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2006-11-11 12:54 am
分析它的成因,和對中國當代帶來什麼社會和政治轉變。

回答 (4)

2006-11-11 1:08 am
✔ 最佳答案
成因:
編練新軍

正在訓練中的北洋新軍清朝末年,以八旗、漢人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已失去戰鬥力。平定太平天國時主要倚靠的是已是地方武力。甲午戰爭後,因舊式軍隊已落伍,加上為免兵權旁落,清政府於1901年年起決定對陸軍進行全面改革,計劃在全國練新式陸軍36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的防營。當中北洋新軍6 鎮直屬朝廷,由袁世凱所編練的「新建陸軍」擴編。其餘各省亦由地方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爲了培養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軍學堂。部份地方的新軍(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南)大量起用為留學生為軍官;相反北洋新軍中留學生極少。


反滿思潮
滿漢問題,在清初長期的盛世、文字獄的壓抑以及薙髮制度的影響之下,到了清中葉的思想中,已經幾乎不成問題,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統治者為滿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開始再度引出了滿漢問題。到了1890年代以後,排滿思想更是再度大興,明末遺老的著作成為當時人的重要思想資源,例如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發現,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們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滿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滿宣傳著作如鄒容的《革命軍》等,對於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所強調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

但在推翻滿清後,口號也迅速地從「打倒韃虜」改為「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革命組織
革命的主要組織有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以及後來成立的中國同盟會。除此以外,還有共進會,文學社,同盟會中的丈夫團等。

興中會主要在華南一帶開展活動,光復會在江蘇,浙江,上海一帶開展活動,華興會主要在湖南開展活動,共進會在長江流域開展活動,而後來成立的同盟會是全國革命力量的一個鬆散同盟,同盟會會員還在各地建立了各種同盟會的外圍組織。

革命的領導者主要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蔡元培、趙聲、章炳麟、陶成章等。


政治主張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張有推翻滿清統治,恢復漢人江山,建立共和體制等。成立於1894年11月24日的興中會的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成立於1904年2月15日的華興會的政治主張是「驅逐韃虜,復興中華」。1905年8月20日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其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被認為是民族主義,「創立民國」被認為是民權主義,「平均地權」被認為是民生主義。

但是革命黨在宣傳政治主張時,更多地是宣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內容,這樣能夠煽動起民眾的反滿情緒,更重要地是能最大程度上的團結各種力量。至於清朝覆滅後,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進行什麼樣的社會改革,當時的人都認為等取得成功以後再考慮。

影響:

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皇帝制度。中國歷史上,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試圖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儘管後來民主共和的規則受到北洋軍閥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一度有短暫帝制的復辟,但他們都不能從根本上顛覆眾望所歸的共和國體。

當時中國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儘管因為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統治者們對約法的蔑視,例如孫文為約制袁世凱而隨意更改《民元約法》,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了約法。民國初年並未能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但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民主共和政體。辛亥革命後,真正的民主和共和並沒有得到實行,無論是北洋政府,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君臣關係是漢代董仲舒以來中國思想中「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因此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除了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之外,也對於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衝擊,因此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會進一步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的思想。

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但帝制、專制思想並沒有立刻得到完全消除,仍有很大的社會基礎。

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加上民主主義沒有得到成功地施行,也因此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尤以具有明確進程的共產主義為然,此外尚有國家社會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會在民初成為不少知識分子的新信仰。直到今日,在中國大陸,還是實行一黨獨大的政治體制,全盤西化的共產主義(馬列主義)仍然是官方的權威信條,而一些帝制時期的價值觀仍然以不同的形式起著作用。

辛亥革命各省獨立響應,使得中國進入長期的分裂之中,除了袁世凱曾在二次革命之後曾短暫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能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再度統一。長期的分裂及戰亂,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


社會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來得大。辛亥革命雖然常被稱作「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中國其實缺乏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參與革命者也並非以資產階級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資產階級的進一步發展。而在傳統社會的改變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滿人權貴,但中國傳統地方社會居領導地位的各省士紳及漢人舊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轉投向革命而獲得地位,反而更加鞏固他們的地位。

