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爆發,地震..

2006-11-12 7:26 pm
我想要有關的成因,種類,分佈情況,圖片,級數等資料....

回答 (2)

2006-11-12 7:41 pm
✔ 最佳答案
火山爆發
火山大致可分為:
1)活火山(Active volcanoes):現在仍在不時活動。
2)休眠火山(Dormant volcanoes):現在已停 止活動,但是缺少侵蝕變化
3) 死火山(Extinct volcanoes):在人類歷史上完全沒有活動記錄,也沒有活動跡象。

P.S.:不過休眠火山可以覺醒,死火山也可以復活,故如僅靠過去的記錄來區分它,未必十分正確。

火山通常呈圓錐形,上端有個噴口,稱為火山口。如果火山停熄,火山口積水,即形成火口湖。

火山的破壞力非常強,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因此人們一直想要預測火山的爆發,以便及早防備。但是到現在為止,仍然無法掌握。不過火山對人類也有些貢獻,例如火山爆發的形成的火山岩是很好的建材,火山附近常有地熱及溫泉,而火山的噴出物也有助於我們更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

分佈情況:
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帶,係環繞太平洋的邊緣分布,號稱「火環」(Ring of Fire),計自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智利起,向北經秘魯、中美洲墨西哥、美國西部卡斯凱德山脈(Cascade range)、西北行至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千島群島、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西里伯斯、新幾內亞、 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新喀里多尼(New Caledonia)、及紐西蘭等。這一條火環大致和環太平洋的地震帶相一致,可稱為地殼活動帶(Mobile Belt of Earth Crust)。除這一條主要火山地帶外,尚有其它六區:

1)太平洋島嶼區︰包括夏威夷群島、及南美外海的加拉巴哥斯群島(Galapagos Is.屬厄瓜多爾)、侏恩費南迪諸小島(Juan Fernandez Isles,屬智利)。
2)南洋赤道區︰包括帝文、爪哇、巴里及蘇門達腊諸島。

3)印度西側︰阿拉伯地區、馬達加斯加島及東非洲裂谷火山群。

4)地中海帶︰由土耳其極東的阿拉雷特峰(Mt.Ararat)起,向西經義大利至大西洋上的亞速爾群島、坎奈群島(Canary Is.)等。

5)西印度群島火山群。

6)冰島及法羅群島等零星地區。


火山形成的原因:
根據板塊學說的觀點,岩漿活動與岩石圈板塊的活動有密切關係。 地球表面及淺處部分可以分為若干個厚度約一百公里的大板塊。
  板塊包括地殼和地函上部,各板塊在其交接部分作相對運動:一個是互相分離的運動(發散),一種是一個板塊往另一個板塊作俯衝運動(收斂)。
http://hk.geocities.com/fatq008/cl-114_r06_c05.gif

板塊運動與火山形成的原因

火山活動一般發生在板塊交接的地方或其附近,主要分三部分:

板塊發散:太平洋中洋脊、大西洋中洋脊及印度洋中洋脊的 火山均屬於此。
板塊收斂:環太平洋帶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的火山均發生在此附近。
熱點:位於地函上部,在此可生成岩漿,當板塊做水平移動時,經過熱點上便有火山 生成,這樣 連續發生會造成一系列的火山,而火山生成離熱點越遠者越老。如夏威夷火山群島。

而板塊運動使得岩漿生成並上昇,流出地面造成火山


http://hk.geocities.com/fatq008/lava.jpg
http://hk.geocities.com/fatq008/dds40-097_med.jpg
http://hk.geocities.com/fatq008/123.gif
http://hk.geocities.com/fatq008/Merapi4.jpg

地震成因: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地震級數:中央氣象局震度分級表
第零級 無感地震,只有儀器能觀測得到,人體無感覺。
第一級微震 人靜止時或對地震敏感者可以感受得到。
第二級輕震 門窗輕搖,一般人均能感受得到。
第三級弱震 房屋搖動,門窗格格作響,懸物搖擺,盛水動蕩。
第四級中震 房屋搖動甚烈,不穩物傾倒,盛水達容器八分滿者濺出。
第五級強震 牆壁龜裂,煙囪牌坊傾倒。
第六級烈震 房屋受損、門窗扭曲變形,開車困難,出現噴沙噴泥現象。
第七級劇震 房屋倒塌、道路崩壞、橋梁斷落、山崩地裂、地層陷落,同時容易引起火災等二次災害
以所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震級的制度稱為黎克特制 Richter Scale(於1935年提出),兩個震級之間,能量相差約32倍;即是說,6.7級地震所放出的能量是4.7級的1024倍(32x32)。一般情況下,小於三級的地震,我們感覺不到;五級以上的便能造成破壞;七級(釋放出來的能量約相當於兩百萬噸級原子彈爆炸的能量)或以上的是大地震。

