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地球的位置

2006-11-12 2:24 am
日本在地球的位置

回答 (3)

2006-11-12 2:28 am
✔ 最佳答案
日本,正式名稱為日本國,是位於亞洲東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臨日本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東面是太平洋。「日本」這個詞的名字意思是「朝陽升起的地方」。日語中「日本」一詞有多種假名寫法,「にっぽん」(Nippon)這個名字用於郵票或者是國際性體育賽事,而「にほん」(Nihon)則多出現在日常用語中。英語中的Japan被認為來自Zipangu或Xipangu(記下古代漢語方言發音的「日本國」)。「やまと」(大和)是日本古代的一個地區,在現在的奈良縣,意思是四周被山所包圍的地方。大和政權勢力擴大之後,有時指示日本全部。

日本主題首頁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軍事
3 政府與政治
4 外交關係
4.1 領土糾紛
4.1.1 釣魚島
4.1.2 千島列島/北方四島
4.1.3 獨島/竹島
4.1.4 東海劃界及天然氣田開採
4.2 歷史問題
4.2.1 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
4.2.2 靖國神社
4.3 沖之鳥礁/島
4.4 日本海/東海/韓國海名稱爭議
5 行政區劃
6 地理
6.1 位置
6.2 地貌地質
6.3 氣候
7 經濟
8 人口
9 宗教
10 文化
11 其他主題
12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主條目:日本歷史

依據日本神話,日本在經歷一段漫長的神話時期後,傳說中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有指秦朝的居士徐福曾奉秦始皇之命,帶同五百童男童女(一說為三千)到日本尋求長生不老藥(一說以求藥為名,復國為實),後來卻在此落地生根。不過今日的考古證據卻表明,古代的日本是由眾多的部落國家以及自東北亞遷徙來的遊牧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

公元6世紀前,日本透過朝鮮諸國一直吸收來自於亞洲大陸的文化。公元6世紀,通過聖德太子「推古改制」和孝德天皇「大化革新」等改革,學習中國,提高皇權,強化政府官僚制度。

隨着地方莊園勢力的不斷增強和中央政府的內亂,武士階層逐漸上升到權力的中心。1192年,武士首領源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鎌倉幕府,開始了幕府在日本600多年的統治。這段時期一般分為:鎌倉幕府、南北朝時代、室町幕府、戰國時代、江戶幕府。

到16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和西班牙的商人和傳教士到達日本。17世紀初,日本開始施行鎖國政策,除了在長崎與荷蘭和中國商人依然保持貿易外,與外國斷絕一切關係。這個孤立政策持續了近200年,直到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Commodore Perry)率領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才重新敲開了日本的國門。

與西方重新接觸後的日本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臺長時間的缺席已造成相當程度上的落後。於是在以西南四藩(薩摩、長州、土佐、肥前)為主的維新志士帶領下,開啟了一場全國性的倒幕尊皇運動。這場大規模的運動結果便是1868年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主動大政奉還以及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對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多項改革,封建體制被擯棄,引進西方的政治體制,包括了西方的法律體系以及政府體系。此外,其他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多項改革使日本實力逐漸增強。1879年,日本強行吞併了琉球群島。日本隨之膨脹的野心也導致了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以及日俄戰爭(1905年)。在這些戰爭中日本佔領了朝鮮、臺灣等多處領地,控制了中國東北,並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實力迅速膨脹。

日本歷史

蒙古襲來繪詞

舊石器時代
繩文時代
彌生時代
古墳時代
飛鳥時代
奈良時代
平安時代
鎌倉時代
建武新政
室町時代
南北朝時代
戰國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
江戶時代
明治時代
大正時代
昭和時代
平成

Category:日本歷史
日本教育史
日本經濟史
日本軍事史
日本海軍史

20世紀初葉,日本軍力發展迅速慢慢走上軍國主義侵略擴張之路。1931年日本以從歐美殖民地中奪回亞洲人民自決之名目,實質攻打中國東北三省,建立了傀儡政府滿洲國。1937年日本對中國進行侵略,引發侵華戰爭。1941年日本對美軍駐地夏威夷的珍珠港進行偷襲,並侵略東南亞及大洋洲多個地區,引發太平洋戰爭。到戰爭後期,日本本土受到盟國的封鎖和密集轟炸。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也加入對日作戰。日本被迫投降,結束了二戰。