辛亥革命並沒有像西方資產積極革命那樣,重新建構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軍人,舊式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掌握權力。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後,生存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辛亥革命後的軍閥割據,大量戰亂及軍人政治才使傳統擁有知識和功名的士紳官僚力量漸衰,代之而起的是具軍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惡霸。

辛亥革命對於十八世紀後的人口劇增,清末的土地兼併以及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壓迫和經濟侵略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觀。
2006-11-11 6:13 am
辛亥革命是指一場發生在清宣統三年(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君主政體,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辛亥革命成功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農曆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爲辛亥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義,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的歷史。辛亥革命另一種廣義的用法,指自清末開始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結束為止。


孫中山立像,位於武漢紀念武昌起義的「首義廣場」。背後是武昌起義次日建立的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該建築原為湖北咨議局,建於1900年,現為辛亥革命博物館。照片中的旗幟為十八星旗,代表十八個行省。

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一般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中國長期的閉關自守終於被迫劃上句號。國內部分官員及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變革並不足以應付中國千年未逢的挑戰。1860年代至1890年代(同治至光緒初年)的洋務運動,是一場由清室自發的改革。其重點為改良生產技術,透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試圖以興辦工商業來加強中國的國力。然而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再敗於日本,顯示只限於技術層面的洋務運動,並未能根本改變中國的落後。


康有為,維新派成員之一自1895年的公車上書,國內開始出現民間問政的風氣,在知識份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物成為維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度。維新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開展戊戌變法。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勢力發動政變而告流產。部份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將政治實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為「保皇黨」或「立憲派」。

在義和團事件及八國聯軍的打擊下,在民主形勢推動下,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開始推行康梁在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其中影響最大的政策,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了延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開始興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已經有6萬多所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後,大量以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於1906年9月1日宣佈「預備仿行憲政」,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即立憲運動。

其後各省選出了以地方士紳為主要成分的諮議局代表,這些各省的實權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憲,成立內閣,但屢為清政府所阻。而宣統三年(1911年)5月所成立的內閣竟然是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13名內閣成員有9名是滿族,7名是皇族的皇族內閣,更使立憲派人士大為失望。也因此種下在武昌起義之後,各省的士紳由支持立憲轉而附和和支持革命。


正在訓練中的北洋新軍清朝末年,以八旗、漢人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已失去戰鬥力。平定太平天國時主要倚靠的是已是地方武力。甲午戰爭後,因舊式軍隊已落伍,加上為免兵權旁落,清政府於1901年年起決定對陸軍進行全面改革,計劃在全國練新式陸軍36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的防營。當中北洋新軍6 鎮直屬朝廷,由袁世凱所編練的「新建陸軍」擴編。其餘各省亦由地方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爲了培養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軍學堂。部份地方的新軍(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南)大量起用為留學生為軍官;相反北洋新軍中留學生極少。


[編輯] 反滿思潮
滿漢問題,在清初長期的盛世、文字獄的壓抑以及薙髮制度的影響之下,到了清中葉的思想中,已經幾乎不成問題,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統治者為滿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開始再度引出了滿漢問題。到了1890年代以後,排滿思想更是再度大興,明末遺老的著作成為當時人的重要思想資源,例如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發現,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們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滿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滿宣傳著作如鄒容的《革命軍》等,對於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所強調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

但在推翻滿清後,口號也迅速地從「打倒韃虜」改為「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2006-11-11 1:01 am
辛亥革命是指一場發生在清宣統三年(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君主政體,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辛亥革命成功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農曆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爲辛亥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義,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的歷史。辛亥革命另一種廣義的用法,指自清末開始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結束為止。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皇帝制度。中國歷史上,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試圖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儘管後來民主共和的規則受到北洋軍閥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一度有短暫帝制的復辟,但他們都不能從根本上顛覆眾望所歸的共和國體。

