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可以介紹一下 聖彌額爾墳埸 (俗稱跑馬地天主教墳場)嗎?

2006-11-08 8:24 pm
大部分乘電車經過跑馬地的人都見過 今夕吾軀歸故土 他朝君體也相同 這副著名的對聯,
它正位於聖彌額爾墳埸近辦事處的入口; 可惜關於它資料似乎有很多人搞不清楚, 那條題目見: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02804681
1.跑馬地沒有華人永遠墳場,首個華人永遠墳場在香港仔!
2.聖彌額爾墳埸應該與馬場大火無關.

大家可以介紹一下 聖彌額爾墳埸 (例如裡面長眠的名人)嗎?

回答 (2)

2006-11-08 9:38 pm
✔ 最佳答案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聖彌額爾墳場於1907年開設,是香港五個天主教墳場中最古老的一個,天主教墳場顧名思義,只有教友、慕道者、教職人員才可埋葬或安置在墳場內。內設有一間天主教墳場聖彌額爾小堂St. Michael's Cemetery Chapel 於1916年建立。
明報一篇文章: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的門,刻上經典對聯﹕「今夕吾軀歸故土 他朝君體也相同」。門內,則有不少顯赫名人長眠此地。
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指出,該墳場有很多葡國人的墓﹕「因為香港天主教是葡人由澳門帶過來的,所以最早期的教徒是葡國人。」而最早期來港的澳門葡人,通曉粵語英語,很多時擔任當時相當高級的「Clerk」的職務,是華人與英國人的溝通橋樑。
長眠名人:
宗教領袖 胡振中跑馬地天主教墳場向馬路一方,有片特別的地方,專門安葬「永生」的聖職人員,包括上任香港主教胡振中樞機。胡是羅馬天主教香港教區第三任華人主教,在任27年直至離世。第一任徐誠斌主教與第二任李宏基主教的靈位,則在小教堂後面的一堵牆上。
大慈善家 鄧鏡波
從南面入口進入天主教墳場,靠左邊路向上走,就會見到大慈善家、名建築商鄧鏡波(1879-1956)的墓。墓地簡潔雅致。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說,從墳上文字所見,鄧先生似乎曾受梵帝岡教廷封賞──他是「聖思物德都騎尉爵士」。
一代影星 林黛
再往前走不久,就是著名影星林黛的墓。磚紅色的墓上,有林的丈夫龍繩勳1964年親撰的墓誌銘﹕「先室林黛女士,本姓程……我倆相愛於紐約……」一直寫至林黛自殺,丈夫「遺恨終生」。墳墓上林黛的照片似乎已掉下一段時間,不過墓前仍放了鮮花,可能是長情影迷曾來拜祭。 地址﹕跑馬地黃泥涌道(由南面入口內進)開放時間﹕夏季上午8:00至晚上7:00﹔冬季上午8:00至下午6:00」

圖片參考:http://kkp.catholic.org.hk/images/3034/lo1buyshan1.jpg

清明節天主教執事在跑馬地天主教墳埸主持祈禱會
相片集:a bigwhiteguy的photogallery
好笨同學仔相簿
木子日blog
延伸閱讀:雜誌《飲食男女》第580期
參考: 摘自網友hitcake的尋找墳場的故事:http://hitcake.mocasting.com/p/49045
2006-11-09 1:53 am
1) 薄扶林基督教墳場
4月 15日 星期六 05:05 更新
【明報專訊】這裏埋葬了四大百貨公司的家族,包括先施公司的馬氏、永安公司的郭氏、大新公司的蔡氏,與新新公司的李氏。著名作家許地山、曾與楊衢雲一起反清的革命家謝纘泰,也安葬於此。澳洲
華僑謝纘泰,是中國飛艇的發明家,並為《南華早報》創辦人之一,丁新豹形容謝一生「很傳奇又多姿多彩,但研究他的人很少」。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丁新豹稱,辛亥革命後,香港華人翹楚提出應有一個讓華人下葬的地方,政府遂撥地興建了這墳場。本港很多望族先人都葬於此,包括鄧肇堅、馮秉芬、傅老榕等。首位華人行政局員周壽臣爵士(社交名人周啟邦祖父),葬於此墳場山頂,頗有君臨天下之勢。曾任北大校長的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在香港過世後,靈柩暫放於東華義莊,原計劃運返故鄉安葬,惜遇戰亂,最後亦安葬此墳場「資」字號地段,碑上刻「蔡孑民先生之墓」。
昭遠墳場
丁新豹形容位於摩星嶺的昭遠墳場,是香港混血兒的墳場,墓穴為最傳統的馬蹄形中國墓,裏面安葬了何東家族的後人(除了何東與元配夫人),包括何東平妻張蓮覺、羅文(相關新聞 - 網站)錦(羅德丞父親)家族、羅旭和(Sir Robert Kotewall)家族,及何東弟弟何福(何鴻燊(相關新聞 - 網站)祖父)與何甘棠家族。何甘棠篤信風水,另葬於山頭另一面。

