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
名字
孫文使用過不少名字,多數是為了宣揚革命或擺脫通緝而取的,部分則在於表達人生期望。除了下列實際使用的名字外,孫文還用過陳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達生等化名,以及杞憂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學生、南洋一學生等筆名。1912年民國成立之後,孫氏本人於所有公私檔案均以「孫文」署名。在西方,孫氏以「Sun Yat-Sen」(孫逸仙)之名聞於世。
性質 名字 說明
譜名 德明 族譜上記載的名字。
幼名 帝象
名 文 在家鄉上學時所取。
字 載之 由名「文」而來,取「文以載道」之義。
號、教名 日新 1883年於香港信仰基督教,受洗時的署名。取自《大學》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語。
號、教名 逸仙 由漢文教師區鳳墀牧師,依粵語諧音所改。
拉丁轉寫 Sun Yat-Sen 「逸仙」的音譯。因孫氏曾任醫生,英文亦常加上「Dr.」。
化名 中山樵 1897年於日本流亡,投宿旅舍時,不能使用真名以掩護行蹤,日本友人平山周想到附近有貴族中山家宅邸,便取日本姓為「中山」,加上自取之「樵」。又「中山」實為明治天皇生母中山慶子之出生家族,由於孫文欽佩明治天皇推動明治維新,當其獲悉這個意外的名字竟有這層關係,便連稱自己會常用。
化名 高野長雄
慣稱 孫中山 1903年革命人士章士釗將日本人宮崎寅藏(即宮崎滔天)之著作《三十三年之夢》翻譯為《大革命家孫逸仙》時,將本姓與化名連用,從此成為後人對孫文的慣稱。
此外,孫氏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並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認為這是由於孫氏接受西式教育,不受傳統忠君觀念的束縛,才敢於如此自稱;臺灣歷史教料書亦採用此說。[1]
至於「孫大砲」這個當時政治對手揶揄孫文的外號,來源有多種說法:包括為袁世凱所取,或係粵語「不切實際之人」的意思,暗諷孫文言辭誇大卻不實在。
又,孫文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時,常當眾倡言反清,聞者多膽怯走避,惟陳少白、尢烈、楊鶴齡附和之,乃得四大寇之渾名。
生平
早年
孫中山的雕像現仍矗立於檀香山華埠的街頭孫中山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孫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1881年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厚學院」(Oahu College)(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於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兩名畢業生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之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企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準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最終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其時,楊衢雲、謝纘泰等人已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衢雲等欣然同意舉全社併入興中會;於是租定總會所一處,託名「乾亨行」。2月20日,孫中山先生於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並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