當時中國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儘管因為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統治者們對約法的蔑視,例如孫文為約制袁世凱而隨意更改《民元約法》,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了約法。民國初年並未能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但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民主共和政體。辛亥革命後,真正的民主和共和並沒有得到實行,無論是北洋政府,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君臣關係是漢代董仲舒以來中國思想中「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因此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除了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之外,也對於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衝擊,因此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會進一步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的思想。

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但帝制、專制思想並沒有立刻得到完全消除,仍有很大的社會基礎。

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加上民主主義沒有得到成功地施行,也因此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尤以具有明確進程的共產主義為然,此外尚有國家社會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會在民初成為不少知識分子的新信仰。直到今日,在中國大陸,還是實行一黨獨大的政治體制,全盤西化的共產主義(馬列主義)仍然是官方的權威信條,而一些帝制時期的價值觀仍然以不同的形式起著作用。

辛亥革命各省獨立響應,使得中國進入長期的分裂之中,除了袁世凱曾在二次革命之後曾短暫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能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再度統一。長期的分裂及戰亂,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



[編輯] 社會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來得大。辛亥革命雖然常被稱作「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中國其實缺乏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參與革命者也並非以資產階級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資產階級的進一步發展。而在傳統社會的改變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滿人權貴,但中國傳統地方社會居領導地位的各省士紳及漢人舊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轉投向革命而獲得地位,反而更加鞏固他們的地位。

辛亥革命並沒有像西方資產積極革命那樣,重新建構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軍人,舊式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掌握權力。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後,生存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辛亥革命後的軍閥割據,大量戰亂及軍人政治才使傳統擁有知識和功名的士紳官僚力量漸衰,代之而起的是具軍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惡霸。

辛亥革命對於十八世紀後的人口劇增,清末的土地兼併以及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壓迫和經濟侵略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觀。



[編輯] 對邊疆地區的影響
辛亥革命爆發前的革命組織,多以漢族為本位。他們提出「驅除韃虜」後所建的民國,往往指單限於以漢族為主的十八行省(武昌起義時所用的十八星旗即為佐證);東北、內、外蒙、新疆與及西藏都被排除在外。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權威下降,自顧不瑕,列強更趁機支持邊疆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如俄羅斯支持外蒙古獨立(包括唐努烏梁海地區),自此該地區開始了脫離中國的進程。

1910年,清朝藉故由趙爾豐率兩千軍隊,強行駐扎於拉薩,達賴喇嘛因此前往印度避難,而清朝則再次取消了達賴喇嘛的封號。在大吉嶺的達賴喇嘛開始與英國人接觸,希望通過英國、印度的幫助,使西藏獲得更大的自治。隨著辛亥革命爆發,各地發生兵變,趙爾豐在四川被殺,駐藏軍隊也採取行動,抓捕了清朝的駐藏大臣,但在隨後與藏軍的衝突中,被繳械投降,後全部被遣返內地。1913年1月,達賴喇嘛回到拉薩。袁世凱發電報,表示要恢復達賴喇嘛的封號,而達賴喇嘛在回覆中,則直接重申了他對西藏的全權統治,這份聲明甚至被部分西藏人看作「獨立宣言」。內地對西藏的影響急轉直下,而後西藏各地產生了「驅漢事件」。為了防止內地軍隊再次入藏,噶廈政府開始從英國購置軍火,絕大部分藏軍都被部署到西康,這也導致西藏北部疆域無法得到有力的維持。由於軍費開支的猛漲,更加劇了西藏的內部矛盾。中華民國政府由於忙於戰事,對西藏主要採取外交策略,特別是在國際場合不斷地強調對西藏的主權。英國儘管不支持西藏完全獨立,但西藏噶廈政府還是對其抱有很高的期待,1914年,雙方簽定協議,西藏噶廈政府將「東北邊境特區」割讓給了印度,也就是現在的阿魯那恰爾邦,對於此協議,中華民國以及後來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拒絕承認。



[編輯] 在馬來亞的影響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介入中國的革命活動是史無前例的,雖然革命活動主要在於挽救中國,但這一行動已對當地華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為:


