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想你是指古今字變的問題
如「楊脩」在演義裏作「楊修」
而修與脩在粤語裏屬同音字
又如「龐悳(直+心)」在演義裏作「龐德」
直、悳與德其實是同一個字,直為初文,悳、德為孳乳文,而在特定情況下德又可與得通假。
直,甲骨文從丨從目,根據許進雄老師的意見,即是以眼檢視標竿是否筆直之意。《說文》的字形則從「十目乚」,其中由丨到十是字形演變的常態,至於新加入的「乚」,本義是藏匿,據段玉裁的意見是「十目視乚,乚者無所逃也」。段玉裁的看法我個人有所保留,不過無論如何,直這個字作為以眼睛觀察事物的斜正是沒有問題的。古人認為聖賢乃五感敏銳之人,故聖本義為聲為聽,德本義為直,賢從貝臤聲,而臤有目視(臣)手持(又)之意,至於耳聰目明固不待言;因此直字便由以眼檢視標竿是否筆直引申為德行之意。後來為了與本義區別,又加了形符「心」而為悳,這也是引申義、假借字演變為形聲字的常態。
德從彳悳聲,《說文》敘其本義為「升」,不過據許老師的意見,德字甲骨文字形從行直,本義應為以目檢視道路是否筆直之意。不過我讀了許老師書裡的舉例,德這個字在甲骨文與金文的使用上幾乎不從本義,可見德這個字很早就引申為品德之德。至於《說文》言及德的本義「升」,應該是德與得、登二字通假後產生的誤會,這可以參考《說文》段注舉《公羊傳》「得來」、「登來」之例。而劉熙《釋名》:「德,得也,得事宜也」與《說文》:「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用的是聲訓的解釋,固然表現了漢代人的文化觀念,但與文字的歷史發展就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了。甲骨文德從行直,後來直加心為悳,行省為彳,最後演變成今天的德字。至於德字右邊中間的「一」是「直」隸變後「乚」省為「一」之故,當然某些漢隸並沒有中間這一橫。
「吳壹」在演義裏作「吳懿」
「于禁」有人作「於禁」
「文丑」有人作「文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