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和蛇的特徵?

2006-11-13 1:05 am
海豚和蛇的特徵?快速交功課的,其他動物都得

回答 (5)

2006-11-13 1:10 am
✔ 最佳答案
辨認海豚的特徵包括一些刻在海豚身體上永久性的記號,例如背鰭上的痕跡或疤痕。“Curly”, “Ringo” 和 “Square fin” 的命名是跟從牠們背鰭的特徵而定的,但是牠們也有系統性的命名,而牠們的命名分別是 NL111, NL11, NL24。
不同蛇有不同特徵:
蝮蛇科
 
圖片參考:http://www.tyes.ttct.edu.tw/country/being/botton/point.gif
百步蛇
  形態特徵:中、大型毒蛇,身形粗狀,頸細,頭大且成及明顯的三角形,吻端向上翹起,頭部上方為深褐色或紫褐色,體色為淺褐色或紅褐色,身體兩側排列有明顯的黑褐色三角斑紋。生態習性: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多出現於闊葉林、竹林與少干擾的溪谷環境,日夜均會活動,以鼠類為主要食物,因環境的破壞及人為捕獵,已不易見到。分 布:整個泰源盆地都有分布,但現在已不容易發現。
 
圖片參考:http://www.tyes.ttct.edu.tw/country/being/botton/point.gif
龜殼花
  形態特徵:中、小型毒蛇,頸細,頭部成明顯的三角形,體背為黃褐色或棕褐色,並有不規則形的黑色斑紋。生態習性:普遍分布於全省中、低海拔地區,主要棲息地為農墾地、河岸灌叢及山區樹林邊緣地帶,以鼠類為食物,多於夜間活動,卵生。分 布:整個泰源盆地均有分佈,為一種常見的毒蛇。
 
圖片參考:http://www.tyes.ttct.edu.tw/country/being/botton/point.gif
鎖蛇
  形態特徵:體型粗短,頭呈長三角形,鼻孔大而明顯,體色鐵灰色,體背從頭至尾有連串鐵鍊狀之卵圓形黑色斑紋,腹面白色,佈滿許多橢圓或三角形的黑色小點。生態習性:棲息於河川兩旁寬廣而平坦的礫石草生地或蔗田等開墾環境。行動緩慢,受驚擾時會發出刺耳的嘶嘶聲,日夜均會活動,以鼠類為主食。卵胎生。分 布:泰源盆地有零星分佈。
 
圖片參考:http://www.tyes.ttct.edu.tw/country/being/botton/point.gif
赤尾青竹絲
  形態特徵:小型毒蛇,又名赤尾鮐,體色以綠色為主,頭呈三角形,頸部細長,身體兩側有一條自頸部延伸到尾的白色縱線,尾部為磚紅色。生態習性:族群數量多,棲地型態極為廣泛,由平地到兩千公尺山區的各種類型環境,都有它的蹤跡,常纏繞於灌叢與數枝上休息,多於夜間活動。卵胎生。分 布:泰源盆地分佈的密度頗高,為最常見的毒蛇。
蝙蝠蛇科
 
圖片參考:http://www.tyes.ttct.edu.tw/country/being/botton/point.gif
雨傘節
  形態特徵:毒蛇,頭部成橢圓形,全身有黑白相間的明顯環紋,白色環紋從頸後方才開始且都比黑色環紋窄,腹部為白色。生態習性:普遍分布於全省低海拔地區,常出沒於鄰近水域的環境,多於夜間活動,性情溫和,除非受傷或遭到嚴重威脅與干擾,很少主動攻擊人,卵生。分 布:泰源盆地普遍分布於各水域。
 
圖片參考:http://www.tyes.ttct.edu.tw/country/being/botton/point.gif
眼鏡蛇
  形態特徵:又名飯匙倩,中、大型毒蛇,頭部為橢圓形,體色為棕色、褐色、深褐色或黑色等。頸部白色環紋較寬大,其他細環紋隱約可見,幼蛇 較明顯,遇到刺激時,頭部昂起,頸部前後扁平。生態習性:普遍分布於全省低海拔地區較為乾燥的農墾地、果園、雜草與灌叢混生的山坡地等環境。日間活動,以鼠類為主要食物,卵生。分 布:泰源盆地開墾地、果園,偶有紀錄。
盲蛇科
 
