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與中國文化」及「唐山大地震」

2006-11-10 7:47 am
「情與中國文化」及「唐山大地震」有什麼關聯呢? 「唐山大地震」中表現出中國我什麼情感??而且左那裡看到? 為什麼能表達那種情感?? thx^^

回答 (1)

2006-11-11 2:07 am
✔ 最佳答案
書名:唐山大地震 (修訂本)
作者:錢鋼
出版杜:中華書局
引言:唐山?這一個地方,在我小時候的時候,對我而言是那麼陌生
,唐山離我住的地方有幾遠呢?
當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本書之後,開始認識到唐山這個地方,在
1976年7月28日,這日子使整個世界上每一個人也值得關注的日子,
是唐山大地震,這地震不是一個普通的地震,在一本<地球的震撼>
書所記載中唐山大。地震比起日本東京、智利、美國的地震更嚴重,
書所記載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有二十四萬二千七百六十九人,重傷有
十六萬四千八百五十一人,是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
在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日本東京八二級大地震,大火幾乎焚毀了半
個東京,死亡計十萬人,而在一九六O年五月二十二曰智利八點五級
大地震,死亡人數近十千人,還有美國一九六四年三月二十八日阿拉
斯加八點四級大地震,也只有一百七十八人喪生,可以知道,唐山大
地震是那麼令人震驚,那麼令人值得關注及留意。
在<唐山大地震>這本書裏令我感到極大的感覺,是書中第四章~在
另一世界裏,這章分別說出五種不同情況,分別是賓館、看守所、精
神病院、盲人居住區、40次列車,這五種事件中,令我感到人與人之
間,是不分階級,在需要援手時,也會盡力去幫助,感到人與人之間
還存在一種人情味。

<中國的傳統社會>與<唐山大地震>的關係
在一本中六<新編中國文化>書中的其中一課 <中國的傳統社會>作
者是金耀基,在文中作分析了中國人的特殊性人格,分別是閉固性
人格、權威性人格、特殊取向與人情味、形式化與面子問題及融合自
然,當下即是這五種性格,在其中一種人格中,我覺得在唐山大地震
中並不與金耀基所說的一樣,這種人格是特殊取向與人情味,金耀基
說出「中國人的社會是所謂原級團體為主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是基
於身份的,也就是特殊取向的。如果你是我伯父的朋友,我就會把你
當成親人般看待,充滿人情味,相反,你是我關係之外的"外人",那
我們之間沒有人情可計了。我們對認識的人稱呼"伯父"、"老兄",對不
認識的人在公共汽車上爭位的現象就是這種表現。這種特殊的人情味
,往往會影到法律的公正,所謂"法律不外乎人情",有些官員濫用
就成了徇"情"枉"法"了。」
在這說法中,我是覺得人不是一定基於身份,與自已有關的人才有人
情味,與自已沒有關係的人沒有人情味,在<唐山大地震>中的「另
一世界裏」的文章中可知人不會基於身份,而去幫助他人,更可以捨
己救人,是存在人情味,在「另一世界裏」的五篇短文章中可見到這
分別。

賓館
在這篇中,在唐山發生大地震後,樓房倒塌,能意外地生環的人,這
些人是外國人來唐山訪華,有丹麥格陵蘭地區教師訪華團、法國法中
友協第六訪華團及九名日本技術人員等,他們會害怕生會危險而去
捨已救人,他們紛紛奔向外賓所住的危樓險區,鑽進各個角落尋找,
呼叫,冒可能再次遭受生命的危險。在危難的時候,不同膚色,不
同信仰的人會出現友誼和忘我的境界,不會基於身份,例如,法國人
、日本人、丹麥人及唐山中的中國人也會去救困在危樓中的五十一位
外賓。可知不同的人也存在人情味。

看守所
在這文章中,又可看出中國人是有人情味的,文中所說看守所被地震
做成一片廢墟,在監牢中的囚犯,雖曾犯過罪,但當地震後,聽到廢
墟中有人呼叫,那些看守人員最終也信賴囚犯去救被困在廢墟中的人
,及最後唐山市公安局調研處處長田國瑞因這次救災行動之後,發覺
囚犯和任何人一樣,他們的人格是應該得到尊重,可知囚犯與囚犯之
間是沒有任何關係及囚犯與看守員之間也是沒有任何關係,但當他們
在危難中也會存在人情味,互相幫助。

精神病院
而在這篇文章所說,唐山市精神病院藥劑師李忠志也捨已救人,他是
一個個子瘦小及有心藏病的人,但也盡力去救出精神病院中被困的精
神病病人,在救人途中,身子因此而受不住暈了過去,半清醒後也想
病人的安全,他救人的精神令人感動,他與病人是沒有關係,但也
會不理自已生命去救人,他真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人,不是因基於身
份才去救人。

盲人居住區
在文中說出盲人也堅定不移去救出一些健全的人,看出盲人也有人情
味,雖然他們是盲的,但也不會放棄救人的意慾,雖在救人途中,盲
人受了傷,但他們也去救人,可知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所說「你與
我關係之外的"外人",那我們之間便沒有人情可計了」是不太對的,
盲人與盲人的關係之外的"外人"及盲人與一些健全的人更一點關係也
沒有,但盲人也會去救他們。

40次列車
最後在這篇文章中,也可見到中國人是有人情味,在地震後的列車,
每一位乘客也感到害怕,但他們也會因此而互相照顧,在吃方面,旅
客也會自動捐獻一些大米來與其他人一齊分享,有八百多名旅客在荒
郊野外中被困阻了三天,三天中大家也互相幫助,患難與共,一起經
受看難以忍受的生活,在終於得到救緩的時候,乘訪員也盡了責任把
八百名旅客安全送到距40次列車脫軌地點六公里的公路上輸送遊客,
那些在客車也不捨得列車員,在短短三日裏,憂患與共,存在了感情
,那些列車員與遊客是沒有關係,他也會幫遊客,與他們一起過難以
忍受的生活,是一種人情味。

總結
在賓館、看守所、精神病院、盲人居住區及40次列車這五件事件,我
是發覺每一個人也存在人情味,不會因與誰有關係才伸出援手,在危
難當前也會伸出援手,可以感覺到每一個人心中也有同情心,不管是
病人、盲人、健全的人、不同種族的人,在需要援手時,也會去幫助
的。

情與中國文化
寫作背景

  本文為吳森於一九七四年八月三日,應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國文化學會邀請所作的一次演講。原文最先刊登於《明報月刊》第九卷第九期 (1974年9月) ,及後收錄在《比較哲學與文化》一書中。

  吳森曾多次透露本文的寫作背景,例如:

筆者生長在人情味極濃的社會裏,活了二十幾年,一朝負笈留學,遠渡重洋,到了大地物博、自由民主的美國,留在情感的沙浂中十餘年,無時不對中國的人情味留戀。因此一九七四年訪中文大學的講演,即以『「情」與中國文化』為題,抒發一己的感受。

又例如:

筆者去國十八年,對祖國文化最感依依不捨的是國人的『人情味』。美國社會是人情的沙漠,人與人間的交道多半靠利害關係,工具性,或實際的需要來維繫。談到利害得失,朋友可以立即反目,父子可以終身沒有親情。一般世俗應酬,無非一套工具性的形式主義。人與人的關係,談不上『水乳交融』或『相互感應』。由於對兩種文化親身體驗的結果,筆者於一九七四年在香港發表『「情」與中國文化』一文,闡露『情』在中國文化的地位及其現代意義。
參考: 上網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40: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9000051KK052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