戰後的日本受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管轄,直到1952年為止。之後日本進入經濟復甦與高度發展時期,國力再度增強,經濟實力趨於雄厚。此外,日本重新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東京成功申辦1964年夏季奧運會,顯示日本已經重新獲得世界的接納,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編輯] 軍事
主條目:日本軍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日本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日本軍隊曾經侵略中國、韓國及位於東南亞的西方殖民地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並作為軸心國跟美國、英國、蘇聯等同盟國發生戰爭。1945年戰敗後,日本在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主導下制訂和平憲法,當中的第九條規定日本不得擁有軍隊,因此部份美軍仍留駐當地以加強國防,令日本,加上韓戰後的南韓,成為美國在東亞軍事存在的橋頭堡。1950年韓戰開始後,為了對抗蘇聯陣營,日本在美國的指導下逐漸開始武裝起來,由警察部隊發展出一支二十多萬人的軍事武裝日本自衛隊。起初,自衛隊被限制在日本境內活動,但近年自衛隊開始向海外派兵。其中2003年美伊戰爭爆發後,自衛隊配合美軍駐紮伊拉克協助當地重建工作。由於憲法所限,部隊雖攜有武器但只可在被襲擊時用以自衛,故英國及意大利駐當地部隊需負責其保安。

自1993年起,日本的軍事支出曾連續10多年只僅次於美國。在2004年則位居美國、英國、法國之後為世界第四位。國防開支總額達49600億日元,比2003年增加了0.7%。而人均國防費用則居世界第一。

2005年11月22日 執政黨自由民主黨在東京舉行建黨50周年紀念大會,並正式公佈了其提出的憲法修改草案。草案的核心內容是拋棄了現行憲法中日本不得擁有陸海空三軍等武裝力量的規定,要求將日本自衛隊升格為「自衛軍」,並規定「自衛軍」可以為「確保國際和平而展開國際合作活動」。草案需獲議會通過,並經全民公決得到至少2/3贊同票才可生效。


[編輯] 政府與政治
主條目:日本政治

日本為君主立憲國,憲法訂明「主權在民」,而天皇則為「日本國及人民團結的象徵」。如同世界上多數君主立憲制度,天皇於日本只有元首名義,並無政治實權,但備受民眾敬重。

現在在日本實行的憲法實際上並非由日本國民草擬而是由美國、英國、中華民國聯合的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對二戰戰敗的日本草擬再由日本天皇頒行的,憲法規定日本應該自行改善民主狀況與不得進行核武器試驗。但最近幾年日本本國國內的部分反美主義勢力興起再加上朝鮮的核試驗,所以有不少日本政治界右翼人士稱應該放棄該憲法由日本人草擬自己的憲法並擁有核武器。

日本政治體制三權分立:立法權歸兩院制國會;司法權歸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權歸內閣、地方公共團體及中央省廳。

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為國會,眾議院480席,參議院242席。選民為20歲以上的國民。

從1955年起,原稱保守合同的自由民主黨(自民黨)一直長期執政,只是曾在1993年至1996年間短暫被對手替代執政,1996年後就一直執政到今天。其餘在野政黨包括日本民主黨、日本共產黨等。現時日本由自民黨及公明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執政。


[編輯] 外交關係
國際關係上日本的最親密盟友為美國,而由於美國在當地駐軍,令日本在美國的東亞外交策略中有一定影響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日本努力在世界舞臺上爭取與之相等的角色;曾聯同德國、巴西及印度國組成四國集團向聯合國提交改革安全理事會建議,其中提出加入該等國家為常任理事國。某些問題,例如捕鯨,偶爾令日本成為國際組織的批評對象,但日本與世界關係基本和諧。與此相對的是由於對二戰歷史、領土劃界及軍事威脅等的認知不盡相同,日本跟鄰國,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韓及南韓的關係則相對緊張。


日本領土糾紛圖(繁體版、简体版)
[編輯] 領土糾紛
日本跟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地區都有領土爭議。


[編輯] 釣魚島
主條目: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

位於臺灣東北方向,琉球群島西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釣魚島或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屬台灣省管轄;中華民國政府亦稱釣魚台屬中華民國台灣省宜蘭縣管轄;但現由日本實際控制。美國在1972年移交琉球群島的行政管轄權時把釣魚島一同移交的舉動曾引發香港學生示威,而中國大陸和臺灣也有民間人士參與了保釣運動,其中於1996年香港保釣人士陳毓祥於釣魚台水域抗議時遇溺死亡。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於學生時期曾參加保釣運動。