圖片參考:http://www.tyes.ttct.edu.tw/country/being/botton/point.gif
盲 蛇
  形態特徵:是一種原始的蛇類,眼睛退化只剩一小點,體色黝黑具有金屬光澤,體型似蚯蚓,但全身覆滿極細的鱗片,極為堅韌,尾部短末端成突尖狀,屬於小型蛇,全長不超過20公分。生態習性:棲息於腐植質較多的土壤中生活,以土中的蟲子為食,喜好潮濕陰暗的地方,一般在地面不易見到。分 布:泰源盆地已開發地或未開發地,都有發現的可能。 
後記:
  在調查時,通常以輾死車輪下的蛇做為調查的對象,因為泰源盆地開闢台23線後,在調查期間東河至北源路段,就有上百條蛇慘死於公路上,悲涼萬分。如果有一天,您光臨泰源盆地時,請小心開車,注意輪下的它們。在我們與它們爭地的同時,也留一點空間讓它們喘氣吧!!
 
2006-11-13 3:09 am
海豚:
一.海豚的飲食

海豚最喜歡吃魚及魷魚,每天會吃的份量若是體重的三份之一。在海洋公園生活的海豚所吃的食物主要是由外國進口,因為外國的貨源比較充足及穩定,而且食物受污染的機會較少。

二.海豚的習性

許多種類的海豚過著群棲的生活,而且待日都有例行的社會活動。夏威夷的陀螺海豚,以能躍出水面做快速的反軸旋轉而著稱。他們在白日的大好時光中,即是靠在岸邊休息。

他們是在夜晚進食,因此直到下午近黃昏時才活躍起來,那時,一隻隻海豚開始躍出水面,水花四濺。甦醒的海豚愈來愈多,躍水的行動也愈來愈瘋狂,好像在做點名似的等確定頭數全到齊了,牠們就準備出發了。

海豚群很快地前前後後游動,好像在排隊似的調整隊伍,然後,隨著一個不詳的信號,牠們全都轉尾向大海進發。

黑海豚則相反,牠們是在白日獵食。牠們在夜晚是三五成群的靠近海岸,以時速約3哩(5公里)的速度緩慢游動,提防著牠們主要的侵略者殺人鯨的入侵。在直徑只10哩(16公里 )的海域內,可能棲息著多至400隻的海豚。

但是牠們於破曉出獵時,並不是集體出動,而是集成一小團一小團分批出獵,每一團多至二十個成各團列隊成扇形出發,掃描著前方的海域尋找魚群,偶爾,海豚會不費力地躍出水面,躍到20呎(6公尺)高,以偵察海鳥的縱跡,因為海鳥總是伴隨著魚群,也以魚群為食。然後、海豚拱著背躍回隊伍的排頭,俐落的切入水中。

若是偵察出獵物的位置,海豚就吵吵嚷嚷的跳躍著,或是以側邊逆行,或是做肚皮擊水動作海豚把魚群圍起來,並趕至水面上,牠們的圍堵像牆似的堅固。魚群插翅難逃。

牠們的跳躍噴濺,也引來其他的幾團海豚。這是無意還是有意的合作行為,日前仍不知曉。進食完畢,海豚會表演驚人的空中跳躍,旋轉身子並翻觔斗,這些動作如同召集令般使海豚群集合起來,一起返回近岸的海域過夜。

有些海豚會和其他種類的海豚聚合。熱帶深水海域的陀螺海豚會與斑紋海豚共棲。牠們遠離陸地,得時時警戒著海中的鯊魚,在夜晚,陀螺海豚積極出臘,因此能注意到危險,白天,由斑紋海豚換班來做警戒工作,集合在一起的海豚理,可能多達一萬隻,集體游動時,在海中延伸幾千哩長,蔚為壯觀!

海脈並不像一般所認為的那樣溫順,牠們也很富政擊性。有些種類的海豚會互相戰鬥以爭取領導權,這時候,海豚會用牙齒互咬。從屬關係建立後,統治者只需向屬下齜牙裂嘴一番,屬下就會乖乖的就範。

三.海豚的行為

1.躍身擊浪

鯨、海豚與某些鼠海豚有時會舉頭離水、投身空中,然後再落回水中,激起一片水花。這就是所謂的「躍身擊浪」,無疑地是最壯觀的海面活動。賞鯨人往往只有在此時才看得見鯨豚類動物的整個軀體。

