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譯文
揚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揚州慢姜夔
淳熙三年冬至那天,我經過揚州。昨夜的大雪剛剛停了,天色放晴,城外滿眼所見,都是薺菜和麥子。進入城內,四周看看,一片蕭條,淒冷的河水空自一片澄碧。天色愈來愈暗,城中迴盪著駐軍悲涼的號角聲。我心中十分悲傷,感慨揚州古今變化巨大,因此作了這首歌。千巖老人(蕭德藻先生)聽後,認為有《詩經‧黍離》所表現的國破家亡的悲痛。
在揚州 淮河東部的著名城市,竹西亭這風光優美的地方,我停下馬來稍作休息,我才剛完成了第一段的旅程呢。經過從前繁華的揚州街道,只見盡是青青的薺菜和野麥。自從金兵進犯長江一帶,肆意破壞後,連那些被毀壞的園池、大樹,仿佛都厭惡再提起戰事。接近黃昏,淒涼的號角聲帶來了寒意,在這劫後空城中迴盪。
當年詩人杜牧遊賞揚州,盛讚揚州之美,如果今天杜郎重訪故地,看見這滄桑變化,一定會大吃一驚。即使他會寫《贈別》、《遣懷》那樣工巧、綺麗的詩篇,也難以表達我現在憂時傷亂的深情。揚州的古跡二十四橋依然存在,但只有清冷的月色無聲無息地在水波中空自盪漾,我想,那橋邊紅色的芍藥花呀,你年年盛放,知道是為了誰嗎?
課題:「揚州慢」,詞牌名,是姜夔自己創制的樂曲;詞的內容以揚州為寫作對象,故可
看到詞牌與內容是相關的。「慢」,指較長的詞。
主旨:描寫受金人蹂躪後殘破荒涼的(揚州),抒發今非(昔比),國破家亡之悲。
背景: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和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兩度南侵,使
隋唐時期本來繁華熱鬧的揚州城受到嚴重破壞,無復昔日的風采。作者在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路過揚州,看見城內城外滿目瘡痍,撫今追昔,感慨萬分,於是寫下這闋詞以抒傷時感懷之情。
大要:上闋寫揚州劫後的荒涼,抒發國破家亡之悲;下闋運用聯想和對比,從人事和景物兩方面寫出揚州今昔的變化,景象更覺淒冷,情調倍加悲涼。
體裁:本詞屬慢詞,雙調,全闋九十八字,上下闋各四處押平聲韻。詞牌後有「序」,以散文寫成,交代寫作的緣起及點出韻文(正文)的主題。
【揚州慢】段意:
序言:寫作者路過揚州,目睹名城殘破蕭條,感慨今非昔比,抒發
國破家亡之痛。
上闕:描寫揚州城一片荒涼的情況。
下闕:追憶昔日繁華的景象,對照眼前事物,更使人黯然神傷。
【揚州慢】作法分析:
創作意圖 此詞為作者的自度曲,屬慢詞,作者為了抒發對揚州殘破蕭條的感慨而特意創作。
結構特點 詞之前有序,詳述寫作動機。詞的上闕寫景,下闕抒情。
前後呼應 序文中有「薺麥彌望」、「四顧蕭條」和「寒水自碧」等句,形容揚州的破落情況。而詞中亦逐一作出回應,如「盡薺麥青青」、廢池喬木和「波心蕩、冷月無聲」等。
運用對比 以杜牧詩句中對揚州昔日的繁盛景象的描述,對照今日親自目睹殘破荒涼的景象。
多感觀描寫 作者在詞中從多方面感觀著力描寫揚州殘破荒涼的面貌:(1)觸覺方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號角聲令人不寒而慄)(2)聽覺覺方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以清冷寂寥 反映出蕭條之象)(3)視覺方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放眼眺望,城池破落, 一片莊稼。)
運用反襯(1)以「名都」反襯空城。(2)以「竹西佳處」反襯廢池喬木。
《揚州慢》內容理解
一、小序交代此詞的寫作背景:
時間淳熙丙申至日(公元一一七六年)冬至
地點揚州
天氣情況「夜雪初霽,暮色漸起」,(晚上的雪停了)
作詞動機眼見揚州戰後殘破蕭條的景象,感慨萬千。所以自度此曲,抒發自己對家國今不如昔的無奈。
千巖老人的評語「以為有黍離之悲」,認為此詞有《詩經.黍離》篇所表現出的那種對家國破亡的悲歎。
【揚州慢】修辭表解
擬人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借代自胡馬窺江去後(胡馬借代金兵)
疊字盡薺麥青青。
對偶豆寇詞工,青樓夢好。
引用「竹西佳處」、「過春風十里」、「豆寇詞工」、「青樓夢好」等皆引用杜牧的詩句入詞。
反問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對比以杜牧詩句中對揚州昔日的繁盛景象的描述,對照今日親自目睹殘破荒涼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