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集體行為
所有的行為幾乎都可視為「集體行為」(collective behavior),但社會學者卻給予這個名詞不同的意義。史美舍(Neil Smelser)將集體行為界定為:「一群人對於不確定情境之共同影響所反應的相對自然的與無結構的行為。」透納(Jonathan H. Turner)則認為:集體行為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學研究領域,主要探討抗爭、暴動、革命與社會運動所促成的文化與社會結構之驟然轉型。總的來說,集體行為是指在短時間內,一群無組織的人對同一事件、新聞、人物、團體或習俗的反應行為。這裡的「集體」牽涉到四個判準:人數重多、時間隨聚隨散、心理有一定程度的不安與緊張,以及文化上不受平時規範的影響。集體行為的共同點是自然發生的,擴展則像傳染病似的蔓延開來。
一般而言,集體行為的特徵主要包括:通常意指群體而非個人行動、牽涉不尋常或非預期情境下產生新的或緊急的關係、較其他社會行動形式掌握更新穎的與變遷的社會要素、可能標示更有組織的社會行為之開始、是模式的行為,但並非狂熱個人非理性的或非常情緒的行為、許多形式似乎是高度情緒的,甚至反覆無常的、集體行為期間,人們廣泛的透過謠言傳達信息,以及經常與努力達成社會變遷的目標相關聯。
社會變遷是指生活方式、社會結構、行為模式與社會文化隨著時間改變而引起的基本變化。在微觀的個人層面上,社會變遷影響了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模式;在宏觀的結構層面上,它影響了整體的社會制度。然而,影響社會變遷的原因錯綜複雜,非單一因素足以解釋。一般而言,社會變遷的來源主要包括:自然環境、人口因素、文化創新、文化傳播、社會運動、科技、戰爭、經濟與觀念等。現代社會所發生的一個巨型社會變遷就是現代化,這是一種牽涉都市化、工業化、理性化、世俗化與專門化等層面的複雜過程。
社會變遷的一個重要力量或來源是社會運動或集體行為,這是一種人們對於不明確情境試圖採取共同回應方式所產生的相對自然的行動。它可視為社會變遷的一種手段,也是一個團體有目標、有計劃的經由集體行為以改變社會整體或部分現象的共謀行動與較持久性工作。據此,社會運動可分為四種不同類型:革命運動(Revolutionary Movement)、改革運動(Reform Movement)、反動運動(Reactionary Movement)與烏托邦運動(Utopian Movement)。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變遷,除了抱持多元開放、不斷學習與相互關懷的理念外,更應該積極培養現代人的特質,特別是重視資訊、講求效率、尊重他人與理性思考等正確態度。
科技表面上方便用家,實際上成就資本家。網上的程式或桌上使用的軟件,全都是資本家的觸鬚。大堆回饋的data,令資本家可以填補供應的空缺,及創造需求。資本主義就是這麼一回簡單的供求計算。可近日最震盪我的,是關於個體與資本家的關係。
可以影響資本運作的是各種集體行為,而集體由個體組成。但獨立個體並不能影響集體行為,因為相對之下,個體實在太細。再者,集體行為模式的構成,很多時候出於偶然性而不是一種有組織意識的行為。比如說web mail。我們login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理所當然的先讀新來的email。當我們每一個都先讀新email,login先讀新email就變成一個集體的行為模式,但我們並不是約定好大家每一次login都先讀新email,此一種集體行為模式是出於偶然性的相同需要。有了login先讀新email的集體行為模式,於是google就會推出gmail notifier,為使自己的服務更吻合集體的需要,從而capture更大的market。
注意,是更吻合集體的需要。只有大型的集體才會吸引資本家。獨立個體不能影響大型集體,所以我們有時處於集體當中,有時處於集體之外。哪個體的用處是什麼?個體只是讓資本家判別出不同的大型集體之功具,就此而已。
在一般的消費主義底下,資本家宣揚個體的重要性,因為消費主義大多關於創造需求。要創出一種新的集體行為模式,先要從個體著手,不敖。說到尾,資本家要的是集體,而不是個體。大城市的生活標榜個人主義,但其實個體的影響力近乎零。
資本主義下,個體實在很重要,只是沒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