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通俗文學」?

2006-11-10 10:30 pm
什麼是「通俗文學」?

回答 (4)

2006-11-11 7:14 pm
✔ 最佳答案
關於「文學小說」和「通俗小說」

鄭炳南

   對於小說,似乎福克納說過:全部寫出來的是故事,言而不盡的才是小說。

也就是說,在大家林立的十八世紀,已有所謂的「小說」和「故事」的劃分。近代西方在《尤利西斯》、《城堡》這些「文學作品」之外有「驚險小說」、「科幻小說」、「西部小說」、「偵探小說」、「流行小說」等等稱號來表示「文學」有別於其他小說的地位。中國內地有「文學刊物」和「通俗文學刊物」的標誌。在香港,從六十年代踏進二十一世紀,也一直有何謂「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純文學」和「俗文學」的議論。有人認為敘述性多的故事就是文學,描述性多的故事就是通俗小說。或者有名氣作家寫的故事才叫文學。也有許多香港的評論家認為沒有情節,缺乏高潮前奏,沒有讀者願意閱讀的白描小說和文字才叫文學。近十年來,主宰香港文壇的潮流認為武俠小說是文學,而推理、驚險小說不是文學;由於文學性小說內容都是揭露人性和社會的黑暗面,所以,只有反映中國文革苦難的小說才是文學,呈現香港社會的小說不是文學。

卡夫卡的偵探小說不是文學?著名的美國小說家雷蒙德‧卡佛小說中的奇峰陡起結局安排不是文學?巴爾扎克的《紅房子旅館》和《女妖媚人案》展示懸念推理情節;梅里美的《卡門》和《科隆巴》吸引全世界讀者的鮮明人物性格與驚險情節安排在他們的眼中都不是文學?英國著名女作家蘇珊‧芭依特的成名作品《摟為己有》就是偵探小說……我想,香港的評論家們都沒有時間閱讀這些不喜歡的小說,以為他們決定的、喜歡的才是文學。

通常,好看的,迷人的小說總會讓讀者在故事情節裡感受、猜測和設想到作者沒有寫出來,不想說出來的東西。在那些扣人心弦的描述裡,迅速變換的激情如果能夠令人反醒、沉思和有所了悟,這種小說才比過眼雲煙的故事不同。

如果我們認為這種小說叫做「文學」,就像曾經刊載在《讀書》(?也許是另一本雜誌)上談論文學的文章裡所說的:「文學是對當代世界的持續質詢,對人生價值的思考,是生存的重要天秤。」我們就有以下的三個準則可以確定:

文學的第一個準則是「文字修養」,此中包括表達技巧和修辭。近來西方某些作家在這方面走火入魔,主張只有曲折難澀、修辭華麗達到普通人看不懂的文字才能保持文學的高貴地位,這種說法反過來可以讓我們看到文學的第一要素是必須具有比普通文字絢麗的表達形象。

寫情信、中學生習作和寫故事一樣,作者不肯化畢生精力去研究文字結構和表達形式。這就是文學異於尋常「寫字」和「故事」的第一個準則和價值:「文學」比「故事」必須更能讓讀者感受到「人」異於其他生物去表達存在的形面上的某一面。

魯迅小說《孔乙己》深度勝過郁達夫的《沉淪》;陳忠實小說氣勢磅礡;劉恒小說機智非凡……由此可見,作家的學養在某一角度決定了作品的成就和影響力。

文學的第二個準則是「面對命運的悲愴感」。是否能「對生命、存在、生活、愛情、現實和社會具備無可奈何感覺」?文學作品中的「喜劇」也必須能讓讀者直接面對生存,而珍惜生存。文學是討論生存的文字,所以必須配備第一準則的有異常人的文字功力,但是,如果「文字」和「故事」不能讓讀者面對生命,提升生命,關注存在的價值,反而提供麻醉、幻想、脫離現實的助力和感覺,就只是說故事和消閒文字而已。

