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字點解?起源?

2006-11-09 1:19 am
我想問『師』字點解?起源係咩???....
『師』字有沒d咩歷史,係點樣演變出黎??

thank x100000.......

回答 (2)

2006-11-09 2:07 am
✔ 最佳答案
『師』 字的繁體字是『師』。常人認為『師』就是傳授知識的老師。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韓愈所說的『道』是指儒家的『道』。老師能夠給學生傳授儒家做人的道理,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術,解答學生的各種疑問。一個老師如果能做到韓愈所說的,當然就已經很不錯了。

『師,二千五百人為師。從匝、從(『阜』字的上半部),(『阜』字的上半部),四匝眾意也。師,古文師。』(《說文解字》)這是說,『師』就是古代軍隊的一種軍事建製單位,那時以每2500人為一師。

老子告訴我們,古代是個『小國寡民』的時代。『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80章)在那個時代,世界上有上萬個這樣的小國家。

他們互相都很少來往,哪裡有什麼戰爭?哪裡需要那麼多的軍隊?那時,『什伯之器』、『舟輿』、『甲兵』等等,都沒有什麼作用,幾個自然村落就可能是一個國家。那時王后和公主可能在家裡紡織,國王和王子可能在田頭插秧。到了軍隊有2500人為一師的正規建製的時代,恐怕已經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了,國家、軍隊、法律等已經和我們現在很近了。所以,我認為這不是『師』字的本義,而是其轉意。

但許老先生在書裡卻給我們留下一個古文『師』字。從古文『師』字看,活活勾畫出一個人的臉部線條,旁邊兩個朝下的小三角形如其雙目,中間一個朝上的大三角形如其口,該人多須。一該字中間是『木』字和『本』字疊在一起。

所以這個古文『師』字從『木』、從『本』。老師有如樹木之根,為後人知識的根本和來源。師父、老師、導師等,纔是『師』字的本義,其它(如軍隊2500人為一師)皆為其轉義也。現在的這個『師』字,左邊的(『阜』字的上半部)是那兩隻眼睛變形而來的,右邊的『匝』字是口(即『一』)和鬍子(即『巾』)變形而來的。

有人可能會問,這個古文『師』字會不會是獅子的『獅』呢?不像,這個古文『師』字刻畫了一個苦口婆心的很善良的形象,而獅子是百獸之王,形象很凶。

對於修煉人而言,『師』是個最尊貴的稱呼,修煉的人常把『師』稱為『師父』,『師父』是度人的覺者,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老師。從字面上看,師父就是既是導師又是父親的意思,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其實遠不止此也。修煉人的師徒關係用我們現在人類的語言很難形容。未遇明師的常人,滿身業力,渾渾噩噩,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就像一具行屍走肉。

師父度人是不講條件,不講代價,不計報酬,既不講名,也不圖利,完全是一種博大的慈悲。師父並不一定是弟子的生身父親,但是他啟發弟子的正念正覺,給予每個弟子以新的生命,這一點,每個弟子都會明白,每個弟子心裡都會有感覺的。師父要啟發、指導和督促弟子開始修煉,走上返本歸真之路,直至弟子修煉圓滿。所以,修煉人的師父不是父親,勝似父親。
2006-11-12 1:07 am


shī
<名>
(會意。從幣,從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圍。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眾多。本義:古代軍隊編制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為一師)
同本義 [division]
師,二千五百人為師。——《說文》
王乃犬巡六師。——《書·偽泰誓》
陳師鞠旅。——《詩·小雅·采芑》
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周禮·地官·小司徒》
師今為隸屬于軍的單位,下轄若干旅或團
泛指軍隊[army;troops]
十年春,齊師伐王。——《左傳·莊公十年》
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漢·賈誼《過秦論》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殽。”——《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水師(水軍);揮師(指揮并帶領軍隊);師旅(軍隊的通稱,亦用來指戰爭);師船(師舶,兵船,兵艦);師老(軍隊疲勞,士氣低落,戰斗力衰弱);師吏(軍吏);師令(軍令);師干(本指軍隊的防御力量。后指軍隊);師禁(軍隊的禁令)
軍師 [strategist]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論語·先進》
民眾,徒眾 [the masses]
溥彼韓城,燕師所完。——《詩·大雅·韓奕》
師,眾也。——《爾雅》
師錫帝曰。——《書·堯典》
天子所都曰京師。地下之眾者,莫過于水,地上之眾者,莫過于人,京大師眾也。
又如:師錫(眾人的意見;輿論)
古代行政區劃單位
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三朋而為里,五里而為邑,十邑而為都,十都而為師,州十有二師焉。——《尚書大傳》
老師 [teacher;master]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師儒(鄉里教人道藝的人);師生關系;師風(老師的風度);師臺(對老師的尊稱);師保(負責教導貴族子弟的官);師課(由書院負責人主持的對學生進行的月考)
對僧、尼、道士的尊稱 [Master]。如:師太(對年長尼姑的尊稱);師丈(對老僧的尊稱);師姑堂(尼姑庵);師婆(巫婆);師哥(寺院中伺候客人的小和尚);師娘(巫婆);師巫(巫師);師姥(巫婆);師姨(比丘尼。即女僧)
長,首領 [leader]
甸師,下士二人。——《周禮》
亦以稱專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員
首都,京城 [capital]
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后漢書·張衡傳》
擅長某種技術或在某個領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a person skilled in a certain trade or expert in a certain profession]
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宋· 蘇軾《石鐘山記》
又如:工程師;醫師;廚師;技師;師工(技工。亦指廚師與燒火工人);師家(師傅門下)
樂師;樂官 [musician]
師曠鼓琴。——《鹽鐵論·相刺》
又如:師工(古稱主事制曲奏樂的人。即樂師);師襄(春秋衛國的樂官)
學習的榜樣 [model;fine example]。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收錄日期: 2021-04-14 00:43: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8000051KK023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