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鄭和的生平
鄭和(1371--1435年)是我國明朝時期偉大的外交家和航海家。鄭和本姓馬﹐字三保﹐云南昆陽回族馬氏的後裔。
鄭和, 小字三保,雲南昆陽回族人﹐其家世代信奉伊斯蘭教﹐他的祖父和父 親更曾到麥加朝聖﹐故他自幼瞭解外洋情。明朝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馬和12歲時, 被擊敗元朝鎮守云南勢力的明軍俘獲﹐便被收入宮內當小太監,送入燕王朱棣的府邸﹐1390年﹐馬和被燕王朱棣召入藩邸﹐後成燕王朱棣親信, 朱棣即位後﹐馬和因"從起兵有功"﹐在靖難之變時立下軍功,升遷為太監。1402年﹐成祖很喜歡他, 朱棣賜和鄭姓﹐自此﹐人稱鄭和。所以人稱「三保太監」。
鄭和下西洋的原因
1. 政治的:明成祖為了尋找靖難之役時失蹤的惠帝, 阻絕明惠帝日後回國爭奪王位的可能性
2. 政治的:藉機宣揚國威
3. 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
下西洋的經過
西元1405年,成祖任命鄭和為欽差總兵太監﹐鄭和首次西航。他所率領的是一個武裝使節團,由百餘艘船舶及官兵及舵工手、翻譯﹑文書﹑算學家﹑醫生﹑船匠﹑火夫等二萬七千多人, 分乘大艦62艘, 組合成的遠征隊伍。首先,他們由蘇州劉家港出發, 他們來到今天蘇門答臘南部被爪哇滅亡的三佛齊島國,流亡在此地的華人陳祖義,見到鄭和船上裝滿無數的貨物,十分的羨慕,就想趁機搶奪。沒想到鄭和早有準備,結果陳祖義被俘,被鄭和帶回南京正法。1407年﹐鄭和帶領各國使節回京朝見﹐完成首次出使任務。
第二次航行,鄭和來到位在印度洋中的錫蘭(今日的斯里蘭卡)。當地的國王亞列苦奈兒對鄭和的寶船又羨慕又嫉妒,就將鄭和 騙進國都,準備用「調虎離山之計」暗中派人搶奪寶船。幸好鄭和機警過人,發覺情況不對,立刻趕回船上,指揮全體官兵,奮力擊退來犯的敵人,並俘擄了亞列苦奈兒和他的妻子,押回南京。成祖很客氣的招待他們,最後並將他們兩人釋放回國。此次出使經滿剌加﹑錫蘭﹑爪哇﹑暹羅(今泰國)﹐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古里﹑柯枝﹐帶去金銀﹑絲織品等禮物送給各國國王﹐也受到了各國國王回贈的珍寶和珍禽異獸。
第三次航行時,鄭和率48艘船只進行了第三次航行﹐於1411年回國。 來到蘇門答臘國,正逢該國內亂,太子被拘禁。鄭和派兵打敗爭位者蘇斡拉,並追到喃勃利國將他活捉,押解到南京斬首。鄭和要求太子年年朝貢,但是太子卻恩將仇報,鄭和只好圍捕他另立新王。
1413年﹐鄭和又寶船63艘﹑人員28600多人﹐進行了第四次航行。這次航行到達過非洲東岸的麻林﹑木骨都束﹑不剌哇等國。1415年回國。 此後﹐又 於1417--1419年﹑1421--1422年和1430--1433年完成了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遠航。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是在西元1432年,距離第一次航行已有二十七年之久。長年的海上生活,使這位偉大的航海家積勞成疾,而在西元1435年與世長辭。
另一說法 : 鄭和晚年退居南京獅子山下的靜海寺﹐在宣德十年(1435年)前後去世﹐大約活了65歲左右。鄭和"往夷域﹐鯨舟吼浪﹔汪滄漠﹐遠涉洪滔"的輝煌業績﹐不僅是回族人民的驕傲﹐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人類航海史上的壯舉。
鄭和的貢獻及其成就
1. 鄭和在二十八年間﹐他先後七次奉命﹐出訪東南亞﹑印度半島﹑波斯灣﹑ 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岸等三十多個國家﹐促進了中國與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他 的航行在世界航海史上佔重要地位﹐ 比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遠征﹐分別早了八十七年﹑九十三年和一百一十六年。
2. 鄭和每次雖然都帶有強大的武力,但是他並未以武力去征服任何一個國家,僅在迫不得已時,才稍稍還手,所以沿途各國都心悅誠服,歸順明朝。
