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紙是誰發明的?

2006-11-12 8:01 pm
我想問紙是誰發明的?而他又為甚麼要造紙呢?

回答 (10)

2006-11-12 8:05 pm
✔ 最佳答案
紙是一種由植物分解出來的纖維粘連而成的平整、均勻的薄片狀製品,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衛生紙、面紙等等。紙的發明對於人類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編輯] 紙的定義
紙是用薄紗網將懸浮在水中的已分解的植物纖維抄起的薄層,濾除水份後從薄紗網剝離出的薄片干後而成的製品。

古埃及人莎草紙(papyrus)和中國紙的最大區別,在與莎草紙只將莎草片粘連而成,莎草纖維並未分解,纖維的排列仍然保留自然的次序;中國紙中纖維既不同於植物界纖維的有序排列,又不同於紡織品的幾何排列,而是無規交叉的排列。


[編輯] 歷史
古代文明曾採用過各種材料書寫文字。古巴比倫人的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古埃及人在莎草紙上書寫,古印度人用貝葉寫佛經,古近東人用野獸皮書寫,而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刻在龜甲和獸骨上,西周銘文刻在青銅器上,秦漢陶文刻在陶器上,以後還有,刻石、竹簡、木片、絲帛等等作為過書寫的載體,但是它們各有缺點:或是太沉重,或是太昂貴,不能大量使用。 .


[編輯] 古紙殘片
新疆發現古麻紙,年代為公元前一世紀。
西安東郊漢墓出土的「灞橋紙」,年代為公元前一世紀。
甘肅天水放馬灘古紙,年代為公元前二世紀。
陝西扶風發現公元前一世紀紙殘片,上有四個手寫的字.
這些考古實物,證明至少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已經有紙,公元前一世紀已經開始用紙寫字。


[編輯] 漢代
一般將造紙術的發明歸功於中國東漢時的宦官蔡倫。蔡倫首創用樹皮和麻頭造紙。


[編輯] 晉代
晉代造紙術有進一步的發展,藤被廣泛地用作造紙材料
人們開始將大批竹簡文書,騰抄到紙上。紙代替竹簡成為文字載體。
中國紙經過絲綢之路向西域傳播。

[編輯] 唐代
政府在江南各地設立官辦紙坊。
唐朝時雕版印刷術出現,大大刺激了紙的發展。紙和印刷術的發明使知識的傳播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編輯] 宋代
原料範圍擴大,竹被大量用來造紙。蜀中造紙多用麻,江浙多用嫩竹和麥莖稻稈,北方造紙用藤。[1]著名的紙張有徽州龍須紙,余杭由拳紙,溫州蠲紙,廣南梅州紙等。

[編輯] 元代

[編輯] 明代
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最早對造紙術作詳細敘述。




[編輯] 傳播途徑
造紙術在三世紀初傳入越南;七世紀初傳入朝鮮、日本、印度。 751年,唐朝在與大食的怛羅斯戰役中戰敗,被俘的唐軍士兵中有造紙的工匠。當年撒馬爾罕就出現了中東第一個造紙作坊,794年巴格達出現中東第二個造紙作坊,造紙術由此傳到阿拉伯地區。12世紀初傳入西班牙,13世紀傳入義大利,14世紀傳入法國、德國並最終傳遍歐洲,美洲。


[編輯] 製造紙張

[編輯] 原料
造紙的纖維來源於:麻、棉、藤、桑皮、檀皮、芙蓉皮、稻桿、麥桿、竹、樹木、舊報紙、舊衣服等。


[編輯] 紙漿
磨木紙漿(Groundwood Pulp)
利用機械碾磨力以取得木材纖維,又稱為機械紙漿(mechanical pulp),主要可再分為一般機械漿、精製機械漿、熱磨機械漿等。
化學紙漿(Chemical Pulp)
利用化學法將纖維與木質素分開以取得木材纖維,主要可再分為蘇打漿、亞硫酸鹽漿、硫酸鹽漿等。
半化學紙漿(Semichemical Pulp)
結合機械法與化學法之製漿方式,可再分為中性半化學漿、冷蘇打漿、化學機械漿等。