同樣是被稱為「通俗文學」,《三國演義》寫出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命運軌跡,《水滸傳》寫的是一撮人和個體的掙扎奮鬥,因此,前者比後者高出數籌。

所以,文學小說和通俗小說的最大分別是前者能能給與讀者直視人生的勇氣。在思考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上,小說能夠為命運的擺弄,為人類文明、對現實社會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挑戰和看法……

孔子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文學小說一定不會採用通俗流行小說為了吸引讀者的說故事「技巧」。

說故事技巧總是這樣遠離現實人生的:

一是大量的巧合。小說中人物出現,情節變化不斷用「湊巧」插入後才來逐一解釋。

二是最常用的,最容易控制、拉扯讀者神經的技術措施:「好人」一次又一次地不斷被「壞人」陷害、暗算,一次又一次的不理青黃皂白以德報怨饒恕對方,或者不管多少人提醒,總是不肯相信事實。懷疑親人,信任「壞人」。看得讀者為之可憐痛惜,覺得自己比主角精明能幹,無法釋卷。然後,又看見「壞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好人」原諒後,總不肯改過自新,還是一次又一次的變本加厲仇恨「好人」,暗算「好人」,看得讀者牙癢癢的廢寢忘餐。

三是抓住兩性不同性幻想特點,製造一男多女,一女多男情愛糾紛,讓讀者脫離現實世界代入,津津有味意淫一番。

四是在不同小說中不斷重覆讀者喜歡的角色、情節來取悅讀者,保證市場銷量。

最後,為了有「人性」賣點,通常「好人」和「壞人」會一笑泯恩仇,讓讀者感受作家的崇高「理想主義」人格。

所有的暢銷通俗流行小說和風靡一時的一、二百集電視連續劇,使用的都是這種「技術」。

文學小說是寫實的。就算文學性的諷剌、幻想、偵探、推理小說,情節脫離現實,但角色心理反應也是寫實的。所以,這種敢於面對人生,批判人性的小說一定令口味不高、水平不高,只望渾沌過日的庸俗大眾覺得讀得很痛苦。也就沒有通俗小說的銷量了。

文學的第三個準則是「歷史感」,人生只如泡沫,一百年只是眨眼之間。作家和作品如果不能有勇氣表達他生存的時代節奏、面貌、價值觀和各種存在的問題,作品就缺乏作家存在的「根」,反過來不能證明作家的存在。說故事的作家和千千萬萬的人一樣,生了死了,有何分別?有何異於常人的價值?其文字有何異於尋常文字的價值?

《紅樓夢》的價值在能展示清代生活;《阿Q正傳》是民國世界;《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寫的是當代中國社會……

《西遊記》有大量的人性描寫,善惡衝突,但他是虛構的;《水滸傳》寫的是宋代社會,這點真實性就令後者在「通俗文學」殿堂中勝過前者。

所以,真正的文學小說決不會放棄生活的根。作品的價值來自作家對生存時代的感情和思考。只因如此,作家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得到價值定位。

第二和第三個準則關係到作家的人生觀,獨立思考能力的個人的資質和學養,能夠拿出來討論的是第一個準則中的寫作技巧問題。
2006-11-11 10:39 pm
GOOD!
2006-11-10 10:55 pm
章回小說、雜劇、傳奇這三種是通俗文學!
2006-11-10 10:36 pm
唐代通俗文學和民間歌謠繼承前代樂府民歌、小說、雜賦的傳統,有了新的發展,並為後來話本、說唱文學及戲曲的發展準備了條件。這些作品過去很少流傳,直到六十年前敦煌寫本的發現,才為我們研究唐代民間通俗文學提供了大量資料。敦煌發現的唐代通俗文學有變文、俗賦、話本、詞文等樣式,它們本身的文藝價值並不大,但從中可以窺見當時民間說話、講唱等文藝蘊蓄的豐富。它們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當時的作家,而且也是我國民間文學從樂府民歌的衰落到話本、說唱文學及戲曲的繁榮的一個轉捩點。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21: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0000051KK0159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