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豫山,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
少年的魯迅居住在紹興城區。12歲到17歲時,魯迅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學習。童年的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給了魯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後創作《吶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的素材來源。
南京4年
1898年,魯迅到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和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求學,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
在日本7年
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4年9月魯迅赴日本仙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是東北大學醫學部)學醫,並與講師藤野嚴九郎結下深刻友誼。他也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魯迅的醫學成績平均分為65.5,作為一個初到的外國留學生已經是不錯的了。因為抱著希望用文學治療中國人的疾病的想法,他於1906年3月從學校退學,1909年從日本歸國。
在北京,1912-1926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簽事.在經歷一段思想苦悶,對國民黨、社會改革失望的痛苦後,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在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任教授、北京大學任講師。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
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經香港,於19日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 並與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同居。
上海10年
1927年10月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裡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衝突,這或許是把他定位為自由作家的論據之一。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
魯迅墓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 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而逝世。在上海為他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
請參見魯迅年表
[編輯]
家庭
1906年,25歲的魯迅從日本回國,遵照母親的意見而與28歲的朱安結婚。1927年10月8日,魯迅在廣州與許廣平結婚。1929年,兒子周海嬰在上海出世。 魯迅有兩個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
周海嬰之子為周令飛。周令飛在1980年代時與來自臺灣的女同學張純華相戀並移居臺灣。他的女兒周璟馨(即魯迅的曾孫女)曾參加臺灣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併成為熱點人物。
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
成就
魯迅一生寫了許多小說,散文和雜文,其中不少為經典之作。小說代表作有《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等,散文代表作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雜文的數量極多。
魯迅在學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同時對美術也頗喜好,他是中國版畫的發起人。
評價
魯迅一九三零年照於上海
魯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在文學上的卓越貢獻,已被文學界與普通民眾所公認,他對中國人的國民性、中國社會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闡釋。他的小說倍受推崇,散文詩《野草》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文學的顛峰之作。但在反映其政治傾向的許多雜文思想價值上頗受爭議,大多數人認為他文筆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學」的奠基人。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個淺薄的激進主義者,主要是認為他睚眥必報,喜好爭論,如果他能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他未見得會受到中國共產黨的繼續追捧。他也是現代中國大陸很多民族主義者的膜拜對象。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前,他在中國大陸是一位受意識形態保護的作家。現在大陸學術界對他的評論已經自由化。
由於魯迅生前反對國民黨的官僚腐化、血腥治國,因而受到國民政府的嚴重打壓。1949年後,魯迅在臺灣也一直被當作國民黨的反面教材加以貶低,就像林語堂、梁實秋在大陸受到貶低一樣。反之,毛澤東早在延安時期就對魯迅有高度評價,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魯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並將中共在延安創辦的文學院取名魯迅文學院,後改為魯迅藝術文學院。在共產黨掌權後,魯迅的形象被嚴重政治化,其文學地位也被高估。他逝世後,兩岸政府對他的不同的政治化評價,使當代對魯迅的真實思想需要重新澄清。
國內比較重要的當代魯迅研究學者有王瑤、錢理群、李歐梵、王富仁、陳漱渝、汪暉、張夢陽、徐麟、王乾坤等。
2006-11-10 16:28:05 補充: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頂尖級大文豪。作為中國新文學創作的開拓者和先驅者,魯迅在小說、散文、詩歌、散文詩這些領域中都作出了傑出建樹。這些作品已經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為重要的奠基石和紀念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雜文創作,不僅跟他的小說同樣是並峙的高峰,而且這種由他所開創的文學體裁,既是深刻理性思維的結晶,卻又包含著烈火燃燒般的情感,以及鮮明靈動的形象,璀璨華美的文采,寫出了整個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在被壓榨和欺淩中間,不斷掙扎、抗爭、追求和探索一條嶄新道路的心靈史、性格史和文化史,從而滲透出異常獨特的思想魅力和藝術魅力,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種重要經典,同時又是對於整部世界文學史的卓越貢獻。
2006-11-10 16:29:01 補充:
作為傳統載體的經典,在它流傳的過程中不僅呈現出變異性的形態,同時更呈現出恒常性的形態。對經典作品恒常價值的認定,體現著廣大讀者對導向性、確定性和精英性的追求。經典之作跟平庸之作的區分,恰如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凡鳥,峻嶺之於小丘,河海之於細流,其中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它具有恆常性。 魯迅作品的恒常價值,首先表現在代表了中國最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他們在“三座大山”壓迫下求生存、求溫飽、求發展的歷史要求。中國新文學的先進性,也就集中體現于這種堅實的人民大眾立場。
2006-11-10 16:29:46 補充:
魯迅作品的恒常價值,同時表現在對偽君子及醜惡社會現象的狠批態度。魯迅筆下那種借改革公名陰以遂其私利的假革命,那種使“猛人”昧於世情、脫離民眾的“包圍者”,那種收受了“金老鼠”之後還想下屬再以“金牛”、“金象”作為賀禮的貪官,那種只做“當局”不辦實事的冗員,那種“倚徒華洋之間,往來主奴之界”的西崽……它們作為前車之鑒,至今仍令我們時刻警覺。當然,魯迅作品的恒常價值還體現于超卓非凡的藝術造詣、文體創新的巨大實績等多方面。
2006-11-10 16:31:19 補充:
魯迅的代表作是二本小說集《吶喊》和《徬徨》,受國民所推崇;在散文方面,《熱風》、《墳》、《華蓋集》均有神來之筆;另有一部散文詩《野草》,其價值也不亞於小說集。魯迅的小說創作,輯錄集成兩本小說集:《吶喊》和《徬徨》。前集包括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藥〉、〈明天〉、〈一件小事〉、〈頭髮的故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和〈社戲〉;
2006-11-10 16:31:39 補充:
後集包括〈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 〈肥皂〉、〈長明燈〉、〈示眾〉、〈高老夫子〉、〈孤獨者〉、〈傷逝〉、〈弟兄〉和〈離婚〉。這25篇短篇小說分別於1918年至1925年發表。 以「思想的深沉」、「心理描寫的深刻」和「主題格式的新穎」、「詞鋒的犀利」,卻震動了整個文壇,在讚譽和毀謗夾雜中,奠下了「新文學」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