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婆羅洲(英文:Borneo),印尼人稱加里曼丹島(印尼文﹕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島﹐排在格陵蘭及新幾內亞之後。面積為736,000平方公里。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8/8c/Borneo-sta.jpg/200px-Borneo-sta.jpg
地理
屬大陸島,位於東南亞,處於島嶼東南亞的中心部分。
[編輯] 四面環海
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440公里。
東北部是蘇祿海(Sulu Sea)
東部西里伯海(Celebes Sea)及加錫海峽(Makassar Strait)
南部是爪哇海(Java Sea)及卡裡馬塔海峽(Karimata Strait)
西、北部則為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
[編輯] 臨近島嶼
東北部為蘇祿群島
東部是蘇拉威西島
南部是爪哇島
西部是馬來半島
北部為南沙群島及納土納群島
[編輯] 河流
自古以來,婆羅洲島內陸地區的交通主要靠河流運輸,有些內陸地區河運更是唯一對外交通方式。婆羅洲島北部的河流可通航里程很少超過160公里,許多河運不通的內陸地區仍與現代社會隔絕。
以下為婆羅洲重要的河流。
中文
英文
馬來文
長度(公里)
介紹
卡普阿斯河
Kapuas River
Sungai Kapuas
1010
婆羅洲最長河流,在印尼西加里曼丹境內。
馬哈坎河
Mahakam River
Sungai Mahakam
715
婆羅洲第二長河流,於東加里曼丹境內。
巴利多河
Barito River
Sungai Barito
650
婆羅洲第三長河流,於中加里曼丹境內。
拉讓江
Rejang River
Sungai Rejang
563
在砂勞越州﹐是馬來西亞最長河流,但祇有下游150公里利於航運。
京那峇達岸河
Kinabatangan River
Sungai Kinabatangan
483
馬來西亞沙巴州最長河流。
峇南河
Baram River
Sungai Baram
402
馬來西亞砂勞越州第二長河流。
魯巴河
Lupar River
Sungai Lupar
229
馬來西亞砂勞越州境內。
林夢河
Limbang River
Sungai Limbang
196
位於砂勞越州,分隔汶萊領土的林夢省境內。
[編輯] 山與山脈
馬來西亞第一高峰在婆羅洲島上,即在島的東北端,沙巴州境內的哥打京那峇魯山(馬來文:Kota Kinabalu),海拔4095.2公尺。
婆羅洲島上有幾條山脈。
從東北端的哥打京那峇魯山開始﹐往西南延伸出一組連接的各山脈﹐另一端在島的西南端﹐西加里曼丹境內。整組山脈東北﹐西南走向﹐穿過島的中部。
哥打京那峇魯山開始
先是伊蘭山脈(Iran)。
接著是馬勒山脈(Muller):為西加里曼丹與中加里曼丹二省的天然分界線。
然後是斯赫瓦納山脈(Schwaner):也是西、中加里曼丹二省的天然分界線﹐此山脈上有加里曼丹地區第一高峰Gunung Bukit Raya﹐高2278公尺,在中加里曼丹境內。
在馬勒山脈與斯赫瓦納山脈交接處附近﹐向西延伸出一條卡普阿斯胡盧山脈(Kapuas Hulu)﹐是西加里曼丹與馬來西亞沙勞越州的天然交界。
在婆羅洲東南部﹐南加里曼丹境內有一條Meratus山脈。
[編輯] 氣候
盛行赤道氣團,為赤道多雨氣候。平均氣溫24-25℃﹐赤道在島中間穿過﹐若以赤道將婆羅洲島分南北二部份﹐會發現面積剛好差不多。
雖然在赤道上﹐卻不幹燥﹐連降雨量最少的地區Sangkulirang﹐年降雨量也有1625毫米。11月到次年3月是降雨多的月份﹐7-8月少雨。依統計﹐越往島的東部﹐降雨量越少﹔內陸地區的降雨量比沿海地區多。
[編輯] 歷史
[編輯] 早期華人接觸
約414年(晉安帝隆安14年),中國憎侶法顯由印度求得佛法,回歸中國途中經過南洋,曾有一提及耶婆提(Ye-po-ti),根據史家的意見,認為此地是現今的婆羅洲。
和中國最早的通航紀錄是出現在《梁書》裡,520年(梁武帝普通原年),在中國古籍中,當時被稱為渤泥(Poni)、婆利(Poli)、或婆羅(Polo),後來演變成婆羅乃(Brunei),也就是現在通用的汶萊一名。
