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太陽光其實包含有不同顏色的光線,粗略地可分為七種顏色,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在正常情況下,我們只會看見太陽光是白色的。但是在雨後放晴的時候,天空中仍殘留著一些小水珠,白色的陽光被小水珠折射和反射。由於不同顏色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它們在水珠中被反射到稍為不同的方向。如果我們在特定的仰角去觀察天空,會看見不同的水珠反射出不同顏色的光,形成彩虹
參考資料:
www.hk-phy.org/iq/rainbow/rainbow.html
虹是太陽光經空中的水滴一次反射及兩次折射色散所形成(注意折射是造成色散的原因),若人站在和水滴成42度角的地面時,會看到紅光;站在40度角時看到的是藍光,其他的色光則介於兩者間. 霓是陽光經水滴二次反射兩次折射色散而成,50度角看到的是紅光,54度看到的是藍光在[光學]一書中,牛頓提到了彩虹的成因。他認為彩虹與折射有關,而且一定要太陽光通過雨滴才形成。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是牛頓最 先提出的,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才是第一個解開彩虹之謎的人。然而根據牛頓的繪圖,他已準確推論出太陽光是如何分裂,以及如何形成虹與霓。
要想瞭解彩虹是如何形成的,首先要知道
太陽所發出的『光』 包含有各種不同『顏色』的光線,光線在 真空或介質中 是直線行進的,在遇到不同介質的介面上時,部份光線會被反射,部份光線會被折射。
當太陽光在天空行進,遇到天空中細小的水滴時,光線會被折射進入水滴內,由於不同『顏色』的光線彎曲的程度不同,於是水滴內不同顏色的光線便被分開了。
當光線第二次遇到水滴與空氣的邊界時,大部份的光線會很快又折射出去。
但少部份在水滴內經過一次反射的光線,在第三次遇到水滴與空氣的邊界時,部份被折射出去的光線會形成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