推出Oyster卡,可用於地鐵站和大部分公車。只需將帶磁性的卡接觸地鐵檢票口一個黃色的圓盤,如果卡內已經充值了有效車票,欄桿自動打開。如果出現故障,可以持票向站內工作人員諮詢。

經樓梯或電梯進入地下站臺,按照路線圖找到所乘線路和方向。站臺上會有電子屏幕顯示等候時間及該車終點,列車第一節車廂上方也會顯示終點。倫敦地鐵線路複雜,同一條線會有不同路線,不同終點,還有區間車,必須看清再上。

車輛到站門自動打開,過一定時間自動關閉。到站時,大部分市中心車站會做出廣播:「請留意列車與站臺的間隙(Please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the platform)」。「留意間隙(Mind the Gap)」這一短語儼然成為倫敦地鐵的聽覺標誌。車內有該線列車路線圖以及倫敦市中心換乘圖。車在行駛當中晃動很厲害,必須抓緊坐好。根據到站站臺位置,兩側車門都有可能打開,要注意安全。

到達目的地的車站後,追尋寫有黃字「出口」(Way out)的標誌到檢票口,由此出去即可。換乘站也都有明顯的標誌指引通向其他線的路線。


倫敦地鐵路線 路線名稱 開通年份 路線類型 全長
en:Bakerloo Line 貝克路線 1906年 深層隧道 23公里 / 14英里
en:Central Line 中央線 1900年 深層隧道 74公里 / 46英里
en:Circle Line 環狀線 1884年 淺層隧道 22公里 / 14英里
en:District Line 地區線 1868年 淺層隧道 64公里 / 40英里
en:East London Line 東倫敦線 1869年 淺層隧道 8公里 / 5英里
en:Hammersmith & City Line 哈墨石密與城市線 1863年 淺層隧道 14公里 / 9英里
en:Jubilee Line 銀禧線 1979年 深層隧道 36公里 / 23英里
en:Metropolitan Line 都會線 1863年 淺層隧道 67公里 / 42英里
en:Northern Line 北方線 1890年 深層隧道 58公里 / 36英里
en:Piccadilly Line 皮卡底里線 1906年 深層隧道 71公里 / 44英里
en:Victoria Line 維多利亞線 1969年 深層隧道 21公里 / 13英里
en:Waterloo & City Line 滑鐵盧與城市線 1898年 深層隧道 2公里 / 1.5英里


收錄日期: 2021-04-23 15:55: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2000051KK055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