[編輯] 機械造紙工序

國際紙業的造紙廠造紙的木材鋸成合適的呎吋後即進行去皮的工序,將原木放入大型滾筒內,滾筒轉動時原木互相磨擦而去除樹皮,脫落的樹皮會用作鍋爐的燃料,去皮後的原木會被切割成1.5到2吋,厚度0.25吋的方形木片,軟木(Softwood)片及硬木(hardwood)片因物理特性不同而需分開處理。

木材由細小的細胞膜質纖維(cellulose fibers)以稱為木質素(lignin)的膠狀物質黏合組成,製造紙漿時利用化學物蒸煮木片分解木質素從而而將纖維分離。將木片放入稱為消化器(digesters)的巨大容器內,其功能類似廚房用的壓力鍋(pressure cooker),木片及化學物在加壓下蒸煮1.5到4小時直至成為濕軟如燕麥片的混合物,分離後的纖維可懸浮於水上。混合物經清洗以去除剩餘的化學物和分解的木質素及漂白至合適的白度(whiteness)。從這裡紙漿要通過一系列精鍊機(refiners),將紙漿內的纖維壁上線狀元素鬆閞令表層粗糙,纖維互相纏著成為張狀。接著加上染料(dyes)及其他添加劑使成品的紙張擁有所需的特性。

紙漿以二十份水對一份纖維的比例加水,通過造紙機的成形布或網(forming fabric or wire),紙漿的纖維互相交織而形成紙張及除去大部分水份。以每分鐘3,000呎的高速前進,紙張再通過一系列的吸水布及蒸汽加熱稱為烘乾機(dryers)的滾軸,清除紙張內留存的水份。紙張再經一個塗佈工序在紙張兩面添加澱粉溶液,澱粉使紙張表面平滑及將來用於印刷時油墨不會化開,由塗佈含有水份,紙張需重覆先前的烘乾程序。烘乾後的紙張再通過沉重而光滑的滾軸進行磨光令表面更加光滑,紙張在後方收集卷成大紙卷,再分割成合適闊度的小紙卷,部分原卷包裝出貨,而部分再加工切成合適呎吋的平張才包裝出貨。


[編輯] 種類
1.古紙(Ancient Paper)

2.手造紙(Hand-made Paper)

宣紙
和紙
3.機製紙(Machine-made Paper):現代生產的紙(包括紙張和紙板)99%是機製紙。

新聞用紙
印刷和書寫用紙
非塗料紙(機械)
塗料紙(機械):含機械加工紙漿10%以上的塗料紙
非塗料紙(不含磨木漿)
塗料紙(不含磨木漿):是指機械加工紙漿含量在10%以下的塗料紙
4.加工紙(Converted Paper)

5.特種紙(Specialty Paper)

無碳複寫紙
合成紙
6.功能紙(Functional Paper)


