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和氣侯因子的關係

2006-11-12 5:39 am
1﹑水災: 常發生地點﹑季節﹑溫度﹑氣壓﹑風向﹑雨量
2﹑颱風: 常發生地點﹑季節﹑溫度﹑氣壓﹑風向﹑雨量
3﹑沙塵暴:常發生地點﹑季節﹑溫度﹑氣壓﹑風向﹑雨量

(我想知道以上三點的資料,唔該各位幫幫我丫,Thank you very much!)

回答 (2)

2006-11-12 5:09 pm
✔ 最佳答案
1. 水災
常發生地點:泰國、印尼等熱帶地區。
季節:夏季。
溫度:23-27 度。
氣壓:<1000 百帕斯卡。
風向:西南季候風。
雨量:>100 毫米。

2. 颱風
常發生地點:北太平洋西部(包括南海):影響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及海南、台灣;菲律賓、韓國、日本、越南、太平洋上各島。間中可以影嚮泰國。每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佔全球的三分之一。
北太平洋東部:第二多生產熱帶氣旋地區,影響地區包括墨西哥、夏威夷、太平洋上島國,罕有情況下可影響下加利福尼亞。
南太平洋西部:主要影響澳大利亞及大洋洲各國。
北印度洋: 主要在孟加拉灣生成,亦有在阿拉伯海生成。影響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巴基斯坦。
南印度洋東部: 影響印尼及澳洲西部
南印度洋西部: 對這地區的熱帶氣旋資料較少,主要影響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肯亞等地
北大西洋: 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灣。每年生成數目差距很大,由一個至超過二十個不等。主要影響美國東岸及墨西哥灣沿岸各州、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各國,間中影響可達加拿大。
季節:夏季。
溫度:>26.5 度。
氣壓:<990 百帕斯卡。
風向:西南季候風。
雨量:>120 毫米。

3. 沙塵暴
常發生地點:北美大平原、阿拉伯沙漠、蒙古戈壁沙漠、中國西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非撒哈拉沙漠、印度瓦哈(暫譯)沙漠,以及其他乾旱或半乾旱地帶。
季節:秋季。(參考)
溫度:?
氣壓:>1010 百帕斯卡。(參考)
風向:北風。(乾燥) (參考)
雨量:0 毫米。
2006-11-16 12:14 am
1.所謂的天災,可以是地震、海嘨、強烈的颱風、暴雨、水災、旱災、風暴潮、龍捲風、冰雹....等等;香港唔會或近年甚少出現以上大型的天災,原因可以逐樣分析:

地震:香港不是處於大型活躍地震帶上,而最近的太平洋地震帶離港近1000公里,就算發生強烈地震,傳到本港也後輕微。不過不能不防華南沿海亦有一些小型的地震帶(例如台灣海峽),可以令本港有非常輕微的有感震動。

海嘨:香港位於中國南部海邊,從高空觀看整個南中國海,像被一個重重包圍的瀉湖一樣,東有台灣、東南有菲律賓、南有印尼、西南及西有馬來亞半島。而主要的地震帶亦在這些陸地以外,它們像一個保護網把南中國海以外的海嘨阻隔。令能傳入南海上的海浪威力大減。除非南海發生海嘨(這個可能性很低,因為南海上沒有活躍斷層),否則香港受海嘨襲擊機會極低。

強烈颱風:這個並非絕不會發生,只是機會較低。要有強烈颱風襲港,一定要有足夠空間讓其生存及發展。其中只有兩個可能方案:
(1) 自西北太平洋發展並吹襲本港。這個可能性是存在,但由於有菲律賓及台灣這兩塊陸地阻隔,令經過這兩地的颱風威力有一定減弱幅度。進入南中國海後破壞力滅低了。
(2) 產自南中國海或在南海急速發展並北上襲港。這個可能性較高,如今年襲港的珍珠中心風力之強在南海上近年罕見,更打破了五月份在南海上最強颱風記錄。但要達至如此強度,必要很多有利因素配合,例如高海水溫度、低垂直風切變、慢速度....等等。這在南海之中同時出現的機會不多。

暴雨:這在香港春夏時分時常發生,雨量亦相當驚人;暴雨引發的山泥傾瀉亦時有所閒,只是斜坡工程做得比較好,像70年代的雞寮及旭和道等大規模慘劇近年沒有發生罷了。

水災:就算香港的渠務工程做得如何地好,每年香港因暴雨而發生的水災亦不斷重複;同樣地只是規模較細而已。

旱災:旱災曾是本港天災一大威脅,但後生一輩對於"制水"這個名詞應十分陌生;在未有東江水供港前,香港全靠雨水供用。遇著連續數年雨水少於正常時,香港便要制水;自1981年最後一次制水後,本港便在沒有制水這回事。但如果遇著大旱,整個東江流域也少水時,香港仍受旱災威脅的。

風暴潮:在上一個世紀初,本港曾經出現過導致近萬人死亡的恐怖慘劇;這亦可能是(除了疫症以外)本港開埠以來死亡數字最高的天災,引發這個慘劇的兇手就是風暴潮。風暴潮的破壞與海嘨無異,只是起因不同。現在由於社會進步,加上沒有強勁的颱風帶來破壞性的風暴潮,所以威脅亦大大減低。

龍捲風:要數破壞力及人命、經濟損失,陸龍捲比水龍捲嚴重得多。香港平均每年都會有1-2次水龍捲發生,但陸龍捲就非常罕有,因為香港的客觀條件不利陸龍捲發展,而且要發展到像美國中部的大規模非是沒甚可能。

冰雹:平均每數年便會出現一次,冰雹的出現,會打爛不少東西,小如高球般的冰雹已足以致命;幸好在香港出現的冰雹不算太大,但這亦不能說在香港不會發生。

2.全球每年約有79個颱風生成,以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地區生成的颱風最多也最強。平均每年約有24個,一半以上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份, 而以八月份最多。
颱風形成的條件須有:
1.寬廣的海面,海溫在26度以上。
2.緯度5~8度以外。
3.要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3.沙塵暴簡介

在氣象測計中規定,凡水平方向能見度小於1000公尺的風沙現象,稱為「沙塵暴」。

中國西北和外蒙的戈壁沙漠是亞洲沙塵暴的主要源地,浩瀚的沙海提供源源不絕的沙源。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大量的沙和土粒捲揚起來,使空氣變得混濁、能見度大為減小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在氣象測計中規定,凡水平方向能見度小於1000公尺的風沙現象,稱為「沙塵暴」;如果風力加到8-9級、被颳起的沙塵增多、天空變得越來越混濁、能見度小於200公尺,稱為「強沙塵暴」;如果風力再加大到超過10級、能見度小於50公尺,稱為「特強沙塵暴」。由於發生強和特強沙塵暴時天色昏暗,甚至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因此在中國西北地區,居民又將之稱為「黑風」或「黑風暴」。

2006-11-15 16:14:36 補充:
沙塵暴形成需要三個要素同時配合:沙源、強風,和不穩定的氣流。中國西北和外蒙的戈壁沙漠(圖一)位於中亞沙漠區,排名世界四大沙漠區第二位(依序為北非、中亞、北美、澳洲),向來是亞洲沙塵暴的主要源地。這裡沙漠和沙地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以上,浩瀚的沙海提供沙塵暴源源不絕的沙源。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7: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1000051KK053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