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指一場發生在清宣統三年(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君主政體,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辛亥革命成功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農曆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爲辛亥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義,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的歷史。辛亥革命另一種廣義的用法,指自清末開始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結束為止。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皇帝制度。中國歷史上,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試圖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儘管後來民主共和的規則受到北洋軍閥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一度有短暫帝制的復辟,但他們都不能從根本上顛覆眾望所歸的共和國體。
當時中國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儘管因為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統治者們對約法的蔑視,例如孫文為約制袁世凱而隨意更改《民元約法》,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了約法。民國初年並未能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但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民主共和政體。辛亥革命後,真正的民主和共和並沒有得到實行,無論是北洋政府,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君臣關係是漢代董仲舒以來中國思想中「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因此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除了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之外,也對於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衝擊,因此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會進一步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的思想。
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但帝制、專制思想並沒有立刻得到完全消除,仍有很大的社會基礎。
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加上民主主義沒有得到成功地施行,也因此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尤以具有明確進程的共產主義為然,此外尚有國家社會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會在民初成為不少知識分子的新信仰。直到今日,在中國大陸,還是實行一黨獨大的政治體制,全盤西化的共產主義(馬列主義)仍然是官方的權威信條,而一些帝制時期的價值觀仍然以不同的形式起著作用。
辛亥革命各省獨立響應,使得中國進入長期的分裂之中,除了袁世凱曾在二次革命之後曾短暫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能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再度統一。長期的分裂及戰亂,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
[編輯] 社會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來得大。辛亥革命雖然常被稱作「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中國其實缺乏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參與革命者也並非以資產階級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資產階級的進一步發展。而在傳統社會的改變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滿人權貴,但中國傳統地方社會居領導地位的各省士紳及漢人舊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轉投向革命而獲得地位,反而更加鞏固他們的地位。
辛亥革命並沒有像西方資產積極革命那樣,重新建構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軍人,舊式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掌握權力。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後,生存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辛亥革命後的軍閥割據,大量戰亂及軍人政治才使傳統擁有知識和功名的士紳官僚力量漸衰,代之而起的是具軍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惡霸。
辛亥革命對於十八世紀後的人口劇增,清末的土地兼併以及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壓迫和經濟侵略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觀。
[編輯] 對邊疆地區的影響
辛亥革命爆發前的革命組織,多以漢族為本位。他們提出「驅除韃虜」後所建的民國,往往指單限於以漢族為主的十八行省(武昌起義時所用的十八星旗即為佐證);東北、內、外蒙、新疆與及西藏都被排除在外。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權威下降,自顧不瑕,列強更趁機支持邊疆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如俄羅斯支持外蒙古獨立(包括唐努烏梁海地區),自此該地區開始了脫離中國的進程。
1910年,清朝藉故由趙爾豐率兩千軍隊,強行駐扎於拉薩,達賴喇嘛因此前往印度避難,而清朝則再次取消了達賴喇嘛的封號。在大吉嶺的達賴喇嘛開始與英國人接觸,希望通過英國、印度的幫助,使西藏獲得更大的自治。隨著辛亥革命爆發,各地發生兵變,趙爾豐在四川被殺,駐藏軍隊也採取行動,抓捕了清朝的駐藏大臣,但在隨後與藏軍的衝突中,被繳械投降,後全部被遣返內地。1913年1月,達賴喇嘛回到拉薩。袁世凱發電報,表示要恢復達賴喇嘛的封號,而達賴喇嘛在回覆中,則直接重申了他對西藏的全權統治,這份聲明甚至被部分西藏人看作「獨立宣言」。內地對西藏的影響急轉直下,而後西藏各地產生了「驅漢事件」。為了防止內地軍隊再次入藏,噶廈政府開始從英國購置軍火,絕大部分藏軍都被部署到西康,這也導致西藏北部疆域無法得到有力的維持。由於軍費開支的猛漲,更加劇了西藏的內部矛盾。中華民國政府由於忙於戰事,對西藏主要採取外交策略,特別是在國際場合不斷地強調對西藏的主權。英國儘管不支持西藏完全獨立,但西藏噶廈政府還是對其抱有很高的期待,1914年,雙方簽定協議,西藏噶廈政府將「東北邊境特區」割讓給了印度,也就是現在的阿魯那恰爾邦,對於此協議,中華民國以及後來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拒絕承認。
[編輯] 在馬來亞的影響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介入中國的革命活動是史無前例的,雖然革命活動主要在於挽救中國,但這一行動已對當地華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為:
馬新華人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
馬新華人團結力量的增長
新思想的湧現
政黨政治的影響
孫中山於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臨時總統後,許多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份子轉而支持孫中山。武昌起義後,馬來亞和新加坡各地華人剪掉辮子,另一方面,在同盟會和孫中山的號召下,當地華人也基極捐款支持革命運動。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啟開的民族主義思潮,成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與中國維繫關係的主要指導源泉。由於民族主義的思想鼓吹,遂使到數以千計的當地華人青年回到中國參加推翻清朝,並在個方面給於孫中山金錢上的援助革命。同時這種思潮也帶著反對外來殖民勢力的意念,一直發展下去。
當孫中山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展開革命之前,當地華人是不團結的,常有幫派和籍貫的鬥爭。不團結阻礙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幫派斗爭影響華人社會的經濟成長並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團的合作。
1906年孫中山在吉隆坡主持同盟會支會成立儀式時發出警告說:當地華人的不團結最終將導致整個華人社會的崩潰。因此同盟會展開各種宣傳活動,如閱書報社、夜校、戲劇表演,使到不同方言的集團為孫中山的革命而在一起工作,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有機會學習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以解決共同的難題。通過不間斷的聯繫,華人的團結精神和國民意識逐漸被加強和發展起來。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就是灌輸團結思想的組織。
另一項最主要的發展便是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學校傳播標準華語,主要目的在於打破使用以往的方言教學。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間有了共同的媒介語。
孫中山的革命思潮帶為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思想,衝擊了華人傳統的舊社會和舊傳統。利他主義,捨己為群,平等和自由之觀念因此不斷傳開。鼓勵設立女子學校,女人被允許加入社會活動和參加孫中山革命。
孫中山革命成功後,在1912年8月13日成立國民黨。得到英國殖民政府的許可後,便在馬來亞成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由於英國當局認為非與英殖民政府對抗,1912年12月18日,又許可在新加坡成立北京國民黨星洲聯絡支部。國民黨在馬來亞繼續作合法活動,直到1925年其註冊被吊消,理由是未根據社團法令提供所需的資料。雖然如此,國民黨的活動未停止,而是繼續秘密地存在。而國民黨在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活動,為日後的抗日戰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治運動等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E%9B%E4%BA%A5%E9%9D%A9%E5%91%BD&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