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個歷史人物的介紹和事跡

2006-11-10 3:20 am
作文,
,一個歷史人物的介紹和事跡
500 字...講下佢ge資料同一d 功績,,or 佢做左d 咩好事

回答 (2)

2006-11-10 3:29 am
✔ 最佳答案
孫中山先生:

出生 1866年11月12日
廣東省香山縣
逝世 1925年3月12日
河北省北京市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先生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孫中山1923年1月抵京後即開始病發,最終於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香港《華字日報》翌日報道了 孫中山的死訊
參考: 希望幫到你
2006-11-10 3:38 am
彭小瑜

和希臘文明一樣,羅馬文明是古代地中海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總體發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這一地區,興起於意大利中部一城邦國家的羅馬人後來以羅馬帝國的形式在政治上佔據主導地位。羅馬文明的演進突出地以其制度為依托,而且諸種制度的成長又以改良和漸進為特點。古羅馬的文學和藝術成績斐然,但對其深入的考察仍可揭示出政治和經濟制度不可磨滅的影響。基督教的起源和最終成為帝國的官方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傳統的觀念和制度,然而基督教會本身也經歷了和羅馬政治和法律制度互相適應和融合的過程。

第一節 羅馬對地中海地區的征服

羅馬的政治史以羅馬征服意大利乃至整個地中海地區為其主導線索之一。在這一對外擴展的歷程中, 羅馬從一個城邦發展為帝國,其政體由貴族共和國演化成專制君主制。羅馬國家的法律和行政管理也有相應的變化。

地中海地區和意大利的地理環境 羅馬坐落在意大利半島中部的第伯河谷,意大利則居於地中海周邊地區的中心。這一地理位置對羅馬後來的擴張十分有利。

地中海盆地各地區的氣候和植被差別不大,周圍的歐、亞、非三大洲由海路連結;夏季的貿易風有力而不瘋狂,便於船舶航行,而沿岸的島嶼是良好的導航標誌。地中海被羅馬人稱為「我們的海」,是羅馬帝國重要的交通途徑。充沛的日照和乾燥的夏季有利於橄欖、無花果和葡萄這三種當地主要果樹的生長;橄欖油是重要的食品和日用品。相對貧瘠的土地促成比較重視精耕細作的農業,但畜力、水力和風力都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耕作基本上靠人力。

意大利是地中海地區自然環境比較優越的一部分。這裡的夏季比其他地方要涼快濕潤一些;亞平寧山脈穿越整個半島,河谷和火山灰覆蓋的地區土地肥沃;山間草場豐美,畜牧業發達。比起西歐較北地區的法國和英國,意大利的可耕地在國土總面積中的比例要小。銅和鐵是主要的礦產資源,滿足了工具和武器製造業的需要。多山的地勢防礙了陸路交通,也迫使羅馬人後來重視修造道路。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多隘口,遷徙的民族可以由此進入,但大規模的外族入侵要到羅馬帝國晚期才發生。古代意大利無深水良港,但漫長的海岸線、居於地中海中部的位置和作為羅馬帝國政治中心的地位仍然使之成為海上交通的樞紐。

羅馬興起以前的意大利 羅馬興起以前的意大利史現在只能憑借考古發掘得到大致的了解。人類的足跡在20萬年前就出現在這裡。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的農耕者開始在此定居。在經歷了銅器和青銅文化之後,意大利於公元前1000年以後進入了鐵器時代,當時北來的印歐語系民族已經進入了中部的拉丁姆地區。公元前7世紀前半葉,在拉丁姆逐漸出現了40個左右的城邦。這些城邦以父權制的家族為基本單位,國王之外還有家族長組成的元老會議和公民大會。城邦之間有結盟關係和共同的宗教慶典。坐落在第伯河邊的羅馬城邦後來逐漸變成拉丁姆各城邦的領袖。

在很大程度上,羅馬的成長得益於拉丁姆北邊的伊達拉利亞文化之影響。伊達拉利亞人的起源不明。自希羅多德起就有關於他們是土著還是來自小亞細亞的爭論。有的現代學者推測,伊達拉利亞人中間的統治者可能是於公元前7世紀後期來自亞洲的武士,具有較高的文化和管理水平,與當地原來印歐語系的維蘭諾微人雜居通婚,形成一種新的文明。伊達拉利亞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托斯坎尼,多森林和泥沼;為自然屏障所隔絕的許多居民點後來發展成各自獨立的城邦,政治統一傾向微弱。

伊達拉利亞的宗教儀式基本上是一種占卜術,也有類似中國看風水的內容;所信的神靈多半陰暗殘酷,和希臘羅馬明快歡愉的諸神大不相同。活人常被當作供奉神靈的犧牲品,而且讓他們在決鬥中互相殘殺,是後來羅馬觀賞角鬥士表演風氣之由來。各城邦的君主制到6和5世紀時被貴族寡頭政治所取代,中產階級的地位也有所上升。伊達拉利亞城邦都有自治權,但相互之間有一種鬆散的聯盟關係。伊達拉利亞文字到目前為止仍未被解讀,僅憑考古材料很難對當時的社會經濟關係有詳細的了解。貴族顯然役使一些下層人民為其勞作,過著奢侈的生活,但我們不知道生產關係的細節。水利工程、銅鐵的冶煉和金屬器物的制造為伊達拉利亞人所擅長,他們還與希臘和亞洲保持活躍的貿易往來。

