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總世界盃(官方名稱:FIFA World Cup),常稱為世界盃足球賽,或僅稱世界盃,是一項由國際足球總會(FIFA)四年一度舉行的最高級別的國際性國家級足球賽事,亦是所有體育競賽中最具代表性以及最重要的隊際性體育賽事,於1930年舉行了首屆賽事,冠軍由烏拉圭奪得,及後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遭到停辦,最近一屆的世界盃足球賽於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在德國舉行。參賽球隊必須是國際足總所屬成員國的國家男子足球代表隊,並且需要透過外圍賽以決定出席決賽週的隊伍,而主辦國則獲得直接參與出席決賽週的資格。
現時世界盃足球賽決賽週共有32支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足球代表隊參與,會在4個星期內決定出新一屆世界盃冠軍隊伍,主辦國會透過人造衛星傳送給世界各國欣賞每一場精彩的球賽。目前世界盃冠軍只有七支隊伍曾經奪得,當中所有冠軍隊伍來自歐洲及南美洲,以巴西所得的成就最為輝煌,先後五度奪得世界盃冠軍。義大利在最近的一屆世界盃中第四次獲得了冠軍,成為巴西之後獲得冠軍次數最多的國家。緊接著的是德國,獲得過三次冠軍。
歷史
1920年代,當時國際足總仍未有成立一項正規的國際性足球賽事,這時只有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足球項目比較大型的足球賽事舉行,國際足總因此決定籌辦一項大型的足球賽事。國際足總會議於1928年5月26日通過,第一屆世界盃決賽週由烏拉圭於1930年主辦,以認定該國當時在足球體育上已取得的成就(兩屆奧運足球比賽金牌得主)。烏拉圭在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中,擊敗其餘12個國家,以東道主姿態成為冠軍得主。阿根廷球員斯塔比爾(Guillermo Stabile)獲得最佳射手稱號。
參與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的13個國家足球隊
烏拉圭(主辦國/冠軍)
阿根廷(亞軍)
美國(進入準決賽)
南斯拉夫(進入準決賽)
秘魯、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智利、墨西哥、法國、比利時、羅馬尼亞
[編輯] 世界盃的榮譽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1/World_cup_countries_best_results_and_hosts_blank.PNG/350px-World_cup_countries_best_results_and_hosts_blank.PN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歷屆世界盃參賽球隊分佈圖
[編輯] 球隊榮譽
每一屆世界盃的冠軍足球隊,被視為足球界中最優秀的國家足球隊。雷米特盃和大力神盃均代表著世界足球最高榮譽。
雷米金盃(Jules Rimet Cup),又稱作女神盃。由世界盃足球賽始創者,也是國際足總第三任會長法國人雷米特(Jules Rimet)發起,並且由法國雕刻家阿貝爾·拉夫勒(Abel Lafleur)設計。雷米特盃高30厘米,重量1.82公斤,由純金鑄成,造型為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長翅膀的尼凱。由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開始,要永久擁有雷米特盃,一支國家足球隊必須成為三屆世界盃冠軍球隊。1946年7月25日,國際足總在盧森堡舉行的首個會議中,宣佈將這個獎盃正式命名為雷米特盃,以紀念世界盃足球賽始創者雷米特。巴西於1958年、1962年和1970年第三度成為世界盃冠軍,成為首支亦是唯一一支國家足球隊奪得雷米特盃,並永久保存冠軍獎盃。在1970年巴西永久保存雷米特盃之前,烏拉圭、英格蘭、西德及義大利先後奪得雷米特盃冠軍獎盃。
雷米特盃失竊事件: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開賽前在倫敦西敏寺展出的雷米特盃失竊,當地警方於全國搜索雷米特盃的下落,一星期後被一隻叫皮科斯的警犬在市郊中尋獲雷米特盃。1970年雷米特盃由巴西永久擁有,但在1983年於里約熱內盧再度失竊,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外界認為雷米特盃有可能已經熔化成黃金出售,之後巴西接收一件由柯達公司製造的仿製品,但該仿製品於1997年的一場拍賣會中以大約43萬美元售出。