在梁、隋、唐三朝裡,婆利都有遣送信使向中國朝貢方物,直至宋代這種接觸繼續保持,到了明朝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官方航海便在此時開始,最著名的要算是鄭和的七下西洋,據記載曾兩次經過渤泥。
約1375年(明洪武8年),14、15世紀時華人曾在沙巴的今那巴打岸河(Sungai Kinabatangan)居住,有一明朝使者王森屏傳說還做過沿岸地區的統治者-拉者(Rajah)。
約1772年(清朝乾隆37年),華人活動逐漸轉移到島西部,主要集中在一些金礦開採地區,如坤甸(Pontinak)和三發(Sambas),近百名客家人抵達坤甸,可說是開發此地的先軀者。
1777年華人羅芳伯在婆羅洲島上(今加里曼丹西部)成立了世界第一個由華人所創立的共和國-蘭芳共和國。國家元首稱「大總制」。
1820年(清道光元年),估計約有三萬六千名華人居住在此礦區內。1823年(清道光四年)已達十五萬人之多。
在荷蘭殖民勢力進入自印尼蘇門達臘北移至南婆羅洲之後,他們開始忌妒華人在金礦區的利益,並使用權力限制華族移民和貿易,爾後逐漸減少,不少礦工也被迫遷徙至沙拉越。
[編輯] 西方殖民背景
荷蘭
英國:詹姆士布魯克(James Brooke)
[編輯] 政治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9/Borneo_blank_map.PNG/180px-Borneo_blank_map.PN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黃色區域屬於印尼,橘色部份屬於馬來西亞,綠色部份為汶萊國。
分為三國領土:分別屬於馬來西亞,汶萊及印尼。
北部為東馬來西亞全境,行政區為沙巴與砂勞越二州,及納閩聯邦直轄區。(所佔面積第二,地圖橘色部份。)東馬來西亞地區原稱北婆羅洲﹐是前英國殖民地﹐在1963年9月16日加入馬來西亞。
在沙巴、砂勞越中間為汶萊國,全境均在婆羅洲島內,包括臨近島嶼。(所佔面積最小,地圖綠色部份。〕
馬來西亞的砂勞越、沙巴及汶萊國合稱「北婆三邦」,簡稱「砂汶沙」。面積共有196,500平方公里。
南部為屬於印尼的加里曼丹地區﹐面積有539,500平方公里﹐分東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四省。加里曼丹1949年以前是荷蘭殖民地。(所佔面積最大,地圖黃色部份。)
[編輯] 經濟
島上經濟以林木業為主﹐另外有藤等森林資源﹐礦物有黃金、鑽石、煤、石油、鈾等。
[編輯] 人口
婆羅洲島人口分佈不均勻﹐差別極大﹐人口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及沿海地區﹐內陸人口稀少﹐居住在內陸的多是當地土著達雅族﹐多沿河岸居住。
[編輯] 島上的稀有生物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6/Dawn_in_Borneo.jpg/180px-Dawn_in_Borneo.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婆羅洲叢林中的黎明
大花草或萊佛士花(Rafflesia),世界最大的花,目前已知有16種,本島即有3種,包括凱依西大花草(Rafflesia Keithii)直徑達80公分,為三種最巨大的。另有普利契大花草(Rafflesia Pricei)及唐古禮尼大花草(Rafflesia Tengku Adlini),花型較小。
婆羅洲象
犀鳥(Hornbill):為馬來西亞的國鳥。
婆羅洲猩猩
長鼻猴
雲豹
婆羅洲金貓(Borneo Bay Cat)
[編輯] 文獻來源
《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地位之演變》,海外華人經濟叢書第五種,劉文榮,臺北:世華經濟出版社。
《Ensiklopedi Nasional Indonesia Jilid8》:是印尼文的國家百科全書﹐1990年由PT Cipta Adi Pustaka出版﹐翻譯引用了裡面的Kalimantan、Dayak Suku等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