隨著時間進展,黎克特制曾經修訂;但是,由於此制沒有上限,而岩石本身的強度不能承受9.5級以上的能量,所以量度大地震便不大準確。


地震種類:
地震 地球內部某一部位突然發生斷裂之瞬間,放出長期累積的能量,因而產生彈性波向各方傳播,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

地震波 地震發生時,在地球內部及地表傳播的波動。

震源 地震發生斷裂位置的小區域,通常埋在地下不易觀測,常設定為一個「點」的位置。地震波由此點開始向外傳播。

震央 震源正上方的地表位置,也就是震源垂直往上與地球表面相交的點。

規模 地震本身的強度依其所釋放的能量來決定,規模越大且發生在人口稠密地區,導致的災害越大。目前通用的芮氏規模若大於4.5,可能有局部輕微的災害:若大於7,必造成大災害。芮氏規模6的能量約相當於一個廣島原子彈的能重。規模7的能量則相對增加30倍。目前尚未有規模大於9的地震。

震度 通常我們感覺到的震動大小,除了與地震本身的強度有關,也和震源距離有關。中央氣象局將震度分為0級的無感地震及l到7級的有感地震,如下表所示。可以用來表示地震時各地的人所感受到的震動程度或物體遭受破壞的程度。不過震度的偵測不是用上述主觀標準認定的,而是根據地震儀所測到加速度值來劃分。

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fire3.jpg
參考: 多個網
2006-11-12 7:29 pm
火山是地下深處的高溫岩漿及其有關的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質結構。火山爆發是一種很嚴重的自然災害,它常常伴有地震。

火山可以分為死火山和活火山,一段時間內沒有噴發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還有一種泥火山,它在科學上嚴格來說不屬於火山,但是許多社會大眾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種類型。 火山噴發會對人類造成危害,但是它也帶來了許多好處。許多寶石都是由於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噴發也能擴大陸地的面積,夏威夷群島就是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

專門研究火山活動的學科叫做火山學。

[編輯] 火山的成因及分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f/Destructive_plate_margin.png/210px-Destructive_plate_margin.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板塊交界處火山的成因
參見板塊、地震、中洋脊、熱點

板塊構造學說主張板塊的運動,是由於地球內部軟流圈的熱對流造成的。而當板塊互相推擠,密度較大的一邊會下降到另一邊下方,稱作隱沒,而發生隱沒的帶狀地區稱為隱沒帶或聚合性板塊交界。地底的高溫會將隱沒的板塊熔融,形成岩漿。岩漿藉由浮力緩緩上升,最後聚集成為岩漿庫,就是火山底部儲存岩漿的場所。而當岩漿中的氣體壓力累積到一個程度,火山就爆發了。例如:環太平洋地區的火山,大多為此種火山。 有些火山分佈在板塊的張裂性交界上,也就是兩個板塊分離的帶狀地區。在這種地區,高溫的地函物質會上升,形成海底火山山脈,稱作中洋脊。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9/Hot_Spot.jpg/210px-Hot_Spo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熱點的移動形成火山島鏈
還有一些火山並不位於板塊的交接處,例如美國黃石複式破火山口及夏威夷群島。火山學家稱這些火山是坐落於「熱點」上。目前熱點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但科學家普遍認同熱點是由地函底部上升的「熱柱」造成。當板塊在熱點上做水平移動時,便有一連串的火山生成。這樣作用連續發生後,會造成一系列的火山島群,而離熱點越遠的火山其生成年代越老。



[編輯] 火山的分佈
受火山成因的影響,世界各地的火山大多分佈在板塊交界處,但仍有部分例外(熱點)。主要的火山帶包括:


環太平洋火山帶(又稱火環):從南美洲東岸,濱太平洋的安地斯山脈開始,經過中美洲、墨西哥、美國西岸、加拿大到阿拉斯加後,沿阿留申群島及勘察加半島到太平洋西岸的花綵列島,包括千島群島、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菲律賓群島,接著連接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畿內亞、所羅門群島,迄新西蘭。本火山帶之火山數目約佔全世界之75%[1],且活動相當頻繁。

中洋脊火山: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三大洋的中洋脊,總長度約八萬公里,約成W形分佈。但中洋脊上火山的分佈並不平均,集中於大西洋中洋脊,有60餘座。太平洋及印度洋中洋脊的火山相對較少。中洋脊的火山以海底火山為主,也有少部分的火山島(例:塞舌爾)

