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簡介
徐悲鴻(1895-1953),是兼採中西藝術之長的現代繪畫大師,美術教 育家。 徐悲鴻出身農村,家境清貧。父親徐達章是個村塾教師,擅長花鳥,人物畫。 徐悲鴻4歲開始在家塾中讀書,耳濡目染,自幼對繪畫發生興趣。 9歲隨父學畫, 10歲已能作父親的助手。農忙時,兼做耕作,貧苦的勞動生活,使他從小養成了 勤勞,簡朴的作風和誠實正直的性格。
他13歲時遇上大荒之年,隨父走江湖,依靠鬻字賣畫為生。17歲時,父親染上重病,家境每況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從此落到徐悲鴻的肩上。他在小學 ,中學任圖畫教師,也到上海等地靠賣畫為生。19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愈加貧困。
1915年徐悲鴻再次赴滬,在友人幫助下,在“暇余總會”(當時的賭場)一隅借住,刻苦創作,同時到夜校學習法文。他畫了一匹馬,寄給審美書館館長高劍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讚賞他的畫藝。這時,徐悲鴻雖考取了震旦大學,但無錢進學,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資助。後又結識了康有為,得有機會觀摩康所收藏的碑帖。並在藝術觀 上也受到康有為的影響。1917年徐悲鴻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秋返北京,應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並結識陳師曾。1919年赴法留學。在著名畫家達仰的畫室學習素描,1921年去德國,就學于畫家康普的畫室,次年歸巴黎。 1925年經新加坡回國。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時布魯塞爾臨畫,遊歷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國後,歷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等職。1933年攜中國近代繪畫作品赴法,德,比利時,意大利及蘇聯展覽。抗戰時期,將自己作品帶到南洋,印度等東南亞地區展覽,並將全部收入捐獻給祖國難民。
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派飛機接徐悲鴻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鴻拒 絕。解放後他被邀請為中國出席世界和平大會的代表,並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並 當選為全國文聯常務委員,全國政協代表和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將自己一生創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獻國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歲。 國家為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鴻紀念館,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 他一生創作作品達數千件,培養和發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美術人才。
徐悲鴻擅長中國畫,油畫,尤精素描。他的畫作滿含激情,技巧極高。著名油 畫有《溪我後》,《田橫五百士》,國畫有《九方皋》,《愚公移山》,《會師東 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鴻個性,表達他思想感情的莫過於他寫馬的畫卷。他對馬的 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動態,作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畫了數以千計的速寫。所以他畫 的馬圖筆墨酣暢,奔放處不狂狷,精微處不瑣屑,筋強骨壯,氣勢磅礡,形神俱足 。另有一些人物,獅,貓等題材作品,也是質優量大。他的繪畫創作堅持“師法造 化,尋求真理”的原則。
2006-11-07 20:10:18 補充:
徐悲鴻年表 1895 七月十九日,徐悲鴻生於太湖之濱的江蘇省宜興縣屺亭橋鎮。 父徐達章是當地著名畫家,精詩書篆刻。他不慕功名獨喜描繪日常所見,在人物、山水、花鳥畫上均有很深造詣。母魯氏是位樸實善良的農村婦女。 徐悲鴻是家中長子,下有弟妹五人。在“半耕半讀半漁樵”的生活中,徐悲鴻渡過了他的童年。
2006-11-07 20:11:39 補充:
1901 徐悲鴻六歲,開始隨父讀書習字,便想學畫,父親不許。他便悄悄描畫屋畔河邊的雞鴨犬,自得其樂。 1904 徐悲鴻九歲,讀完《四 書》、《詩》、《書》、《易》、《禮》、《左傳》,開始隨父學畫。每日課竟,便臨摹一幅吳友如的界畫或人物畫。吳友如是清末最傑出的時事插圖畫家,他的《點石齋畫報》成為了徐悲鴻的啟蒙教材。父親還教他作人物寫生,畫弟妹及鄰人肖像。一次,徐達章外出歸來,問何人來過,徐悲鴻將來客肖像默畫在掌心,使父親一目了然,表現出捕捉人物特徵的非凡才能。
2006-11-07 20:12:36 補充:
1905 徐悲鴻十歲,隨父乘舟赴溧陽。他即景成詩:“春水綠彌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風信好,舟過萬重巒。” 1908 由於宜興連年水災,徐悲鴻與父親赴鄰近各縣,畫翎毛、花卉、山水、人像,刻圖章,寫春聯,開始了流浪賣藝的生涯,養成了筆不離手的習慣。 1912 由於父親重病而返回故鄉。徐悲鴻已成為宜興知名畫家,在宜興女子師範學校、彭城中學、始齊小學三校任美術教師。 1914 父親去世。向父親摯友陶麟書借錢埋葬了父親之後,徐悲鴻決定去上海尋找半工半讀的機會。但由於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返回宜興。
2006-11-07 20:14:18 補充:
http://www.ebaomonthly.com/window/arts/bhon/bhon_tl.htm有晒佢既生平及所有