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蔣介石:
1. 出生 / 童年:
蔣中正生於1887年10月31日(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寧波府奉化縣溪口鎮(寧波西南方約33公里)一小康鹽商之家。其先祖出自周公旦之子伯齡,伯齡封於蔣,遂以國為姓。父蔣肇聰,母王採玉。九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王太夫人督教甚嚴,他生性活潑,喜好運動。六歲就學,十四歲以前學論語、孟子、詩經、易經、左傳、尚書,十五歲讀策論,旁涉子、史、古文辭。十七歲入奉化鳳麓學堂,開始學習英文、數學。
2. 婚姻:
蔣中正在十四歲時,經媒妁之言,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為妻。蔣中正與毛福梅生有一子經國,蔣緯國是他的養子(緯國的親父為蔣中正留日時之好友戴傳賢)。蔣中正在與毛福梅分居後娶姚冶誠為妾。蔣中正在1919年結識陳潔如(1905年-1971年),經過張靜江及孫中山的介紹,他與陳潔如在1921年12月5日結婚。1927年,蔣中正登報聲明與幾位前妻脫離關係,隨後於1927年12月1日與宋美齡(1897年—2003年)於上海結婚。
3. 晚年:
蔣中正於1971年在陽明山遭遇一場車禍,身體狀況自此大為衰退。1975年於病中手書「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3月29日口述遺囑(秦孝儀記錄)。4月5日清明節深夜,雷電交加之際,蔣中正在臺北市士林官邸逝世。
4. 國共戰爭:
抗戰結束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並躋身五大國之列,清末以來簽署的不平等條約得以廢除,並與世界各國重定平等新約。但抗戰期間,國民政府在淪陷區的統治已瀕於瓦解,而共產黨在卻得以在敵後農村地區進行游擊戰和廣泛的政治動員。共產黨的正規軍隊由抗戰初期的5萬餘人,大幅發展為抗戰結束時的127萬餘人(大約是國民黨軍隊的1/4),地方部隊(民兵部隊)達268萬餘人,與國民黨形成了此消彼長的局面。抗戰結束後,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更深受貪污腐敗及通貨膨脹問題困擾。為避免內戰,國、共在美國調停下簽署了《雙十協定》,但由於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不可調和,加之國、共都相信可以用軍事手段消滅對方,「動員戡亂」的內戰(中共稱之為解放戰爭,國民黨稱之為抗共護國戰爭)很快爆發。美國最初對此秉承形式上的不幹涉方針,凍結對內戰雙方的武器供應直至1948年,其後對國民政府給予了軍事和財政方面的支持。
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蔣前往中山陵謁祭國父 孫中山先生,祭告凱旋。隨後前往淪陷十四年的東北視察。10月21日,蔣偕同夫人飛抵臺北,參加臺北中山堂舉行的台灣光復一週年紀念大會,受到台灣民眾的熱情歡迎,並在台停留八日,遊覽日月潭等地,蔣於10月26日的日記上寫:「台灣尚未被共黨份子所滲透,可視為一片乾淨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一模範省,則俄共雖狡計百出,必欲亡我而甘心者,其將無如我何乎?」。同年11月15日,在共產黨缺席、但國大代表仍超過法定人數的情況下,制憲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11月28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向大會提出《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由大會主席團主席胡適接受。12月25日三讀通過,於當天閉幕式中由大會主席遞交國府主席。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9/9d/Jiangconst.jpg/300px-Jiangconst.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蔣中正簽署頒佈中華民國憲法
1947年元旦,中華民國憲法頒佈。11月,選舉行憲後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2月25日憲法正式施行,中華民國進入憲政時期。。
1947年2月,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蔣依時任台灣行政長官陳儀的請求,派遣第二十一師劉雨卿部隊前往台灣進行武力鎮壓,同時也派遣監察使楊亮功前往調查事件真相,儘管蔣於3月13日電告陳儀:「請兄負責嚴禁軍政人員施行報復,否則以抗命論罪」,但最終還是造成了臺灣大量平民的傷亡,這也是後來產生台獨主張的原因之一。
1948年3月29日,行憲後第一屆國民大會召開並選舉首屆總統與副總統,蔣中正被選為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於5月20日就任。隨後任命陳誠為台灣省主席,蔣經國為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4月18日國民大會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於同年5月10日施行。8月,大陸地區改革幣制失敗,9月濟南戰役失利,軍事、政治、經濟及外交等情勢逆轉,在遼西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會戰中損失了大部分國軍的主力,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要求蔣中正下臺。
1949年1月10日,蔣派其子蔣經國前往上海會見中央銀行總裁,將中央銀行存金移往台灣。11日,蔣致電陳誠,指示治臺方針六點。隨後,蔣指示陳誠在台灣實施三七五減租,發布戒嚴令以嚴整社會秩序,實行幣制改革以緩和通貨膨脹,為中央政府遷台開拓安定的局面。21日蔣發佈「引退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任代理總統,與共產黨進行和談。蔣下野後,返回故里奉化溪口,自我檢討,研究黨務改革方案,指出國軍有27項重大缺失,隨後決定了補救方針,包括:從黨務革新下手、以台灣為新軍事基地、對外爭取奧援、遷移中央政府於台灣。李宗仁等人曾多次要求蔣出國,蔣表示:「他們要我下野是可以,要我亡命就不可以。只要中國尚有一片自由之領土,保持獨立之主權,不信中(中正)無立足之地」。李宗仁議和失敗,在蔣拒絕了共產黨提出的投降條件後,4月共軍渡過長江。蔣以中國國民黨總裁的身分前往上海、舟山群島等地督戰。6月18日,蔣在日記中寫:「余必死守台灣,確保領土,盡我國民天職」。8月,美國政府發表《對華關係白皮書》為美國對華政策徹底失敗辯護,並嚴詞批評蔣。8月3日,蔣以總裁身份訪問韓國,與韓國總統李承晚發表聯合聲明,組織「反共聯盟」。蔣在台灣草山(陽明山)成立總裁辦公室,隨後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訓練幹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要員、國大代表、學者專家及國軍各部陸續撤往台灣。10月,國軍於金門迎擊中共的人民解放軍,全殲敵人,史稱「金門戰役」(「古寧頭戰役」、「金門大捷」)。12月5日,「代總統」李宗仁託病自香港遠走美國。蔣協助國民政府安遷台灣後,搭機飛往重慶、成都指揮最後的抵抗。12月10日,中共的人民解放軍包圍成都,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最後一刻,搭乘軍機飛往台灣,自此而後,蔣未再踏足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