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英法聯軍入侵既問題

2006-11-08 4:04 am
1.你對於美國和法國以武力侵略中國有何感想?(兩個論點,80字)

回答 (1)

2006-11-08 9:04 pm
✔ 最佳答案
第二次鴉片戰爭,又名英法聯軍戰役或亞羅號戰爭,是19世紀中葉英國、法國與清朝之間的戰爭。

公元1860年,英國借亞羅號事件與法國合派聯軍侵入北京,最後在俄羅斯公使的調停下,雙方簽訂《北京條約》:除了開放更多港口以外,還把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及承認法國在中南半島的權益。而聯軍在戰爭期間,也搶奪燒毀了清朝皇室花園圓明園,造成大量中國文物的損毀與流失。

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叫第二次鴉片戰爭。


[編輯] 導火線
湖廣總督葉名琛當時縱容廣東人民排外的活動, 包括襲擊英軍艦, 對一切外國的投訴均置諸不理. 亞羅號事件當中, 葉名琛對英態度惡劣, 毫無誠意, 不賠償, 不道歉, 只答應放人. 此舉於英國方面極為不滿. 而英國企圖修約(南京條約), 亦遭清朝拒絕. 另一邊廂, 關乎法國神父馬賴之西林教案, 廣西知縣並無遁正確途徑處理事件, 在沒有告知法國領事管的情況下處死馬賴, 另法國方面極為不滿. 英法兩方乃以此為籍口聯合攻打中國.


[編輯] 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進入廣州1851年太平天國事件爆發後,列強各國認為這是加強從中國獲取利益的大好時機,英、法、美三國在1854年和1856年兩次提出修約要求,俄國也會同響應。但四國的修約要求,並沒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許。於是英、法兩國分別以1856年亞羅號事件和馬賴神父事件為理由,發動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持續了四年多(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最後戰爭以中國戰敗,聯軍攻入北京、清皇室西狩逃難而告終。戰爭中,英法聯軍除了對抗中國軍方的正規軍事行動,也做出了不少非正規的掠奪行為。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在北京洗劫和燒毀了融匯中外建築藝術精華的皇室園林——圓明園。


[編輯] 俄國干預
1856年,英法聯軍進攻廣州,派普提雅廷為公使,與清政府談判邊界問題。1858年5月,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乘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以武力強迫清廷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中國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國;同時,把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作中俄兩國共管。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開始撤離北京。俄國駐中國公使伊格納切夫以「調停有功」為由,提出了新的領土要求。14日,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俄國,增開喀什噶爾為商埠,並在喀什噶爾、庫倫設領事館。同時,俄國還將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1864年,俄國強迫清政府訂立《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編輯] 條約簽訂
1858年5月,英法聯軍侵佔大沽炮台,並以進攻北京作為威脅。6月23日,迫使清政府與英、法、俄、美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

英法聯軍 可恥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58: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7000051KK036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