2.鯨尾揚升

某些鯨與海豚在進行深潛時,會將尾鰭揚升至空中,好讓軀體以更陡的角度往下潛至較深的海裡。這種動作稱為 「鯨尾揚升」,基本上可以分成兩種 : 一種稱為 「尾鰭上翻潛水」,即尾鰭高舉至空中,所以可以看見尾鰭的腹面,另一種稱為「尾鰭下伏潛水」﹐即尾鰭出水時仍保持向下﹐所以看不到尾鰭的腹面。

3.鯨尾擊浪

「鯨尾擊浪」描述當鯨豚類大部分軀體剛剛好浮在水面之下時,以其尾部猛力拍水的動作,又稱「擊尾動作」 ; 鯨尾擊浪可能一連重複許多次。表面上相似的行為還有「拍動尾柄」,又稱「尾部躍身擊浪」,是將軀體的後段拋離水面,再側身擊打水面或別隻鯨豚類的頭部。尾部躍身擊浪與一般的躍身擊浪相似,只是尾部會先離水,而非頭部 ; 咸信某些品種視此為攻擊行為。

4.噴氣

即所謂的「噴氣」或「噴水」,也就是鯨豚類在吸氣之前的爆炸性呼氣,以及當氣呼出後,在牠們頭上所形成的霧狀水氣。各種鯨豚類噴氣的高度、形狀與可見度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可能曾相當顯著,若是碰上颳風或下雨的日子,水滴消散得較快,噴氣的樣式就可能會有所改變。噴出的氣可能包括遇冷空氣而凝結的水蒸氣、積在噴氣孔內的少量海水,可能也有來自鯨豚類肺部細微的黏液噴沫。小型鯨豚類的噴氣低矮而短促,即使肉眼可見,也少有足供鑑別的獨特樣式。

5.浮飄

一群鯨豚類動物,可能動也不動地浮在水面,而且全朝同一個方向這就是所謂的「浮漂」,是種休息的方式.

6.浮窺

許多鯨豚類偶爾會將頭部揚升出水,可能目的在於環顧四周。例如,灰鯨會緩慢、垂直地浮升,直至眼晴剛好露出海面,接著可能打個小圈,然後溜回水平面之下。

7.胸鰭拍水

鯨與海豚有時會在水面翻滾,以胸鰭拍打水面,激起水花 偶爾會一連持續次同樣的行為。這種動作稱為 「胸鰭拍水」、「胸鰭拍水」 或r肢鰭拍水」。大翅鯨偶爾會先仰游,讓兩隻胸鰭在空中擺動,然後再同時以之拍擊海面。


蛇:
現今世界上約有 2400 種蛇類,大小、體型和生活習性都不盡相同。
經由演化後雖然缺乏手足,但是藉由靈活的脊椎和肋骨,
配合肌肉的收縮,在陸地水中和樹上的運動都難不倒牠們。

蛇的上下顎只是鬆鬆的接觸著,所以捕捉到大一點的獵物時,
可以暫時性的脫臼,以吞下比牠大的食物,
同時牙齒也可以持續的生長,因此當牙齒脫落時,很快就能長出新的來補充。

蛇的聽覺和視覺並不很發達,但是藉由特化的 Jacobson 器,牠可以感應到動物的氣味,
還有一種絕活就是熱感應,可以察覺到環境中獵物的體溫,
所以即使在黑暗的地方,也可以輕易的發現獵物。

◎食物
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不論捕捉老鼠、鳥類、蛋、魚類、蚯蚓等等,都屬於葷食。
在人工環境飼養下的蛇類,如果以老鼠為主食的話,很少會出現營養不均衡的情形,
以魚類為主的,則要注意維生素 B 缺乏的情形,
其他肉類則因為鈣磷比例不正確,因此盡可能少給,或是要額外補充添加營養劑了。

◎居住環境
如果以陸棲或是樹棲的蛇而言,你提供的箱子中要有底材、攀木、瓦盆等隱蔽物或涵洞,
重且穩的水盆,天然或人造的植物等等。
底材可以選擇爬蟲砂、樹皮、木屑、報紙或牛皮紙類等,以乾淨易清理且容易乾燥為主。
同時必須常常幫牠清理排泄物,如此蛇就不會有太重的異味了。

攀木和其他任何可供躲藏的地方可以讓蛇有安全感,同時也模擬自然環境,
不需要太大,因為蛇反而會比較喜歡躲避在小小的空間中。

隨時提供新鮮乾淨的飲水,因為蛇常常會將全身都浸泡在水中,
所以水盆要夠重且大,才足以提供這個功能;至於光線對蛇來說就比較沒有這麼重要,
尤其是蛇對紫外線的需求和其他爬蟲不同,不容易有痀僂症的問題。