[編輯] 用途
書寫及印刷:信紙、信封、書函、傳真紙、復印紙、電報紙、吸水紙、明信片、喜帖、賀年片、名片、對聯。
本冊及單張:書本、畫冊、記事本、日記本、筆記本、便條本、期刊、說明書、樂譜、地圖、氣象圖、日曆、月份牌、報紙、海報、傳單、佈告、大字報、紙旗幟。
包裝用紙:紙合,包裝合、紙箱、紙筒、紙板、紙繩、紙袋、紙帶、紙套、蠟紙、油紙、襯衣紙托、包裹襯墊紙條、雞蛋合。
有價證券及票據:貨幣、債卷、股票、證券、支票、匯票、地契、郵票、帳單、發票、學歷證書、商業證書、出生證書、婚姻證書、學生證、寶石鑒定書、護照、簽證、配給票、糧食票、油票、米票、布票、飛機票、輪船票、火車票、公車票、電影票、劇院票、彩票、馬票、各類門票、入場卷。
家居用品:紙窗、牆紙、紙席、紙窗帘、紙門帘、紙屏風、紙碗、紙碟、紙杯、紙桌布、紙雨傘(油紙傘)、紙扇、紙衣[2]、紙被、紙帳[3]、紙帽子、紙燈籠、紙燈罩、紙手袋、火柴、引火紙、吹火、口紅紙、捕蠅紙、濾塵紙、濾塵袋。
餐飲業:菜單、餐巾、餐牌、紙杯、紙碟、消毒紙、叉燒包紙、紙包雞。
清潔用品:紙尿片、紙衛生片、衛生紙、手紙、面紙、紙餐巾、擦鏡頭紙。
遊戲玩具:撲克牌、紙牌、紙棋盤、紙七巧板、紙拼圖、紙風箏、紙風車、紙燈籠、摺紙、紙飛機。
美術用品:畫紙、水彩紙、宣紙、照相紙、紙相框、相片角、照相冊、黑紙、彩色紙、臨摹紙。
傳統文化:剪紙、鞭炮、年畫、紅包、孔明燈、紙花、紙球、紙人、紙房屋、紙錢、紙老虎、彩帶、彩旗。
手工業:沙紙、裁縫樣板、紙量尺。
醫療:處方、中藥方、病歷、心電圖記錄紙、腦電圖記錄紙。
消費品:香煙、茶包
工業:絕緣紙、濾塵器、揚聲器喇叭。
科學技術:試紙、濾紙、儀表記錄紙卷、
軍需:紙盔甲[4]
其他:告票、傳票、封條、紙棺[5]

[編輯] 著名造紙廠
北美洲
美國 國際紙業(International Paper)
美國 Mead/Westvaco
美國 金百利(Kimberly Clark)
美國 喬治亞太平洋(Georgia Pacific)
亞洲
日本 日本製紙
日本 王子製紙
日本 大昭和製紙
印尼 亞洲紙漿暨紙業公司(Asia Pulp & Paper)
泰國 暹羅制漿造紙(Siam Pulp & Paper)
中國 廣州造紙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
中國 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
歐洲
芬蘭 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
芬蘭 芬歐匯川(UPM Kymmene)
德國 Haindle
非洲
南非 薩佩公司(Sappi Ltd.)
2006-11-23 5:35 am
§蔡倫


蔡倫是東漢時代的人,距今大約兩千年左右,根據後漢書宦者列傳的記載,蔡倫大約是在東漢明帝時進宮當宦官,那時蔡倫才12歲。

由於蔡倫很好學,於是被當時皇帝的寵妃送貴人提拔當皇子的伴讀,之後又獲得重視,當了小太監,可以自由出入皇家書庫,促使他更加勤於讀書。到和帝即位時,蔡倫更是節節高昇,從中常侍而尚方令,由於任職期間盡心盡力,功績無數,仕途一片光明。

在任尚方令時,所監督製造寶劍以及各種兵器,皆有一定的品質保證;而許多由他研發出來的製作技術,也都一直沿用到後代。後來皇帝又賦予他新的任務,讓他召集並監督一些博學之士,校正修改許多經典,蔡倫也都做的極為稱職。西元105年,竇太后因為他長期的功勞,封他為龍亭侯,同一年他向東漢和帝獻上他最偉大的發明-紙,為中國文化的傳承締造不朽的元素。當時他所發明的紙,就是我們今日所稱的「蔡侯紙」。

惜晚年因捲入一場宮廷糾紛中,被指控曾經誣陷新皇帝〈安帝〉的祖母宋貴人,蔡倫覺得自己受到污辱,最後服毒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 造紙先驅
雖早在蔡倫之前二百年,民間已開始利用植物纖維來造紙,但是因為用麻或苧麻為原料所做的指,質地粗糙,無法用於書寫,而棉花製成紙,卻又因價格昂貴無法普及。

