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看到麻瘋病人.會否傳染

2006-11-10 8:50 am
在街看到麻瘋病人.會否傳染.和此病是什麼情況下發生的?

回答 (2)

2006-11-10 9:22 pm
✔ 最佳答案
目前僅知係長期密切接觸,經由上呼吸道及破損皮膚傳染而來,真正傳染方式至今不明。

ㄧ、認識疾病
(一)疾病確認(Identification)
癩病診斷至少應具備下列前三項中的二項或最後一項。
1.皮膚病灶的特徵:如紅色斑疹、丘疹、斑塊、結節或瀰漫性浸潤。
2.感覺喪失:出現在皮膚病灶或某條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域。
3.神經腫大:常出現在尺神經溝以上的尺神經;內踝後方的脛後神經;環繞腓骨頸部的 腓總神經;腕部的橈側皮神經;面神經和耳大神經;靠近屈肌支帶的正中神經。
4.皮膚抹片或組織病理:發現癩桿菌。

(二)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癩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

(三)發生情形(Occurrence)
對癩病免疫性較低或毫無免疫性的人與癩病患者長期接觸可導致感染癩病,台灣目前 每年新發生病例多為個位數。

(四)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主要是人類之傳染,如人體之皮膚、末稍神經、鼻粘膜等。目前僅知係長期密切接觸 經由上呼吸道及破損皮膚傳染而來,真正傳染方式至今不明。



癩病致病機轉途徑


圖片參考:http://www.cdc.gov.tw/images/images_cdc/癩病(表一).jpg






(五)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最短2.5個月,最長可達40年,通常為2-5年。

(六)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未經治療之患者及復發之患者,但使用Rifampin治療3天,可使失去傳染性。

(七)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癩病為一種慢性細菌性疾病,其特徵主要是皮膚,末稍神經及上呼吸道粘膜受到感染 ,癩病之臨床形態代表細胞免疫對癩桿菌回應所反映的範圍。
典型的癩病主要形態如下:
1.1953年馬德里分型








未定類
(I)

類結核型
(T)

雙態型
(B)

癩腫瘤型
(L)


皮膚病灶
分布
形狀、境界



局部1~2處
大、不明


局部1~2處
大、清晰、突起


廣、不對稱
大、環狀突起


全身性
小、不明


神經症狀


±

早期出現

±

晚期出現


免疫學之穩定性


不定



不定




Lepromin test


不定

+++

±




陽菌性


±

±

+

+


病灶淋巴球吞噬細胞


+
epitheloid cell

+++
epitheloid cell

++
epitheloid cell

+
foamy cell


結節紅斑性反應









2.1980年WHO為了便於推行MDT(Multidrug therapy)建議分為兩型,即多菌型( MB)和少菌(PB)。
1、多菌型(Multibacillary type, MB)即B和L型。
2、少菌型(Paucibacillary type, PB)即I和T型。
癩菌檢查:細菌指數(B.I.)≧2,為多菌型。
細菌指數(B.I.)<2,為少菌型。



二、預防保健
(一)陽性病患鼻腔分泌物或污染物應終期消毒。
(二)國外研究顯示BCG對接觸者有某種程度預防效果。
(三)病人、接觸者及週遭環境之處理
1.病例通報
(1)通報定義:醫師依據臨床症狀或X光理學等工具檢驗,只要懷疑為疑似癩病個案 即進行通報。
(2)通報時限:
A.醫師診治病人或醫師、法醫師檢驗屍體,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視實際情 況立即採行必要之感染控制措施,並報告該管主管機關。病人情況有異動時,亦同。第三類傳染病應於一週內完成,必要時中央主管機關得調 整之。
B.醫師以外醫事人員執行業務,發現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或因而致死之屍 體時,應即報告醫師或依規定報告。醫療(事)機構應指定專責人員負責督促所屬醫事人員依規定辦理。
2.收容治療:傳染性病患由本署樂生療養院收容,施予多種藥物治療(MDT)
3.發現新傳染病源:應加強外勞體檢及進行普檢工作。
4.接觸者及感染源調查:癩病巡迴檢診追蹤調查之對象為病患及其接觸者,本署樂生 療養院訂定辦法,由受檢地區衛生局配合辦理,內容包括:
(1)訪查居家患者,追蹤調查,預防治療及衛生教育宣導。
(2)加強公私立醫療院所之聯繫以便發現新病例。
5.加強防癩教育:
(1)基層防癩人員應不斷吸收新知,並應接受訓練發揮防癩工作之效益。
(2)擴大接受防治教育層面,加強聯繫公私立醫療院所之皮膚科醫師,發現新病患。




三、治療 照護採用多藥合併療法(Multidrug therapy, MDT)
(1)於少菌型癩患(PB型)
A、Dapsone每日100mg
B、Rifampin每月1次600mg
C、治療6個月
(2)用於多菌型癩病(MB型)
A、Dapsone每日100mg
B、Clofazimine (B663) 每日50mg及每月1次300mg
C、Rifampin每月1次600mg
D、治療2年
治療期間完成時,如病灶仍未消失,可由臨床醫師決定給予適度延長治療。



四、法規政策

癩病防治工作要點

「癩病通報」於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暨疫情調查系統作業說明

五、相關連結

American Leprosy Missions (ALM) http://www.leprosy.org/index.html

CDC-Division of Bacterial and Mycotic Diseases http://www.cdc.gov/ncidod/dbmd/diseaseinfo/hansens_t.htm

世界衛生組織癩病計畫 http://www.who.int/tdr/diseases/leprosy/default.htm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http://www.derma.org.tw/

行政院衛生署樂生療養院 http://www.lslp.doh.gov.tw/

六、宣導資料
什麼是癩病(麻瘋病)
終結癩病短片
癩病防治
痲瘋病有機會完全治癒
2007-06-03 6:38 pm
由頭看到尾先知

癩病=麻瘋病

收錄日期: 2021-04-25 19:51: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10000051KK001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