一般的環境以清爽通風為原則,其實蛇對環境的要求不會很離譜的。


◎判定性別
通常區分蛇的性別有下列幾種方式,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但是可以當做參考:
01. 探生殖孔的深度;公蛇較深,母蛇較淺。
02. 公蛇的尾巴較細長,母蛇較粗短。
03. 尾巴和泄殖腔之間的鱗片數目,不同品種的蛇在公母的數目不同。
04. 輕壓尾巴基部,公蛇的半生殖器會跑出來。

◎繁殖
蛇可能是卵生、卵胎生或是胎生,卵的數量與蛇的品種及成熟度有關。
通常卵生的蛇都會產在落葉或腐質土等中間,利用天然的陽光或是腐化產生的熱能幫助孵化,
至於卵胎生或是直接胎生的則由母蛇負責了,不需要太多環境的配合。

◎常見疾病
01. 細菌感染的膿包:通常是因為環境衛生不良造成的。
01. 外觀可見腫起來的團塊,通常必須以外科方式切除。
02. 厭食:可能的原因包括緊張、環境不適、感染、寄生蟲過多。
02. 必須先找出真正原因,除非真的必要,不然盡量避免強迫餵食。
03. 顎部感染: 這在蛇是非常常見的問題。
03. 通常是從嘴部的感染擴散的,治療很困難,因為效果通常不佳。
04. 下痢:常常是因為細菌或寄生蟲感染、或是食物不正確造成的。
04. 如果嚴重而導致脫水的話,容易有生命危險,必須儘快處理。
05. 外寄生蟲:最常見的就是壁蝨。
05. 多叮咬在鱗片之間,可以單獨夾除或是以藥物控制,同時配合環境的清理。
06. 卵滯積:可能因為太虛弱,缺乏鈣質,腎臟疾病或環境不適當,卵畸形或過大等等。
06. 可以先從外在因素著手改善,或是以藥物助產,最後才考慮以手術方式處理。
07. 腸道寄生蟲:如糞桿線蟲,鉤蟲,絛蟲,原蟲類等等。
07. 除了瓜分蛇的營養,也可能造成物理性傷害或抵抗力下降,定期檢查糞便並驅蟲即可。
08. 壞死性口炎:先是嘴巴有分泌物,繼而產生膿樣黏液。
08. 除了給予藥物治療之外,也要常常消毒口腔,提高環境溫度,並給予支持療法。
09. 過度肥胖:人工飼養的蛇更容易有這種問題。
09. 除了會造成脂肪肝之外,也容易導致卵積滯。
10. 呼吸道感染:環境衛生不良、通風不佳、溫度不正確、溼度過高、或是病原感染。
10. 可見嘴裡有過多的液體或泡泡,如果是病毒造成的話,通常預後都不好,死亡率很高。
11. 嘔吐:可能的原因包括吞入異物、寄生蟲、脫水、過度緊張、食物不潔等等。
11. 蛇原來就很容易嘔吐,所以要先確定是不是生病所造成的。
2006-11-13 1:31 am
(海豚)
身形
中華白海豚身體光滑,沒有毛髮,能減低在水中游泳時所產生的阻力,流線形身體,令牠們在水中的活動流暢自如。
外 形 特 徵
膚色
他們的皮膚一般是淡白色的,呈半透明。
鼻孔
鼻孔的位置生在頭頂,連接氣孔,令中華白海豚在全速游泳時保持呼吸暢順。
氣孔
連接肺部用以呼吸。

海豚的嘴部稱為吻,口腔內有舌及長有牙齒。
背鰭、前鰭、尾鰭
背鰭幫助平衡身體,前鰭用以撥水和改變方向,尾鰭主要靠上下擺動令身體前進。

海豚沒有外露的耳殼,但在眼後有一對耳孔,聽覺靈敏。

在光線充足的環境裏,海豚有良好的視力,可看到水面和水中影像。
脂肪層
中華白海豚的皮膚表皮下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層,用來隔熱,防止熱能散失,保持體溫,海豚能夠浮在水面,也是因為這一層脂肪提供的浮力。
內在特徵

