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問候與致意
人們在工作和日常交往中,遇到同事、朋友、賓客時,所應表示的第一個禮貌形式就是致意。問候就是向對方說一些表示良好祝願或歡迎的話,如“您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歡迎光臨!”等。
問候時,距離不應太遠,以正常說話聲音使對方能聽清為宜;眼睛應注視對方;不要嘴裡叼著95煙或把手插在口袋裡。通常,年輕者應先向年長者問候,男性應先向女性問候,身份低者應先向身份高者問候。
致意包括招手、微笑、點頭示意等。與同事、熟人每天第一次見面時可以問候,再見面時就不必問候,微笑或點頭示意即可。有時在社交場所,由於人很多。距離較遠或不相識及不太熟悉的人也可致意。在服務工作崗位上時,遇到身份高的領導或者熟人時也可致意。
介紹
人際交往中,不相識的人若有相識的願望,可自我介紹或由第三者介紹。
自我介紹或介紹他人時態度要誠懇。自我介紹時要自信,切忌羞怯;要自識,需有自知之明,對自己作出正確評價;要自謙,對自己的評價要留有餘地,不要自吹自擂。介紹他人時要熱情,要客觀,掌握分寸。介紹有先後之別,一般是將身份低、年輕者介紹給身份高者和長者男士介紹給女士主人介紹給客人。介紹時,一般雙方要起立,長者、身份高者和女士可例外。
遞名片是社交場合一種重要的自我介紹方式。遞名片時應用雙手(至少用右手),目視對方,微笑致意;接名片時也要用雙手,以示尊重接過名片應認真看一遍,不要馬上裝入口袋,更不要在手中玩弄。與西方人交往時要注意,他們一般不隨意交換名片。
見面禮節
握手禮。源於中世紀的歐洲,現已成為全世界人際交往中最常見、最普遍的見面禮。
見面行握手禮時,主人。身份高者、年長者和女士一般應先伸手,以免對方尷尬 ;朋友平輩間以先伸手為有禮;祝賀、諒解、寬慰對方時以主動伸手為有禮。
行握手禮時,上身稍前傾,立正,目視對方,微笑,說問候語或敬語氣缺乏要摘帽、脫手套,女士和身份高者可例外;握手時不要左手插在褲袋裡,不要邊握手邊拍人家肩頭,不要眼看著別人或與他人打招呼,更不要低頭哈腰;無特殊原因不用左手握手;多人在一起時避免交叉握手;長時間握手表示親熱,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但一般是雙方伸手握一下即可,尤其是異性之間。
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施握手禮:對方伸出手來請求握手時;被介紹時(女士不一定必須握手);遇到久別的友人時;迎客或告別時;祝賀或原諒、饒恕對方時。
鞠躬禮。源自中國,現在作為日常見面禮節已不多見,但盛行於日本、韓國和朝鮮,是那裡的常禮。
行鞠躬禮時應立正,脫帽,微笑,目光正視,上身前傾15-30度(賠禮、請罪時外)。平輩應還禮,長輩和上級欠身點頭即算還禮。
合掌禮。亦稱合十禮,佛教禮節,盛行於印度和東南亞佛教國家,泰國尤盛。
行禮時,雙手合攏於胸前,微微低頭,神情安詳、嚴肅。對長者雙手舉得越高越有禮,但手指尖不得超過額頭。接待外國旅遊者時,對方行合掌禮,我們應以同樣形式還禮。
擁抱接吻禮。盛行於西方、原蘇聯和阿拉伯世界的禮節。
在一般情況下,父母子女間親臉、額頭,平輩親友間巾面頰,親人、好友之間擁抱、親臉、貼面頰。
在公共場合,見面時擁抱親吻以示親熱,但通常隻是一種禮節。關繫親近的女士間親臉,男士之間抱肩,男女之間貼臉頰;晚輩親長輩額頭,長輩親晚輩的臉或額頭;對高貴的女士,男士吻其手背以示尊敬。
見面時還有其他一些禮節,如招手禮、拱手禮、脫帽禮、注目禮、點頭禮、鼓掌禮等。
稱謂
在交際場合,稱謂很重要。通過它,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繫,顯示出一個人的修養,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風尚。
稱謂一般可分為:
職務稱,即以其所擔任的職務相稱,如總經理。
姓名稱,在“先生”、“小姐”、“同志”之前冠以姓。
一般稱,即泛稱人為“先生”、“小姐”、“太太”等。
職業稱,如“司機先生”、“秘書小姐”。
代詞稱,如“您”、“他”等。
親昵稱,親屬、好友間的稱呼。
通常情況下,稱男士為“先生”,稱女士為“夫人”“太太”、“女士”和“小姐”。一般稱前可冠以“姓”,如林先生、莫利太太;“職務稱”,如院長先生、導遊小姐;“銜稱”,如博士先生等。
對教授。醫生、法官、律師,可直接稱其為“教授”、“醫生”等;或冠以“姓”,如杜邦教授、張律師等;或加上“先生”,如法官先生等。
對軍人,要稱其“軍銜”並加“一般稱”,如上校先生、將軍閣下等。
對有榮譽爵位的人,要稱他們的爵位,或稱“閣下”。
對地位高的人,可稱他們為“閣下”,如“部長閣下”或“部長先生閣下”。
對王室成員,要尊稱其為“女王陛下”或“陛下”,“親王殿下”、“公主殿下”或“殿下”。
對標志不明的女士,年長者稱“夫人”、“太太”,年輕者則稱“小姐”,如有錯誤,她一般會提出糾正。
了解他們的身份,並能在日常交往中正確稱呼他們,定會產生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