很多人以為紙在東漢時代才出現,西漢時期是沒有紙的。事實上,世界上最早的紙〝放馬灘紙〞在西漢初期就已經出現,這是有文獻和出土實物証明的。而西漢造紙術早在唐宋時代已有古人提出,如唐代書畫鑑賞家張懷瓘的《書斷》和宋代陳槱的《負暄野錄》都認為西漢時期就已經造紙,只不過當時並沒有實物出土。

西元1933年,世界上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終於在新疆羅布淖爾漢代烽燧亭遺址出土了,這就是羅布淖爾紙。這片紙雖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但它是中國第一次出土古紙的實物,更重要者,它的出土証明西漢時期已經造紙了。據考古學家黃文弼研究,同時出土的木簡年份為黃龍元年〈西元前49年〉,黃龍是漢宣帝的年號,因而斷定它是西漢時期的麻紙。此後,中國陸續出土許多西漢時期的紙,最早的古紙是漢文帝、景帝時期,從而証明西漢時代就已經出現紙了。

§ 造紙術的革新
而植物纖維造紙方法的大規模改進與推廣,始於2世紀初東漢和帝之時。當時宦官蔡倫任尚方令,專司製造宮廷御用器物,為了製造出更細緻、更堅固的紙,在集合前人的造紙技術並加以研究改進後,發現採用隨手可得的樹皮、麻、破衣、廢漁網、蒜頭等廉價材料,經過搗爛、打漿後所提取的純淨纖維,可以製作出比蒜紙更好、更結實的植物纖維紙。這種紙不但質地輕薄便於書寫,且價廉物美,能夠普遍使用,所以後來大家稱這種紙為「蔡侯紙」。


在中國30至90年代陸續出土的西漢古紙已經証明,紙並非東漢時期的宦官蔡倫發明的,蔡倫只是在造紙技術上和原料使用上進行革新。那麼,紙是誰人發明呢?雖然還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蔡倫是造紙術的革新者,他革新造紙原料和技術。

另外,東漢末還有一個山東東萊的造紙專家左伯,史書記載,由他製作的左伯紙在當時已為人所稱道。

在蔡倫發明了紙之後,中國歷史上陸續出現了新的造紙技術和發展。 蔡倫的弟子孔丹進一步改良,運用檁樹皮和蓼草,經過浸潤、曬乾、揉制、蒸煮…等多道手續,終於造出了「滑如春水密如英」的「宣紙」,成為千餘年來最適合於書畫的紙張。

§紙時代的開始
魏晉南北朝,隨著造紙原料的進一步開發,紙的質量、產量和製作技術與工具也不斷改良,使紙張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上的應用漸漸成為主流,所以,兩晉六朝是紙張時代的開始。在造紙的原料上除了桑皮也使用藤皮,藤的參與對於紙張的進程可說是一大進步;且在設備方面,更多加了活動的連床式紙模,可以反覆抄出成千上萬的紙張,提高生產紙張的效率。此外,各種色紙等加工紙在此時陸續出現,如薛濤紙、十色箋、毛邊紙,以及蠟箋、冷金與羅紋等彩紙。值得一提的是,生長在中國東南部的藤,也開始加入造紙的行列,在造紙術發展過程中,藤的參與對於紙張的進程可說是一大進步。

§開拓造紙新原料
隋唐五代,雖然造紙原料仍以麻料為主,但其他原料的使用確實比魏晉時代有進一步的開拓。麻紙方面,除了用破麻布外,更首創用野生麻纖維造紙。據史書記載,唐代著名書法家蕭誠製作的五色斑紋紙就是用野生麻纖維,這種原料用草木灰蒸煮前必須先經過漚製和脫膠的工序。皮紙在唐代的產量比魏晉六朝多,尤用於書畫和佛經抄寫,而加工紙陸續發展的結果,出現了宣紙、白麻紙等多種紙張;印花、染色的技術也相繼出現。