3. 由於鄭和的努力,贏得所到國家的歡迎,促進了明朝和鄰近各國間的友誼和商業往來。如:印尼的三寶壟、泰國的三寶港、馬來西亞的三寶城,都是為了紀念鄭和出使該地而命名的。
4. 跟隨鄭和的翻譯官中,有好幾位是精於天文地理的航海專家。其中有一個叫費信,把海外各國的風土人情、山川道路,以及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等情形,一一記錄下來。回國後寫成「星槎勝覽」一書,是研究當時各國歷史的珍貴史料。根據該書記載,鄭和的西行,最遠曾到達非洲東岸的木骨都束,比西方人發現新航路,足足早了半世紀之久。
5. 鄭和遠航,使明朝人民因此對海外各國的情形更加了解,激起國人向海外貿易與移民的興趣,並且對南洋一帶的華僑提供了很大的保護。因此,福建、廣東一帶的居民從此向南洋移民的人數逐漸增多,奠定華僑在南洋發展的深厚基礎,並且對當地的經濟文化開發貢獻很大。
6. 鄭和的航行不僅比哥倫布早大約八十年,而且航海技術高超,他率領的最大的寶船長四百英尺,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相比之下,哥倫布的八十三英尺的船簡直是侏儒。鄭和率領的艦隊共有兩百多艘船和兩萬七千多名水兵,事實是當時中國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假如鄭和開始的中國遠洋航海事業繼續下去,首先“發現新大陸”的就不會是哥倫布而是中國人,今天美國通行的將不是英文而是中文。中國即使擁有最強大的海軍,也未必會像當時西方列強那樣去征服世界、霸占殖民地。
7. 當時鄭和遠航的“寶船”,最大的長44。4丈,寬18丈,有8桅,排水量達3000噸。它比葡萄牙航海家華斯哥。達。迦馬所乘的“聖。迦布裏埃爾”號大得多。鄭和大規模遠洋航海的時間比迦馬首次繞過好望角的時間要早70多年。這說明我國古代的航海、造船技術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
8. 鄭和的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他們已經能夠利用科學的航海技術晝夜航行。 《鄭和航海圖》對於航海的方向﹑港口等要素都做了可靠的記錄﹐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
9. 明朝鄭和七下南洋,他的艦隊足以併吞統治所到之處,但是他不但沒有侵略、殖民,反而是帶給南洋諸國無數的生產器具、種子、書冊‧‧‧‧,他教導當地百姓禮樂文明、繁榮民生。如今,印尼的第一大古城三寶瀧及東南亞各地無數的鄭和廟,都是因感念帶給他們文明的救世主鄭和所建。這正說明了中國王道的精神與尚德的人性關懷。中國自古相信,就算能帶給他國的文明與富庶,也不能強佔、殖民他國。
鄭和航海時的小故事
明成祖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間(西元1405至1433年),三寶太監鄭和曾經七次下西洋,其中多達五次在馬六甲上岸。傳說1409年,當鄭和第二次下西洋即將抵達馬六甲前,龐大的海上艦隊不慎觸礁,船身破洞進水,幸好有一條魚塞住了破洞,讓這艘船免於沒頂。
鄭和在歷險後抵達馬六甲,便與當時的蘇丹拜米里蘇拉商量並獲得允許,在馬六甲設立中國官倉,作為日後中國船隊糧食物資運輸的補給站。這也是鄭和每一次過站必停的重要原因。
鄭和的遠洋航行特點
1. 鄭和本人是深宮太監,無水/海上的工作背景,惟其是回教徒,父親有到過聖城麥加之經歷,亦即其對欲探訪之處已先有資訊
。
2. 其船隊規模很大。
3. 雖 7次來回均延大陸東岸航行,卻未曾偏越台灣海峽東側而到過台灣。當時之移民與商旅均往南洋跑而沒來台灣,鄭和隨之,今日南洋保有早期所蓋的鄭和廟,台灣則無
4. 其航線均離陸地不遠,主要為海岸航行而非越洋航行。其與隨船食物飲水之運補供應能力、食物保鮮、海上航行定位及造船技術有密切關係( 當初使用的是平底、無吃水之大型河船 )
5. 雖空前,卻絕後。其整個活動由政府主導,未如後來之西方與日本等海洋國家之海上探險活動中民間團體有相當份量的參與,甚至全由民間團體或私人企業主導。顯然儘管中國有很長的海岸線,但完全欠缺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