希臘人在公元前8世紀末葉已經開始較大規模地移民到意大利南部。他們帶來了橄欖樹和葡萄。希臘字母是拉丁字母的原型。希臘的青銅器、陶器、建築風格和雕塑都為古代意大利人所喜愛和模仿。希臘的軍事戰略和建城術也傳到了意大利。希臘城邦互相爭鬥激烈,他們在意大利的殖民地也沒有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力量。伊達拉利亞人在公元前7世紀前半期就在拉丁姆有很大的文化和政治影響,但他們自己缺乏統一的政治體制,所以無法在那裡建立可以被稱之為帝國的統治形式。伊達拉利亞人在公元前524年攻打希臘殖民地庫美受挫,拉丁姆的各城邦乘機起事。羅馬的興起結束了伊達拉利亞在拉丁姆的霸主地位。

羅馬的起源和成長 羅馬城位於第伯河的東岸,靠近拉丁姆和伊達拉利亞的交界處;周圍土地肥沃,足以支持較多的人口。第伯河通海,便於和外國貿易;羅馬又處於該河流之渡口,所以也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區陸路交通的樞紐。

關於羅馬的起源有許多傳說,而真實的故事只能依靠考古學的證據來了解。根據當地的民間傳說,「羅馬」之名來自羅慕路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勒摩斯與戰神馬爾斯有血緣關係。因為是私生子,羅慕路斯被扔進第伯河,神靈把他救起,還讓一頭母狼以奶喂他。長大後,羅慕路斯建立了羅馬城。這一傳說至遲在公元前4世紀已經存在了。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作家荷拉尼庫斯提供了關於羅馬起源的另一種說法,認為特洛伊王子伊尼阿斯是羅馬的創立者。公元3世紀時,羅馬人也接受了特洛伊人建城的觀點,把羅慕路斯和伊尼阿斯兩個傳說結合在一起。根據這一羅馬化的希臘傳說,伊尼阿斯在特洛伊陷落後飄泊到意大利,受到當地國王拉丁努斯的款待,並和他的女兒拉維尼亞結婚。他們的兒子阿斯卡尼亞斯之後有12王,其中最後一位國王努米托兒的兩個外孫即為羅慕路斯和勒摩斯。近現代的考古發掘證明,羅馬所在地方要到鐵器時代(公元前1000年以後)才有穩定和比較密集的農牧居民點,而伊達拉利亞文化到公元前7世紀前半期在當地已占主導地位,傳說中統治羅馬的第一個伊達拉利亞國王塔克文據說也是在這一時期獲得王位。公元前1世紀中葉的羅馬作家瓦羅推算羅馬城建立於公元前753年。這一日期為羅馬人普遍接受。羅馬人相信他們在建國之初受到7個國王的統治,其中最後的3個是伊達拉利亞人。王政時期的第二個伊達拉利亞國王塞維‧圖里烏斯所推行的改革(公元前6世紀中葉)被認為對後來的羅馬政治和社會結構有重大意義。他的改革首先是重新組織羅馬的軍隊。

最早的羅馬軍隊由3個部落(特里布)各提供1個千人隊的步兵;每個千人隊指揮官的手下有1隊騎兵,各100人。每個千人隊由10個百人隊組成,與每個部落的10個庫里亞相對應。每個庫里亞有10個氏族構成。當時羅馬有許多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的外來人,沒有公民權,也沒有服兵役的義務。塞維廢除3個舊部落,以地域為基礎建立了21個新特里布,把那些外來的居民也編納在內。到公元前241年,羅馬城市和鄉村一共有35個特里布,其後新征服的領土都被劃入已經存在的特里布。特里布取代庫里亞成為行政單位。在這一時期前後,步兵也由使用方盾和投槍改為用圓盾和短劍,還裝備有頭盔和胸甲。改革後的羅馬軍隊有193個百人隊。公民按財產分為5個等級。富有的第一等級提供80個百人隊。第一等級之上是騎士等級的18個百人隊。新的一種公民大會以百人隊為單位來組織:每個百人隊首先得出自己的多數意見,然後在大會上投票,每隊一票。騎士和第一等級有98票,在193總票數中佔多數。富有者享有政治特權,但確實承擔了沉重的軍事義務。上述改革並不是全在塞維統治時完成的,但可能他做了主要的工作。

公元前510年,最後一位國王「傲慢者」塔克文被羅馬人民驅逐,城邦的君主制結束,共和國取而代之。這一社會轉變的原因和細節不是很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王政時代的國王地位原來就比較弱小,君主制本身是原始而且不發達的。羅馬共和國由貴族所建立,其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為他們服務。50個貴族氏族只佔自由民的十分之一弱,但其成員經濟實力雄厚,相互之間婚姻和政治關係密切,控制著國家的主要權力機構。早期共和國的政體比較簡單,真正掌握實權的是執政官和元老院。兩位執政官任期一年,繼承了原先國王的權力,坐象牙椅,在官服上有紫色鑲邊,在戰爭中像原先的國王一樣擔任指揮官,並保留了象徵其強制權威的「法西斯」[1]。原來國王的顧問會議變成了共和國的元老院。執政官負責任命元老院成員,召集他們開會,向他們提交議題。由於執政官任期很短,元老院逐漸由咨詢機構變成監督機構,規定執政官的權力範圍,影響他們對繼任者的選擇。貴族壟斷了執政官的職位和元老院。兩位執政官理論上可以互相否決對方的決定,但實際上因為都是貴族利益的代表,關係十分融洽,難得發生衝突。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39: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9000051KK032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