§竹紙全盛期
宋朝以至元明,除了書畫、印刷書籍、紙幣及一些日常的使用外,紙的用途更加擴大,例如油紙傘、紙衣、紙被、紙蚊帳等,另剪紙、紙花等的裝飾也增加了紙在生活上的應用。此時藤的供應漸感缺乏,於是宋人便改採竹子來造紙,而隨處可見的蘆葦、稻桿、竹料等也大量加入造紙的材料行列。與此同時,由於印刷術在宋代甚為普及,無形中推動紙類品質的精進,以符合印書的要求,進一步促進了紙業的蓬勃發展。當時所造的紙潔白、光滑、吸墨性強,品質極佳,非常適合藝術的用途。自此,紙被列為「文房四寶」之一。

此外,有關造紙技術的書籍也在這期間相繼問世,如宋朝蘇易簡的《紙譜》、元費著的《紙箋譜》;明朝王宗沐的《楮書》、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為我國造紙術的發展的推至高峰。

§ 機器造紙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傳統造紙的手工業受到大量生產之洋紙的威脅,日漸衰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手工製紙速度緩慢且價格較機械製紙昂貴;另一個原因是,當時紙張主要用於印刷報紙及包裏物件,手工製紙因為不能兩面印刷,不適合用為報紙,而其昂貴的製作費更不可能拿來包裝物品,因而漸漸失去競爭性。

二十世紀初期,江西石城手工製紙坊十之八、九都已倒閉。手工紙逐漸轉入精緻藝術的範圍,被用於書畫藝術上,淡出了十幾世紀以來手工紙炫麗的舞台。
2006-11-15 9:56 pm
答案:絕對不是你想的那個蔡倫


=========================================


  促成紙發明的原始觀念,應是最先引發紙出現的一種事物,由此既存事物,逐漸改進,才有進一步的發明。若以此觀點為基礎論述,中國人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10000~4500年),可能已用樹皮布。而古埃及人開始使用莎草紙,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所以就紙出現的時間點而言,中國可能還是早於埃及!!

  中國出現紙發明的事物有兩種學說:一為「漂絮」說,一為「樹皮布」說。
  關於「漂絮」說,早在前清的段玉裁,在註《說文解字》時,已有「凡絮必絲為之」的話,但具體加以考論的,為中央研究院的勞貞一院士,他認為西漢時,韓信在河下幫助漂母漂擊粗惡的絲絮的史實,便證明漂絮的事,周秦以前已存在。漂絮時殘留在河邊竹簾或草簀上的短絲,結成絲片,就可能是紙的前身。
  漂絮用的惡絮,為製絲時的廢料,利用時猶如今之絲綿,作富貴人家充墊用,古稱為「著」,但一般平民只能用廉價的廢麻代替,以後進而用腐敗的麻絮,衍變成真正的紙。他還列出下列程序,說明「紙」這一文化上主要工具之發明經過,為一件不尋常的事:
  古代桑林→育蠶→用絲綿作「著」→漂洗舊絲綿「著」→用碎麻破布作舊絲綿的代用品→初期紙的作成及書寫→造期紙的作成及書寫→造紙方法的改進及皇帝的使用  