2) 波斯墳場
【明報專訊】1852年落成的波斯墳場(Parsee Cemetery)屬私營(圖),位於跑馬地黃泥涌道近養和醫院,門外註明「此園內係巴士國人所建安葬本國之人」、「Zoroastrians only」。
丁新豹解釋,Parsee巴斯人(即巴士國人)信奉的瑣羅斯森德教(Zoroastrianism),又名拜火教,起源自波斯,當年來到遠東做生意,十分顯赫,在香港、澳門以至廣州都有他們的墓地。
香港知名的拜火教徒,有多年前投資尖沙嘴麼地道一帶的麼地爵士(Sir Hormusjee Nowrojee Mody)。在香港大學成立時,他捐出了15萬元,為了紀念他,港大在陸佑堂入口豎立了他的銅像。曾任立法局議員的律敦治(Jehangir Ruttonjee)與家族成員亦葬於此。
門外窺見,內裏有如花圃,墳墓不多但鮮花處處,環境十分優美。
地址﹕跑馬地黃泥涌道(近養和醫院)
註﹕私人墳場,進入須預先申請

3) 猶太墳場
【明報專訊】猶太墳場低調地建於寶覺小學與東蓮覺苑之後,被大廈環繞,像個小花園,墳墓不多,其中有掌控中華電力與半島酒店的嘉道理家族,包括羅蘭士.嘉道理勳爵及弟弟賀理士.嘉道理爵士,
前者為現任中電集團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的父親。二人的墳墓都簡單低調,只寫 「May his soul rest in peace」(圖)。
丁新豹說﹕「猶太人跟中國人不同,所有墳墓幾乎一式一樣,單從墓碑看不出哪人比較顯赫。我很欣賞這種平等觀念。」
地址﹕跑馬地山光道13號(入口在寶覺小學與東蓮覺苑之間)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8:00至下午6:00
4) 香港墳場
置地創辦人 Sir Chater
香港墳場正門入口右轉,沿辦事處側大路向上行不久,就會看見Sir Catchick Paul Chater(1846-1926)伉儷之墓。Sir Chater是置地公司創辦人,曾任立法局及行政局議員,中環的遮打道與西環的吉席街,均以他命名。
華人富商 何東
再往前走,有兩個巨大十字架,是何東爵士(1862-1956)與元配麥秀英之墓。何東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華人,他取漢姓,有4弟3妹,包括何鴻燊(相關新聞 - 網站)的祖父何福,及興建甘棠第的何甘棠。
何東曾是華人首富,歷任匯豐、電車、電燈、置地等多間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董事、總經理,並在1915年受封爵士。二人墓前不遠,是隨嫁妹仔區成璋之墓,碑上刻「為何東爵紳麥秀英夫人忠誠任事垂四十餘年」。
四任立法局議員 何啟
回頭往下行,再沿馬路旁的路向上走一層,就會看見何啟(1859-1914)與太太黎玉卿之墓。碑上寫他是大律師,並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更連續四次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但因支持孫中山搞革命,港英政府質疑其忠誠,於1913年決定不再委任他。
地址﹕跑馬地黃泥涌道1號A
開放時間﹕4月1日至9月30日上午7:00至晚上7:00﹔10月1日至3月31日上午7:00至下午6:00

5) 漫步墳場 追思名人
清明雖過,4月還是到祖墳拜祭先人的「旺季」。祭祖之餘,大家不妨在墳場多留一會,看看名人碑文,你會發現每座墓碑背後,都埋藏一個故事。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的門,刻經典對聯﹕「今夕吾軀歸故土 他朝君體也相同」。門內,則有不少顯赫名人長眠此地。
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指出,該墳場有很多葡國人的墓﹕「因為香港天主教是葡人由澳門帶過來的,所以最早期的教徒是葡國人。」而最早期來港的澳門葡人,通曉粵語英語,很多時擔任當時相當高級的「Clerk」的職務,是華人與英國人的溝通橋樑。
宗教領袖 胡振中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向馬路一方,有片特別的地方,專門安葬「永生」的聖職人員,包括上任香港主教胡振中樞機。胡是羅馬天主教香港教區第三任華人主教,在任27年直至離世。第一任徐誠斌主教與第二任李宏基主教的靈位,則在小教堂後面的一堵牆上。
大慈善家 鄧鏡波
從南面入口進入天主教墳場,靠左邊路向上走,就會見到大慈善家、名建築商鄧鏡波(1879-1956)的墓。墓地簡潔雅致。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說,從墳上文字所見,鄧先生似乎曾受梵帝岡教廷封賞──他是「聖思物德都騎尉爵士」。
一代影星 林黛
再往前走不久,就是著名影星林黛的墓。磚紅色的墓上,有林的丈夫龍繩勳1964年親撰的墓誌銘﹕「先室林黛女士,本姓程……我倆相愛於紐約……」一直寫至林黛自殺,丈夫「遺恨終生」。墳墓上林黛的照片似乎已掉下一段時間,不過墓前仍放了鮮花,可能是長情影迷曾來拜祭。
地址﹕跑馬地黃泥涌道(由南面入口內進)
開放時間﹕夏季上午8:00至晚上7:00﹔冬季上午8:00至下午6:00


收錄日期: 2021-04-16 23:59: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8000051KK011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