海豚的腦部會在成長期迅速成長。
隆額
當其他物體發出一些小聲音,碰撞到附近的物件時,便會產生回音,叫做「回音定位」。
中華白海豚,上下顎約共有一百三十隻圓錐形的牙齒,用以捕捉獵物。
牙齒
牠們的食物主要是活在海灣的小動物,例如:魚、魷魚、磷蝦等等.
飲食習慣
中華白海豚喜歡住在岸邊較淺的地方。休息或遊玩時,牠們會聚集在靠近沙灘的海灣,而獵食時,牠們會出現於淺水及多岩石的地方。
大浪灣、大白灣、維多利亞港內昂船洲一帶等,多見海豚的蹤影。
生活環境
為了減少浪費體力,海豚多以群體合作形式,捕捉食物,同時,這也可以給予相當的保護作用.
海豚製作的聲波包括:喊叫、尖叫、呻吟、嗚咽等等,這些聲波有時會有特別的含意。海豚開心時也會吹口哨的。
2006-11-13 1:17 am
原名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的海豚,亦是我們常稱呼的中華白海豚。
一般來說牠們不是白色的海豚而是有大約三種顏色的,要視乎牠們的年齡。
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灰色
而年青的中華白海豚呈淺粉紅色
最後成年的中華白海豚是粉紅色
牠們身長由一米到三米不等。
全球性分佈是由澳洲中部及北部,華南,印尼,印度洋海岸線至南非。而主
要生活在熱帶及溫帶沿岸水域,亦在河流出現及鹹淡水及沼澤一帶,極之廣
氾。
而在香港,主要在大嶼山以北及以南,屯門以南的水域。
牠們也出現於香港以西的珠江河口水域。
因為海洋生物的統計比較困難,而大概在香港及華南沿海有大約千多條。


很多的海豚或是鯨魚都住在深水處;但中華白海豚則喜歡住在淺水地如香港沿海一
帶。但根據 Saayman & Tayler 的研究指出中華白海豚亦會在不同的地方進不同的
活動
一般來說中華白海豚的生活是要配合潮水及日照的時間
牠們會在潮漲的時候出外捕食;例如到淺水或多岩石處
而我們最想便是看看白海豚的嗎?所以我們便可以在黎明或黃昏時!因為那段時間
牠們是最活躍的。

食物


小魚

香港海港常見的魷魚等較小的海洋動物


蛇的資料就去http://studentweb.bhes.tpc.edu.tw/91s/s860159/www/new_page_1.htm看看吧~~~~
2006-11-13 1:12 am
海豚是某種與鯨魚及鼠海豚有關的水生哺乳動物,通常生活在海中,也有生活在江中的(如中國的白鰭豚),採用超音波傳遞信息,大腦高度發達,有兩個半球可以輪流休息,所以也可以說海豚是不需要睡覺的。

海豚這個名字由古希臘文中的δελφίς 而來( delphis,意思是"有子宮的") 。也就是"有子宮的魚"。

海豚這個詞有數種不同的定義如下:

任何屬於海豚科的成員。(海洋海豚。)
任何屬於海豚科Delphinidae及河豚科Platanistoidea的成員(海洋海豚及淡水海豚)
任何屬於齒鯨亞目Odontoceti(這包含前述兩個科及一些其它的鯨豚)的成員。
外行人通常將視這個詞為瓶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的同義字。瓶鼻海豚是海豚科中最為常見的一個種。
在本文中,我們採取上述第二項的定義。

因此鼠海豚Porpoises(齒鯨亞目,鼠海豚科)在這個概念之下並不屬於海豚。而殺人鯨 the Orca及一些相關的鯨類屬於海豚科,因此被歸類為海豚。即使在日常用語中我們稱它們為"鯨"。

目前世界上有17個屬,約40種的海豚。它們在體型上有極大的差異。最小從1.2公尺40公斤的毛依海豚Maui's Dolphin,到最大的9.5公尺10噸的殺人鯨。而大部份種類的海豚重量常介於50到200公斤之間。它們的蹤跡遍及全世界,而常在較淺的海域及大陸的沙洲附近發現。海豚都是肉食性動物,通常以魚及烏賊為食。

海豚科是齒鯨亞目中種類最多的一科。它們從約10億年前的第三紀中新世開始就開始進化至今了。

蛇是無足的爬蟲類冷血動物的總稱。
身體細長,無足、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有鱗。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分佈

分佈各陸地和印度洋、太平洋的溫暖海域
海洋
僅海蛇亞科。
陸地
除海蛇亞科外所有。


收錄日期: 2021-04-12 01:25: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2000051KK036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