  關於「樹皮布」說,在六十年代的美、日學者,曾有過假說,但經過詳細研究,有論文發表的,是中研院凌純聲故院士。中國人在新石器時代,可能已用樹皮布,公元前六世紀,孔子的弟子原憲,曾「楮冠」黎杖,出見輕裘肥馬的同學子貢。「楮冠」即是用楮皮做的冠,這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已使用樹皮布的歷史記載。他還認為南北朝以前,《史記》上的「榻布」,《前漢書》上的「答布」,《後漢書》上的「都布」,《宋書》上的「納布」,都是南太平洋島民稱樹皮布為Tapa的同音異字,其他書籍上的「穀布」、「賓布」、「幏布」、「斑布」、「筒布」、「都落布
」等等,都是中國山東及長江流域以南,少數民族所製的樹皮布,除自用外,還在《貨源的貨品》。
  三國時的陸機(公元二六一~三○三年),註解毛詩時有:「……荊楊謂之穀,中州人謂之楮,今江南人績其皮以為布,又擣以為紙,謂之穀布紙,長數丈,皓白光輝,其裡甚好」。另外晉時虞預請秘府「紙」表,也有「秘府有布紙三萬餘枚,不任寫御書而無所給……」。這些都說明三國以後,蔡侯紙雖已流行,而樹皮布做的紙,仍在使用。
  從技術的觀點,樹皮布紙是將樹皮浸軟後搥打而成,與許慎《說文》解:「紙、絮一苫也」不完全相同。
  蔡倫有了用「樹膚」做紙的經驗,想到用樹膚及麻做的破衣服-「敝布」,再想利用廢麻及麻製的「魚網」,用作造紙原料,也是自然的事,所以蔡倫發明造紙後,產量才會增加,他的造紙方法,才會被天下人普遍使用,稱為「蔡侯紙」。自此﹐人們常把蔡倫向漢和帝獻紙的那一年──元興元年﹐即公元105年﹐作為紙誕生的年份﹐蔡倫也因此而被奉為造紙祖師。但是﹐自本世紀30年代以來幾十年的考古發掘實踐﹐動搖了千餘年來盛行的蔡倫發明造紙術的說法。   
  首先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泊漢代烽燧遺址上發現了一片古紙﹐這是一片麻紙﹐長約40厘米﹐寬約100厘米﹐紙面可清晰見到麻﹐在同一遺址中還發現有漢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的木簡﹐因此﹐該紙當為西漢時期的文物﹐比“蔡倫造紙”的公元105年早了一個半世紀。   

  其后是1957年﹐在西安市東郊的灞橋再次出土了比新疆羅布泊的紙還要早約一個世紀的西漢初期的古紙﹐而且有數十張之多。在這之後﹐1973年在甘肅居延漢代金關遺址﹐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顏村漢代窖藏中﹐也分別出土了西漢時的麻紙。再後是1986年﹐在甘肅天水市附近的放馬灘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漢初年文﹑景二帝時期〔公元前179-公元前141〕的繪有地圖的麻紙﹐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1990年﹐在敦煌甜水井西漢郵驛遺址中發掘出了多張麻紙﹐其中3張紙上還書寫有文字。   

  以上事實有力地說明了﹐早在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初期﹐我國已發明了造紙術﹐而且當時造出的紙已經可以用於書寫文字和繪圖﹐這比蔡倫早了兩三百年。東漢蔡倫雖然不是紙的最早發明者﹐但他改進造紙技術﹐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把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這些廢棄物品都充分利用起來﹐降低了紙的成本﹐尤其是用樹皮做原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途徑。

  古埃及的紙莎草書莎草紙是為古埃及人廣泛採用的書寫介質,它用當時盛產於尼羅河三角洲的紙莎草的莖製成。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莎草紙,並將這種特產出口到古希臘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區,甚至遙遠的歐洲內陸和西亞地區。

  對古代寫在莎草紙上手稿的研究,或稱為紙莎草學,是古希臘羅馬歷史學家的基本工具。    
  莎草紙一直使用到8世紀左右,後來由於造紙術的傳播而退出歷史舞臺。在埃及,莎草紙一直使用到9世紀才被從阿拉伯傳入的廉價紙張代替。在此之前,羊皮紙和牛皮紙已經在很多領域代替了莎草紙,因為它們在潮濕的環境下更耐用,而且它們在任何地方都能生產。在歐洲,教會直到11世紀左右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紙。現在留存下來最近的具有確切年代的莎草紙實物文件是一份1057年的教宗敕令和一卷書寫於1087年的阿拉伯文獻。拜占庭帝國直到12世紀依然在使用莎草紙,但是沒能留下實物。

莎草紙消亡以後,製作莎草紙的技術也缺乏記載而失傳。後來跟隨拿破侖遠征埃及的法國學者雖然收集到古埃及莎草紙的實物,但也沒能複原其製造方法。直到1962年,埃及工程師哈桑拉賈(Hassan Ragab)利用1872年從法國引種回埃及的紙莎草,重新發明了製作莎草紙的技術。