國際足總世界盃冠軍獎盃(FIFA World Cup),又稱作大力神盃。巴西永久保存雷米特盃後,國際足總招標設計新的獎盃。1971年4月5日,由斯坦利·魯斯領導的特別委員會從53份設計圖案中選出一名義大利設計師西爾維奧·加扎尼加(Silvio Gazzaniga)的獎盃設計,這就是今天的大力神盃。大力神盃高36厘米,重量4.97公斤,由18K黃金鑄成,造型為兩個大力士雙手高舉地球。1974年起由應屆冠軍得主保存,直至下屆決賽週前。1974年由西德隊第一次獲得。1974年以後獲得三屆冠軍的國家隊可以獲得一尊大力神盃的複製品,但是原件不會被任何國家隊永久擁有,乃歸國際足總所有。大力神盃的底座上共可刻下1974年至2038年十七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名稱,換句話說在2038年的世界盃完結之後,大力神盃將會退役,由新一代的獎盃取代。
[編輯] 個人榮譽
每一屆世界盃,國際足總為了表揚賽事中在各方面表現出色的球員及球隊,因此設立六個獎項頒發給各球員及球隊以示獎勵,這六個獎項包括:
世界盃金靴獎(Adidas Gold Boot)——是頒發給每屆世界盃決賽週進球數目最多的球員,由於該獎項是由阿迪達斯公司出資贊助,因此冠以Adidas的名稱,於1930年首次頒發獎項。
世界盃金球獎(Adidas Golden Ball)——是頒發給每屆世界盃決賽週表現最優秀的球員,由於該獎項是由阿迪達斯公司出資贊助,因此冠以Adidas的名稱,於1982年首次頒發獎項。
世界盃雅辛獎(Yashin Award)——是授予每屆世界盃上表現最優秀的守門員,於1994年首次頒發獎項。
國際足總公平競爭獎(FIFA Fair Play Award)——是頒發給每屆世界盃決賽週保持著公平競爭的良好紀錄的球隊,只有晉身賽事第二圈的球隊才可以列入獎項提名名單當中,於1978年首次頒發獎項。
最富娛樂性的球隊(Most Entertaining Team)——由公眾人仕選出每屆世界盃決賽週最富娛樂性的球隊,於1994年首次頒發獎項。
最佳年青球員(Gillette Best Young Player)——賽事中表現最優秀的21歲以下的年青球員,由於該獎項是由吉列公司出資贊助,因此冠以Gillette的名稱,於2006年首次頒發獎項。
[編輯] 其他資料
主條目:世界盃足球賽紀錄
世界盃冠軍次數排名:截至2006年世界盃為止,巴西得5次冠軍排名第一,義大利得4次冠軍排名第二,聯邦德國(西德)得3次冠軍排名第三。
克羅埃西亞在1998年,成為首次現身決賽階段比賽而成為季軍的國家足球隊。
非洲國家以喀麥隆在1990年,和塞內加爾在2002年,跟迦納在2006年表現最好,能夠擠身八強。
中國隊於2002年首次晉身世界盃決賽週,在小組賽中3戰3敗1球未進出局。
2002年以前,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都由一個國家承辦,但在2002年,首次由日本和南韓聯合主辦。該屆亦為首次在亞洲舉辦的世界盃(決賽週)。
目前至今只有一支南美球隊曾經在歐洲大陸奪得世界盃冠軍,就是巴西在瑞典舉行的1958年世界盃奪得世界盃的一次。
除巴西外,未有一支球隊能夠越洲奪得世界盃冠軍。
巴西是已有7個世界盃得主中唯一一支沒有在本土奪冠的球隊。
巴西也是所有國家中唯一一支參加過所有18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球隊。
南韓在2002取得第4名的成績。
[編輯] 每屆指定用球
由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開始,每一屆世界盃賽事都會採用愛迪達所製造的足球作為比賽期間使用,以下是歷屆賽事指定用球名稱:
1970年:Telstar:黑白相間的足球
1974年:Telstar,Chile:後者是全白色
1978年:Tango
1982年:Tango Espana
1986年:Azetca:合成纖維造成
1990年:Erusco Unico
1994年:Questra
1998年:Tricolore(三色球):新型復合泡沫材料
2002年:Fevernova(飛火流星)
2006年:Teamgeist(團隊之星)
[編輯] 歷屆賽事一覽: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96%E7%95%8C%E7%9B%83%E8%B6%B3%E7%90%83%E8%B3%BD&variant=zh-tw
[編輯] 參賽球隊
統計由1930年第一屆至2006年第十八屆世界盃,累積共有78個國家和地區曾經參與世界盃決賽週。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96%E7%95%8C%E7%9B%83%E8%B6%B3%E7%90%83%E8%B3%BD&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