東非大裂谷火山帶:東非大裂谷是由非洲板塊的地殼運動形成,地質學家預測幾百萬年後,東非可能會分裂成兩個不同的板塊,至今地質活動依然頻繁。較著名的例子有:肯雅的吉力馬札羅山、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奈拉公哥火山等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帶:西從庇里牛斯山始,迄喜馬拉雅山,全長約十萬公里,但分佈不均。歐洲部分多分佈於意大利,例如維蘇威火山、埃特納火山等。愛琴海上的多個島嶼也是火山島,其中聖托里尼島在史前發生過大爆發。中段幾乎無火山。亞洲部分,在印澳板塊及歐亞板塊的交界處分佈著若干火山群。


[編輯] 火山的構造
火山噴出物在岩漿通道口堆積而成的錐形山丘,稱為火山錐。火山錐上可能形成小型火山錐,其通道與主體火山錐的通道相連通但無獨立的岩漿源,稱為寄生錐。頂部的漏斗狀窪地(原岩漿噴出口)稱做火山口。岩漿噴出地表的通道,稱為火山喉管,而一旦該通道為冷凝的岩漿阻塞,稱火山頸[2]。

火山的噴發

火山噴發是指:火山從地面下經由一個通道,將氣體、碎屑或岩漿噴出地表的過程。通常包括三個階段:岩漿形成及初步上升、進入岩漿庫(岩漿的儲存處)及噴發。



[編輯] 火山噴發的長短
一些火山學家認為[3],一座火山的噴發可以分為:


噴發脈波:一次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的噴發
噴發階段:一次強烈的噴發脈波又引起了數次的噴發脈波
一次噴發:由數個噴發階段組成,持續時間由數天到數年不等
而史密森學會(The Smithsonian Institute)[4]的另一種分法,是以每兩次噴發之間的靜止期間來界定一次完整的噴發。兩次噴發之間的間隔若超過三個月,那這兩次噴發就分屬於兩次不同的噴發。



[編輯] 影響的因素


[編輯] 岩漿的成分及流動性
火山噴發的型態,受到噴出岩漿的流動性及揮發成分的量影響,有著很大的不同。揮發成分的量會影響岩漿的噴發力道。揮發成分越多,火山灰及熔岩就會被噴得越高,也就是會形成較大的爆發。岩漿流動性的指標,岩漿黏度主要是由岩漿中二氧化矽(SiO2)的含量(從50%到70%)與溫度的高低來決定。二氧化矽越多或溫度越低,岩漿就越黏,流動性也越低。另外噴出物的量越多,速度越快,被影響的區域也會跟著加大。


岩漿流動性高而揮發性成分少:熔岩流不斷流出,但不太會發生爆炸。例:夏威夷的冒納羅亞火山
岩漿流動性高且揮發性成分多:熔岩流以極高的角度噴出,有如噴泉一般。例:日本的三原山(伊豆大島)
岩漿流動性低且揮發性成分少:沒有爆炸,熔岩流無法流得太遠而堆積形成火山穹丘(或稱熔岩穹丘)。例:日本的昭和新山
岩漿流動性低而揮發性成分多:爆炸性的噴發。
舉例來說,玄武岩岩漿含二氧化矽成分少,揮發成分也相對少且溫度高、黏度小。因此玄武岩岩漿流動性大,其噴發相對較寧靜,多爲岩漿的溢出,形成大面積的熔岩臺地和盾形火山。而流紋岩和安山岩岩漿富含二氧化矽和揮發成分,其流動性差,因此火山噴發猛烈,爆炸聲巨大,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彈噴出,常形成高大的火山渣錐,並伴有火山碎屑流和熾熱火山雲,往往造成重災。[5]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1%AB%E5%B1%B1%E7%88%86%E7%99%BC&variant=zh-hk#.E7.81.AB.E5.B1.B1.E7.9A.84.E6.88.90.E5.9B.A0.E5.8F.8A.E5.88.86.E4.BD.88
[編輯] 地震的種類
地震一般可分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由人類活動,如開山、開礦、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統稱為天然地震。
[編輯]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編輯]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黎克特制地震規模。黎克特制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央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黎克特制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黎克特制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規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黎克特制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黎克特制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的智利,黎克特制規模達8.9。
具體參見:黎克特制規模
烈度
指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地形地貌改變、人的感覺等宏觀現象來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學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12度。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
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因觀測地點的不同而異。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30: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2000051KK014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