馬新華人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
馬新華人團結力量的增長
新思想的湧現
政黨政治的影響
孫中山於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臨時總統後,許多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份子轉而支持孫中山。武昌起義後,馬來亞和新加坡各地華人剪掉辮子,另一方面,在同盟會和孫中山的號召下,當地華人也基極捐款支持革命運動。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啟開的民族主義思潮,成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與中國維繫關係的主要指導源泉。由於民族主義的思想鼓吹,遂使到數以千計的當地華人青年回到中國參加推翻清朝,並在個方面給於孫中山金錢上的援助革命。同時這種思潮也帶著反對外來殖民勢力的意念,一直發展下去。

當孫中山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展開革命之前,當地華人是不團結的,常有幫派和籍貫的鬥爭。不團結阻礙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幫派斗爭影響華人社會的經濟成長並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團的合作。

1906年孫中山在吉隆坡主持同盟會支會成立儀式時發出警告說:當地華人的不團結最終將導致整個華人社會的崩潰。因此同盟會展開各種宣傳活動,如閱書報社、夜校、戲劇表演,使到不同方言的集團為孫中山的革命而在一起工作,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有機會學習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以解決共同的難題。通過不間斷的聯繫,華人的團結精神和國民意識逐漸被加強和發展起來。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就是灌輸團結思想的組織。

另一項最主要的發展便是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學校傳播標準華語,主要目的在於打破使用以往的方言教學。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間有了共同的媒介語。

孫中山的革命思潮帶為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思想,衝擊了華人傳統的舊社會和舊傳統。利他主義,捨己為群,平等和自由之觀念因此不斷傳開。鼓勵設立女子學校,女人被允許加入社會活動和參加孫中山革命。

孫中山革命成功後,在1912年8月13日成立國民黨。得到英國殖民政府的許可後,便在馬來亞成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由於英國當局認為非與英殖民政府對抗,1912年12月18日,又許可在新加坡成立北京國民黨星洲聯絡支部。國民黨在馬來亞繼續作合法活動,直到1925年其註冊被吊消,理由是未根據社團法令提供所需的資料。雖然如此,國民黨的活動未停止,而是繼續秘密地存在。而國民黨在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活動,為日後的抗日戰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治運動等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E%9B%E4%BA%A5%E9%9D%A9%E5%91%BD&variant=zh-tw
2006-11-11 1:00 am
晚清時期,中國飽受列強侵略,改革失敗,民生日困,清朝病入膏肓,已成一推即倒的局面。1911年5月,清廷在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的策劃下,強行收回民間集資自辦的粵漢、川漢鐵路,又未能解決如何補償民間損失的問題。這一措施引致川、粵、鄂、湘四省群起反對,四川紳商乃成立保路同志會,誓死力爭。由於保路風潮迅速發展為四川全省性的騷動,清廷急調湖北新軍入川鎮壓。鑑於湖北兵力空虛,革命黨人決定乘機起義。

革命前數年,與同盟會有聯繫的湖北兩個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曾深入新軍進行發動。參加這兩個組織或受其影響的湖北新軍士兵約有五千餘人,佔全省新軍人數三分之一。隨著全國保路鬥爭的蓬勃發展,湖北革命黨人決定發動起義。1911年(宣統三年)9月,文學社領導人蔣翊武、劉復基和共進會領導人孫武、蔡濟民等組成聯合指揮機構,定於10月11日起義。10月9日,因事機洩露,起義指揮機構被破壞,主要領導人或被捕殺或逃出武昌,革命黨人乃決心提前起義。10月10日夜,武昌新軍工程第八營士兵首先起義,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經過一夜戰鬥,革命軍佔領武昌城,湖廣總督瑞澂等狼狽逃竄。11日革命軍攻佔漢陽,12日攻佔漢口,革命旗幟插遍武漢三鎮。不久,全國各地紛紛響應,許多省份都宣佈脫離清廷而獨立。因這次革命爆發在農曆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不僅推翻統治中國長達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而且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之所以取得勝利,一方面固然是由於清朝統治十分腐敗,根基動搖,另方面則因為孫中山先生及革命組織領導有方,「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等口號深入人心,群眾基礎廣泛。從此,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08: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0000051KK022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