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人這麼喜歡生小孩?

2006-11-09 7:06 am
請問你們有人知道嗎?請說明一下 ,我奶奶那一代的都生好幾個
更新1:

妳說每個動物都會繁殖,有的動物都快要絕種了....

回答 (4)

2006-11-09 7:51 am
✔ 最佳答案
老一代既女性,好多都係無乜呢方面既知識,尤其係落後既地方,一來,佢地唔知有咩方法可以避孕,二來,佢地認為落仔係反傳統、唔道德既行為;所以佢地既唔去專登避孕,亦唔會有落仔既觀念,所以一有左就會生;對於佢地黎講,有左bb,除左生之外就無其他選擇,最多生完先比人養或丟棄。
但而家,女性都有自己既一套諗法,有為左自己前途著想,有因為年紀細,屋企人反對而自己又無能力,有自己唔想生,想同另一半過多幾年2人世界。由於種種因素,佢地開始識得去諗方法去避孕,去落仔。
但都有好多女人認為,bb係自己同愛人既愛情結晶品,代表住2個人彼此相愛,為左自己愛既男人,無論幾辛苦都要生;亦有認為無論如何,個bb都係無辜既,唔應該扼殺佢地既生命;仲有一天生就中2 bb,就算生唔到都千方百計咁去借種、借肚、試管嬰兒…等方式。

其實女人真係好偉大,無論咩原因,佢地肯承受生仔既果種痛,就足以令男人們去愛她、尊敬她…
參考: 我
2006-11-19 5:35 pm
唔覺得女人鍾意生仔。
上代人資訊唔似今日發達,間間屋都冇咩避孕概念,同埋覺得屋企多人多幫手,因此生左幾多個,你頭先都話係你奶奶果代啦!
但係依家都冇人要生咁多仔,時代唔同左!所以,唔覺得女人中意生仔。
2006-11-12 3:40 am
可能性有幾個:
1.女人喜歡小孩囉~
2.想有人陪下
3.養老呀!年老後,起碼有人養呀!
2006-11-09 7:47 am
以前的女人沒有經濟能力,要是老公想佢生, 佢唔生, 隨時會被人休左, 無以為計, 所以純粹迫不得已, 加上反正唔使做野, 湊仔咪當消磨時間~邊似宜家O甘殘酷, 公一份婆一份, 老公番屋企就嘆, 女人做完野番屋企仲要做家務同湊仔~ 真係無錢請工人就真係勸所有女生唔好結婚, 結左婚都唔好生仔女~.~

以前的醫學很落後, 萬一只生一個, 大吉利是染到甚麼疾病, 那孩子很大可能會死掉或者醫唔番; 而且嬰兒也可能會夭折, 就好像我婆婆的第六及第七胎就不幸夭折了; 就算無病,發生意外也可能無命; 所以多生一兩個, 是一個較保險的方法

其實生好多個小朋友, 每人都有不同的原因, 有人認為, 每個小朋友的性格/遭遇不同,萬一有幾個學壞了或者不孝順或者搵唔到錢養家, 只要其中一個乖/賺到錢, 父母老來就靠佢可以好好生活 , 如果生一個, O個一個學壞左, O甘老人家就咩都無啦, 生多幾個撞到有一兩個乖的機會大D, 雖然乖唔乖係靠父母管教, 但管還管, 小孩子的變數始終好大~

另外, 做生意的人/耕田的人也喜歡多小孩子, 因為可以幫手嘛, 例如李嘉誠, 大仔幫佢守業, 細仔就創業, 靠自己親生骨肉會比靠街外的陌生人穩陣~

唔排除會有人喜歡多小孩, 純粹因為喜歡熱鬧, 所以多生細路, 但一般來說, 也有不少為了追個兒子, 而生了很多女~就有不少男生有四至五個家姐的情況出現~

亦可能係因為有意外發生, 通常第三個小朋友都係父母唔覺意生左出黎的意外~ 所有避孕方法只有99%有效, 始終仲有1%的機會~

有人則認為養多D, 著數D, 因為生第一個係要照顧, 但生第二個第三個, 就唔使自己湊, 可以靠大家姐或大佬幫手湊, 又可以順便教佢地關心別人照顧別人~ 反正都要開洗衣機, 煮送, 接放學, 洗多幾件衫, 煮多少少送, 雖然係會貴D, 但時間唔係差好遠, 但係父母就唔使
陪佢地玩.

生獨生子女有個煩惱, 就係佢地將來會有和人相處的問題, 或者佢地唔識同人爭野
有多兄弟姐妹的人每天都爭玩具爭衫爭寵, 所以訓練到佢地適應呢個弱肉強食的社會
而且好多情況係, 一個小一小二的小朋友, 如果有D十幾歲的家姐大佬, 小一小二O個D會有樣學樣, 好快就學到好口力, 或者好串~.~

以上解答左點解生好多個小孩子, 不過問題係為甚麼女人喜歡生小孩, 因為雖然現在男生都可以生, 但佢地要生好貴醫生費架~

人類不外乎是動物的一種, 凡生物皆會繁殖, 女性的卵子會令女人想生小孩, 但人類是一種懂得控制或壓抑情緒, 抗衡大自然的動物, 當衡量過自己的老公唔好, 財政能力唔好, 工作忙碌無時間照顧小朋友或者純粹係覺得想自由D, 唔想受小朋友的束縛, 就可決定唔生小孩, 所以答案係先要否定你呢條有誤導性的題目, 女人喜歡生小孩純粹係你個人的偏見~ 香港出生%低就可以見得到啦,

講真而家D細路, 生一個都足以令你由一個健康的小婦人激到生CANCER

收錄日期: 2021-04-23 14:21: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8000051KK051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