參考資料
http://www.ce100.com/sy/gg/02.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B8%E8%8E%8E%E8%8D%89%E7%BA%B8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0/18/c6713.htm
2006-11-12 9:36 pm
是蔡倫發明。「蔡倫造紙」嘛!
是為了方便才發明。
2006-11-12 8:30 pm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讚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121 年,東漢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牽扯到蔡倫,漢安帝劉祜命令他投案。蔡倫恥於受審,即洗浴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後服毒自盡。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捲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蔡倫對我國乃至人類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並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今天,我們是無法用數量來衡量紙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人類對紙的使用將會延續到何年,更是難以預測。因此,蔡倫(還有四大發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發明者畢升)理應在為中國和人類歷史進程帶來巨大影響的人物名單裡佔據首席或近乎於首席的位置。
2006-11-12 8:15 pm
紙是誰發明的??
造紙術的發明一般歸功於蔡倫。
蔡倫是中國東漢時的宦官,首創用樹皮和麻頭造紙。

他為什麼要造紙呢??
據《後漢書‧宦者列傳》記載,自古以來,書籍文檔都是用竹簡來做書寫載體的,後來出現了質地輕柔的縑帛,但是用縑帛製紙的費用很高昂,而竹簡又笨重。

於是蔡倫想進行技術創新,改用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等廉價之物造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為紙的普及準備了條件。

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把改進造紙術的成果報告給皇帝,皇帝對蔡倫的才能非常讚賞,並把改進過的造紙技術向各地推廣,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倫為龍亭侯,所以後來人們都把紙稱為「蔡侯紙」。
參考: 維基百科
2006-11-12 8:09 pm
我们一起成长紙是誰發明的 ?
發明紙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讚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121 年,東漢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牽扯到蔡倫,漢安帝劉祜命令他投案。蔡倫恥於受審,即洗浴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後服毒自盡。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捲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蔡倫對我國乃至人類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並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今天,我們是無法用數量來衡量紙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人類對紙的使用將會延續到何年,更是難以預測。因此,蔡倫(還有四大發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發明者畢升)理應在為中國和人類歷史進程帶來巨大影響的人物名單裡佔據首席或近乎於首席的位置。
2006-11-12 8:07 pm
紙的發明者-蔡倫
史書記載東漢和帝時(公元105年),宦官蔡倫覺得:「竹簡木牘太重又不方便,縑帛太貴,那麼如何才能夠製造出輕便又便宜的紙張呢?」。

於是便「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將隨處可得的原料造出了「蔡侯紙」。簡單奏明了皇帝,「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焉」,很快的在全國傳了開來。

漁網 蔡倫造紙的過程是如何的呢?

後人用原始的方法去想像:
先收集材料用刀子切碎,將它們浸泡在水中,等它發酵、漲開後,再用清水漂洗,木搥打細、攪散成為紙漿,把紙漿澆在竹器或麻布框內,經過曬乾後,一張粗粗的紙就完成了。

*請用滑鼠點我一下,會有有趣的事情發生喔!


*點放大鏡 一下,會有更清晰的圖片!



有D圖片出唔到,就去網頁睇~

近代考古學家有人根據出土的文物和考證,認為蔡倫並不是世界上第一個造紙的人,或許在更早之前就有紙的存在。但蔡倫對紙張的改進與貢獻,值得我們推崇!



(資料來源: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天工開物)

麻布
2006-11-12 8:07 pm
紙是誰發明的?
發明紙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讚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121 年,東漢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牽扯到蔡倫,漢安帝劉祜命令他投案。蔡倫恥於受審,即洗浴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後服毒自盡。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捲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蔡倫對我國乃至人類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並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今天,我們是無法用數量來衡量紙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人類對紙的使用將會延續到何年,更是難以預測。因此,蔡倫(還有四大發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發明者畢升)理應在為中國和人類歷史進程帶來巨大影響的人物名單裡佔據首席或近乎於首席的位置。
2006-11-12 8:06 pm
紙是蔡倫發明的


收錄日期: 2021-04-13 21:24: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2000051KK016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