[編輯] 千島列島/北方四島

千島列島/北方四島位置.日本政府一直宣稱對在二戰期間被蘇聯佔領,蘇聯解體後仍然由俄羅斯控制的千島列島最南端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島(日本稱北方四島)、北部千島列島、南樺太(庫頁島)擁有主權。


[編輯] 獨島/竹島
日本亦宣稱他們擁有位於日本海的竹島(韓國稱「獨島」)的「主權」,該島現由韓國控制,韓國在這個島上駐紮大量警察。
2006-11-16 2:28 am
at 亞洲東部
2006-11-12 2:28 am
日本,正式名稱為日本國,是位於亞洲東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臨日本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東面則是太平洋。「日本」這個詞的名字意思是「朝陽升起的地方」。日語中「日本」一詞有多種假名寫法,「にっぽん‎」(Nippon)這個名字用於郵票或者是國際性體育賽事,而「にほん‎」(Nihon)則多出現在日常用語中。英語中的Japan被認為來自Zipangu或Xipangu(記下古代漢語方言發音的「日本國」)。「やまと‎」(大和)是日本古代的一個地區,在現在的奈良縣,意思是四周被山所包圍的地方。大和政權勢力擴大之後,有時指示日本全部。

歷史
主條目: 日本歷史

依據日本神話,日本在經歷一段漫長的神話時期後,傳說中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有指秦朝的居士徐福曾奉秦始皇之命,帶同五百童男童女(一說為三千)到日本尋求長生不老藥(一說以求藥為名,復國為實),後來卻在此落地生根。不過今日的考古證據卻表明,古代的日本是由眾多的部落國家以及自東北亞遷徙來的遊牧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

公元6世紀前,日本透過朝鮮諸國一直吸收來自於亞洲大陸的文化。公元6世紀,通過聖德太子「推古改制」和孝德天皇「大化革新」等改革,學習中國,提高皇權,強化政府官僚制度。

隨着地方莊園勢力的不斷增強和中央政府的內亂,武士階層逐漸上升到權力的中心。1192年,武士首領源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将军‎,建立鎌倉幕府,開始了幕府在日本600多年的統治。這段時期一般分為:鎌倉幕府、南北朝時代、室町幕府、戰國時代、江戶幕府。

到16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和西班牙的商人和傳教士到達日本。17世紀初,日本開始施行鎖國政策,除了在長崎與荷蘭和中國商人依然保持貿易外,與外國斷絕一切關係。這個孤立政策持續了近200年,直到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Commodore Perry)率領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才重新敲開了日本的國門。

與西方重新接觸後的日本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臺長時間的缺席已造成相當程度上的落後。於是在以西南四藩(薩摩、長州、土佐、肥前)為主的維新志士帶領下,開啟了一場全國性的倒幕尊皇運動。這場大規模的運動結果便是1868年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主動大政奉還以及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對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多項改革,封建體制被擯棄,引進西方的政治體制,包括了西方的法律體系以及政府體系。此外,其他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多項改革使日本實力逐漸增強。1879年,日本強行吞併了琉球群島。日本隨之膨脹的野心也導致了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以及日俄戰爭(1905年)。在這些戰爭中日本佔領了朝鮮、臺灣等多處領地,控制了中國東北,並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實力迅速膨脹。

日本歷史系列
舊石器時代
繩文時代
彌生時代
大和時代
--古墳時代
--飛鳥時代
奈良時代
平安時代
鎌倉時代
室町時代
戰國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
江戶時代
明治
大正
昭和前期
--大日本帝國
昭和後期
平成

20世紀初葉,日本軍力發展迅速慢慢走上軍國主義侵略擴張之路。1931年日本以從歐美殖民地中奪回亞洲人民自決之名目,實質攻打中國東北三省,建立了傀儡政府滿洲國。1937年日本對中國進行侵略,引發侵華戰爭。1941年日本對美軍駐地夏威夷的珍珠港進行偷襲,並侵略東南亞及大洋洲多個地區,引發太平洋戰爭。到戰爭後期,日本本土受到盟國的封鎖和密集轟炸。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也加入對日作戰。日本被迫投降,結束了二戰。

戰後的日本受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管轄,直到1952年為止。之後日本進入經濟復甦與高度發展時期,國力再度增強,經濟實力趨於雄厚。此外,日本重新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東京成功申辦1964年夏季奧運會,顯示日本已經重新獲得世界的接納,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編輯]

軍事
主條目: 日本軍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日本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日本軍隊曾經侵略中國、韓國及位於東南亞的西方殖民地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並作為軸心國跟美國、英國、蘇聯等同盟國發生戰爭。1945年戰敗後,日本在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主導下制訂和平憲法,當中的第九條規定日本不得擁有軍隊。1950年韓戰開始後,為了對抗蘇聯陣營,日本在美國的指導下逐漸開始武裝起來,由警察部隊發展出一支二十多萬人的軍事武裝日本自衛隊。起初,自衛隊被限制在日本境內活動,但近年自衛隊開始向海外派兵。其中2003年美伊戰爭爆發後,自衛隊配合美軍駐紮伊拉克協助當地重建工作。由於憲法所限,部隊雖攜有武器但只可在被襲擊時用以自衛,故英國及意大利駐當地部隊需負責其保安。

自1993年起,日本的軍事支出曾連續10多年只僅次於美國。在2004年則位居美國、英國、法國之後為世界第四位。國防開支總額達49600億日元,比2003年增加了0.7%。而人均國防費用則居世界第一。

2005年11月22日 執政黨自由民主黨在東京舉行建黨50周年紀念大會,並正式公佈了其提出的憲法修改草案。草案的核心內容是拋棄了現行憲法中日本不得擁有陸海空三軍等武裝力量的規定,要求將日本自衛隊升格為「自衛軍」,並規定「自衛軍」可以為「確保國際和平而展開國際合作活動」。雖然日本議會幾乎肯定會通過這一修正案,但其正式生效還需經過全民公決,需要達到2/3以上贊同票才可獲得通過。

[編輯]

政府與政治
日本為君主立憲國,憲法訂明「主權在民」,而天皇則為「日本國及人民團結的象徵」。如同世界上多數君主立憲制度,天皇於日本只有元首名義,並無政治實權,但備受民眾敬重。

日本政治體制三權分立:立法權歸兩院制國會;司法權歸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權歸內閣、地方公共團體及中央省廳。

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為國會,眾議院480席,參議院242席。選民為20歲以上的國民。

從1955年起,原稱保守合同的自由民主黨(自民黨)一直長期執政,只是曾在1993年至1996年間短暫被對手替代執政,1996年後就一直執政到今天。其餘在野政黨包括日本民主黨、日本共產黨等。現時日本由自民黨及公明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執政。

[編輯]

外交關係


日本領土糾紛圖(繁體版、简体版)
[編輯]

領土糾紛
日本跟中華民國(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地區都有領土爭議。

[編輯]

釣魚島
主條目: 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

位於臺灣東北方向,琉球群島西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釣魚島或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屬台灣省管轄;中華民國政府亦稱釣魚台屬中華民國台灣省宜蘭縣管轄;但現由日本實際控制。美國在1972年移交琉球群島的行政管轄權時把釣魚島一同移交的舉動曾引發香港學生示威,而中國大陸和臺灣也有民間人士參與了保釣運動,其中於1996年香港保釣人士陳毓祥於釣魚台水域抗議時遇溺死亡。現任台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於學生時期曾參加保釣活動。

[編輯]

千島列島/北方四島


千島列島/北方四島位置.
日本政府一直宣稱對在二戰期間被蘇聯佔領,蘇聯解體後仍然由俄羅斯控制的千島列島最南端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島(日本稱北方四島)、北部千島列島、南樺太(庫頁島)擁有主權。

[編輯]

獨島/竹島
日本亦宣稱他們擁有位於日本海的竹島(韓國稱「獨島」)的「主權」,該島現由韓國控制,韓國在這個島上駐紮大量警察。

[編輯]

沖之鳥礁/島
主條目: 沖之鳥礁

[編輯]

東海劃界及天然氣田開採
主條目: 東海油氣田問題

[編輯]

歷史問題
[編輯]

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
主條目: 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

[編輯]

靖國神社
主條目: 靖國神社

被視為軍國主義象徵的靖國神社內供奉有於二戰後被遠東軍事法庭判為甲級戰犯的人,故每次日本首相參拜都惹來中國及韓國等於二次大戰被侵略國家的抗議。神社旁設二戰歷史博物館游就館,館內文字介紹極力讚揚皇軍,亦展示二戰時期日軍軍備,還有展出很多陣亡神風敢死隊軍人的相片。 近年來,日本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部份前首相及部份政要鼓吹並參拜靖國神社;外相亦曾要求天皇參拜靖國神社。此亦被批評者視為軍國主義仍然存在於日本政府甚至社會之內的其中一個原因。

[編輯]

東海/韓國海/日本海名稱爭議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2: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1000051KK040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